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理解:養老金改革趨明朗:8%的個人繳費只記賬不做實
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發布的《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5》數據顯示,2015年全內國容個人賬戶空帳規模已經超過4萬億元人民幣,個人賬戶基金下降至3274億元,帳戶資金不足十分之一。
也就是說,這么多年以來,我們繳納的養老保險中的個人部分,絕大部分被拿去填補統籌部分的窟窿了。
我國的養老金賬戶有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兩部分。
統籌賬戶是公司為我們繳納的,占繳費基數的20%,這部分全部上繳,由政府統一分配,這部分屬於當地所有社保參保人。
作者:萬金油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62031549/answer/19412863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B. 感情趨於明朗化是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原先雙方的感情是琢磨不定的,現在越來越穩定,越來越清楚了。
C. 如何理解:養老金改革趨明朗:8%的個人繳費只記賬不做實
作者:知乎用戶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62031549/answer/19408384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是個好問題,先說結論。自1995 年 國務院正式下發了《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我國希望構建一個全國統一的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金制度。但很遺憾到現在全國統一的統籌說了十多年依舊沒有實現;而個人賬戶則隨著名義賬戶的出台名存實亡。而對於普通民眾而言,這很難說是一個好消息。名義帳戶的使用意味著個人繳費只用於記賬(計算你繳了多少錢)而沒有實際資金累計。本質還是現收現付的體制,只不過加了一個個人繳費的記錄可以用來計算你未來的社保待遇。但是你未來養老金的錢還是由下幾代人的繳費來出的。這好比你去銀行存款,每月存1000塊,銀行記下了你存的錢數,然後把錢發給了現在退休的人去花。你家鄰居老王也去銀行存款,每月存500塊,銀行記下了他存的錢數,然後把錢也發給了現在退休的人去花。等你和老王退休了,理論上根據你以往存的錢數你應該比老王退休金拿的多。但是到底能拿多少並不完全取決於你存了多少,因為在名義賬戶制度下,你存的錢根本沒有存下,根本沒有存下,根本沒有存下。已經在過去被上一代人每年花掉了。而你和老王退休後能拿多則取決於到時候有多少年輕人來存錢。但是按照現在的趨勢,生育率越來越低,壽命越來越長,下面幾代越來越少的年輕人需要為越來越多且越活越久的你和老王存多少錢才能繼續維持這一體系呢?可見名義賬戶無法解決最根本的老齡化大潮下現收現付的養老金體系所帶來的代際不平等的問題。而現在和未來的年輕人將會為此背負極大的負擔。完整答案見:如何看待養老金 8% 的個人繳費只記賬不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