❶ 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人,能享受養老金待遇嗎
我們都知道,社保累計交納15年之後是可以領退休養老金的,但有局部地區與公司,並沒為員工交納社保,因而導致一些勞動者在法定退休年齡做到時,個人社保還未繳夠15年,那樣個人社保未繳滿15年退休後能夠領取養老保險嗎?退休後個人社保未總計交納15年該怎麼辦?針對其實,就讓邦邦企代理記賬給您解讀。
舍棄交納社保
假如不足15年,差值相多能夠放棄交納社保,也不用再再支付了。而且之前交納的錢還會繼續退給你,可是只是退回自己交的那一部分,退休以後也享受不到到醫療保險及其養老金薪資福利。總而言之,大家也都積極主動交養老保險,盡管年輕時有一點點工作壓力,可是老了之後,老年生活才會有一定的確保,你們認為呢?
❷ 社保沒買夠十五年,又到了退休年齡,可以領退休金嗎
社保未交滿15年是不給退休金的,當然了,如果社保未交滿15年,有想領取退休金,有以下兩種辦法:
一是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在繳費至滿十五年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二是可以採取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辦法,解決其養老保障問題。
❸ 養老保險交費未滿15年。能拿到退休金嗎
不能領取退休金。因為按照社會保險金的規定,繳納人員必須累計繳納社保金滿15年以上,到退休年齡才可以辦理退休手續,辦理還退休手續以後,才可以領取退休金,沒有繳納滿15年的,就不能辦理退休手續和領取退休金。
❹ 交不夠十五年,就到退休年齡了,能拿退休金嗎
法律分析:
社保未交滿15年只能退還自己繳納的部分,單位繳納的部分不會退回的。
社保即社會保險,是國家為了預防和分擔年老、失業、疾病以及死亡等社會風險,實現社會安全,而強制社會多數成員參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安全制度。這種情況無法全部退,只能退給自己繳納的部分,單位繳納的部分不會退回的。社保未交滿十五年可以補繳,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達到退休年齡的老人退休時社保累計繳費達不到十五年的,可以補繳至滿十五年,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社保未交完15年是可以退休的。根據現有的相關規定,如果到了退休的時候,當事人的社保沒交滿15年,可以有3種解決辦法:
1、在退休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十五年;
2、社會保險法實施前(2011年7月1日前)參保,延長繳費五年後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十五年;
3、在繳納社保期間,存在中斷交社保的情況,可以補交該時間段的社保。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衍生問題:
退休金政策是什麼?
養老金制度,是國家為保障特定公民,在退休或喪失勞動能力之後,能夠維持正常生活水平,而實行的一種退休養老的福利制度。特定公民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及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主要用於保障這些公民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做到「老,有所養」,解除公民對養老送終的顧慮和擔心,對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減緩社會貧富差距加大的矛盾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