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養老保險國家取消了嗎
截至2019年4月,養老保險國家沒有取消。
2019年4月10日,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養老金制度可持續性隱憂正在浮現,養老金入不敷出、兩極分化的問題漸趨嚴重。根據預測,到2035年左右,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累積結余或將耗盡。
2019年4月23日,針對2035年養老保險金將要用光的言論,人社部回應: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發放。
(1)養老金2035年耗盡擴展閱讀
我國的養老保險由四個層次(或部分)組成。
1、基本養老保險
基本養老保險以保障離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為原則。它具有強制性、互濟性和社會性。它的強制性體現在由國家立法並強制實行,企業和個人都必須參加而不得違背。
互濟性體現在養老保險費用來源,一般由國家、企業和個人三方共同負擔,統一使用、支付,使企業職工得到生活保障並實現廣泛的社會互濟;社會性體現在養老保險影響很大,享受人多且時間較長,費用支出龐大。
2、企業補充養老保險
由企業根據自身經濟承受能力,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礎上,企業為提高職工的養老保險待遇水平而自願為本企業職工所建立的一種輔助性的養老保險。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是一種企業行為,效益好的企業可以多投保,效益差的、虧損企業可以不投保。
實行企業年金,可以使年老退出勞動崗位的職工在領取基本養老金水平上再提高一步,有利於穩定職工隊伍,發展企業生產。
3、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
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由職工自願參加、自願選擇經辦機構的一種補充保險形式。
實行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的目的,在於擴大養老保險經費來源,多渠道籌集養老保險基金,減輕國家和企業的負擔;有利於消除長期形成的保險費用完全由國家" 包下來" 的觀念,增強職工的自我保障意識和參與社會保險的主動性;同時也能夠促進對社會保險工作實行廣泛的群眾監督。
4、商業養老保險
以獲得養老金為主要目的的長期人身險,年金保險的一種特殊形式,又稱為退休金養老保險,是社會養老保險的補充。商業性養老保險的被保險人,在交納了一定的保險費以後,就可以從一定的年齡開始領取養老金。
這樣,盡管被保險人在退休之後收入下降,但由於有養老金的幫助,他仍然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商業養老保險,如無特殊條款規定,則投保人繳納保險費的時間間隔相等、保險費的金額相等、整個繳費期間內的利率不變且計息頻率與付款頻率相等。
② 都說2035年養老金即將耗盡,那我們老了以後怎麼辦啊
2017年國務院出台抄政策,襲央企等國企劃轉10%的股權給社保基金,增強社保基金實力。
(參照:2017年,98家央企利潤總額1.4萬億元,10%就有1400億元。)
採取更多措施,比如:
A:公務員人數和行政支出每年遞減2%(隨著政府管理水平提高、及大陸人口馬上開始減少、再保留上千萬公務員已無必要)。
B:各地當年度財政資金有結余的一律上繳,嚴懲年底突擊花錢上萬億的敗家行為。
C:稅收資金每年劃撥社保基金遞增2%,進一步提高社保實力。
③ 未來養老只能靠自己,這個產品特別適合養老儲備
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未來養老形勢嚴峻,8090後會成為沒有多少養老金領取的一代人,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商業養老保險作為補充。
目前的養老方式主要有三種,社會養老即社保、家庭養老和自我儲蓄養老。社保也能起到養老作用,但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老齡化趨勢加重。單靠社保養老仍有不足,這也是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商業養老保險的原因。除開社保之外,剩餘兩種養老方式都是要需要足夠的養老金,不管現在贍養父母還是未來自己養老。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人已經達到2.64億,占總人口數的18.7%。也就意味著這部分人群未來都是要面臨退休養老的,而有專家表明我們養老金儲備將在2035年耗盡。未來的我們將面臨著退休無養老金可領的_態。
④ 養老金2035年將耗盡,誰耗盡了這些養老金
如果你經歷過國企改制你就知道誰耗盡了養老保險積累。公務員、事業單位他內們容不是沒繳養老金,而是用納稅人的錢給自己繳養老金。從理論上來說,誰積累,誰享受。歷經20多年積累,現在應該有一個相當巨大的數字的財富,因為想領取這筆錢你必須具備15年以上繳費才行。但實際情況是,從養老保險制度成立那一刻起就有很大一批本該由國家養老的老同志,憑一紙空文(視同已繳費)拿著錢袋子往家扛。隨著繳費者開始陸續進入退休年齡,以至今日收不抵支的省份越來越多。
⑤ 延遲退休似乎已成定局,這樣做對於社會和個人有什麼好處
目前我國的老齡化比較嚴重,人口基本上已經呈現了負增長趨勢,所以國家才會考慮要延遲退休,這樣可以緩解國家的負擔,還可以繼續讓你實現個人價值,現在人的平均壽命比之前要長,新生力量明顯不足,延遲退休對於減輕國家的負擔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延長退休的話題一推出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畢竟大家都是辛苦了幾十年,就想著退休了可以享享清福,結果國家又突然想要延遲退休,大多數人是難以接受的,包括我本人看到這個新聞也是覺得很難過,就想著難道國家要讓我們死在工作崗位上嗎?但是反過來想想這可能也是國家的無奈之舉。
畢竟我國的人口太多了,國家也一直致力於讓人民老有所依,可是現在人口老齡化程度太嚴重了,以往的社會保障制度依然不能達到平衡了,只能延長退休年齡,讓人們在工作崗位上繼續奮斗,希望我們大家都老有所依,也不再因病返窮。
⑥ 養老金2035將耗盡
其實根本撐不到2035年。我們用數據說話;2016年全國領取養老金人數為9800萬。供養比版例為3.6:1。也就是說繳費人權數為3.52億。2018年領取人數是1.2億,供養比例降至2.8:1。按我國人口結構看,1972年之前1960之後出生的人是到目前為止養老保險積累的主力軍,換個角度看,這些主力軍到2020年——2032年都將退休領取養老金,有多少人?理論上來說今天的供的人數就是今後養的人數——3.5億!這個時候,我國將快速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這種人口結構約到2040年開始緩解,逐步退出老齡化國家的行列。從2020年到2040年領取養老金人數我們就按平均2.5億人,人均每個月2000元算不過分吧 ,那麼需要多少養老金呢?120萬億!平均每年6萬億。就算繳費人口不降低,每年收繳4萬億,也存在每年2萬億的缺口。這還是在非常樂觀的算賬。實際情況可能比這差很多。
⑦ 養老金個人帳戶余額是什麼意思
是單位和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全部全部計入的個人帳戶。在單位和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中,有的納入統籌,有的納入個人賬戶。其中,個人貢獻(工資或社會平均工資的8%)和單位貢獻(單位工資或社會平均工資的20%—30%)中三分的11%(約占個人工資的3%)。平均工資,具體取決於當地政策)包含在個人賬戶中。有的地方個人賬戶的記賬比例是8%,都是個人繳費。計入個人賬戶的支付和國家公布的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產生的利率,均計入個人賬戶。稱為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隨著繳費年限的增加,個人賬戶余額不斷增加。退休時,個人賬戶余額除以120個月,或除以平均剩餘生命月數,即為每月養老金個人賬戶部分。此外,統籌部分、調整基金等構成整個養老金。
拓展資料:
1、 養老金又稱養老金和退休費,是最重要的社會養老保險福利之一。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職工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其對社會的貢獻和享受養老保險的條件,按月或以貨幣形式支付保險金。或退休條件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員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養老金按照國家、集體和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和運行。當人們處於壯年時,創造的財富的一部分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確保老年人的安全感。 2005年至2015年,中國政府雖然連續第11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但由於養老金水平差異較大、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社會各界並未「升值」。相反,他們對養老金替代率逐年下降表示不滿和質疑。養老金在工資中的比重連續九年下降,低於國際警戒線。 2019年4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養老金制度可持續性的隱憂正在顯現,養老金收支兩極分化問題日益突出。據預測,到2035年,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余額可能用完。2019年4月23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回應有關養老金將用完的說法2035年:全面保障養老金長期、及時、足額發放。
2、 2015年6月29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聯合印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2015年7月13日。 隨著養老金改革扎實推進,參保人數不斷增加,基金規模不斷擴大。適時出台養老基金投資管理辦法。 8月23日,中國政府網站公布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近日,國務院正式發布實施。這是中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和重大突破,標志著萬億級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有望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生力軍。國務院關於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集中調整制度的通知自2018年7月1日起執行。
'
⑧ 延遲退休有4個現實原因,你知道是什麼嗎
延遲退休提出了多年,如今算是一錘定音了,在上年國家提出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要求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注意,這次是「實施」而不是「計劃」,說明國家已經動真格的了,延遲退休在未來5年極有可能要落地實施。那為何國家要延遲退休呢?我認為跟這5個原因有關。
第四,工作年齡推遲
過去我國老百姓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大多人十七八歲就開始上班,而且從事的大多是體力勞動的工作,由於工作強度大,等到退休年齡時就會體力不支,確實沒有辦法繼續工作了,但是隨著二十世紀初高校大范圍擴招,現在大學本科生遍地都是,研究生和博士生也很普遍,社會上工作的年齡統一後移,尤其是像科學家和醫生這類崗位,可能30歲才入門,如果按照現在的退休標准退休,等於是對優秀人才的浪費。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延遲退休是大勢所趨。
⑨ 有專家說中國養老金2035年耗盡
這個你就不要杞人憂天了。為什麼社會保險叫社會保險,而不叫商業保險?因為回社答會保險它是有政府財政兜底的。而社會保險不是以收定支的。目前國家已經出台相關政策。把國有企業的一部分盈利充實到社保基金裡面。各級財政也會補貼社保基金。相信未來的五年以內,國家也會出台相關的退休延遲政策。所以你大可放心,即使養老保險出現了巨大的虧空,國家也不會讓群眾領不到應有的退休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