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養老保險使老有所養的目的嗎
不是,你說反了,可以說老有所養是養老保險的目的。養老保險正是為了保證退休以後的基本生活的。
『貳』 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什麼需求
社會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內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容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叄』 社會養老保險為什麼要轉出,其目的是什麼
只有養老保險百、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可以辦理異地轉度移,工傷和生育保險暫不支持異地轉移問。社保轉移條件:1.女不能超過40周歲,男不能超過50周歲;答2.已在社保轉入地參加社會保險。社內保轉移流程:1、容轉出地申請、2、轉入地參保、3、轉入地社保局辦理。
『肆』 養老保險起到了「老有所養」的目的嗎當前養老保險政策的宗旨是什麼實現了這個宗旨嗎,為什麼
不同來的城市,養老金的計算公式不同源,因此算出來的結果多少有些出入。
比如深圳的月基本養老金計算公式是【統籌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參加工作的)+調節金】。
北京的月基本養老金計算公式是【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1998年6月30日以前參加工作的)】。
香港萬得通訊社報道,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的通知》。降低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調整社保繳費基數政策 選股寶訊,自2019年5月1日起,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包括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以下簡稱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統稱省)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高於16%的,可降至16%;目前低於16%的,要研究提出過渡辦法。
『伍』 我國養老金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我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目標是:到本世紀末,基本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適應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和個體勞動者,資金來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層次、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管理服務社會化的養老保險體系。基本養老保險做到統一制度、統一標准、統一管理和統一調劑使用基金。
『陸』 養老保險的內容是什麼
1.基本養老保險是為職工退休後養老待遇的准備金,需要建立個人養老保險帳戶,用於支付職工退休後的養老金.目前一般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是按照職工工資,由單位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單位承擔20%,職工個人承擔8%;個人部分由單位代扣,和單位繳納部分一起,繳納到當地社會保險管理局;
2.有關養老保險的最新政策:國務院2005年12月3日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文件規定: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都要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要以非公有制企業、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工作為重點,擴大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要進一步落實國家有關社會保險補貼政策,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參保繳費。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比例為20%,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退休後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為與做實個人賬戶相銜接,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同時,進一步完善鼓勵職工參保繳費的激勵約束機制,相應調整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實施後參加工作、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國發〔1997〕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本決定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待遇水平合理銜接、新老政策平穩過渡的原則,在認真測算的基礎上,制訂具體的過渡辦法,並報勞動保障部、財政部備案。
本決定實施後到達退休年齡但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不發給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柒』 養老保險改革的目標是什麼
【摘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目標是什麼?什麼是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制?北京市養老保險是否實行社會統籌?北京市養老保險基金如何監督?是否有專門的社會保險監督組織?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目標是:到本世紀末,基本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適用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和個體勞動者,資金來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層次、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管理服務社會化的養老保險體系。基本養老保險做到統一制度、統一標准、統一管理和統一調劑使用基金。什麼是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制?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制是基本養老保險與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結合的制度。北京在哪些方面實行了社會統籌?北京市已經在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大病醫療保險及工傷保險四個方面實行了社會統籌,女職工生育保險也將按計劃實行社會統籌。北京市是否有專門的社會保險監督組織?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組建後,設立了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處,專職負責對社會保險基金實施全面監督,並受理群眾對基金管理和使用中違法違紀行為的舉報和查處工作。另外,《北京市企業城鎮勞動者養老保險規定》(北京市人民政府96年第1號令)頒布後,在北京市社會保險基金監事會的基礎上組建成立了北京市社會保險監督委員會,其成員由政府代表、企業代表、被保險人代表和退休人員代表組成,負責對社會保險政策、法規執行情況和社會保險基金的收繳、撥付、管理、運營等情況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