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農保和城鎮養老保險的退休問題
請看相關文件內容:
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員轉入城鎮社會養老保險享受政策優扶的意見太勞社險[2006]8號
各鎮人民政府,港區、新區管委會:為加快本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與城鎮養老保險制度一體化建設步伐,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村居民的養老保障的水平,現就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農保」)人員轉入城鎮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城保」)享受政策優扶,提出如下意見:
一、范圍和對象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且農保折算城保繳費年限與轉入城保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繳費年限合計滿10年以上的農保在冊人員。
二、養老保險費的補繳和續繳補繳:轉入城保時,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繳費年限(含農保折算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年限,按轉入當年度城保最低繳費基數,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比例一次性補繳。對補繳時男年滿48周歲、女年滿38周歲以上的純農民,市鎮(區)財政按純農民參加農村養老保險補貼標准給予補助。續繳:轉入城保後,正常繳費按靈活就業人員的基數和比例足額繳納。
三、養老金的計發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按城保規定計發養老金。
四、手續辦理以本人自願的原則,經所在地勞動和社會保障所核實後直接辦理。本意見從發文之日起執行。
註:此文件規定了,農保的繳費年限合計要滿10年以上,你們需補多5年農保費用。再看下文:
關於加快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員轉入城鎮社會養老保險的意見太勞社險[2007]5號
各鎮人民政府,港區、新區管委會:為加快我市城鄉一體化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設步伐,加大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農保」)接軌城鎮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城保「)力度,提高農村居民養老保障水平,就推進農保接軌城保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范圍對象。現參加農保的在冊人員。
二、繳費年限換算。農保轉入城保後,農保繳費年限按2比1折算為城保繳費年限,農保個人帳戶全額轉入城保。
三、農保人員轉入城保後,到達城保法寶退休年齡時(女50周歲、男60周歲),城保累計繳費年限不足180個月的,對農保轉入城保前的繳費年限不現實行補繳,而實行延長繳費年限(參加醫療保險的人員同時實行延長醫療保險繳費年限)至累計繳費年限滿180個月時辦理退休手續,計發養老金。其中延繳費至女滿55周歲、男滿65周歲,且城保累計繳費年限滿120個月的,對往後不足180個月的繳費年限,可以選擇作一次性補繳(補繳按補繳當年度的標准及辦法執行)後辦理退休手續,計發養老金。
四、已在企業參加農保的人員,在2007年4月1日前轉入城保,並按城鎮社會保險規定參加各類社會保險。
五、對參加城保的靈活就業人員,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80個月的,也可參照上述辦法延長繳費年限至180個月。
六、上述意見從2007年4月1日起執行,原太勞社險(2006)8號文件中有關規定與本意見不一致的以意見為准。
註:農保轉城保,「農保繳費年限按2比1折算為城保繳費年限,農保個人帳戶全額轉入城保。」,「農保人員轉入城保後……城保累計繳費年限不足180個月的(即15年)……」那按之前農保補齊10年後,轉入城保只能算累計繳費年限為5年,然後還要補繳10年才夠15年的繳費年限,具體繳費計算比例按當地計算為准。所以你的差異,應該是年限上和原來農保也需要補繳的有出入。
相關文件可在「太倉市人力資源和社保保障網」中的社保板塊查詢得到。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② 江蘇泰州高港永安州交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幾月份開始交幾月份結束
每年10月份到12月底結束。
泰州新農合醫保已經與泰州城鎮居民醫保合並為泰州城鄉居民醫保,城鄉居民醫保實行統一基本政策、統一待遇標准、統一基金管理、統一經辦管理、統一定點管理和統一信息系統。
集中繳費期:
泰州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按年繳納,2022年度集中繳費期是2021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
2022年度泰州居民醫保收費標准為:
泰州市區:一般人員440元(其中20元為長期護理險),
泰興市:一般人員420元(不含長期護理險)
興化市:一般人員420元(不含長期護理險)
靖江市:一般人員440元(含20元長期護理險)
註:1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以及在校學生均為200元。
繳費方式:
城鄉居民(不含在校學生)可通過郵儲銀行、建行、農商行網點、「江蘇稅務社保繳納」微信小程序、村居社區社保費繳費自助終端繳費。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泰州本地寶公眾號,關注後在對話框發送【居民醫保】,可獲泰州居民醫保(農保)繳費入口
③ 農民退休金正式規定了!具體是怎麼規定的
農民退休金正式規定了,規定農村每位老人基礎養老退休金是100元,在這個基礎之上,農民每月繳納養老金的金額不同,國家補貼的額度也不同。
農民的經濟自給自足,對外界的需求很少,除了無法生產的鹽,洗衣粉,電等等,其他的米面蔬菜水果之類,農村老人基本都可以自己種植。這部分退休金對農村老人來說,最重要的意義是心理安慰。據小編了解,在陝西農村,每位退休的老人每月能夠領到300元退休金,他們的晚年生活將會達到小康水平。
④ 農民有法定退休年齡嗎
法律分析:農民不實行退休政策,所以也沒有退休年齡,凡是參加農村養老保險的,可以男60周歲,女55周歲,領取養老保險費。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⑤ 農村退休金2021新政策
農村戶口養老保險新政策有:
1、爭取全民參與社保保障。社會保障是一種全民性的,但是由於之前種種條件無法實現,特別是窮苦地區社保普及率非常低。今年國家將投入更多資金,鼓勵更多農民參與社保保障,讓農民都能享受養老福利、醫療福利。
2、 城鄉居民養老統一制度。國家在實行全民參與社會保險的同時,也在不斷在縮小城鄉社保的差距,特別是養老金的差距,讓農民真正實現老有所依,實現與城鎮農民一樣的養老待遇。城鄉居民養老統一制度也是消除城鎮與農村差異化的重要工作之一。
3、 城鄉醫療保險也將實行統一制度。在養老問題上,農民需要同城鎮居民一樣享有同等的養老待遇,在醫療保險上,農民的看病需求也很大。在只有將農村養老制度和農村醫療保險制度同時與城鎮養老和醫療並軌,這樣才能真正縮小城鄉的社保差距。在改革農村醫療保險時,將不斷納入新的報銷病種,提高報銷比例。在2021年國家還明確提出將會整合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讓農村居民能夠享受到更加全面的醫療保障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四條 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第十八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第十九條 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⑥ 江蘇省泰州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新農保)具體繳費標準是什麼泰州市海陵區土地換社保具體怎麼實施的
問題1:新農保政策不分男女,都是60周歲開始領取待遇,60周歲以前需要繳費,繳費分100~500五個檔次,女55周歲需要正常繳費5年,允許補繳,但繳費總年限不能超過15年,也就是允許補繳10年,男60周歲,可以直接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不用繳費。
問題2:新農保政策多繳多得,不存在合適不合適,最高繳費檔次每年500元,如果繳15年,60周歲以後每月大概領取130元左右。
問題3:可以自由退保,如果現在年紀超過60周歲,以後你辦理的時候,會把從政策施行之日起到你開始參保期間的補發給你。如果沒到60周歲不參保,等你超過60周歲就不允許參保了,也不能領取待遇。
問題4~8: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政策,每個地方是不盡相同的。政策規定,失地農民選擇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只能參加一種。低保待遇,不是說土地被徵用就一定會享受低保政策,低保標準是由民政部門根據規定具體核定的。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是由征地單位一次性繳齊。因為我們省份不同,政策肯定有出入,你最好咨詢一下你們地方的社會保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