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市退休養老金漲多少
天津市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漲多少呢
天津市未更新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執行的仍是2019年的養老金標准,內容如下:
《市人社局市財政局關於2019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各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有關單位:
1.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職人員、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15元;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繳費年限滿15年以上的退休人員,在每人每月增加15元的基礎上,繳費年限在15年以上的部分,繳費每滿1年(不滿1年按1年計算),每人每月再增加1.5元。
2.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退職人員,每人每月按照本人2018年末的月基本養老金水平的2%增加養老金。
(三)高齡調整
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退職人員,截至2018年12月31日:年滿70周歲不滿75周歲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年滿75周歲不滿80周歲的,每人每月增加50元;年滿80周歲的,每人每月增加70元。此外,對於女年滿65周歲不滿70周歲的,每人每月增加10元。
(四)適當傾斜
1.企業退休軍轉幹部,按照本通知前述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後,月基本養老金不足3220元的,補齊到3220元。
2.繳費年限滿15年以上的企業退休人員,按照本通知前述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後,月基本養老金不足3220元的,繳費年限在15年以上的部分,繳費每滿1年(不滿1年按1年計算),每人每月再增加1.2元。調整後的月基本養老金最高增加到3220元。
三、資金來源
本次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從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的,從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其他人員按原渠道列支。
四、發放時間
本次調整增加的養老金自7月份起發放,今年1至6月份調整增加的養老金隨7月份養老金一並補發。
B. 2019年居民養老保險新政策標准,每月城鄉居民養老金上漲多少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2018年居民養老金最低標准提高了多少?
根據近年來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物價變動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保障標准調整情況,決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8元,即在原每人每月70元的基礎上增加18元。
需要提醒大家,城鄉居民養老金是由兩部分相加得出的。
個人賬戶部分是由是個人繳納的錢,除以年齡系數得出的錢數得出來的,在退休後就不會改變了。
而基本養老金是各地規定的,每年上漲的也是這部分。正常情況下是各地根據當地的經濟情況制定的。而本次全國提升,為了防止各地預算不夠,提高標准所需的資金,是由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的。
所以,戶籍的隱形福利還是不少的,在發達的地區和貧窮的地方退休待遇完全不同,像上海市的基礎養老金就有850元,比全國平均的125元高到不知那裡去咯。
C. 2019年退休,養老金2300,2020年調整工資漲多少
上漲5%。
2020年養老金調整政策出台,繼續上漲5%。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
D. 2019年養老金社保漲多少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退休後第一年養老金三千左右。一二線城市地區會稍高一些,三四線城市地區會稍低一些。
這是根據我的養老金比較出來的,與社保數據無關。
我工齡43年,現在養老金2890。今年再漲點,2019年養老金也會三千左右。
E. 2019新余社保繳費基數
各參保單位:
為做好2014年度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申報工作,根據《社會保險法》、《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社會保險登記管理暫行辦法》和《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規定,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范圍
2013年12月31日前已在我局辦理社會保險參保登記手續的各類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個體工商戶。
二、申報時間
申報時間為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對逾期未來辦理申報的單位,我局將依據《社會保險法》的有關規定,按照該單位上月繳費數額的110%,確定繳費基數。
三、申報資料
(一)企業單位申報時需提交的資料
1、《2013年度全部職工工資明細表》(附表一);
2、《2014年社會保險參保職工繳費基數申報表》(附表二);
3、《2013年參保單位繳納社會保險費基數情況公示回執》(附表五);
4、2013年3、6、9、12月會計憑證及工資表(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各類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原件及工資表復印件;2013年度會計總賬原件,「應付工資」明細賬和「應付福利費」明細賬原件及復印件。
5、有退休人員的企業,需提供參加養老保險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出具的本單位退休、退職人員最新退休工資發放額。
6、單位情況說明,包括人員基本情況、工資結構、單位分戶管理和工資總額及職工人數分解等的詳細說明。
(二)行政、事業單位申報時需提交的資料
1、《2014年行政、事業單位社會保險參保職工繳費基數申報表》(附表三);
2、2013年12月全體員工檔案工資明細表(含自行聘用人員工資明細表)原件及復印件。
3、如有聘用人員需按照企業單位提供相關材料。
4、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填報《2014年自收自支單位社會保險參保職工繳費基數申報表》(附表四)
(三)參保單位中涉及下列人員須作出說明並提供有關證明材料。
1、兼職人員屬已參保人員須提供身份證及社保部門出具參保證明的復印件。
2、屬在校學生實習生須提供由學校教務處出具實習證明原件及復印件。
3、離退休返聘人員須提供離退休證原件及復印件或身份證復印件。
四、申報程序
1、申報單位接此通知後,應攜帶U盤到我局拷制2013年12月參保單位繳費基數表(電子文檔)。
2、申報單位應按以上規定的格式填報本單位參保職工《2013年度全部職工工資明細表》和《2014年社會保險參保職工繳費基數申報表》。
3、我局將對申報單位上報的數據和資料進行審核後,對符合要求的數據及時導入系統並列印《社會保險參保職工繳費基數核定表》(一式兩聯),經申報單位經辦人員簽字、加蓋單位印章後,由申報單位與我局各留存一聯。
五、繳費基數的確定
申報工作結束後,我局將根據申報情況核定各參保單位的繳費基數,並於2014年1月執行新的繳費基數。待自治區統計局2013年度自治區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公布後,我局將依據自治區2013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重新確定最高繳費基數和最低繳費基數。
六、有關要求
1、各單位必須如實申報繳費基數,對提交的相關報表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所申報的參保職工個人繳費基數必須按照規定予以公示。
2、各單位上報的書面資料應統一使用A4紙並加蓋單位公章。《2014年社會保險參保職工繳費基數申報表》應以書面和電子文檔形式上報,職工姓名必須按身份證上的姓名填寫,身份證號碼必須按18位填寫,在報送前,需經本單位職工確認公示。
3、對於欠繳社會保險費的參保單位,應按規定先補繳欠費,再進行基數申報。
4、非退休、退職人員兼職以及非全日制職工,由其兼職單位申報繳納工傷保險。
5、對在申報工作中提供虛假資料、故意瞞報工資總額、職工人數或者以各種理由拒絕提供資料的用人單位,我局將按有關規定進行查處。
京將執行新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昨天,現代快報記者第一時間從有關部門獲悉,2013年度(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的下限將從原來的1973元/月上調到2200元/月,這意味著,個人社保費支出要增加,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險待遇也將隨之「水漲船高」。
社保繳費基數下限提高後,個人社保最低繳費額比調整前多24.97元
上限標准首次「限高」,仍為13678元
省統計局公布的2012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51279元,南京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60404元,但是按照省人社廳今年的新規定,高於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地區,不再以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3倍為上限,而是以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3倍為社保繳費基數的上限。因為南京去年度的社保繳費基數上限已高於新發布的全省上限標准(12820元/月),所以,南京2013年度的社保繳費基數將被「限高」,繼續執行2012年度的上限標准,即13678元/月。
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社保中心了解到,目前,南京有150多萬企業職工參加養老保險,其中按照上限標准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僅佔2%,也就是三萬多人的樣子。
70萬人每月個人至少繳252元社保費
本月起,南京市新的社保繳費基數下限為2200元/月,比去年度提高227元;基數的提高,意味著相關社會保險繳費增加。據悉,150多萬參保職工中,70萬人都是按照下限標准繳社保費的。
按下限2200元繳費的職工,每月個人負擔的社會保險費最低為252元,比去年度增加24.97元,負擔增加不大(詳見圖表)。
另外,溧水、高淳因為剛剛撤縣改區,今年作為過渡期,這兩個區的社保繳費基數下限從原來的1583元上調到1852元,提高269元。今後,溧水、高淳區將逐步過渡,實現南京全市社保繳費基數一個標准,從而實現南京養老、醫療等保險的市級統籌目標。
提醒
最低繳費基數並不是標准基數
南京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最低繳費基數並不是標准基數,只有工資收入較低的參保職工是以下限作為自己的繳費基數。一般情況下,單位和職工應當以職工實際工資收入總額為基數繳納社會保險費,也就是說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其他工資性收入等,參保人員的個人繳費按照規定從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而現實中,南京有近半參保者是按照最低標准繳納社保費的,其中一些單位少報、漏報繳費基數。
最低工資標准包括個人繳的社保費
該負責人提醒,最低工資標准不包括:加班加點的工資;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在剔除以上不包括的內容和個人按下限繳存住房公積金後,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月工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標准。這意味著,最低工資標准包含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以南京主城區今起執行的最低工資標准1480元為例,扣除個人負擔的社會保險費最低252元,職工拿到手的現金為1228元。
鏈接
算一算,你的社保繳費基數如實申報了嗎?
對於參保人員來說,自己的社保權益不能放棄。大家可以用這個簡單的辦法算一算。比如:你某月工資條上養老保險費個人繳納了240元,該職工的繳費基數為240÷8%,算出是3000元。如果該職工去年每月的平均工資(包括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超過了3000元,則證明少繳了。
根據現行規定,我縣城鄉各類人員,凡男未滿60周歲,女未滿55周歲,均可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初次參保的,持本人身份證、派出所出具的戶籍證明,以及近期一寸免冠彩照2張,直接到社保經辦機構設立的窗口申請個人參加養老和醫療保險,並按規定繳費。初次參保的,原則上從申報之月起繳納社會保險費,如願意向前補繳社會保險費的,最早時間不突破2003年1月。根據有關規定,參保人員辦理退休領取待遇手續,需要同時滿足下列條件,即繳費年限必須在15年以上,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
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我縣每年7月1日起執行新的繳費基數,即調整繳費標准,2013年度(2013年7月-2014年6月)養老保險最低繳費標准為:月繳費基數(1846元)*繳費比例(20%)*月數(12)=4430.4元,如向前補繳,按上一年度最低繳費基數(1591元)乘以補繳年限計算應補繳費用。
如有相關疑問,請致電阜寧縣社保中心0515-87386320,我們將為您詳細解答。
個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月繳費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繳費基數可在安徽省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0%—100%范圍內自行選擇,繳費基數每年7月1日起調整;個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為20%。安徽省2012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3841元,因此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最低為2305,最高為3841;養老保險月繳費額最低為461元,最高為768.2元。
個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月繳費額包括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大病救助基金。個人基本醫療保險費月繳費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繳費基數為安徽省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繳費基數每年7月1日起調整。自由職業者執行10%的繳費比例,月繳費額為384.1元(其中134.43元劃入個人賬戶);失業人員可憑有效的失業證件執行6.5%的繳費比例,月繳費額為249.67元(無個人賬戶)。大病救助基金月繳費額:15元/月。
《福州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施辦法》下月1日起施行後,我市將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今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將消除「二元結構」,即繳一樣的錢,領一樣的養老金。這是記者14日從市政府獲悉的。
城鄉居民保「四項原則」
「建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對實現城鄉一體化社會養老保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市政府在印發該辦法時如是表述。
據悉,我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居民保)執行「四項基本原則」:一是從城鄉居民實際出發,低水平起步,籌資標准和待遇標准要與經濟發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適應;二是個人(家庭)、集體、政府合理分擔責任,權利與義務相對應;三是政府主導和居民自願相結合,引導城鄉居民普遍參保;四是根據中央和省確定的基本原則和主要政策,制定我市具體的實施辦法,對參保居民實行屬地管理。
我市居民保的「四項基本原則」概括起來即「保基本、廣覆蓋、多層次、可持續」。據悉,居民保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我市城鄉居民老年基本生活,基本實現居民保制度全覆蓋。只要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可以在戶籍所在地自願參加居民保。
個人繳費標准每年100元~2000元
根據規定,我市居民保基金主要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參加居民保的參保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0元,以每100元為一個繳費檔次,共20個檔次,參保居民自主選擇,多繳多得。各縣(市)區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繳費檔次將作適時調整。
有條件的村(社區)可對參保居民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准由集體研究民主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和個人為參保居民繳費提供資助。
政府補貼標准每人每年不低於30元
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居民全額支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
政府對參保居民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准為每人每年不低於30元。對選擇較高繳費檔次的,政府給予適當增加補貼;選擇繳費檔次100元的,政府補貼標准為每人每年30元;每提高一個繳費檔次,政府補貼標准增加5元,最高不超過85元(即繳費檔次達1200元及以上,政府補貼均為每人每年85元)。居民保制度實施時46~59周歲的參保居民,應按年繳費,到60周歲辦理養老金領取手續前,允許其一次性補繳不足15年的部分,補繳部分政府給予相應補貼。
對重度殘疾人,政府為其代繳最低標准養老保險費(即每人每年100元,不負擔補繳部分金額);對低保戶,及計生對象中獨生子女死亡或傷殘、手術並發症人員、非重度殘疾人、重點優撫對象等繳費困難群體,政府為其代繳50%的最低標准養老保險費(即每人每年50元,不負擔補繳部分金額)。允許繳費困難群體個人增加繳費,繳費後按照相應檔次予以繳費補貼。
對農村45~59周歲生育兩個女孩或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以及城鎮45~59周歲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在選擇不同繳費檔次予以相應繳費補貼的基礎上,再增加20元繳費補貼。
基礎養老金標准最低每人每月85元
居民保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個人賬戶儲存額目前每年參考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計息。
居民保基礎養老金標准最低為每人每月85元,對於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參保居民,繳費每增加1年月基礎養老金增加5元。基礎養老金將作適時調整。個人賬戶養老金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
領居民保養老金有3個條件
根據規定,年滿60周歲、未享受國家法定退休保障待遇的城鄉居民和老年生活保障金的無力參保縣及以上集體所有制企業退休人員,且具有當地戶籍,滿足以下3個條件之一的參保居民,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參保居民從其辦理領取養老金手續的次月起享受養老金待遇。
一是新農保或城居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
二是新農保或城居保制度實施時,未滿60周歲,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若未按年繳費,60周歲前應補足中斷繳費年限,補繳部分不享受政府補貼。未補足中斷繳費年限的,個人賬戶存儲額扣除政府補貼部分後予以一次性支付,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
三是新農保或城居保制度實施時,未滿60周歲,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若中斷繳費,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應補足15年,補繳部分不享受政府補貼。未補足15年的,個人賬戶存儲額扣除政府補貼部分後予以一次性支付,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
參保居民個人賬戶資金可依法繼承
參保居民在繳費期死亡的,個人賬戶資金,可以依法繼承;參保居民在領取期死亡的,除個人賬戶資金余額可以依法繼承外,同時按上個月全市統一確定的最低基礎養老金標準的20個月給予喪葬補貼。保險繳費基數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F. 2019年新農保基礎養老金是多少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理論上新農保個人每月領取數額=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持有人繳費賬戶積累額+積累額利息+財政補貼×繳費年限)/139個月+70元
100/年,15年共交1500元,不考慮利息因素,不考慮財政補貼,不考慮政府那70元基礎養老金有上漲可能的話,每月領取額為80.79元,實際應該比這要多。
G. 江西省2019年退休職工養老金平均達到多少錢一個月
"這個地區差別比較大,城市和農村差別也比較大,1000-3000左右吧,70%就是退休後不能拿版到全額工資,只能權拿到退休前一個月的70%,這個比例也因執教年限不同而不同。我媽媽當了30年教師,退休可以拿到90%。
H. 今年退休金每月能加多少
現在全國平均退休金是2000多點,2018年估計2500-2600吧。與繳費金額、總年限、退休年齡、地區社會平均工資 等因素有關。要細算。
一般,各地(以城市職工為例)的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是:
(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資金總額 除以 某個數字,這個數字按退休時的年齡決定。領取條件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二是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
按照相關規定,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
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異地取現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7日發布消息稱,從2014年8月1日起,離退休人員個人基本養老金賬戶每月前2筆且每筆不超過2500元(含2500元)的部分免收本行異地取現手續費,而前2筆中每筆超過2500元的部分,以及第3筆之後的金額可收本行異地取現手續費。
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銀監會印發的《關於印發商業銀行服務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目錄的通知》從2014年8月1日起實施。
通知第二條規定:「商業銀行免收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和本行簽約開立的個人基本養老金(含退休金)賬戶,每月前2筆且每筆不超過2500元(含2500元)的本行異地(含本行櫃台和ATM)取現手續費。」
據介紹,8月1日實施時,仍通過銀行專用存摺、借記卡發放基本養老金的,在存摺上和卡對賬單上進行養老金標識。人社部等要求,個人基本養老金賬戶變更時,各地要同步做好免收本行異地取現手續費的切換工作。
退休年齡 數字(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45 216
50 195
55 170
60 139
65 101
假設:55歲退休,退休時個人賬戶里有850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 = 85000 / 170 = 500 元。
(2)基礎養老金。為繳費年數 乘以 1% 乘以 當地月工資(退休那一年的社會平均月工資)。
假設:當地月工資為4000元,繳費30年。
基礎養老金 = 30 * 1% * 4000 = 1200 元。
注意:這是假設一直按當地平均工資水平繳費的,繳費高的話,1%這個數字會高。繳費低的話,會不足1%,最低為0.4%左右。
以上(1)和(2)舉例的情況下,兩項合計是1700元。注意:一般是1992年才開始個人繳費的。
1992年之前的工齡,只要有合同、檔案等證明,全部算做已經繳費,叫做視同繳費年限。(3)其他少量津貼。以上全部,構成退休第一個月的工資(養老金)。每年會上調一定比例,比如8%、10%等。
I. 2019年2019年退休工資漲多少
2019年這個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繼續上調,這是在2019年3月5號,預算和規劃基金當中提出的一個方案。也就是說基本養老金繼續調整,那麼它的調整比例大概是5%,所以說根據這樣的一個比例,實際上我們大致可以得知,每一名退休人員具體能夠增長多少錢的待遇。
在這里我要聲明一點的是,這里只是包括職工養老保險退休待遇的調整,並不包括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調整,因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它是一個獨立的養老保險,他跟我們的職工養老保險是截然不同的,他得調整調整個人基礎養老金部分,實際上2019年多個地區已經公布了2019年基礎養老金調整基本上是基礎養老金的基礎上增長了5塊錢,所以說領取居民養老金,個人他可以增長5塊錢的一個待遇。
J. 2019年養老保險繳納漲多少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漲多少根據情況而定。
養老金專計算如屬下:
1、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3、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4、公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