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養老金雙軌制是誰制定的

養老金雙軌制是誰制定的

發布時間:2022-08-03 14:59:23

⑴ 中央通過養老保險改革方案何為「雙軌制」

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日前表示,無論是養老還是醫療,很多事業單位包括機關的社會保險制度改革正在穩步推進,隨著社保標準的提高和改革的不斷推進,「雙軌制」終將合並統一。同時,將建立完善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12月20日《新京報》)。
養老金「雙軌制」久受詬病,公眾終於盼來權威部門「合並統一」的表態。
當下社會不公之一在於養老不公,而養老不公主要體現在「雙軌制」。養老金「雙軌制」是計劃經濟時代向市場經濟轉型期的特殊產物。如果說這個特殊產物在多年前存在還能說得過去的話,在我們認為現在已經是市場經濟國家的今天,「雙軌制」就沒有任何存在的理由。「雙軌制」的存在,不僅影響到養老公平,而且也影響到政府公信力,給公眾的印象是公權力「自肥」。
不管是因為人大代表、專家學者、新聞媒體一致呼籲,還是有關部門早有改革之意,總之,人社部這次公開表態養老金「雙軌制」終將合並統一,消息振奮人心。但何時、如何讓養老金「雙合一」?人社部並沒有明確承諾。在筆者看來,「雙軌制」合並統一,前提是早日出台改革方案,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
可以預言,打破養老金「雙軌制」是最為艱難的一項改革,艱難程度一點不亞於收入分配改革。據說,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過去難以出台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遇到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反對。同樣,打破「雙軌制」也會遇到既得利益者反對,因為很多公務員已經習慣了享受這種福利,自然不願意改變現狀。
據悉,事業單位就曾抵制養老保險改革。2009年1月28日,《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正式下發,在5個試點省市進行改革試點。然而,該方案下發一年有餘,媒體披露五個試點省市幾無進展。有人認為是制度設計不合理,有人認為改革方向不對,還有人認為方案出台時機、程序不合理。
除了改革方案本身有些問題外,事業單位抵制養老金改革也在意料之中。顯然,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先行改革的成敗得失,今後在改革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時,必須從中吸取教訓和經驗。這樣才能減少改革阻力。更重要的是,要堅定養老金「雙合一」的改革決心。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改革需破利益固化藩籬。
日前,人社部專家金維剛表示,要積極探索和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雙軌制」所導致的待遇差距過大問題已經到了必須要高度重視和採取必要措施解決的時候了。這一觀點代表了很多公眾的心聲。現在的問題在於,有關方面何時把這項改革轉化為實際行動,以時間表和路線圖展示改革決心。
盡管早在2009年就有專家透露,公務員養老金制度改革方案正在討論。但事實證明,這項改革截至目前還沒有讓公眾看到實質性動作。而且,在《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中只提到「在試點的基礎上,積極穩妥地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但如何推進公務員養老保險改革卻沒有明確。這讓人有些憂慮。
如果養老金「雙合一」改革不能在「十二五」期間有實質性動作,所謂「終將合並統一」恐怕是一個遙遠的夢,養老金「雙軌制」造成的社會裂痕會越來越大。因此,筆者期待養老金「雙合一」改革「快馬加鞭」,早日落到實際行動中。坦率地說,所謂「雙合一」,就是公務員養老待遇要向企業職工看齊,因為企業職工養老待遇向公務員看齊需要巨大的財政投入,可能性很小。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⑵ 什麼是退休養老金雙軌制

退休養老金雙軌制是指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和企業職工一樣繳納養老金。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⑶ 什麼是養老金雙軌制

法律分析:養老金「雙軌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質的人員採取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養老金「雙軌制」是計劃經濟時代向市場經濟轉型期的特殊產物,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雙軌制」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同等學歷,同等職稱,同等職務,同等技能,同等貢獻的人因退休時的單位性質不同,退休金也不同,企業比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養老金低兩三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⑷ 養老金雙軌制是怎麼出台的

計劃經濟時期,我國企業基本上都是國有性質,企業職工是「單位人」,在職

退休金雙軌制時的工資、退休後的養老,完全由單位負責。1991年,國務院頒布了《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規定社會養老保險費用由國家、企業和個人三方共同負擔,實行社會統籌。企業職工養老從「單位保障」邁向了「社會保障」。在這個階段,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也進行了研究探索,但改革進程相對滯後,仍實行單位退休養老制度。改革的不同步,兩種制度在籌資方式、待遇計發調整和管理方式上均不同,形成了所謂的養老「雙軌制」。

⑸ 雙軌制的起源

退休金雙軌制(或稱退休雙軌制)是計劃經濟時代向市場經濟轉型期的特殊產物。所謂「雙軌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質的人員採取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用李玉和當年的那句名言說,機關事業單位退下來的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下來的養老金,是兩股道上跑的車,走的不是一條道。具體講表現為三個不同。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准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樣: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標准不一樣,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准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目前差距大概是3~5倍。

⑹ 養老金雙軌制是從那一年開始的 網頁版

雙軌制這個與計劃經濟下的勞動用工管理體制有關系。
1,計劃經濟時期,我國企業基本上都是國有性質,企業職工是「單位人」,在職時的工資、退休後的養老,完全由單位負責。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的國有企業改革沖擊了傳統的勞動保險制度。為平衡不同企業的退休費用負擔,廣東等地開始試行退休費用社會統籌。隨著企業用工制度和工資福利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1991年,國務院頒布了《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規定社會養老保險費用由國家、企業和個人三方共同負擔,實行社會統籌。統賬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在企業大規模覆蓋是從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的。當時,我國國有企業普遍出現經營困難,許多企業發不出退休金。有的企業用賣不掉的產品抵退休金,有的乾脆不給辦退休。在此背景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加快擴面,並提出了「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的任務目標,解決職工「領不到養老金」這個最突出的矛盾。企業職工養老從「單位保障」邁向了「社會保障」。
2,在這個階段,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也進行了研究探索,但改革進程相對滯後,仍實行單位退休養老制度。改革的不同步,兩種制度在籌資方式、待遇計發調整和管理方式上均不同,形成了所謂的養老「雙軌制」。
由此可以看出, 實際上無論是國企還是機關事業單位(機關事業沒有經營收入,所有隻有財政撥款才能保障),最早其職工退休後的待遇都是有單位自行解決,後來國企負擔太重, 才引入社保制度,並擴大到所有用工組織。而機關事業單位由於種種原因,一直使用財政撥款下的單位自行解決的退休工資制度。
不過2014年12月23日上午,國務院副總理馬凱代表國務院向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做了關於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中首次明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通過。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個統一、五個同步。「一個統一」,即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建立與企業相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單位和個人繳費,改革退休費計發辦法,從制度和機制上化解「雙軌制」矛盾。「五個同步」,即機關與事業單位同步改革,職業年金與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同步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待遇調整機制與計發辦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國范圍同步實施。

⑺ 養老「雙軌制」當年如何形成經歷哪些變遷

養老雙軌制由來已久,58年後退出歷史舞台 建國伊始,養老雙軌制已存在。企業職工和公職人員的依據不同制度,公職人員的養老待遇優於企業職工。1958年,《國務院關於工人、職員退休處理的暫行規定》出台,工人和公職人員的養老標准得到統一,養老雙軌制暫時退出歷史舞台。 養老雙軌制建國初已存在,公職人員養老標准優於企業職工養老金「雙軌制」由來已久。建國初期,企業職工的養老根據195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而機關事業單位的公務人員則根據其他條例來退休的。譬如,1950年頒布的《中央級直屬機關暫行供給標准》中,就規定了公職人員的養老事項;1955年《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休處理暫行辦法》、《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職處理暫行辦法》等條例陸續頒布,正式規定了公職人員的退休標准。自此,公職人員的養老自成世界,且其養老標准優於企業職工。 58年國家統一職工和公職人員養老制度,養老「雙軌制」暫退出舞台養老金「雙軌制」一刀把公職人員和普通民眾劃分成兩個世界,普通民眾真金白銀繳納養老保險,而公職人員半毛錢不花卻享受比普通民眾更高的養老待遇。盡管養老金「雙軌制」招致了無數的口誅筆伐,但仍然屹立不倒。養老制度的統一看似是遙不可及的。 但其實它曾短暫退出過歷史舞台。 1958年《國務院關於工人、職員退休處理的暫行規定》出台,統一規定了職工和公職人員的養老。根據規定,企業職工及公職人員都不需繳納任何費用,費用源於財政,退休待遇與工作年限掛鉤,以退休時工資按一定比例計發。 之所以統一養老標准,是要降低公職人員的養老待遇,進而減輕財政負擔 1958年出台養老新規後,公職人員的養老待遇便下降了。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部部長馬文瑞說得最清楚: 「這個規定(即《國務院關於工人、職員退休處理的暫行規定》,編者注)的第四條規定,一般年老退休人員的退休費,按照本人連續工齡的長短逐月發給本人工資的50%到70%,這和『勞動保險條例』的規定是相同的。……新規定的退休費標准比之『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休處理暫行辦法』的規定(本人工資的50%至80%),對於少數人來說(即公務員人員,編輯注),是稍降低了一點;對於有特殊貢獻的人員的優惠待遇也由』可以酌量提高『改變為『不超過本人工資的15%』。為了和企業單位待遇一致,免得相互影響,這樣略加調整是必要的。」…[詳細] 當時高層要通過統一企業職工和公職人員的養老,來降低公職人員的退休標准。馬文瑞坦承新規定的出台,目的之一就是「節約」,換言之就是減少政府的財政負擔: 「總的看來,新規定的退休以後的待遇和現行的規定出入不大。這里既要考慮力求節約,又要考慮能夠使應該退休的職工樂於退休。因此,我們認為新規定的待遇標準是比較適當的,不宜再提高,也不宜再降低。如果將來職工的工資水平有了更多的提高,這個暫行規定中所定的退休人員的待遇標准,還可作相應的改變。」 當然,統一養老標准不能忽略當時的時代背景。「節約開支」是當時的主題,在1958年前後,工人和幹部的福利開支越來越大引起了高層的擔憂。1957年周恩來八屆三中全會上時說:「我們確實為廣大職工辦了許多必須辦的好事,但是,主要缺點是走得快了一些,辦得多了一些,與我國人口多、底子窮、廣大農民生活水平還比較低的現狀不相適應。……公費醫療中的嚴重浪費可以充分說明這種情況。由於福利費使用不當,群眾意見很多,特別是有些單位將福利費過多地用於領導幹部,造成了領導幹部脫離群眾的不良影響。但是,有些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對於職工生活中某些應該解決而又可能解決的困難問題關心不夠的現象,也是必須注意糾正的。」(《在中國共產黨八屆三中全會上的報告》,周恩來,1957年) 但養老城鄉依然有別,農民養老沒保障雖然職工和公職人員之間養老標准統一了,但城鄉之間的養老差別依然存在的。建國以來,農民為工業化發展做出了巨大的犧牲,理應獲得國家的保障。遺憾的是,農民養老只能自生自滅了,只有極少數老弱孤寡殘才獲得集體的保障。1956年開始施行五保戶制度,對農民孤寡老人進行救濟,但享受五保救濟的農民只佔少數,據研究統計,1958年享受「五保」待遇的有519萬,占當年農村總人口的0.9%。

⑻ 養老雙軌制是誰提出來的

法律分析: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前期中國在退休政策上實行的是一軌制。1997年下半年政府把養老金分成二個等級,企業退休人員領的是「基本養老金」,而對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卻給的高,叫「養老金」。而且機關事業單位是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的。「雙軌制」問題始於1995年,國家率先對企業養老制度進行社會保障改革,實行企業和個人共同承擔為內核的「統賬結合」模式。機關和事業單位未列入改革范圍,依舊由國家財政完全撥付。這就形成了在養老制度上,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兩種截然不同的「雙軌」模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三條 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閱讀全文

與養老金雙軌制是誰制定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人喘不過氣會怎麼樣 瀏覽:212
上海養老保險金退休金 瀏覽:64
居家式養老公寓空置率多少 瀏覽:21
爸媽只有一個人有退休金 瀏覽:647
北京有哪些養老院優惠 瀏覽:809
遼寧7月份退休養老金怎漲 瀏覽:252
兒子買新車父母封多少紅包 瀏覽:893
河北社保養老保險證明 瀏覽:247
國稅重陽節慰問老人 瀏覽:475
中老年人喝什麼麥片 瀏覽:682
蘭州市退休職工怎麼調整工資 瀏覽:810
老年痴呆症西醫治療 瀏覽:905
八十歲老年人血糖173 瀏覽:302
湖北女性養生茶價位多少 瀏覽:259
孝順講解 瀏覽:729
雙腿截肢老年人賠多少錢 瀏覽:267
享受特殊津貼退休年齡 瀏覽:460
到達退休年齡公司可以終止勞動合同么 瀏覽:136
80歲透析的風險 瀏覽:2
上海閘北之星養老院 瀏覽: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