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22年全國31省份平均工資和社保基數標准(11月最新版)
全國31省份平均工資與社保基數標准(11月最新版)我帶您一起來看看最新相關資訊吧。
31省份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
2021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106837元,首次超過10萬元大關,比上年的97379元增加9458元,與2012年的46769元相比,增加超一倍。
在工資統計中的非私營單位,包括國有單位、城鎮集體單位、股份合作單位、聯營單位、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投資單位、外商投資單位等。
從省份來看,哪些地方的平均工資更高呢?
《中國統計年鑒2022》公布了2021年31個省份的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的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數據。城鎮非私營單位中,北京(194651元)、上海(191844元)、西藏(140355元)、天津(123528元)、浙江(122309元)、廣東(118133元)、江蘇(115133元)、青海(109346元)、寧夏(105266元)、重慶(101670元)10個省份的就業人員平均工資超過10萬元。
10省份中,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大直轄市,江蘇、浙江、廣東三個經濟大省,也包括西藏、青海、寧夏三個西部省份。其中,北京與上海的平均工資均超19萬元,西藏超14萬元,浙江、天津超12萬元,江蘇、廣東超11萬元,重慶、青海、寧夏超10萬元。
其中,北京和上海兩地的平均工資均超過19萬元,在各省份中遙遙領先。京滬兩地是我國總部經濟最為突出的兩個城市。此外,兩地金融機構多,研發創新十分突出。總體上,京滬兩地高薪崗位多,平均工資也高。
數據顯示,分行業來看,19個行業大類中,年平均工資最高的3個行業分別是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201506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51776元,金融業150843元,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89倍、1.42倍和1.41倍。
其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簡稱為IT行業,除了游戲、電商等互聯網企業外,還包括了移動、聯通、電信這些國有大企業。這其中,互聯網企業尤其受到大廠關注。
相比之下,工資較低的地區主要位於中部和東北地區,有10個省份非私營單位平均年薪低於9萬元,分別是河南、黑龍江、山西、河北、吉林、江西、甘肅、湖南、遼寧和廣西。
31省份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
2021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62884元,比上年的57727元增加5157元,與2012年的28752元相比,增加34132元。
在城鎮私營單位中,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位居前五。
其中,僅有北京的就業人員平均工資達到10萬元,為100011元,上海位居第二,為96011元,接下來是廣東(73231元)、浙江(69228元)、江蘇(68868元)。
有8個省份2021年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低於5萬元,分別為黑龍江(42071元)、山西(45748元)、甘肅(47212元)、吉林(47886元)、河南(48117元)、河北(48185元)、廣西(48494元)和雲南(48940元)。
除了省份之間的差異,各省域內各地的平均工資差異也較大,尤其是中西部、東北地區省份,中心城市、省會城市的收入水平要明顯高於省內中小城市。以吉林為例,分地區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長春市97134元、吉林市75638元、松原市75003元、延邊州72968元、四平市67905元、遼源市67652元、白城市67484元、通化市64803元、白山市63897元。
分行業看,城鎮私營單位19個行業大類中,僅有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超10萬元,為114618元。其次是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分別為95416元、77708元。
全國31省社保新繳費基數
另外,還為大家整理了全國各省社保新繳費基數,詳情如下(市級的社保基數標准請以當地人社公布為准):
01 北京
自2022年7月起,本市2022年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月繳費基數上限確定為31884元,月繳費基數下限為5869元。
京人社保發〔2022〕30號
02 天津
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職工基本養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費基數最低和最高標准分別為4400元和22434元。
03 河北
自2022年7月1日起,省本級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按照2021年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以下簡稱「社平工資」)69465元核定個人繳費基數,低於社平工資的,以2021年社平工資為繳費基數,高於社平工資的,以實際工資為繳費基數。
B. 長興縣社保繳費標准
社保繳費標準是年平均還是月平均工資。社保繳納基數一般是指當月的工資,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3000元。
一、四平交社保多少錢四平社保繳費情況
四平市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分別為7362元/月和1472元/月。當職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低於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以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確定基數;高於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部分,不作為繳納工傷保險費的基數。
二、個人社保繳費標准
企業職工繳費標准:
1、月繳費基數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60%到300%五個繳費檔次,各個地方社保政策略有差異,繳納比例也略有不同,通常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為28%,醫療保險繳費比例最低為例如某地區的社會平均工資為4000元,按照最低繳費基數來繳納社保,參保人員每月至少需要保費元,那麼2021年需要的社保費用就是元;
2、新農合繳費標准大部分地區都是280元一年,農村養老保險每年需要繳納的費用其實是由參保人自己決定的,每個地區從高到低都有劃分多個檔次,參保人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繳費檔次,按年繳納,多繳多得,但不得超過當地政府所制定的最高標准。具體政策,還以當地社保局為准。
三、個體工商戶繳納社保按照什麼標准繳納社保
個體工商戶繳納社保按照靈活就業人員標准繳納社保,基本養老按上一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100%作為繳費基數;基本醫療按上一年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具體應參照當地社保部門公布的社保標准。個體工商戶繳納社保按照靈活就業人員標准繳納社保,基本養老按上一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100%作為繳費基數;基本醫療按上一年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具體應參照當地社保部門公布的社保標准。社保也就是社會保險,社會保險是指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
【本文關聯的相關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六十條用人單位應當自行申報、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緩繳、減免。職工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用人單位應當按月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情況告知本人。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直接向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繳納社會保險費。
C. 2020年四平退休養老金漲多少
各市(洲)、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各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局、財政局,省直管各統籌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