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近三年沒有變化,1995年前退休的每月增加45元,1996到2005年退休的,每月增加40元,2006年以後退休的每月增加35元。與繳費年限掛鉤沒有變化,與基本養老金有關,2018年百分之1.4,2019年百分之1.5,2020年百分之1.6,2021年理論上有可能是百分之1.7.
法律依據:《2021年湖北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方案》 二、 調整明細
1、定額調整 近三年沒有變化,1995年前退 休的每月增加45元,1996-2005年退休的, 每月增加40元,2006年 以後退休的每月增加35元
2、掛鉤調整 與繳費年限掛鉤沒有變化,與基本養老金有關,2018年1. 4%,2019年1. 5%,2020年1. 6%,2021年理論上有可能是1.7%。
3、傾斜調整 也是三年沒有變化。針對不同年齡段老人和邊遠地區人員額外每月增加養老金。
目前湖北屬於邊遠地區的地方包括:十堰市、宜昌市、恩施州
B. 2019年湖北省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方案解讀
湖北省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方案出台
涉及401萬人人均增加201元
近日,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關於調整全省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鄂人社發〔2015〕16號),從1月1日起,為全省符合條件的401萬企業退休人員增加基本養老金,調整水平為月人均201元。4月27日下午,省人社廳召開全省 視頻 會議,部署了這項工作,強調各地要確保增加的養老金在5月份發放到位。
據悉,這次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是根據國家的統一部署進行的,我省調整水平按全省企業退休人員平均基本養老金的10%確定,調整對象為12月31日前已按國家政策規定辦理退休、退職手續的企業退休、退職人員,調整具體辦法為:
一、定額調整。對1995年12月31日前退休、退職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121元;對1996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期間退休、退職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111元;對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退休、退職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101元。
二、掛鉤調整。按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特殊工種換算的繳費年限),每滿一年每人每月增加3元。
三、傾斜調整。在普遍調整的基礎上,對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享受供給制的老工人,每人每月增加30元;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享受薪金制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25元;1953年12月31日前參加革命工作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20元;符合勞社部發〔2002〕9號文件規定的原工商業者,每人每月增加10元。
同時符合所述兩個以上條件的,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只增加一項。
四、對高齡人員,12月31日年滿70周歲不滿80周歲的,每人每月增加50元;12月31日年滿80周歲及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70元。
五、對符合國家規定的艱苦邊遠地區范圍的退休、退職人員,每人每月增加10元。
六、企業退休軍轉幹部按上述辦法調整後,按照中辦發〔2003〕29號和鄂辦發〔2003〕53號文件規定,其基本養老金未達到所在市(州)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的,補齊到平均水平(不含財政支付的生活困難補助)。
七、參加鄉鎮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統籌的退休人員,比照城鎮企業職工養老金調整辦法執行。
鄂人社發〔2015〕16號文件明確,本次調整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參加了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從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未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調整所需資金繼續由原渠道解決。
省人社廳強調,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廣大企業退休人員的關心,各地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落實責任,認真組織實施,嚴格按照本文件規定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不得擅自提高調整水平、突破調整政策。要通過擴大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加強基金征繳、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等措施,提高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支撐能力,確保調整政策落實到位,不得發生新的拖欠。
C. 湖北退休工資調整方案
法律分析:退休人員按以下辦法進行傾斜調整。2020年6月30日前(含當日)年滿70周歲不滿75周歲的,每人每月加發60元,全年720元;年滿75周歲不稿敗滿80周歲的,每人每月加發110元,全年1320元;年滿80周歲不滿85周歲的,每人每月加發170元,全年2040元;年滿85周歲不滿90周歲的,每人每月加發220元,全鍵猛顫年2640元;年滿90周歲不滿100周歲的,每人每月加發350元,全年4200元;年滿100周歲及以上的,每人每月加發600元,全年7200元。對上述高齡人員再傾斜增加的基本養老金單列一次性發放,不納入以後年度基本養老金調整基數。
法律依據:《人力知閉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2020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第二條 全國總體調整比例按照2019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確定。各省以全國總體調整比例為高限確定本省調整比例和水平。
D. 武漢養老金調整方案
法律分析:湖北省退休養老金調整方案,(一)定額調整:每人每月增加37元。(二)掛鉤調整:1.與本人繳費年限掛鉤調整。2.與本人基本養老金掛鉤調整。(三)適當傾斜:1.2020年12月31日年滿70周歲不滿80周歲的(即1941年1月1日至1950年12月31日期間出生),每人每月增加40元;2020年12月31日年滿80周歲的(即1940年12月31日前出生),每人每月增加60元。2.國家規定范圍的艱苦邊遠地區的調整對象,每人每月增加15元。3.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享受供給制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建國頌察前參加革命工作享受薪金制的,每人每月增加25元;1953年12月31日前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20元;符合勞社部發〔2002〕9號文件規定的原工商業者,每人每月增加10元。同時符合上述兩個及以上條件高櫻凳的,按照就高原則,只增加一項。4.企業退休軍轉幹部按上述辦法調整後,根據中辦發〔2003〕29號和鄂辦發〔2003〕53號文件規定,其基本養老金仍未達到所在市(州)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的,補齊到平均水平(不含財政支付的生活困難補助)。
法律依據:《湖北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財政廳關於2021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三、調整辦法
(一)定額調整
每人每月增加37元。
(二)掛鉤調整
1.與本人繳費年限掛鉤調整。每人每月按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特殊工種換算的繳費年限)每滿一年增加2元,繳費年限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
2.與本人基本養老金掛鉤調整。每人每月以本人2020年12月基本養老金為基數增加1.2%。
(三)適當傾斜
1.2020年12月31日年滿70周歲不滿80周歲的(即1941年1月1日至1950年12月31日期間出生),每人每月增加40元;2020年12月31日年滿80周歲的(即1940年12月31日前出生),每人每月增加60元。
2.國家規定范圍的艱苦邊遠地區的調整對象,每人每月增加15元。
3.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享受供給制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享受薪金制的,每人每月增加25元;1953年12月31日前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20元;符合勞社部發〔2002〕9號文件規定的原工商業者,每人每月增加10元。同時符合上述兩個及以上條件的,按照就高原則,只增加一項。
4.企業退休軍轉幹部按上述辦法調整後,根據中辦發〔2003〕29號和鄂辦發〔2003〕53號文件規定,其基本養老金仍未達到所在市(州)基本戚旅養老金平均水平的,補齊到平均水平(不含財政支付的生活困難補助)。
E. 武漢退休工資如何計算2019工齡29年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養老金等於基礎養老金加個人賬戶養老金。
1、2019年29年工齡武漢退休工資計算方式是養老金等於基礎養老金加個人賬戶養老金。
2、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3、基礎養老金等於湖北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加上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綜合除以2乘以繳費年限29乘以百分之一。
F. 2019年退休人員怎麼漲養老金啊
調整范圍最新或2022(歷屆)年12月31日前按規定辦理退休、退職手續的企業退休、退職人員。二、調整水平和辦法(一)普遍調整按以下兩部分計算:第一部分每人每月按160元增加;第二部分按最新或2022(歷屆)年12月份本人月基本養老金的4%計算增加賣差。(二)適當傾斜在普遍調整的基礎上,對下列人員再給予適當傾斜:1、具有高級職稱的退休科技人員,正高級職稱每人每月提高490元,副高級職稱每人每月提高290元。2、1949年1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參加革命工作、享受當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提高200元.3、最新或2022(歷屆)年12月31日前,年滿70周歲不滿75周中圓皮歲、年滿75周歲不滿80同歲和年滿80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分別提高40元、70元和140元。其中,最新或2022(歷屆)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達到70周歲、75周歲和80周歲的,每人每月再提高150元、70元和130元。4、企業退休軍轉幹部,每人每月再提高50元。(三)退職人員調整辦法按退休人員普遍調整的辦法分兩部分增加養老金。第一部分按退休人員標準的80%計算增加;第二部分按與退休人員相同的辦法增加。(四)建國前老工人調整辦法紅軍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腔岩月增加900元;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800元;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700元。
G. 2019年退休養老金如何調整上漲多少
自2005年開始,對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已經進行了11次連續調整,而且笫12次連續調整方案正在擬定中。可是,十年來,群眾對養老金調整始終反映強烈。因此,我們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如何制定好養老金調整政策。
(一)目前調整政策存在的主要問題。
1,調整目標不明確。自2005年開始,對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以來,始終堅持早退與晚退一齊漲的政策,在普調的基礎上增加了特調,特調對象范圍由解放前參加革命工作老工人、原個體工商業者、建國後至1953年底參加革命工作人員,擴大到70周歲、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和轉業軍人,後來又取銷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從退休舊制度向統帳結合新制度過渡過程分析,企業退休人員實際同時執行新舊二種退休制度,2000年以前退休人員(舊辦法計算的養老金高於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是根據舊辦法計算的養老金確定的退休待遇。因此,2000年以前企業退休人員享受的是舊退休待遇。
現在養老金差距大,是指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月人平養老金是企業月人平養老金的二倍,要縮小二者間的差距,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就應該向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看齊。在11次連調中,企業退休人員與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差距大的,就應該多增加養老金,相反養老金差距小的,就應該少增加養老金,養老金沒有差距的,就應該不增加養老金。可是在11次連調中,卻始終堅持早退與晚退一齊漲。現在又決定給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增加養老金,將養老金差距再次拉大。說明政府目前對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目標還不清楚,仍處於盲目調整階段。
2,對養老金發生的變化不清楚。
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通過11次連續調整後,養老金水平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1)原來養老金偏低、差距大的,是解放前參加革命工作老工人,原個體工商業者,建國後至1953年底前參加革命工作人員。經過11次連續調整後,上述人員的養老金已經反超1994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退休人員的養老金。(2)2001年以後退休人員養老金已是企業早退休人員養老金的二至三倍,有的開始超越公務員。而且每延退一年,養老金由增加300元到現在增加900元,養老金為直線上升狀態。(3)目前養老金偏低、差距大的群體,已轉移到1994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退休人員的群體。在這個群體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局級、處級、科級幹部和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已多增養老金近千元,而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局級、處級、科級幹部和中級專業技術人員現在仍享受老工人的退休待遇。這部分人的普調和特調與老工人、大集體、「五、七」連家屬都是同一調整政策,沒有享受特調政策。這部分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局級、處級、科級幹部和中級專業技術人員,才是目前養老金偏低、差距大的群體,是今後養老金調整的重點對象。
過去,大家都在說養老金差距大,但是那部分人的養老金差距大?誰都說不清楚。十年來,自上而下都在關著門、拍著腦門制定養老金調整政策。所以,每次養老金調整後,養老金差距未縮小,反而擴大了差距,結果群眾都不滿意。今後,必須糾正養老金盲目調整問題。
(二)對養老金調整政策的建議。
1,應開展一次養老金大普查,將目前養老金現狀搞清楚。
(1)將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老工人,原個體工商業者養老金水平弄清楚。將建國後至1953年底前參加革命工作的、1994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退休的和2001年1月1日以後退休的局級、處級、科級幹部和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一般幹部、國企工人、大集體、「五、七」家屬養老金水平弄清楚。
(2)將各地區黨政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間的同職務、同學歷、同工令的養老金差距弄清楚。為下一步制定統一調整政策提供依據。
2,確定養老金調整目標。
(1)企業專業技術人員應享受事業單位退休待遇。將文革前中專畢業的,一律納入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行列,享受事業單位的高級專業技術人員退休待遇。這部分人因為受企業晉級名額限制,該晉級的卻沒有機會。企業的一般管理人員和工人也享受事業單位的退休待遇。
(2)企業早退休的局級、處級、科級幹部退休待遇,應參照本地區黨政機關退休待遇標准確定退休待遇。同時在建國後至1965年12月31日參加革命工作的黨政機關、企業幹部,企業科級幹部享受黨政機關科級幹部的退休待遇,企業的局級、處級幹部的退休待遇,在科級幹部退休待遇的基礎上,處級幹部退休待遇另增加500元,局級幹部退休待遇另增加1000元。
3,縮小差距採取三步到位。至,按10%調整,養老金差距大的多增加,養老金差距小的少增加,沒有養老金差距的不增加。2017年爭取一步調整到位。
調整後,企業早退休人員的(局、處、科級)養老金差距仍然比較小,且明顯地縮小了黨政機關與企業早退人員的養老金差距,這樣調整大家都會接受。在目前養老金十分錯綜復雜的情況下,只有採取折衷方案才能擺平歷史遺留的問題。
H. 2019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方案是什麼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關於2019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經國務院批准, 從2019年1月1日起 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以下簡稱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整范圍。 2018年12月31日前 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
二、調整水平。總體調整水平按照2018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 5%左右 確定。
三、調整辦法。繼續採取 定額調整 、 掛鉤調整 與 適當傾斜 相結合的辦法,並實現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調整辦法基本統一。定額調整要體現公平原則;掛鉤調整要體現「長繳多得」、「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可與退休人員本人繳費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掛鉤;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可適當提高調整水平。繼續確保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基本養老金不低於當地企業退休人員平均水平。要兼顧公平與激勵,合理確定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三部分比重。
四、資金來源。調整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從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的從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對中西部地區、老工業基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在京中央國家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中央財政予以適當補助。未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調整所需資金由原渠道解決。
五、組織實施。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措施,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廣大退休人員的親切關懷。各地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加強宣傳解讀,正確引導輿論,確保各項工作平穩進行。要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於2019年5月31日前報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審批。要嚴格按照兩部批準的實施方案執行,切實採取措施加強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管理,提前做好資金安排,把各項調整政策落實到位,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不得發生新的拖欠。對自行提高調整水平、突破調整政策、存在違規一次性補繳或提前退休行為的地區,將予以批評問責,並相應扣減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在京中央國家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的調整方案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制定並組織實施。
I. 湖北省關於2019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通知
湖北省關於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通知
各設區市、定州市、辛集市、省財政直管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省本級養老保險統籌單位: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人社部發〔2014〕7號)和《關於做好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作的函》(人社養司函〔2014〕8號)文件要求,經省政府同意,現就我省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調整范圍和執行時間
2013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含退職人員,不含執行冀勞社〔2001〕72號文件規定的離休人員和符合原勞動人事部勞人險〔1983〕3號文件退休的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下同),從1月1日起調整增加基本養老金。
二、調整辦法和標准
(一)普調
1、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90元,退職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5元。
2、退休人員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每滿一年(不足一年按一年計算),月增加基本養老金3.5元。
(二)在普調基礎上,對下列人員再增加基本養老金
1、截止2013年12月31日,退休人員年齡滿71周歲至75周歲(含75周歲)的,每月增加40元;76周歲至80周歲(含80周歲)的,每月增加50元;81周歲以上的,每月增加60元。
2、符合冀勞社〔2009〕3號和冀勞社辦〔2009〕19號文件規定范圍的艱苦地區退休人員,按照所在地艱苦邊遠地區類別增加基本養老金:一類地區每月增加5元,二類地區每月增加10元,三類地區每月增加15元。駐省外艱苦邊遠地區的用人單位退休人員,當地艱苦邊遠地區類別高於我省艱苦邊遠地區類別的每月增加20元;與我省艱苦邊遠地區類別相同的,按我省艱苦邊遠地區類別調整標准增加養老金。
3、企業退休軍轉幹部本次調整後其基本養老金達不到當地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的,按照國家文件及我省有關規定補足到當地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
4、1998年9月30日冀勞〔1998〕65號文件實施前,因工全殘職工退出工作崗位退休並納入養老保險基金支付養老金的人員,本次調整月增加額達不到192元的,補足到192元。
5、2013年年度內達到70周歲的本次調整基本養老金後,退休人員(不含一次補費15年按月享受養老保險待遇人員)月基本養老金仍達不到700元的補足到700元,退職人員仍達不到550元的補足到550元。
三、資金渠道
本次調整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保險統籌的,由養老保險基金支付;未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的,按原渠道解決。
四、加強組織領導
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廣大企業退休退職人員的親切關懷。各地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做好深入細致的政策解釋和思想政治工作,抓緊組織實施。各設區市、定州市、辛集市和省財政直管縣要通過擴大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加強基金征繳等措施,落實調待資金,確保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不得發生新的拖欠。各地要按照國家和省委、省政府總體部署,於3月底前將增加的基本養老金放到位。
附件:1、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個人審批表(表樣)
2、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單位匯總表(表樣)
3、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花名冊(表樣)
4、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匯總過錄表(電子檔格式)
5、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情況匯總表(電子檔格式)
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