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養老金分離網易

養老金分離網易

發布時間:2023-02-23 15:26:29

① 2016退休工資的新政策

法律分析:在《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方案設計》中建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計發機制和調整機制都需要全面深化的改革,養老金調整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只能是建立在公民參加社會勞動的時間上。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按均等分配調整
以其作為計算和調整基本養老保險金的基礎,依據參加社會勞動的單位時間進行均等分配,可以達到「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重點,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目的。而不是工資收入的「多繳多得」、身份的級別、年齡的新中老人、物價水平的高低、城鄉之間的差別等,分清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國民收入的再次分配,建立對參加社會勞動時間長的勞動者給以補貼的激勵機制。將目前的基本養老金組成(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進行分離、整合,將基本養老金改稱為叫「基本養老保險金」。整合基本養老保險金分為老年養老金、勞動退休金和個人儲老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按繳費年限(精確到月)一個標准確定。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七條 工人退休、退職的時候,本人及其供養的直系親屬前往居住地點途中所需的車船費、旅館費、行李搬運費和伙食補助費,都按照現行的規定辦理。
第八條 退休、退職工人本人,可以繼續享受公費醫療待遇。
第九條 工人的退休費、退職生活費,企業單位,由企業行政支付;黨政機關、群眾團體和事業單位,由退休、退職工人居住地方的縣級民政部門另列預算支付。

② 2022年一月退休能趕上養老金上調嗎

2022年養老金已經確定會調整,因為財政部在全國財政會議上提出會適度上調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其次,雖然現在2022年的養老金調整方案還沒有公布,但是,依照養老金調整人員范圍的慣例,能夠參與當年養老金調整的退休人員,是上一年度12月31日之前辦理退休手續並且領取養老金的人員。因此,預計能夠參與2022年養老金調整的人員范圍是,2021年12月31日之前辦理退休手續並領取養老金的人員。
退休工資即養老金。老年人退休後比較關心的一件事就是養老金了,我國最新頒布了有關退休漲工資的相關規定:
一、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按均等分配調整:根據最新消息,將目前的基本養老金組成(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進行分離、整合,將基本養老金改稱為叫「基本養老保險金」。調整過後,將全面覆蓋城鄉居民,以後不再是工資收入多的就可以多繳多得,而是變成了統一的標准。身份的級別不再影響退休工資的數額,對於長期勞動的人退休後採用勞動補貼的方式。
二,基本養老保險調整的原則:調整原則為: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公民參加社會勞動的時間作為計算和調整基本養老保險金的基礎,依據參加社會勞動的單位時間進行均等分配。不以提高待遇水平和平均增加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為目標,以公平合理為要素,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目的。
三、調整後養老金的計算公式:
1、調整養老金計算公式:個人養老金數額=老年養老金 勞動退休金 個人儲老金;
2、月勞動退休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勞動退休金百分率×個人累計繳費年限,月個人儲老金=個人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的110%÷(76-個人實際退休年齡)÷12;
3、月老年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年齡補貼率×(個人年齡-65) 勞動補貼率×個人累計繳費年限]。
四、關於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解釋:
1、基礎養老金由社會統籌基金支付,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我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和參保人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2、個人賬戶養老金由個人賬戶基金支付,月發放標准根據本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個人賬戶基金用完後,由社會統籌基金支付。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總之,最新規定表明,退休漲工資會根據公平公正的原則,勞動時間、年齡都是要算在內的。此規定將進一步推進社會公平性和可持續性,退休前工資少的也可以張退休工資。如果還有什麼關於退休漲工資方面的疑問,可咨詢專業律師,他們會詳細為你解答。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九十三條 公務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本人自願提出申請,經任免機關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滿三十年的;
(二)距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滿二十年的;
(三)符合國家規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第九十四條 公務員退休後,享受國家規定的養老金和其他待遇,國家為其生活和健康提供必要的服務和幫助,鼓勵發揮個人專長,參與社會發展。

③ 養老金領取征稅相對於本金

個人養老金開始實施了,很多人也急切地想參加嘗試一下。但是人們看到《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的規定以後,卻開始打起了「退堂鼓」。提取個人養老金時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平時我們都是不納稅的人,這樣參加個人養老金是不是要吃虧了?說實話,個人養老金其實也適合普通人。

我國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人員數量並不多。根據2021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年末我國就業人員總數為74652萬人。這些人中有多少人繳納個人所得稅呢?信銀理財副總裁賀晉近日在「2022金融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現在全國繳納個稅的人口約有7000萬左右,這7000萬中邊際稅率超過3%的人口只有1000多萬人。也就是說,我國繳納個人所得稅的群體只有就業人數的10%左右,而個人所得稅稅率超過3%的人數只有1.3%左右。個人養老金不是只為這一少部分人設計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個人養老金除去個稅優惠以外,還有這四大優勢:

第一,強制積蓄的優勢。按照《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個人養老金的領取條件是:完全喪失勞動能力、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離境出國(境)定居以及國家允許的其他情況。一般情況,是個人無法提取的。這樣就避免了個人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提前動用,導致最終積累不下錢的情況。有的老人還容易上當受騙,積攢了一輩子的養老錢一不小心就全部被騙子騙走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二,各種收費優惠。個人養老金的資金賬戶是在商業銀行開立的,主要是用於繳費、購買個人養老金產品、歸集收益等左右,開立銀行對資金賬戶免收年費、賬戶管理費、簡訊費、轉賬手續費。個人養老金可以購買的100多種基金類產品,是各個基金公司早已經設立運行的專門為個人養老金設立的Y類份額,購買的手續費、持有的管理費都是按照同類產品的50%予以優惠。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三,持有階段的個稅優惠。個人養老金的投資環節,記入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是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像基金分紅等收益,就能夠形成更多的個人賬戶資金積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四,投資收益率更高。其實,無論什麼金融產品,更高的投資收益率才是最受關注的。個人養老金可以投資的儲蓄類、理財類、保險類、基金類金融產品的收益率都是遠超普通個人能夠接觸同類產品的收益率。

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教授指出,發達國家的經驗顯示,個人養老金的年化投資收益率能達到7%,是現在銀行3~5年期存款利率3%的兩倍以上。

同樣,從我國社保基金的投資經驗來看,其自2000年成立以來的年化投資收回報率高達8.3%。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果說是1.2萬元,存到銀行按照年化3%的利率來計算,15年能夠積累本金和利息23萬(繳納1.2萬元以後,再計算一年利息)。可如果是同樣的1.2萬元,在個人養老金賬戶實現了年化7%的投資回報率,15年能夠實現個人養老金權益35萬元。

即使扣除了3%的個人所得稅,個人依然能夠領取33.95萬元。比存銀行高出10多萬的。

所以說,個人養老金確實是一項國家為全體勞動者設立的優惠制度,參加總比不參加劃算。

④ 養老金改革個人繳費怎麼改革

養老金改革個人繳費怎麼改革

自從28年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開始嘗試引入個人賬戶以後,關於個人賬戶的爭議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這些年來,個人賬戶「存」還是「廢」、「做大」還是「做小」、「做實」還是「做空」的爭議並未因中央文件的屢次拍板定案而消弭。相反,種種分歧仍或明或暗地存在於理論和實踐層面中。

2013年11月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做實個人賬戶試點」改為「完善個人賬戶」後,業內在完善個人賬戶的路徑上產生了巨大的分歧,爭議的核心是個人賬戶是否要轉為名義賬戶以及是否需要擴大個人賬戶。

第一財經記者從多位業內人士處了解到,經過兩年多的激烈爭議之後,個人賬戶的改革路徑逐步明朗:個人賬戶不再做實,將8%的個人賬戶作為個人權益記錄的方向正在贏得更多共識。但業內人士預計,完善個人賬戶的方案要待十九大之後才能確定。

養老保險回歸現收現付制?

1966年,美國著名學者亨利·艾倫在《社會保險悖論》這篇論文中提出著名的「艾倫條件」(Aaron Condition)。他說,如果人均工資增長率和人口增長率之和超過利率,那麼引入現收現付的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就可改善每個人的福利現狀。

朱青認為,我國的實際國情是滿足艾倫條件的,即我國的實際工資增長率和人口增長率之和是遠高於實際收益率的,所以我國建立現收現付制度是更有效率的做法,沒有必要建立基金制。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新梅長期緊盯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她在研究了智利、新加坡以及許多發達國家的積累制養老金發展歷程後提出,世界銀行推行的公共養老金的私有化改革是基於錯誤的假設之上的。

王新梅說,在過去20多年的全球性養老金改革中,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提出的積累制可以應對人口結構老齡化的觀點,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全面地被所有發達國家所拒絕。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副教授楊俊認為,從1981年啟動的智利個人賬戶改革養老金待遇水平較低,已經引起參保者的強烈反對;個人賬戶制度的激勵功能實際非常有限,很多人都是只維持最低需要的繳費年限,還有許多人逃離了這一制度。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周弘則認為,目前有些關於個人賬戶的討論混淆了國家和市場。通常情況下,公共養老金也分為兩層,一是體現公平的基礎養老金,二是體現收入差別的補充養老金,有點像我國的個人賬戶,兩者都是現收現付的,投資部分很少。真正的個人賬戶是市場行為。

從統賬結合走向統賬分離

鄭功成表示,20多年的時間證明,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一大失誤是在缺乏理性論證的條件下,簡單地將完全私有化的個人賬戶引入了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不僅損害了養老保險制度應有的公共性與穩定性,也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後遺症。

李珍從制度建立伊始就反對在基本養老保險中引入個人賬戶。她認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混入社會保險在理論上的困境是個人賬戶是私有財產,不具保險性質,將它嵌入社會保險之中在學理上不通。

李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正是因為在「統賬結合」制度中共有私有產權混合,所以實踐中沒有人是由於個人賬戶制度的設計而願意努力工作且積極參保多繳費,個人賬戶的激勵假想理論並沒有實現。

「當年想要通過統賬結合來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既要有公平性又要有激勵性的美好願望,在實踐中證明是難以完成的,最後的結果是統賬結合變成了一筆『混賬』。」宋曉梧說。

鄭功成認為,簡單地將完全私有化的個人賬戶引入了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不僅弱化了公共養老金的互助共濟功能,也直接損害了這個制度的可靠性、可持續性,還造成了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地區分割,並使完全個人賬戶化的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沒法得到健康發展。

李珍認為,實行名義賬戶意味著對個人賬戶進行「做空」,空賬邁不過的一個坎是如何計息。

名義賬戶和銀行賬戶的根本不同在於,儲戶是真金白銀拿給銀行,銀行實現投資收益之後給儲蓄利息,而名義賬戶中是沒有錢的,個人交的錢已經拿出給退休人員發養老金了。

「計息低則賬戶持有人受損,計息高則下一代受損。」李珍說,改革之後,如果還像以前一樣按一年期銀行利率計息的話,參保人是受損的,並且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低下;而如果計入較高利息,那麼很快會積累大量的負債。

李珍認為,與社會統籌不同,個人賬戶上的負債是硬約束的,未來不可能通過計算公式的調整減少養老金的支出,這意味著屆時在職一代的負擔會更重,會拖累中國經濟的發展。

因此,李珍建議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從社會養老保險中分離出來,讓參保人建立自願性儲蓄養老制度,會減少因政府幹預產生的扭曲。同時,個人賬戶的分離還需要其他參量改革來配合,否則制度的收支平衡就會出問題。

「如果改革之初只是將國家和企業包辦的養老保障改為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沒有引入個人賬戶,再在這個制度基礎上推進企業年金和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那麼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將會順利得多。」鄭功成說。

自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個人賬戶之後,學界提出了多種完善個人賬戶的方案,諸多方案中,從統賬結合走向統賬分離被認為是一條根本解決之道,即將第一支柱中的個人賬戶與社會統籌分離,轉向第二或第三支柱,讓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

然而,統賬分離需要對現行制度動「大手術」,尚難以成為完善個人賬戶的現實選項,養老保險改革仍然任重道遠。

⑤ 什麼是可分離基本養老金和不可分離基本養老金

在我國實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基本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

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

參加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實際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以上的,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的計算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累計繳費年限×1%

其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退休時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按從1992年至退休當年,歷年繳費中的當年本人繳費工資與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比值的平均數確定。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按本人退休年齡所對應的下表所列標准執行:

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個人賬戶的累計繳費年限×1.3%。

⑥ 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離婚後另一方可以要求割嗎

我國社會養老保險除開在崗職工之外,還有許多的自由職業者,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交納公司養老保險的,因為資金等方面的因素,夫妻間通過商議,只申請辦理一個人的社會養老保險。而社會養老保險的辦理的時候是以個人身份信息做為唯一的識別號,以誰身份證補辦的社會養老保險,在交費滿15年,做到法定的法定退休年齡之後,就以誰為名辦退休。

在離婚時,能將養老保險金做為夫妻共有財產的一部分,和其它夫妻共同財產一道開展裝包切分,例如家裡的現金、房地產、商業票據等,有養老金的一方少切分別的資產,沒要有養老保險金一方多切分別的資產,夫妻兩人在離婚之前能夠達到分割協議,達不成的協議書,可提起訴訟到人民法院開展裁定。

總的來說,自由職業者交養老保險,做到國家規定退休條件之後發放的養老退休金,假如養老保險費用要用夫妻共有財產來收取的,退休之後所發放的養老保險金都是夫妻共有財產的一部分,可以跟夫婦別的夫妻共同財產一道裝包切分。

⑦ 北京網易傳媒五險一金比例

北京網易傳媒的五險一金比例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醫療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其中,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的繳費比例為8%,工傷保險的繳費比例為0.5%,生育保險的繳費比例為2%,醫療保險的繳費比例為2%,住房公積金的繳費比例為12%。網易傳媒公司每月將按照上述比例把員工的五險一金繳納到社會保險基金中,以保障員工的基本權益。

⑧ 很多人產生疑惑,養老金和醫保費在一張卡里,支付時會不會出錯嗎

養老保險金又稱退休養老金、退休金,是一種最重要的社會發展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相關文件規定:在職工年邁或喪勞後,依據他們對於社會發展所作出的奉獻與所具有的享有社會養老保險資質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付款保險的工資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求,適用於確保員工退休後的最低生活保障必須,養老保險金秉著我國、團體、本人一同累積原則累積、運行,當我們意氣風發時,所創造價值的一部分被投向養老金計劃,以確保老有所依。

在北方城市,冬天嚴寒,必須採暖,一些城市公司也為職工給予供暖補貼,比如,南陽市向退休職工的社會保障卡付款取暖費和養老保險金,個人醫療保險帳戶退還的實際額度在於養老保險金水準,比如,石家莊市要求將退休職工的個人醫療保險帳戶變為其每月養老退休金的6%。

依據醫保局在今年的公布的《指導意見》,正常情況下,退休職工個人帳戶依照預算定額從統籌基金中劃轉,劃轉額度逐漸調整至統籌地區依據《意見》執行改革創新當初均值養老退休金水準的2%上下,也就是說,養老保險金水準越大,醫保現金退還也就越高。

⑨ 企業職工與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差距那麼大,具體原因是什麼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便是保基本,基本上兩字能夠展現養老保險金,而行政事業單位社會養老保險,不僅包括了養老保險金,與此同時包括了補充養老金,其實就是企業年金。從這一層面來說,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行政事業單位社會養老保險有很大的區別。

四是行政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金包括了企業年金。絕大多數企業員工僅有養老退休金,一部分國企雖然也有年金,但跟養老退休金是分離計算出來的;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計算養老金時,是分成養老退休金和企業年金兩部分,養老退休金和企業年金之和便是新方法計算出來的每月的養老保險金。這就會形成兩回事,即退休職工發放的是養老退休金,部門事業單位退休工作人員發放的是養老保險金。有「基本上」和沒「基本上」兩字,所導致的養老保險金差別是特別大。

總的來說,企業員工與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保險金差別這么大,主要原因通常是繳存基數、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過渡性養老金測算方法,企業年金等綜合要素所形成的。

閱讀全文

與養老金分離網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60多歲老人頭痛一般是什麼原因 瀏覽:906
重孝的父母有多少 瀏覽:709
做個孝敬父母 瀏覽:857
公辦民辦養老機構 瀏覽:657
農村人怎麼才能有退休金 瀏覽:936
山西社保補交8年養老保險多少 瀏覽:719
職工離退休年齡 瀏覽:415
老年人家庭醫生活動記錄 瀏覽:931
蚌埠市女性自由職業者退休年齡 瀏覽:667
凍結退休金異議申請書 瀏覽:140
80歲生日祝福詞 瀏覽:774
老人過世一百天怎麼祭拜 瀏覽:269
老年人缺鉀怎麼做飯 瀏覽:414
適合中老年人群的戶外拓展活動 瀏覽:24
老年活動中心工作人員工作總結 瀏覽:214
長壽耳的圖片 瀏覽:888
為什麼要發展養老物業 瀏覽:892
企業單位愛康體檢怎麼預約 瀏覽:224
長壽花葉片有黃點怎麼回事 瀏覽:658
長葛養老保險月繳費 瀏覽: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