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999年的重陽節是幾月幾號
1999年10月17日,祝你春節快樂!
⑵ 歷史上,重陽節出生的有哪些﹖
胡愈之、朱匯森、馮康、王德輝、周明牂。
1、胡愈之
胡愈之(1896年—1986年),原名學愚,字子如,筆名胡芋之、化魯、沙平、伏生、說難等,浙江上虞豐惠鎮人,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具有多方面卓著成就的革命學者,一生集記者、編輯、作家、翻譯家、出版家於一身,學識淵博,是新聞出版界少有的「全才」。
早年創建世界語學會與沈雁冰等成立文學研究會。1922年初參加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後參加上海文化界救亡運動,為「救國會」發起人之一。抗戰勝利後,在海外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建國後,曾任《光明日報》總編輯。曾任新中國首任國家出版總署署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和全國政協常委。
2、朱匯森
朱匯森(1910年 -),字仲蔚,台灣教育家,學者,社會活動家。江蘇南通人。1927年,就讀於南通師范學校
1932年畢業後,曾在南京作記者、小學教師及校長。1937年抗戰爆發,任位於重慶的國民政府教育部戰區教師服務團人事組長。
1938年,任教育部幹事。1939年,考入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南京大學)師范學院教育系。1943年畢業獲學士學位,任教育部視導員。同年以第一名通過教育行政類高等考試。
3、馮康
馮康(1920年9月9日-1993年8月17日),浙江紹興人 ,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數學家、中國有限元法創始人、計算數學研究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創始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44年馮康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 ;1945年在復旦大學數學物理系擔任助教;1946年到清華大學任物理系助教;1951年轉任數學系助教;1951年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擔任助理研究員,後在蘇聯斯捷克洛夫數學研究所進修;1957年調入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4、王德輝
王德輝,生於上海,香港企業家,1948年到香港定居,1960年與其妻龔如心創立香港華懋集團並一直執掌主席一職。他在1990年4月10日被綁架後,綁匪稱他已被拋入大海,至今下落不明。不過香港高等法院在1999年宣布他在法律上已經死亡。
5、周明牂
周明牂,曾用名周升地、周盛繼,江蘇省海安縣人。是中國著名的農業昆蟲學家、農業教育家,中國現代農業昆蟲學的先驅,中國植物抗蟲性學科的奠基人。
⑶ 老年人活動中心開設的項目有哪些
(1)步行:是最適合老年人的運動,經常步行鍛煉,能調節各器官功能,增強腰內腿肌力。
(2)體操容:方法很多,如廣播操、保健操、醫療體操。
(3)自我按摩:一般手法有推、擦、揉、捏、掐、點、拿、搓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代謝功能。
(4)慢跑:一次不超過30分鍾。
(5)太極拳:適合年高體弱者,高血壓、冠心病患者。
(6)氣功、理療。 鍛煉要循序漸進,運動強度及量要適當。如果運動時感到發熱、微汗,運動後輕松、舒暢,說明運動適當。運動時出現頭昏、胸悶、心悸,運動後食慾減退、睡眠不好、明顯疲勞,說明運動量過大,需及時調整運動量。
(7)象棋,健身操,健身舞,太極拳,各種棋類活動,唱歌;跳舞; 運動要適當,要有規律和計劃老年人應當在作晨練注意早晨要到走可以促進小腦晚飯後要在1-2小時後散步有助於消化.
⑷ 榮譽天平獎章退休待遇
2倍退休金、保險金、節日慰問。「榮譽天平獎章」授予在人民法院工作累計滿30年,為人民法院工作長期作出貢獻的離任法官和退休法官,享受的待遇有:退休金是普通退休金的2倍、法院提交保險金、每年的重陽節都會有慰問活動。
⑸ 重陽節的來歷
重陽節的來歷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思念親人。正如詩中所說:「每逢佳節 倍思親。」那麼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呢?
原來,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歷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稱為「重 陽」。重陽節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 東漢時,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裡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裡就把瘟疫帶到哪裡。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
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
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 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 好,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裡,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
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沖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裡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拋出,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