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中美養老金制度

中美養老金制度

發布時間:2023-03-05 10:26:18

A. 美國個人養老金制度是什麼情況

國家出台了關於個人養老金的政策,這也被譽為是養老金制度的一大變革。事實上,關於個人養老金這項制度,目前美國已經建立了完整的政策和方案。美國當下有80萬個百萬美金賬戶。這些人都在默默地等待著他們的主人退休。
那麼在後續推行養老金制度上會有哪些阻力呢?
一、美國的個人養老金制度
其一,從繳費時間上來看,美國個人養老金賬戶對於參與者的領取年齡進行了限制
。個人可以在70.5歲之前的任何時間通過銀行、人壽保險公司、共同基金、股票經紀人等方式開設傳統IRA,而對於羅斯IRA而言則隨時可以開設,沒有年齡限制。
當計劃開始後,兩種計劃都要求個人在規定的截止日期前(一般在下一年度的4月)完成繳費,如2016年的繳費必須在2017年的4月18日之前。美國的個人退休計劃並不強制性地要求每年都向計劃繳費,傳統IRA在中斷繳費後可以在未來任何一年恢復繳費,羅斯IRA則在年收入低於一定情況才能完成當年度的繳費,
收入過高者將被限制向羅斯IRA繳費。
其二,從繳費金額上來看,當地從參與者的收入和每年的繳費上限兩方面進行了限制,並且對超額繳稅均進行了懲罰性措施。
在制度開立上,傳統IRA並沒有收入金額的限度,只要有應稅收入的個人均可以開設傳統IRA賬戶,而羅斯IRA設置了收入額度作為參與計劃的進入門檻。
對於夫妻共同報稅、喪偶、單身、已婚單獨報稅等情況的人群需要達到不同的收入水平
。在當年繳費金額上,傳統IRA和羅斯IRA均對當年的繳費上限進行了限制。根據2016年規定,傳統IRA根據報稅者身份以及年齡的劃分將繳費限額分為5500美元至13000美元五檔。
而羅斯IRA的繳費限額會受到個人在參與羅斯IRA的同時是否同時向傳統IRA繳款的限制。如果個人當年只向羅斯IRA繳款,繳款限額為50周歲以下5500美元50周歲或以上6500美元,
並且當調整後的收入高於某一額度之後這一限額會降低。
如果當年同時向羅斯IRA和傳統IRA繳款,則羅斯IRA賬戶繳費限額將減去已向傳統IRA賬戶進行繳款的額度如果當年出現超額繳款,傳統IRA和羅斯IRA均設定了6%的特許稅作為超額繳款的懲戒性措施。
超額繳款可能來自於自己、配偶、僱主或者結轉的繳款。
對於傳統IRA而言還包括70.5歲當年及之後年度的繳款,但是兩項制度都規定若在納稅申報截止日前將超額繳款及其利息提取,則可以不支付這部分稅金。
其三,從限制個人養老金提前領取上看,如果在59.5周歲前提取,需要徵收10%的附加稅。
這一年齡限制對於一些特殊情況,如報銷的醫療費用超過總收入的10%,用於高等教育的花費高於提取額,失業者用於繳納醫療保險的費用低於提款數額,提取金額用於第一套房子的購買、建造或者重建等情況,由於殘疾造成的提前提款,
59.5歲之前的取款將不收取附加稅。
我國後續在個人養老金制度這一政策完善的過程中,或許能從美國的個人養老金制度上找到很多答案。尤其是對於養老金提前領取在政策上的限制問題,更是值得我國所借鑒。
但從國內現實情況來看,當下有很多問題仍在阻礙國內個人養老金制度的發展

二、國內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阻力
其一,國內貧富逐漸拉大,導致真正參與個人養老金的人員有限
。尤其是國內經濟下行周期已經來臨,疫情對個人收入的重創,通脹的持續走高。在這種情況下,居民有限的工資收入短時間內只能滿足個人需求,很難再拿出多餘的錢去存到個人養老金賬戶上去。
35歲的王大哥和我們說出了當下普通民眾的真實生活,王大哥夫妻二人每個月工資加起來1萬元左右。1萬元的工資王大哥一家需要支付每個月房貸4800元,車貸1200元,家庭日常開支2500元,養娃費用每個月2000元,基本上每個月都是處在入不敷出的狀態。
手裡面怎麼可能還有錢去考慮夫妻二人的養老金呢?
其二,中國父母對子女獨特的愛
。可以說,中國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從孩子出生開始,父母就已經在為其規劃以後的人生。45歲的王阿姨說,今年自己兒子已經18歲了,從兒子5歲開始,家裡面每年就已經在為兒子未來讀書、娶妻生子在存款。現在房價這么高,彩禮又這么高。若不提前存款,到時候孩子結婚怎麼辦呢?
其實王阿姨所說的話,是國內普通民眾的真實心聲。對於中國家庭來說,家中有兒子的會提前開始存款,以為兒子未來結婚使用。家中有女兒的,也會存款,只為了女兒結婚的時候,多給女兒嫁妝,以免女兒未來到了婆家受氣。
這種思想觀念從古代沿襲至今,短時間內很難改變。
即使兒女完成結婚生子的人生大事,若父母有能力的話也會接濟子女。而個人養老金制度則要求大家每個月必須要到指定賬戶存款,而且短時間內也不能提取出來。
顯然,這和中國老百姓的現實需要完全相反,估計這一政策很難推行。
其三,民眾對個人養老金還存在質疑
。比如說城鄉居民養老金在國內也走過了幾個年頭,但城鄉居民養老金由於政策的不斷變動,導致很多農民對這一制度都存在很大質疑。現在很多人擔心的問題是後續個人養老金制度是否也會在政策上不斷變化呢?若政策真正調整的話,是否會影響到自己賬戶的安全呢?
三、總結
從以上分析來看,目前美國關於個人養老金的制度已形成了完整的制度,在很多方面的確有值得我國所借鑒的地方。而從我國現實情況來看,這一制度估計短時間很難在國內大范圍推廣。尤其是疫情對國內經濟的沖擊,很多老百姓手中沒有錢。

B. 美國有養老金制度嗎

1、美國建立和逐步完善了社會保障體系。美國於1942年開始支付退休金。1965年增加了老人醫療保險,1972年又增加了殘廢者醫療保險。經過50多年的逐步發展與健全,形成了龐大的社會保障體系。

2、美國老年法定退休保險具有強制性、貢獻性和福利性,退休和醫療保險基金有正常來源渠道,能自我調整和自我調整。其退休金的收與支是按照現收現付、收支平衡的原則確定的,根據人口老齡化的預測、退休費支出的需要,不斷調整保險稅稅率,達到自我循環正常運轉的目的。

3、發展保險公司經營的自願投保退休金保險,吸收閑散資金增強經濟實力,為人口老齡化做准備。美國的一些人壽保險公司除經營人壽保險、財產保險、死亡保險外、還大力經營集體和個人自願投保性質的私人退休金保險,作為法定退休保險的補充。

4、在美國,還是家庭養老為主。真正進入機構養老院的只有20%,其餘都是家庭養老。很多美國老人都有拿著退休金到風景優美、適宜養老的國度、地區養老的人群,如美國的退休老人到佛羅里達、夏威夷、墨西哥海濱購房長住,安度晚年。

5、在美國一些地方,「以房養老」已被許多美國人認為是一種最有效的養老方式,美國,是「以房養老」模式的鼻祖。許多美國老年人在退休前10年左右就為了自己養老而購買了房子,然後把富餘的部分出租給年輕人使用,利用年輕人支付的房租來維持自己的退休後生活。

C. 美國養老金制度是怎樣的

老年法定退休保險具有強制性、貢獻性和福利性,退休和醫療保險基金有正常來源渠道,能自我調整和自我調整。

其退休金的收與支是按照現收現付、收支平衡的原則確定的,根據人口老齡化的預測、退休費支出的需要,不斷調整保險稅稅率,通過自我調整達到自我循環正常運轉的目的。

1934年,羅斯福成立了經濟保險委員會,1935年公布了社會保障法,1939年增加了傷殘保險和老年配偶養老保險。經過幾年准備。在積累了一大筆基金後,於1942年付諸實施,開始支付退休金。二次大戰中沒有新的變動。

50年代經濟有了很大發展,1965年增加了老人醫療保險,1972年又增加了殘廢者醫療保險。經過50多年的逐步發展與健全,形成了龐大的社會保障體系。

(3)中美養老金制度擴展閱讀:

美國社會保障法:

美國社會保障法,美國新政時期重要立法之一,美國國會於1935年8月14日通過。其目的是「旨在增進公共福利,通過建立一種社會保障制度使一些州得以為老人、盲人、未成年人以及其他殘疾兒童提供更為可靠的生活保障,為婦女保健、公共衛生及失業補助作出更為妥善的安排」。

規定對65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救濟金,對未滿65歲死亡者提供一筆撫恤金,以作為其家屬生活之用。對貧困的受撫養的兒童、殘疾兒童、婦女保健以及致殘者提供救助。還規定建立社會保障管理局。

負責社會保障事宜。1967年對社會保障作了補充,增加享受養老金的人數。此後,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社會福利事業有較大的發展。

D. 養老保險從美國看中國,養老保險要交多少年

美國的養老保險分為三個部分,即聯邦退休金制度、私人年金計劃、個人退休金計劃。
(一)聯邦退休金制度
聯邦退休金制度是美國最基本的養老保險制度,始建於1935年,以當年美國國會通過的《社會保障法》為起點,以後經過不斷補充、修訂,基本條款沿用至今。美國聯邦政府的法律規定,職工退休年齡不分男、女都是65歲,同時必須納稅40個季度(具有10年繳費年限),才能享受待遇。養老保險費完全由僱主和雇員繳納,政府不予負擔。養老保險的費用,國家以徵收社會保障稅的方式籌集,由僱主和雇員按同一稅率繳納。雇員應繳納的數額,按照本人年薪的多少,採取分段辦法計算。年薪在5。5萬美元以下的部分,按照7。65納稅,其中6。2%用於養老、遺屬和傷殘保險,1。45%用於65歲以上老人的醫療保險;年薪在5。5~13萬美元的部分。投入1。45%(用於醫療保險)納稅;年薪在13萬美元以上的部分則不需要納稅。僱主按其雇員應繳納稅率納稅。所得每一美元稅金,其中73美人用於養老,19美人用於醫療,8美分用於傷殘。
聯邦退休制度通過法規規定65歲可能享受全額養老金,同時,允許提前退休,但養老金減額發給,雇員最多可以提前到62歲退休,但每提前一個月退休,養老金減發0。56%;如62歲退休只能拿到相當65歲正常退休人員退休金的80%;63歲退休能拿到86%;64歲退休只能拿到93%。年滿65歲後最多可再推遲5年退休,養老金增發0。25%。如66歲退休,可拿到相當65歲正常退休人員退休金的103%;67歲退休可享到106%……70歲退休可拿到130%,年滿70歲以後退休者,養老金不再增加。聯邦退休金制度的替代率平均約在50%左右。
(二)私人年金計劃
私人年金計劃各企業自願建立。美國政府向僱主提供稅收優惠措施以鼓勵僱主為雇員建立「私人年金計劃」。如企業從年營業額100萬美元中提取10萬美元作為雇員的「私人年金計劃」,這10萬美元可以免稅。在這種稅收優惠政策之下的「私人年金計劃」是美國聯邦退休制度的一個強有力的補充。目前全美有60%的雇員參加了私人年金計劃。
「私人年金計劃」主要有兩類:
第一類是確定待遇方式,即僱主對雇員允諾雇員退休後給予多少退休金,並根據允諾由精算家計算確定每年儲存金額。大分數企業採取這種辦法。
第二是交費方式,即先確定交費多少,退休時按照累積金額(包括本金、利息、投資利潤等)確定退休金額數,這類方式不需要向退休金擔保公司擔保。
(三)個人退休金計劃即個人儲蓄保險
個人退休金計劃,自願參加,儲金一般個人出3/4,企業出1/4;聯邦政府通過免徵所得稅予以扶持和鼓勵。在儲存時不納稅,在支取時再納稅,也是一種延期納稅辦法。此項計劃的最高存款額為每年2000美元,並且必須在每年的4月15日前存入。所存款項,連同利息在退休後即可領取,也可繼續存入銀行,但到達70歲時必須起用。對於年薪超過一定數額的,不能參加這項計劃。具體標準是:未婚者年薪超過3。5萬美元,已婚者年薪超過5萬美元。
二、美國社會保險管理體制和經費保障
美國的社會保險由聯邦政府的社會安全(保障)部署集中管理,辦法統一,機構垂直領導。全國共有社會安全(保障)工作人員65000餘名,分10個大地區設立社會安全(保障)局,下屬13000個辦公室,負責辦理社會安全(保障)業務。各縣、州(市)地方政府只負責附加保障計劃。
全國設立了40個電話咨詢中心,負責接受公民的查詢、咨詢電話。在網際網路上使用11種文字、開發10000餘頁資料供居住在國內外公民查詢。
全國每年徵收社會保障稅5684億美元,每年提取管理費用38億美元,提取比例約為7%。按全國6。5萬名工作人員計算,每人每年管理費用近6萬美元,為開展社會安全(保障)業務提供了保證。
三、美國養老保險制度的優點
(一)社會保障機制比較完善,管理高度統一,約束力強。
美國的基本養老保障由聯邦政府集中統一管理。聯邦政府設立社會安全(保障)總署,負責全國社會養老保險有關法律的制訂和對全國政策業務的指導。全國劃分為10個大地區,分設社會安全(保障)局,並在各縣、州(市)分設辦公室,具體承辦社會養老保險事務。形成了一個社會保障網路,上下職責分明。各縣、州(市)地方政府,不承擔國家養老保險,只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制訂補充養老計劃。美國所有公民都有一個相互不重復的社會保障號,對從業人員和退休者實施社會保障關系的管理。社會安全(保障)機構的日常管理費用,從社會保障稅中按比例提取,每年確保到位,保證了各項社會保險業務的開展。
(二)使用法律和經濟雙重手段調控退休年齡,力度大,效果好
美國的法律規定,凡年滿65歲退休時,才能享受100%養老金;同樣,如果年滿65歲仍不領取養老金者,每延遲領取養老金一年,增加全額養老金的5%,直至年滿70歲,開始領養老金時,每周可領取全額養老金的130%;對於有的企業為雇員在55歲62歲之間辦理提前退休的,其養老金由企業全額交付。這一政策,既引導從業者不要提前退休,又保護了希望晚退休、推遲領取養老金者的利益。這對於減輕基金支付壓力是有利的。
(三)基本養老待遇替代率控制在較低的水平,有利於多層次保障的發展
據有關資料介紹,美國的養老金替代率為:總替代率為51%,凈替代率為65%,分別低於法國(62%、77%)、德國(52%、72%)、義大利(81%、95%)、瑞典(81%、82%)、西班牙(82%、89%)等國,略高於日本(49%、59%)和英國(47%、61%)。基本養老金替代率調低,可能發揮第二支柱(企業補充保險)和第三支柱(個人養老儲蓄)的作用。美國的商業人壽保險十分活躍。企業老闆為了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留住人才,推出企業年金計劃等多種形式的補充保險。使國家組織的養老保險在保證其基本生活的前提下,真正體現了由國家、僱主和個人三個層面共同承擔的完整的養老保險體系。
(四)充分利用高新技術,社會化程度高
美國的高科技發展水平是舉世公認的。將其運用在社會保障系統的運作和管理上,大大提高了社會保障管理服務的社會化程度。凡是持有社會保障號的美國公悄行之有效美國內的哪一地區流動就業,只要按規定在當地繳納一定數額的社會保障稅,就能自動接續社會保險關系。同樣,退休者在國內任何一地方死亡,醫院將其死亡信息輸入電腦,即可確保及時將其銷戶。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E. 美國的公共養老金是什麼和我國養老金有什麼區別

美國的養老保障體系是以穩健著稱的,有三條支柱,第1條支柱是全國統籌的社會養老保險計劃,第2條支柱是由僱主發起的私人養老金計劃,第3條支柱則是家庭個人開設的個人退休賬戶。而我國的養老體系則分為城鄉養老保障,農村人目前還延續著家庭儲蓄和養兒防老這條路,而城市裡大家都是靠五險一金來養老的。我國農村裡也有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但是給付水平會比較低。

一、我國的養老體系

我國人民在工作的時候,大部分比較正規的企業是會購買五險一金的,其中就包括了養老保險。養老保險是為了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之後,退出勞動崗位後而建立的一種基本生活保障。等勞動者到了退休的年齡之後,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F. 中國養老金制度是什麼

法律分析:中國養老金制度,是國家為保障特定公民,在退休或喪失勞動能力之後,能夠維持正常生活水平,而實行的一種退休養老的福利制度。特定公民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主要用於保障這些公民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做到老,有所養,解除公民對養老送終的顧慮和擔心,對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減緩社會貧富差距加大的矛盾有重要意義。
從養老金制度來說,雖然同屬於典型的投保資助模式,但從具體的方案設計來看,其相互間的關系及側重點又有不同,一般說來,基本養老金較高的國家,其補充養老金制度通常不發達,而人們對老年生活的更高追求促進了私營企業的養老制度或商業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
基本養老金僅以滿足人們最低生活需求為目標的那些國家,其補充養老金制度就很發達,一般都是強制性的,而且私營養老保險制度也較發達,總體體現為整個養老保障體系較為全面均衡。
養老金的來源:
1、養老保險基金對於債券的投資從養老基金誕生的那一刻起,債券就是其偏愛的一種投資工具,養老基金的長期負債和對投資安全性的要求決定了長期債券必須是投資組合中的成員,由於養老基金的主要支出是在未來的一段很長的時間里,這樣的長期負債決定了養老基金需要將長期債券作為主要的投資對象,從這個意義上說,養老基金是理想的長線投資者;
2、養老保險基金對於股票的投資雖然從理論上說,通過構造養老基金的最佳債券投資組台是可能的,但在實際的操作中,要尋找完善的匹配是一什非常困難的事情。
如今在很多的養老基金的投資組合中,股票都佔有一個小小的份額,它的吸引力主要來自於投資股票的高收益率,由於養老基金的負債是極為長期的,主要的支出發生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這使得它更適合於長線資產的投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G. 美國有養老金嗎

養老金制度作為保障未來生活的基礎,受到世界范圍內各個國家的支持。但是由於各個國家經濟制度和發展水平的不同,各國間的養老制度也有所區別。
美國作為最典型的發達國家,其經濟發展迅速,各項制度發展完善,其養老金制度也是非常健全和完善的,被不少國家參考借鑒。
而近期我國關於個人養老金制度問題也是頻上熱搜,引起不少人的討論。美國作為經濟發達、社會保障制度相對完善的發達國家,其養老制度也是受到大家的關注。
據不完全統計,在美國目前約有近80萬個百萬美元養老金賬戶。這也就意味著賬戶主人可以完全不用再為未來養老問題發愁,哪怕退休也完全可以實現衣食無憂。
一、 美國的養老金制度
美國作為發達國家中的翹楚,社會保障制度也相對於完善健全,在國際上頗為出色。那麼美國的養老金制度主要包含哪些方面呢?
它的養老金制度主要包含三個方面。即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和個人儲蓄養老保險制度。
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美國的社會保險制度又稱為聯邦退休金制度,是由國家主導並強制實施的退休金制度。這是美國為了保障退休人員的生活水平提供的一種社會保障福利,也是最基本的保險制度。其最具特色的是該社會保障稅由國家強制收取個人工資比率的一部分,
轉入其相關機構設置的社會保障基金賬戶,用於保障未來的各項社保福利支出。
聯邦退休金制度鼓勵「多繳多得」,在職期間社會保障稅繳納越多,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也相對更多,這與我國的養老金繳納制度有異曲同工之處。當然為了保障社會公平性,聯邦退休金制度也限制應繳稅工資上限,即超出該部分的工資可不再繳納社會保障稅,也是保障了相對的社會公平性。
企業養老保險制度
企業養老金保險制度也被稱為年金計劃,即個人和企業共同承擔的養老稅金繳納的補充養老金制度。其中在美國最受企業歡迎的就是「401K計劃」,是以頒布的稅法條列來命名的。主要內容就是國家和企業為員工建立的養老金制度可以享受稅收減免優惠,降低了僱主企業的經濟壓力,保障了企業的利益。
401K計劃,是由企業和員工共同繳納一定比例的資金存入該賬戶,其賬戶積累資金主要用於員工到達退休年齡後領取該賬戶資金,用於保障生活水平。
不同於其他國家的固定賬戶資金,美國的401K賬戶通常會提供各種基金類型的投資以供員工選擇,自主選擇投資類型並承擔該投資帶來的收益或者虧損。
個人儲蓄養老保險制度
個人儲蓄養老保險制度又稱之為個人退休金計劃,即個人自願參與的補充養老金計劃。也就是說在繳費方面相對自由,可以根據個人收入情況,來確定自己的繳費金額。根據美國養老金納稅原則,也就是年輕的時候繳納的金額越多,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退休會領取更多的養老金。
不同於前兩個的養老保險制度,個人退休金計劃個個人補充性養老。
其主要特點是國家提供稅收優惠,個人出於自願原則建立的個人退休賬戶,也就是IRA計劃。這個賬戶主要由賬戶持有者自主管理,同樣的也可以將該賬戶資金用於投資,以獲取收益,同樣的,也要承擔該投資可能產生的各項投資風險。
二、 如何實現賬戶百萬美金
據不完全資料統計,截止2021年美國養老金賬戶已有高達80萬個百萬美金賬戶。這些賬戶的持有者可以完全不用擔心退休的生活,甚至實現財務自由,坐等退休。
那麼如何實現養老賬戶百萬美金?
對於美國的養老金制度來說,其賬戶資金可以用於理財投資獲取更多的收益。即401K賬戶雖然是由企業提供,但是也會提供各種理財組合用於員工選擇投資,其投資獲得的收益也會反饋到賬戶內,用於養老金領取。同樣的IRA賬戶則是由個人管理,很多人選擇使用賬戶資金用於各項高回報投資以獲取收益。
要實現賬戶百萬美金,一方面是國家、企業和個人繳納的養老金部分,另一方面就是將養老金賬戶的資金用於投資獲得的投資收益。當然投資有風險的,在投資過程中要量力而行,選擇穩健保險的投資理財才不會有較大的理財風險。
三、 養老金制度的意義
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國家發展是否全面,主要是看該國家的社會養老制度是否健全完善。而不同國家積極推出各項社會福利保障和完善養老金制度也是為了維護社會穩定和保障經濟的健康發展。
而美國養老金制度發展,也給我國的養老金制度發展帶來的一定的參考和借鑒意義。
美國養老賬戶資金可以用於各項組合基金投資,一方面是鼓勵居民積極投資個人養老;另一方面同樣的也帶動社會其他行業養老基金的發展,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將個人資金用於養老投資儲蓄,也有利於養成良好的養老投資習慣和個人理財觀念的樹立。對未來進行投資,有利於保障退休後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
小結:
養老金制度的不斷完善,不僅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發展實力,更多的是國家對於社會老年群體的保障。美國在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方面和養老金方面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時也是值得其他國家參考的。但是養老金制度的是要符合國家發展和社會經濟狀況的,適合自己國情的才是最好的。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對於社會保障制度的關注也越來越大,也在積極完善我國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和養老金制度。
對於美國的養老金制度你有什麼看法和意見嗎

H. 中美兩國退休金對比

中美兩國退休金方面,存在相似之處和差異,一是我國個人養老金框架構建與美國相似,二是中美兩國個人養老金發展水平差異較大。
一、我國個人養老金框架構建與美國相似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開始個人養老金的市場實踐,並以人身保險公司向居民銷售兩全保險、年金保險等產品為主導形式。2018年後,我國個人養老金發展顯著提速,實現多項歷史性突破。
例如,延稅型養老保險和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先後啟動試點;基金管理公司獲准發行養老目標基金;銀行理財子公司獲准試點養老理財業務。從近年的發展動向看,我國與美國在個人養老金制度框架方面存在相似之處。
1.與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差異明顯
中美兩國個人養老金制度本質上都是分為繳存、投資、領取三個階段的養老專項儲蓄計劃。即居民在工作年齡定期儲蓄,匯集起來的資金交由金融機構管理,用於投資股票、基金、保險、大額存單等各類金融產品,積累的資金一般在退休後方能領取。與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相比,中美第三支柱養老金均具有如下特點:
(1)不受僱傭關系限制,幾乎人人都可參與,適合人群范圍廣。
(2)繳款和投資回報形成的權益完全歸屬於個人所有,不涉及社會共濟職能。
(3)匯集的養老儲蓄多是長期資金,有利於促進資本市場發展。
2. 以稅收優惠作為撬動市場發展的杠桿
美國個人養老金制度肇始於1974年,標志是引入了能夠享受稅收遞延優惠的個人退休賬戶(IRA)。其後,隨著稅優形式日益豐富和力度逐漸加大,個人退休賬戶快速普及。目前,美國個人養老金產品依據是否有稅優支持劃分為兩大類,有稅優支持的產品佔大多數。例如,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美國目標日期基金合計規模為1.7萬億美元,其中85%都是由稅優政策支持下的養老基金持有的(個人退休賬戶持有18%,僱主退休賬戶持有67%)。
與美國類似,我國自2018年5月1日起在上海等三地啟動了個人延稅養老險試點,允許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的投保人在個稅前列支保費,等到將來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個稅。這是我國出台的首個明確針對個人養老金產品的支持政策,目的是希望通過稅收遞延優惠增加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對居民的吸引力。
3.個人養老金市場運營主體涉及多種金融機構
在美國,運營和管理個人退休賬戶的金融機構包括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兩大類。我國在2018年之前主要由人身保險公司擔當個人養老金市場主要運營者。近年,非保險機構也在監管推動下正式介入該領域。
2018年3月證監會發布《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允許基金管理公司向居民出售旨在滿足養老需求的目標日期基金與目標風險基金。2021年9月15日起銀保監會選擇4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在4個城市開展養老理財業務試點,表明我國銀行業正式成為個人養老金產品的提供者。
二、中美兩國個人養老金發展水平差異較大
美國個人退休賬戶資產自1974年起開始快速積累,到2012年資產規模已經高達54070億美元,38年間年均增速在10%左右。美國投資公司研究所(ICI)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全美有4790萬個家庭擁有個人退休賬戶,佔全部家庭數量的37.3%。
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美國私人養老金市場資產合計為35.4萬億美元,其中個人退休賬戶資產為12.6萬億美元,佔35.6%。無論從人群覆蓋面還是積累的資產看,個人養老金在美國居民退休收入保障體系以及資本市場發展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相比之下,我國個人養老金市場仍以保險產品為主。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我國養老年金保險原保費收入為551億元,占人身保險保費收入的比重為2.1%,積累的保險責任准備金超過5600億元。
其中延稅型養老保險保費收入累計僅有數億元,稅收撬動效應並不顯著。專屬商業養老保險、養老目標基金、養老理財產品等新業務吸引的人數、積累的資產也十分有限。僅以養老儲備財富比較,當前我國個人養老金積累的資產合計不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與美國12萬億美元的規模相去甚遠。中美兩國在個人養老金發展水平上的差距遠大於宏觀經濟的差距。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I. 中國與美國的社會養老制度有何差異

大相徑庭吧。但是細節上肯定有差異,比如養老金年限,領取額度,手續啥的這些肯定是美國比較完善的。養老金中國也是跟隨世界腳步,並沒有研究太仔細的。其實我國與西方國家國情不一樣,西方人成年後脫離原有的家庭,然後自己將組成新的家庭。兩個家庭像是平等關系,所以、很多西方人認為,並不需要為父母負擔太多的東西,而老人退休後為了不至於沒有經濟來源(年輕人賺到錢絕對對絕不會給父母),這就是設置養老金的初衷。(當然還有比較重要的原因是經濟)。而我們中國向來是家族的概念很強的,因此即使結婚了,仍是一個家庭,父母仍是一家之長,當老人失去工作能力後則由兒女照顧。因此,中國設置養老金,倒不如額外提升退休父母子女的工資來的比較實際(已經有公司這樣做了)。

J. 美國的養老金有些什麼特點

美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已有200多年歷史,經過長期發展,現行養老保險體系主要由三大支柱構成:第一支柱是由政府主導、強制實施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即聯邦退休金制度;第二支柱是由企業主導、僱主和雇員共同出資的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即企業年金計劃;第三支柱是由個人負責、自願參加的個人儲蓄養老保險制度,即個人退休金計劃。這三大支柱俗稱「三腳凳」,分別發揮政府、企業和個人作用,相互補充,形成合力,為退休人員提供多渠道、可靠的養老保障。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6-03-29/doc-ifxqssxu8474144.shtml
一、聯邦退休金制度聯邦退休金制度是由政府主導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美政府為退休人員提供的一種保障型社會福利。
二、企業年金計劃(401K計劃)企業年金計劃是由企業主導、僱主和雇員共同繳費、享受稅收優惠的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制度,是美國僱主為雇員提供的一種最普遍的退休福利計劃。
三、個人退休金計劃(IRA計劃)個人退休金計劃即個人儲蓄保險,是一種聯邦政府提供稅收優惠、個人自願參與的個人補充養老金計劃。個人退休金計劃始建於上世紀70年代,其核心是建立個人退休賬戶(Indivial Retirement Accounts,簡稱IRA),因此個人退休金計劃被稱作IRA計劃。
總體看,聯邦退休金制度、401K計劃和IRA計劃分別發揮了政府、企業和個人作用,達到了多層次保障效果。其中,聯邦退休金制度為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養老保障,為「雪中送炭」,401K計劃和IRA計劃則能有效提高退休人員實際收入,屬「錦上添花」。當前,盡管還有許多美國企業未參與401K計劃,但是,由於美「嬰兒潮一代」是401K計劃推行後最早受益者,隨著這一代人逐步進入退休年齡,401K計劃將在美養老保險體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作用。

閱讀全文

與中美養老金制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人家迷路了 瀏覽:60
長壽怎麼到涪陵李渡考場 瀏覽:251
七旬老人在客廳小便怎麼處理 瀏覽:792
福建農村新型養老保險檔次 瀏覽:642
商業養老保險20萬 瀏覽:658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員死亡 瀏覽:303
逾期交養老金為何要收利息 瀏覽:42
老年大學提供二胡嗎 瀏覽:181
東明縣老年大學網站 瀏覽:307
中學生表格填寫父母經商怎麼填寫 瀏覽:650
浙江省2021年退休養老金領多少 瀏覽:666
7旬老人問什麼時候生活會變好 瀏覽:506
關於4050養老金補貼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533
老人應多吃什麼食物好 瀏覽:822
十堰市老年大學管網 瀏覽:428
寶寶長壽花怎麼養 瀏覽:113
養老保險打折 瀏覽:470
駕駛證自助體檢一般在哪裡 瀏覽:536
宜春老年大學有人說不要養老金 瀏覽:505
女60歲失地保險 瀏覽: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