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業為工人交納的養老保險個人承擔部分應該記入哪個會計科目
養老保險個人承擔部分應記入應付職工薪酬中的應付職工福利項目。養老保險的繳納其實是屬於員工薪酬的一部分,但是又是應付未付的項目,所以應該計入應付職工薪酬裡面。
❷ 養老保險單位繳納部分計入什麼會計科目
養老保險單位繳納部分計入應付職工薪酬—社保科目核算。
繳納的時候分錄是: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保(單位部分),
其他應收款(個人部分),
貸:銀行存款。
❸ 單位給職工交養老保險費,入什麼科目
這個是先計提,後交納。
計提時(根據員工不同的崗位,計入不同借方科目):
借:生產成本
製造費用
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
實際交納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
貸:銀行存款
以上是單位承擔的部分,在計算工資時一並計提。
個人承擔的部分,在發放工資時代扣,然後代交: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庫存現金
其他應付款-社會保險
借:其他應付款-社會保險
貸:銀行存款
❹ 養老保險屬於什麼科目
養老保險屬於管理費用科目:醫療保險應計入「應付福利費」科目,因為養老保險繳費的時候是交的社保管理中心的這樣,你不管是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還是企業繳納的養老保險,都有社保管理中心再給你進行管理者,這樣只要你養老保險交夠年限了以後,社保中心管理是按照你個人賬戶上面的錢和你養老統籌上後面交的錢,你到了退休以後,就要把你這兩部分的錢拿出來給你計算養老金,所以是屬於管理層面的意思。也就是屬於管理科,每個人的養老保險都是有每個個人的賬戶,那麼在管理的過程中都是要認真負責的進行管理的。❺ 職工養老保險記入什麼會計科目
職工養老保險記入應付職工薪酬,然後根據人員分配結轉入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製造費用等科目。
基本養老保險(亦稱國家基本養老保險),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基本養老保險以保障離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為原則。它具有強制性、互濟性和社會性。
它的強制性體現在由國家立法並強制實行,企業和個人都必須參加而不得違背;互濟性體現在養老保險費用來源,一般由國家、企業和個人三方共同負擔,統一使用、支付,使企業職工得到生活保障並實現廣泛的社會互濟;社會性體現在養老保險影響很大,享受人多且時間較長,費用支出龐大。
(5)工人交養老保險科目擴展閱讀
主要特點:
一是由國家立法,強制實行,企業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參加,符合養老條件的人,可向社會保險部門領取養老金。
二是養老保險費用來源,一般由國家、單位和個人三方或單位和個人雙方共同負擔,並實現廣泛的社會互濟。
三是養老保險具有社會性,影響很大,享受人多且時間較長,費用支出龐大。因此,必須設置專門機構,實行現代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統一規劃和管理。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有利於新老更替,實現就業結構的合理化;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項重要措施,有利於社會穩定;能夠激勵年輕人奮進,提升工資標准,為退休後的生活提供保障,有利於從側面上促進經濟發展。
❻ 公司要給員工交養老保險,會計上應該怎麼處理,分錄怎麼做
首先單位在編制工資發放表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應付工資
貸:其他應付款——職工工資代扣社會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負擔的大病醫療補助金);
貸:其他應付款——職工工資代扣住房公積金
貸:應繳稅費——應繳個人所得稅——應繳個人(工資薪金)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單位為職工繳納社保後的會計處理為:
借:應付職工薪酬——應付社會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明細科目);
借:其他應付款——職工工資代扣社保費(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負擔的大病醫療補助金);
貸:銀行存款
月底將單位負擔的社保費轉入管理費用——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
借:管理費用——公司經費——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也可設下級明細科目)
貸:應付職工薪酬——應付社會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明細科目);
單位為職工繳納住房公積金後:
借:應付職工薪酬——應繳住房公積金
借:其他應付款——職工工資代扣住房公積金
貸:銀行存款
月底將單位負擔的住房公積金轉入管理費用——職工薪酬——住房公積金
借:管理費用——公司經費——職工薪酬——住房公積金
貸:應付職工薪酬——住房公積金
單位本期繳納上期扣繳的個人所得稅時:
借:應繳稅費——應繳個人所得稅——應繳個人(工資薪金)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❼ 繳納社會保險費、應記入會計的什麼科目
計入應付職工薪酬科目。
科目應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根據有關規定應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工資,獎金,津貼,補貼」、「職工福利」、「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解除職工勞動關系補償」、"非貨幣性福利"、"其它與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相關的支出" 等應付職工薪酬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計量
一、企業應當在職工為其提供服務的會計期間,將應付的職工薪酬確認為負債,除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外,應當根據職工提供服務的受益對象,分別下列情況處理:
(一)應由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負擔的職工薪酬,計入產品成本或勞務成本。
(二)應由在建工程、無形資產負擔的職工薪酬,計入建造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成本。
(三)上述(一)和(二)之外的其他職工薪酬,計入當期損益。
二、企業為職工繳納的醫療保險費、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應當在職工為其提供服務的會計期間,根據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計算,並按照準則第四條的規定處理。
三、企業在職工勞動合同到期之前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或者為鼓勵職工自願接受裁減而提出給予補償的建議,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當確認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補償而產生的預計負債。
❽ 養老保險計入哪個會計科目
企業提取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可以計入「管理費用」科目。醫療保險應計入「應付福利費」科目,不過年底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可以進行納稅調減。社會保險包括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及生育保險。在整個社會保障體系中,社會保險居於核心地位。社會保險是一種繳費性的社會保障,其功能包括:穩定社會生活的功能,再分配的功能,可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功能。社保繳費基數,即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指的是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社保和職工社會待遇的重要依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有上限、下限之分,其具體數額以各地區實際情況而確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