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四川中人養老金已經補發了,差距比並軌前大得多,同級別的遲幾年退休每個月就要多幾千,這樣公平嗎
太不公平,特別是對2014年後三個月和2015.12.31號退休這批「中人」,這個群體的退休金即不如同級別14年退休的「老人」,更比不上16年以後退休的「中人」
B. 2014年10月1日前退休和2014年十月一日後退休在同等條件下養老金差距多少
你說的是社保退休嗎?從你的描述看,你說的是同等條件,所以差距不專會很大。因為社保退休屬滿足三個條件,交費年限,交費總額和上一年社會平均工資三個,按比例計算,你的只是時間上差那麼一點點,所以說感覺不會有多大差距。
C. 我作為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元提立刻解決養老金巨大差距問題
現在的養老金差距大是沒有辦法徹底去解決的,因為這是國家的企業形勢決定的。
D. 殘酷壓迫老人的城鄉養老金巨大差距什麼時候改
那是國家的事情,老百姓那裡知道。估計也不會太遠了。
E. 65歲以上的全國老人養老金巨大差距問題2020年必須解決
養老金是不可能存在巨大差距的。個別的省可能有一些空洞,但是從全國范圍內來說是不存在問題的。這個可以放心,而且國家有調劑的手段,不會讓退休工人沒有錢拿的。
F. 為什麼企、事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差距這么大
我們可以看到企業與事業單位之間的退休人員薪酬還是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其中,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養老金的替代率問題。觀察到不少普通企業退休的職工,他們的養老金替代率在40%至50%左右,整體的養老金替代率偏低,當然這可能與普通企業職工只領取基礎的養老金因素有關,較少的普通企業職工參與到企業年金以及商業保險等渠道,由此導致他們的退休金偏低,養老金替代率基本上處於偏低的水平。
由此可見,對普通企業員工與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之間,彼此的退休金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這不僅與歷史因素有關,而且也與平日的繳費基準、工作穩定性以及社會平均收入等因素有關。不過,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普通企業退休金也會得到逐漸重視,並會有更完善的保障體系,不斷縮水兩者之間的退休金差距水平,這也是一種可以預期的發展趨勢。
不過,現階段內,對普通企業的員工來說,可能更擔心延長退休的問題。相比之下,普通企業員工的工作不確定因素較高,不像事業單位工作那樣穩定與長久,一旦延長了退休的年齡,對普通企業員工來說,則可能需要承擔更多的不確定風險。但是,對在職的普通企業員工來說,除了繳納基本的社保外,仍可以考慮參加一些企業年金或商業保險等,來達到提升未來養老金替代率的效果。
G. 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差距何時解決
與往年養老金調整相比,今年最大變化在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按照基本養老金專調整辦法調整待遇,這也是屬上世紀90年代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來,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首次同步調整養老待遇。
業內專家認為,國務院去年初出台的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中明確,統籌安排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調整。加上目前各省養老保險「並軌」實施方案已出齊,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統籌調整養老金時機成熟,統籌調整有利於消除兩者在待遇調整安排上的不平衡。
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介紹,6.5%左右的調整幅度是指全國總體平均水平而言的,並不意味著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都按6.5%來調整,更不是每個退休人員都按6.5%增發養老金。各統籌地區具體調整幅度,還需要由各地政府出台實施方案來具體確定。
H. 2030年退休的時候養老保險上15年和20年的退休工資的差距大概是多少
養老金的構成:
假如兩個人都是在60歲退休,那麼當地的平均工資每月是5000元,兩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都是100%,也就是都按照社平工資去繳費,養老保險大概每月繳費400元。
一個人的繳費年限是15年,另外一個人的繳費年限是20年,經過計算就可以得到:
工齡15年,統籌的基礎養老金大概每月是75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每月大概是518元,那麼加在一起應該是1267元。
工齡20年,統籌的基礎養老金大概每月是1000元,因為多繳納1年統籌賬戶就會多1%;個人賬戶每月863元,那麼加在一起應該是1863元。
所以在同等水平的參保條件下,繳費20年要比繳費15年每月多領取近600元。
其實這些舉例只是讓大家知道一個具體的數額,真實數據肯定跟這個有所差別,大家只要把自己的工資數據繳費年限代入進去就可以真正算出自己的實際領取的養老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