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是多少
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具體如下:養老保險待遇的最低繳費年限為15年,不盡合理,門檻較高。社會保險法草案三審稿增加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繳費至滿15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領取一次性養老保險待遇。但如此規定著的草案依舊維持了繳費15年的基本門檻。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實施細則》第三條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條規定延長繳費)的,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條規定延長繳費),且未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可以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後,應當書面告知其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後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後,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❷ 農村養老保險交到多少歲
農村養老保險交15年為止,45歲以下人員繳費年限須達15年以上,而對45~59歲人員,則不再設最低繳費年限,只要求按年繳費,到60歲方可按月領取養老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
不管你交哪個檔次,都是一樣的計算方法:
計算公式:月養老金待遇=(個人繳費總額+政府補貼+個人賬戶利息)÷139個月+基礎養老金。
這樣想其實也很簡單,交的少,領的快,拿到的也少。按照最高檔費繳納,每個月壓力也不小,但是拿到的錢最多。最後是政府補貼比例最高繳費,將來養老金不是最多的,也不是最少的。一般情況下,年齡大的選擇最高繳費檔次來繳納。年齡小的,可以採取前高後低的繳費方式。
❸ 居民養老保險交多少年
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最低為15年,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包括實際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折算繳費年限,具體如下:
1、實際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包括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包括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或退休費用社會統籌後用人單位和參保人員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年限,以及我市被征地農民納入城鎮社保體系後換算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員流動至企業參保或按靈活就業人員辦法參保後原農村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換算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2、視同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包括實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退休費用社會統籌前參保人員按照國家和省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以及參保人員按照國家、省規定可以計算為連續工齡的部隊服役時間和在未實行養老保險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時間;
3、折算繳費年限。折算繳費年限是1991年底前參保人員從事井下、高溫、低溫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依照國家規定折算的連續工齡。折算繳費年限最長可計算5年,但不得超過參保人員按特殊工種提前退休時的實際提前時間。未按特殊工種退休條件辦理退休的人員,其曾從事特殊工種的工作年限不計算折算繳費年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❹ 農村養老保險養多少年
最低交納年限為15年。對交納年限不足15年的,可以申請補交;同時,國家也規定了退休領取,退休年齡統一為:60歲,按月領取至終身。 在當地 農村養老保險 管理中心(村辦公室駐點)申請,其手續包括身份證,戶口簿,保費等即可。 身為農村,可以在試點區參保農村新型養老保險,其交納是根據當地農民去年的純收入為基數,分5個檔次,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原則上是交得多,對應將來就可以領得越多。
❺ 農村養老保險交多少年
農村養老保險也是最少繳納十五年的,如果不夠都是要補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