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務員為什麼不繳納養老保險金
10公務員也是政府雇員,西方國家的公務員都繳納養老保險。但是在我們國家,這些人民公僕卻不繳納養老保險,可是,人民公僕退休後卻可以享受很高的養老金。我希望有人告訴我,這是為什麼?我們現在社會保障沒有做到全覆蓋,僅有的一點養命錢也不夠用,隨著進入老年社會,負擔的老人越來越多,在職的人占的比例也越來越小,繳納的現金也越來越少,庫存的養老保險金越來越少,怎麼負擔得起?你們作為公僕,為什麼不做貢獻,只是一味索取?有沒有人告訴我,為什麼公務員可以不繳納養老保險卻能夠拿高退休金?為什麼?到底為什麼?補充:為什麼公務員不繳納養老保險?為什麼涉及制度的人看不見其中的弊端?補充:為什麼公務員在養老金的問題上可以特殊?補充:為什麼?為什麼妮?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Ⅱ 公務員不繳納養老保險嗎
公務員以前的養老保險是由國家財政承擔,但是現在的公務員養老保險費是需要繳納的。自從國務院印發《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七十九條 公務員工資、福利、保險、退休金以及錄用、培訓、獎勵、辭退等所需經費,應當列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規定,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
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中國政府網-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中共中央組織部12380舉報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Ⅲ 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為什麼不交養老保險金
1、因為公務員的養老是由國家負責的,所有養老支出直接由國家財政那裡支出,而企業的養老,需要社會來負責,需要自己承擔一部分,也就是要交養老金。所以,雙軌制下的公務員,不需要繳納養老金和其他保險,但是他們退休後領的退休工資卻說企事業單位退休職工的3-5倍。
2、公務員的退休金直接由國家財政撥款,公務員的養老體制和社會上的養老是完全獨立的兩套系統。公務員不交養老金,實際上是政府給公務員開了張空頭支票,把公務員應該繳納的那部分養老保險的錢扣在財政,退休時,由財政來付這筆養老金。那麼,公務員不交養老金其實根本就跟現在談的養老金虧空什麼的沒關系。真正的問題在於,這種獨立的兩套系統,並不適合現在市場化的人才流動,對公務員是不利的。
3、最近幾年來,國家也正在改變這個現狀,開始了公務員養老並軌制。公務員養老金並軌是一項自2014年10月1日起實施的有利於統籌推進城鄉養老保障體系建設,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建立與其他職工統一的、社會化的養老保險制度,逐步化解待遇差距大的矛盾的政策。養老保險制度並軌後,機關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將承擔工資收入8%左右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和4%的職業年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不是說公務員不交養老保險嗎,為什麼我們還在交
從來沒有人說公務員不用交保險呀,這是誰給你說的?公務員不用降養老保險呀。自從2014年以後,公務員已經並軌,必須要繳納養老保險。
Ⅳ 為什麼說公務員不繳養老金,明明有五險一金,和企業是一樣的
一般來說,公務員的社會保險由國家公務員法和社保法規定。養老保險,公務員目前不參保,實行退休金制度。
當然,有的地方已經將公務員納入社保與公積金繳納范圍,也就是說公務員繳納的五險一金本質上跟職工繳納的差不多,「五險」(又稱:社保)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即是公積金。
但是,這里需要提醒的是,並不是每個城市的公務員參保政策都是一樣的,不同的城市,公務員五險一金繳納比例以及五險一金繳費基數都有不一樣的標准。
在了解完「公務員五險一金包括什麼」這個問題之後,我們不妨再多了解一下,公務員養老金並軌是什麼意思?
目前,中國養老金制度大致分三類:城鄉居民養老金制度、城鎮職工養老金制度、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制度。城鄉居民的月人均養老金水平僅為80多元,與企業職工的養老金待遇相差二三十倍,與公務員的差距更為懸殊。通常意義上的養老金「雙軌制」,強調城鎮職工與機關事業單位員工養老金之間的制度差異,而沒有考慮城鄉居民,也即農民、城鎮失業居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Ⅵ 公務員繳納養老保險嗎
法律分析:公務員目前不交養老保險,實行退休金制度。退休後領取的是由財政發的退休金,退休標准待遇按國家規定的標准發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Ⅶ 公務員需要繳納養老保險嗎
《社保法》第十條規定: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就是說公務員或機關不參加全國統一的社保制度,國務院將為他們單獨制定另一套相關的『規定』。公務員無須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只要到了國家法定的退休年齡,就可以領取在職期間工資一定比例的退休金。
但以前是實行雙軌制,所謂「退休養老金雙軌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質的人員採取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養老金「雙軌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質的人員採取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養老金「雙軌制」是計劃經濟時代向市場經濟轉型期的特殊產物,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雙軌制」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同等學歷,同等職稱,同等職務,同等技能,同等貢獻的人因退休時的單位性質不同,退休金也不同,企業比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養老金低兩三倍。
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發布《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指出,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需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單位繳納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這意味著養老金雙軌制在制度上被終結。《決定》明確,建立待遇與繳費掛鉤機制,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提高單位和職工參保繳費的積極性。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胡繼曄在中國經濟網《經濟熱點面對面》節目中表示,此次「壯士斷腕式」的改革讓養老金正式實現「並軌」,最讓養老金研究者揚眉吐氣,對於事業單位甚至整個社會來說,意義都非常重大。
Ⅷ 公務員交養老保險嗎
公務員不需要交納養老保險。
公務員體系,公務員目前不交養老保險,實行退休金制度。退休後領取的是由財政發的退休金,退休標准待遇按國家規定的標准發放。
公務員退休後,享受國家規定的養老金和其他待遇,國家為其生活和健康提供必要的服務和幫助,鼓勵發揮個人專長,參與社會發展。
社會保險基金按照統籌層次設立預算。除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與生育保險基金預算合並編制外,其他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按照社會保險項目分別編制。社會保險基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國務院規定投資運營實現保值增值。
社會保險基金不得違規投資運營,不得用於平衡其他政府預算,不得用於興建、改建辦公場所和支付人員經費、運行費用、管理費用,或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挪作其他用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業務、財務、安全和風險管理制度。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按時足額支付社會保險待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及時為用人單位建立檔案,完整、准確地記錄參加社會保險的人員、繳費等社會保險數據,妥善保管登記、申報的原始憑證和支付結算的會計憑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八十七條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及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等社會保險服務機構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基金支出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屬於社會保險服務機構的,解除服務協議;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有執業資格的,依法吊銷其執業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