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養老保險參保工作簡報
工作動態
★建外街道近日積極為轄區內建築企業代辦社會保險,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社保所抽調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在辦事處為民服務大廳設立了「建外地區在京建築施工企業保險代辦處」。通過摸底調查,了解到建外地區現有施工工地70多個,外地農民工9000多人,為加大宣傳力度,建外街道召集轄區內70餘家建築企業負責人參加了培訓班,就有關政策進行了宣講。截至目前已為建築施工工地進行政策咨詢80餘次,並成為朝陽區第一個在網上為4家材料齊備的企業正式辦理了提交手續的社保所。
【建外街道】
★近日,團結湖監察小組對轄區建築施工企業開展勞動合同專項執法檢查。在此次專項檢查執法中,首先對轄區的建築施工企業進行了調查摸底,該轄區共有兩家建築施工企業,一家是中建保華有限公司團結湖南里辦公樓項目,另一家是中信公司團結湖南里三層裝飾公司,共有農民工200餘人,兩家建築施工企業與外地農民工全員簽訂了勞動合同。此次檢查中,勞動監察員還對施工企業的負責人和農民工進行了政策宣講,發放了200餘份《北京市勞動合同規定問題解答》和《北京市工資支付規定問題解答》等宣傳材料。
【團結湖街道】
★小紅門鄉積極推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6月28日上午,小紅門鄉農保中心副主任梁愛萍及業務人員參加了小紅門鄉在全區率先召開的「推行朝陽區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動員會」並對此項工作進行了指導。農保中心副主任梁愛萍對小紅門鄉領導幾年來所做的農保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並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要提高認識,新型農保解決了農民的切身利益,財政的資金投入在全市第一,而且是直接補貼給參保人員;二是要廣泛宣傳,通過宣傳讓農民了解政策的好處與優勢;三是要加強服務,做好參保人員的服務工作,讓他們滿意;四是要及時反饋信息,互相溝通,對出現的問題認真研究、及時解決;五是業務人員要做好基礎工作、熟悉工作流程。
【小紅門地區】
★6月22日,呼家樓街道舉行失業人員管理信息系統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模擬演練。上午9點整,呼家樓街道失業人員管理信息系統監測小組發現網路伺服器開機有報警聲,操作系統不能正常啟動,導失業人員管理信息系統網路癱瘓,業務中斷,立即啟動《呼家樓街道失業人員管理信息系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街道應急處理小組首先關閉失業人員管理信息系統所有計算機,與區應急處理小組取得聯系解決故障,同時工作人員與正在辦理業務的失業人員做好解釋工作並啟動備用手工台帳及單據進行手工操作辦理業務。
這次演練的目的就是檢驗《呼家樓街道失業人員管理信息系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靠性,增強對失業人員管理信息系統安全防範意識,進一步熟練手工操作流程,提高工作人員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
【呼家樓街道】
★勁松街道社保所對居住在勁松地區的退休人員進行了摸底調查。勁松街道社保所依靠社區勞動保障協管員和社區工作者,採取入戶走訪和公示登記的方法,對居住在勁松地區的退休人員進行了摸底調查。同時,對企業退休人員可在居住地社保所報銷醫療費的政策進行了解答。
【勁松街道社保所】
情況反映
★呼家樓街道開展勞動保障協管員定期培訓舉得顯著成效。經過勞動保障協管員的宣傳指導有10多位失業人員在社區實現了彈性就業;有近20名失業人員認識到了社會保險的重要性轉檔接續了保險;有的低保人員主動放棄吃低保選擇積極去就業,靠自己的勞動去謀生;有的社區協管員把政策宣傳帶到了轄區單位,與單位建立了長期用工協議;有的失業人員一空就願意到社區坐坐與協管員聊聊政策。
【呼家樓街道】
★6月14日,太陽宮地區社保所拉開「送教到村」的培訓序幕。為確保培訓達到預期效果,這次培訓,社保所採取「請進來,送教到村、理論聯系實際」的新型培訓方式。社保所聯系十字口村和朝陽區職業技能學校三方,經過多次交流、磋商,結合該鄉農村的特點及實際情況,制定出針對該鄉農村勞動力就如何轉變就業觀念、增強勞動技能等內容的培訓教案,並請職業學校資深教師親自授課,使他們足不出村就可以參加學習培訓。
【太陽宮地區】
答案補充其他省了呵呵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2. 關於社區工作者繳納養老保險問題
社區交納養老保險和社保的區別是:
一、社區養老(簡稱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指沒有版在企業工作的,繳費年限離權退休年齡沒到15年的,可以在當地的社區辦理,它的特點是:繳費低,養老金領取低。
二、社保養老是指在企業工作或者是個體經營者,繳費年限離退休時達到15年以上的,可以在單位或自己個人去辦理,特點:繳費高,養老金領取高;
以上統稱為社會養老保險,社會養老保險是最基本的保險,國家只能解決最基本的生活,不管是社會養老和醫療,國家只是保,而不是包。
3. 社區養老保險怎麼辦理
社區養老保險辦理流程
(一)參保人需攜帶戶口簿和居民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到戶籍所在社區提出參保申請,選擇繳費檔次。
(二)填寫《城鄉居民社會養老登記表》、《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申請表》、《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審批表》,核發《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繳費手冊》。
(三)辦理流程
1、個人申請
2、社區初審
3、街道辦復審
4、縣農保辦審批
一、參保對象
城鄉居民參保對象為具有本區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納入行政事業單位編制管理或未參加其他社會養老保險人員。
二、繳費辦法及標准
(一)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以家庭為單位整體參保,社會養老保險費按年度繳納。
(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以社區為單位組織實施,以家庭為單位參保,參保人按年一次性繳納保險費,年繳費標准設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由參保人自主選擇繳費檔次,多交多補,多交多得。
(三)建立繳費財政補貼制度。重度殘疾人按最低繳費標准給予全額補貼。
(四)本辦法試行之日起年滿60周歲以上人員個人不再繳納養老保險費,可享受保險待遇。
4. 2019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服務規范
從國家標准委了解到,《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服務規范》國家標准將於1月1日起實施。據介紹,該規范適用於各級各類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及社會保險服務相關機構提供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服務,是全國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開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經辦服務標准化建設的工作 指南 ,具有專業性的引導和規范作用。
該規范從參保登記的條件、內容、時間、調查摸底內容以及參保登記程序5個方面規范了參保登記業務;從信息變更的內容、所需材料及服務流程3個方面規范了信息變更業務;從參保人員繳費、參保人員補繳養老保險費及集體補助3個方面規范了保費收繳業務;從個人賬戶記錄、支付及結算3個方面規范了個人賬戶管理業務。
該規范還從待遇核定、待遇支付發放、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養老待遇停止支付及恢復支付5個方面規范了待遇支付業務;從所需材料、關系轉移人員操作程序及特殊情況處理3個方面規范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業務;從所需材料、服務流程、審核與關系終止3個方面規范了養老保險關系終止業務。
據了解,該規范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提出,全國社會保險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管理,由江蘇省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管理中心牽頭,安徽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中心、福建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中心、遼寧省盤錦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中心等單位參加編寫。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服務規范全文
【政策文件】: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服務規范
【執行時間】:1月1日
目錄
1范圍
2術語和定義
3參保登記服務
4參保信息變更服務
5養老保險費收繳服務
6個人賬戶權益服務
7待遇支付服務
8關系轉移服務
9關系終止申請
10服務監督、評價與改進
1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登記、參保信息變更、養老保險費收繳、個人賬戶權益記錄、待遇支付、保險關系轉移、保險關系終止、服務監督、評價與改進的基本要求。
本標准適用於辦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簡稱「 社保 機構」)、鄉鎮(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以下簡稱「事務所」)、行政村(居)民委員會協辦人員(以下簡稱「協辦員」)、合作金融機構。
2術語和定義
2.1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國家為保障城鄉居民老年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項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的籌資模式,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相結合的待遇支付方式。
2.2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
中央和地方政府確定計發標准,並為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支付的養老金。
2.3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
參保人員符合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條件時,按照其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計發系數計算並支付的養老金。
3參保登記服務
3.1基本要求
符合參保范圍的城鄉居民均可申請參保。
3.2參保申請
申請參保人員應提供居民身份證和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特殊參保群體另需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原件及復印件。
參保申請可向所在地村(居)民委員會和鄉鎮(街道)事務所提出。
協辦員應接收轄區居民提出的參保申請,並指導其填寫參保表格。若其本人無法填寫,可由受託親屬或協辦員代填,但應有其本人簽字、簽章或留指紋確認。協辦員檢查參保人員相關材料後,按規定時限上報事務所。
事務所也可直接接收參保申請。
3.3審核與登記
事務所應對相關材料進行初審,並將參保登記信息錄入信息系統,按規定時限上報當地縣(自治縣、市、區、旗)級社保機構或直接經辦業務的地市級社保機構。
社保機構應在規定的時限內對申請參保人員相關信息進行復核,並及時將符合參保范圍的申請參保人員的個人基本情況進行登記,建立個人賬戶並錄入信息系統。參保登記的內容應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公民身份號碼、出生年月、繳費檔次、居住地址、聯系電話、戶籍性質、戶籍所在地址、參保登記時間、郵政編碼、是否特殊參保群體等。[4]
登記後,社保機構應及時委託金融機構制發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所用銀行存摺或社會保障卡(以下簡稱存摺(卡)),用於參保人員繳納養老保險費或領取養老保險待遇。
4參保信息變更服務
4.1基本要求
當參保人員參保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時,社保機構應按照規定時限,及時為參保人員提供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變更登記服務。
4.2參保信息變更申請
當參保人員參保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時,參保人員可提出參保信息變更申請,協辦員或事務所應接收參保人員提出的參保信息變更申請。
可變更的參保信息包括:參保人員的姓名、性別、民族、公民身份號碼、出生年月、繳費檔次、銀行賬號、金融機構、居住地址、聯系電話、戶籍性質、戶籍所在地址、特殊參保群體類型等。[4]
參保人員申請參保信息變更時,應提供本人的居民身份證以及與變更情況相對應的證明材料。參保人員本人不能到現場辦理時,還應提供代辦人員的居民身份證。
4.3審核與變更
協辦員或事務所應檢查參保人員相關證件及材料是否正確、齊全,指導參保人員正確填寫參保信息變更登記表冊,並按參保登記的基本流程,進行參保信息變更業務操作。
社保機構復核後,在信息系統中進行相應的信息變更操作,並及時將相關材料歸檔備案。
5養老保險費收繳服務
5.1基本要求
社保機構應根據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規定,按繳費年度和參保人員自主選擇的繳費檔次,為參保人員提供養老保險費收繳服務。
5.2養老保險費繳存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實行金融機構代扣代繳方式。
參保人員自主選擇繳費檔次,確定繳費金額。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實行按年度(自然年度)繳納,社保機構應做好宣傳工作,提醒參保人員於當地規定的繳費截止日前,將當年的養老保險費足額存入存摺(卡)。
至繳費截止日,仍未繳納養老保險費的,社保機構按中斷繳費處理。
對於暫不具備通過金融機構扣繳條件的地區,暫由社保機構、事務所會同金融機構進行收繳,並開具社會保險費專用繳費憑證。
5.3養老保險費劃扣
縣級社保機構每月定期生成扣款明細信息,並傳遞至指定金融機構。
金融機構根據扣款明細信息從參保人員的銀行賬戶上足額劃扣養老保險費(不足額不扣款)。
金融機構在扣款後的3個工作日內將扣款結果信息、資金到賬憑證等反饋給社保機構。
社保機構應及時將金融機構反饋的扣款結果信息在信息系統中確認,扣款金額記入個人賬戶,並從次月起開始計息。
5. 我在街道做社保工作直加養老金不加公積金為什麼請問一下
您好,公積金本來就是企業自願繳納的,沒有強制要求,而社保是強制要求必須繳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