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養老金投資需注意哪些問題
從多個國家的養老金投資經驗中可以發現,養老金市場化運作不僅要注重投資的長期性和資產配置的穩健性,也要適當考慮投資回報率,避免出現資產縮水。
澳大利亞養老金約為2.5萬億美元,是世界第四大養老金資產持有國,這與澳大利亞養老基金的成功運作不無關系。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系研究院副院長詹姆斯?勞倫斯森表示,設立養老基金是澳大利亞最成功的經濟改革措施之一,促進了金融市場的進一步深化和成熟,也令家庭資產配置更加多元化。
日本愛知大學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李博表示,中國可嘗試在嚴格風險評測機制的前提下管理好大類資產的配置范圍和比例。長期來看,公募基金將成為中國個人投資養老的主力,提升整個普惠金融的影響力和覆蓋面。
2. 劃撥國有資產充實養老金對國企公平嗎
3月中旬,山東省政府決定,劃轉省屬國有企業30%的國有資本充實省社保基金。此舉在全國屬於首創,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賞。隨後不久,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解決養老金缺口問題的公平辦法,就是「劃撥部分國有資產,充實社會保障基金」。
假如山東的做法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存在多年的養老金缺口問題或有可能一舉得到解決,中國的社會保障體制改革也將獲突破性進展。
「空賬戶難題」
1993年11月,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建立新的社會保障體系,符合世界先進國家社會保障體制的一般取向。
按照決定,社會保障體制改革應該從建立「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統賬結合」)的養老保險開始。但從一開始,新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就遇到了資金籌措的困難,發生了國有企業老職工的賬戶中沒有基金積累或者積累很少的「空賬戶」問題。
在改革之前,國有企業職工沒有個人賬戶。實際上,當時實行過「低工資制」,工人們的社會保障基金在國家發放工資時就已經扣除。這筆資金形成國家積累,政府用它來投資建立國有企業。日後職工年老退休時,政府就用國有企業上繳的利稅來支付養老金。這在財務上是可以周轉得開的。但建立個人賬戶制的時候,就必須解決職工個人賬戶「空賬戶」問題,實現資金的銜接,解決老職工的社會保障基金的返還和由政府對職工的隱性負債的補償問題。2001年末,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正式成立,負責管理營運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會保障基金。在解決「空賬戶」問題上,該理事會發揮了很大作用。
兩相對比
進入新世紀以來,雖然中國經濟有了很大的進展,政府的財政收入更是成倍地增加,涉及千家萬戶基本生活保障的改革卻沒有明顯進展。
社保基金的缺口繼續擴大。雖然中央財政安排對養老保險基金的補助,從1998年的23億元增長到2007年的973.97億元。很明顯,即使財政能夠承擔所需的巨額費用,建立起來的養老金保險體制也是很難長期維持的。
2006年,全國社保理事會第二任理事長項懷誠曾呼籲,「劃撥國有資產充實社保基金,到了該下決心的時候了!」
2010年國資委公布的數據顯示,到2009年底,中國國有資產總額已突破53萬億元,完全有能力用一部分來償還國家對老職工的隱性債務。但截至2011年末,國有股份累計劃撥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的資金只有2119億元,只佔中央和地方持有的全部國有企業股份凈資產的1%,占國有上市股份的1.5%。
與國有資產迅速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社保的「窟窿」在不斷增大。尤其是上海,這個中國老齡化最嚴重的城市,2000年養老基金首次出現虧空,此後連年飆升,財政補貼養老虧空的錢僅次於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支出。
在近十年裡,每年中央政府的工作報告都強調「通過劃撥國有資產,充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但是都沒有落實。
機不可失
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連年滑落,財政收入告別了近20年的高增長,社會老齡化也正在加速。彌補養老金缺口,已經迫在眉睫。因為建立新社會保障體系的最大困難在於,對老職工的養老保險欠賬問題得不到解決,新的養老保險體系就無法正常運作。
目前國內養老金和社保繳費率與其他國家相比已經非常之高,讓國民和企業交更多的錢逐漸縮小缺口並不現實。解決養老困局的辦法,就是清償歷史債務和推遲退休年齡。而劃撥國有資本是打破養老金困局的有效一招。
由於各種原因,目前國企改革進展緩慢。山東省破冰之舉,不僅充實了社保基金,更可以藉此推動改革。因為劃撥國有資產既可以解決許多公司制企業國有股「一股獨大」的問題,也可以從多方面改善公司治理,還有利於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當前國資經營狀況較好,機遇難得,能否沖破阻力,盡快清償歷史舊賬,既是建立新社會保障體制的要求,也考驗著決策者的決心與勇氣。
3. 手機銀行的養老金總資產是什麼
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退伍證、戶口本,軍齡算繳費年限、照片到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直接開戶繳納。拿你身份證
4. 個人資產多少才能退休
隨著近期人社部在研究「延遲退休」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盡管揚子晚報已經就此報道退休年齡近期不變,但如何「養老」這一問題再成焦點。昨天微博上更有一個帖子提出: 80後退休前需准備314萬退休金,如果你是50歲,退休前需備好養老金116萬。這個天文數字有點聳人聽聞,靠不靠譜?如果以南京人為例,需要多少退休金才能安心養老?又該為准備這些養老金如何巧妙規劃?
【314萬靠譜嗎?】
算養老成本驚人:
以3%通脹率、月購買力3000元前提 現在的80後到退休時需准備314萬
記者昨天找到了「80後退休前需准備314萬」這一微博的出處,原來來源於《重慶晨報》的一則報道,其中理財師提出:「假設,退休後你每月的開支為2000元,從60歲開始退休,按照平均壽命80歲計算,那麼你退休後的20年需要2000×12×20=48萬元養老金。假如我們以3%的通脹計算,如果按每月支出等同於現在2000元的購買力計算,你的壽命為80歲,你現在50歲,那麼從60歲退休到80歲,你需要准備116萬元,才能滿足你現在每個月花費2000元的生活水平。」
而且,如果你現在的年齡越小,面臨的通脹時間就越長,到時候需要准備的退休金將更多。如果你對生活水平要求更高的話,自然也要更多的錢。假設退休後,每個月想要過上和現在3000元相同購買力的生活水平,如果你現在50歲,10年後退休,按照3%的通脹計算,那麼需要為20年退休生活准備174萬元。如果你現在40歲,則需要為此准備234萬。如果你是個80後,現在30歲的話,則需要准備314萬退休金。
南京理財師認同:
按南京人均月支出1730元算大差不差 如十年後退休理論上要備上百萬
這一計算靠譜嗎?記者昨天采訪了招商銀行南京分行的一位國際金融理財師。他表示,確實可通過專業的理財計算器來根據月支出、預期通脹率,計算你需要的養老金額。
記者發現,根據江蘇省統計局網站公布的2011年長三角16城市居民收支對比情況,年人均消費支出方面,蘇州市是21046元,南京市是20763元,分別相當於每月1754元和1730元,也就比上述計算的假設月支出差了兩三百元。
如果按南京市這一人均月支出數字看,這位理財師表示,結果應該大差不差,也就是如果你現在50歲,十年後到60歲退休的話,再考慮上通脹率,理論上要准備上百萬元退休金。
不過,理財師也認為,這是非常理想化的一個計算。要准備的金額並非只就60歲這個時點,而是一個時期內。即使你到了60歲這一時點,湊不到這個數字,也是很有可能的,但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儲蓄情況調整投資方案,「養老問題,不是一天就能解決的,需要長期積累,不斷調整計劃。」
金融學專家存疑:
別太糾結於養老本「數字標准」 計算太簡單、未考慮貨幣有「時間價值」
「前段時間,有人就提出250萬不夠養老」,南京大學商學院金融與保險系教授王長江卻對這些所謂的「養老成本」說不以為然,「很簡單的,你就看退休時要准備的100多萬,這個錢,它也是有收益率的。但這個貨幣時間價值沒有計算進去。」
貨幣時間價值是指貨幣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的增值,也稱為資金時間價值,也就是說,目前擁有的貨幣比未來收到的同樣金額的貨幣具有更大的價值,因為目前擁有的貨幣可以進行投資,在目前到未來這段時間里獲得復利。舉個例子,今天1元錢的價值大於1年以後1元錢的價值,因為你可以拿今天的1元錢在一年內去投資。
王長江教授認為,「假設你退休時准備了100萬養老金,你會面臨通脹,考慮進去是對的,但你的100萬也有時間價值,可以通過投資獲得復利。」不能單方面計算了支出的通脹因素,卻不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假使你在退休時沒有準備好這100萬,也無需過於擔憂,也可以通過投資來獲得收益、擴大本金,「最關鍵的應該是,如何來投資戰勝通脹。」
【養老金增值眾人說】
每種方式均有優點和風險
別忽視儲蓄、多元化投資
對於養老金數字標准,觀點並不一致。但有一點不約而同的是,采訪中多位專家均建議普通人要盡早、理性投資,以讓自己的養老本錢增值。記者把采訪中各方意見羅列出來,並請招行國際金融理財師進行了點評,供讀者參考。理財師認為,各種方式都有其優缺點,從養老看,其實,控制消費支出、從而擁有一定儲蓄是必不可少的基礎,別忽視儲蓄了,在此基礎上進行多元化投資。
A、社保
社保可以提供退休後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理財師點評:社保是作為最基本的養老生活保障。如要提高退休後生活品質,還需要其他投資方式。
B、基金定投
有美國理財專家認為,如果每個月投入1000美元進行定投,按金融市場
每年3%的回報率,40年下來,資金可達961525美元。如每月投資1000美元,按7%的回報率,40年下來,資金可達2803239美元。其中投入的本金為490000美元,投資收益為2313239美元。如果以1000元人民幣為起點,也是同樣計算。
理財師點評:定投確實有好處,但定投的收益率是無法預料的,如果幾十年下來,可能每年收益有較大出入。
C、 商業養老保險
目前一些保險公司推出養老年金險,如果現在起每年繳費一定金額,退休後可選擇一次性領取現金。一般養老險繳費期為20年,退休後可領取的利益約為總保費的300%。也可選擇每月領取,能部分彌補退休後的養老金缺口。
理財師點評:商業養老保險的收益率不見得會特別高,但好處是有點像強制儲蓄,把你的資金強制預留下來,有利於資金積累。投資人最好建立一個組合去優化,不光依賴於商業養老保險。
D、黃金投資
黃金抗通脹,具備容易變現和保存的特點,也可以作為一種家庭資產,世代相傳。
理財師點評:其實長期來看,黃金波動性也很大,黃金在與貨幣脫鉤後,曾經歷了20年的下跌。現在算上通脹率,黃金現價也僅相當於1980年時的價格。黃金在某個階段可能會持續看好,但不代表永遠只漲不跌。當然黃金在市場重大風險時,易變現,有一定價值。目前國際金價在每盎司1570美元左右徘徊,幾乎回到了一年前的金價水平。
E、買消費類龍頭股
南京一位投資者介紹了他自己的經驗,他的投資組合自2008年7月建倉以後,主要就是「拴」在張裕、雲南白葯、東阿阿膠、格力電器、天士力、貴州茅台等幾只股票上,「彼得林奇不是告訴我們要善於從日常生活中選股嗎?所以自己選擇的投資標的,一般情況下其產品或者服務,應該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觸摸得到。」他覺得,這些行業應該相對抗通脹。
理財師點評:生活消費類龍頭股,有一定前景,但因為食品安全或預期項目破滅,會導致出現黑天鵝,比如雙匯、伊利、重啤。應建立一個組合,不只買一兩只產品來規避系統性風險。
F、以房養老
房產市場在近十年來的總體價格上漲不少,因此也讓很多人堅信:以房養老是最能抗通脹的。
理財師點評:長期來看,也許這兩年是房產需求高峰,而且目前沒有什麼其他太好的投資品種。而如果過了人口紅利,下一代年輕人的房產需求可能趨緩,如果再開征物業稅等,房產長期上漲不一定得到支持。
【投資養老有可能嗎】
現在投入50萬 「復利」30年有望變為300萬
80後在未來30年之後要籌措到300萬元的養老金,有可能嗎?記者采訪中歸納了幾種演算法發現,如果依靠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理論」復利,投資的「本金加利息」不斷像滾雪球一樣再投資,你獲得的收益也會是很驚人的,無需太擔心未來的養老。
假定平均的年回報率是6%,那麼現在投入的本金只需522330元,可在30年後退休時獲得300萬元本息。
假如現在投資50萬元,以年15%的增長目標計算,五年收入會翻一倍,20年之後它就是818.5萬元。
5. 中國銀行微銀行的養老金帳戶資產可以支取嗎
中國銀行養老金賬戶資產退休金是可以支取的。養老金代扣賬戶資產是不可以支取的。
6. 個人養老金屬於金融資產嗎
養老金屬於保險基金,應該算是金融資產,不過是不可交易類金融資產
7. 我的資產中的企業年金養老金可以提現嗎
到了一定年齡,你就可以提現了,因為這個企業年金就是給大家退休以後准備的。
8. 什麼是養老金資產
你現在每月或者每年強制存一筆錢,多少自己看著辦,放在保險公司里運作,保險公司會給你一些分紅,等你老了的時候就拿這些錢給你養老
9. 工商銀行養老金是什麼
您可通過以下方法查詢養老金:
1.網銀:登錄後,選擇「全部-保險.養老版金權.社保-養老金.社保-養老金」功能查詢;
2.手機銀行:登錄後,選擇「最愛-養老金」功能查詢。
溫馨提示:
1.您所在企業已建立企業年金或其它養老金計劃,或計劃的賬戶管理人為工行,才可使用此功能查詢;
2.查詢結果供您參考,如有疑問,可聯系所在企業詳詢。
(作答時間:2019年07月08日,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
10. 每月2100元養老金算固定資產嗎!
1、出租固定資產收取的押金應計入負債。2、具體分錄是:借:現金或者銀行存款回 貸:其他應付答款-押金3、其他應付款核算企業應付、暫收其他單位或個人的款項,如應付租入固定資產和包裝物的租金,存入保證金、應付、暫收所屬單位、個人的款項、管轄區內業主和物業管戶裝修存入保證金;應付職工統籌退休金,以及應收暫付上級單位、所屬單位的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