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養老金黑洞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已經退休或近期退休或即將退休的,很多是沒怎麼繳費的,發養老金的錢,回
是正在上班的人答交的,這些正在上班的人的養老保險賬戶上有幾萬億,其實已經被別人領空了。
短期內社保空賬的對策:2017年國務院出台政策,央企等國企劃轉10%的股權給社保基金,增強社保基金實力。
(參照:2016年,102家央企利潤總額1.2萬億元,10%就有1200億元。)
建議採取更多措施,比如:
A:公務員人數和行政支出每年遞減2%(隨著政府管理水平提高、及大陸人口幾年後就開始減少、再保留上千萬公務員已無必要)。
B:各地當年度財政資金有結余的一律上繳,嚴懲年度突擊花錢上萬億的荒唐行為。
C:稅收資金每年劃撥社保基金遞增2%,進一步提高社保實力。
不要一味提高退休年齡,讓百姓繳費四十年(20歲到60歲甚至更高)、只領幾年養老金就死亡。
⑵ 養老金黑洞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世界上的養老金結構的設計是各種各樣的。但是總體一點上來說,都是將未來的養老金給付的現金流按照一定利率折現之後得到一個現時的養老金義務。這個數值代表了一定假設條件下的未來養老金義務折現到現在時點的一個數值。上面已經說了,這個折現其實是按照一定假設條件來做的。具體有:1,未來公民的平均壽命2,人口增長預期3,收入增長水平4,通貨膨脹5,養老金資產的平均預期收益等等等等很多復雜的變數和假設條件。綜合以上種種條件以及之前所預計得到的一個折現值,養老金的基金經理(或者金融工程師們,保險精算師等等)就會測算出一個現在養老金參與人員(或者他們的僱主/政府等機構)每年/每月應當繳納進入養老金基金的一筆現金流)。所以說,未來養老金的給付現金流的來源其實有兩個:1,個人/政府/僱主繳納的數額。2,以上數額進入養老金基金後形成的資產每期所產生的收益。所謂的養老金黑洞,無非就是說,現在的人繳納那麼多,都給了現在的老人們用,而自己將來根本不見得享受得到。原因無非就是由於養老金基金管理人的專業水平/法律法規因素/宏觀經濟客觀因素等等原因使得上述那些假設條件和現實情況發生了矛盾。因此使得現在的養老金繳納數額小於未來養老金折現後的凈現值。通常這種情況在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家會要求政府/僱主等養老金的主要贊助方針對underfunded pension進行注資。不過我國的社保機制畢竟還在一個探索發展階段,很難面面俱到。另外一個很難以控制的因素就是人口增速減緩甚至負增長。這種情況是很難通過政府幹預手段去解決的。
希望採納
⑶ 提前退休與養老金「黑洞」
養老金破產在法國是政府公開的威脅。那還是透明管理的情況。
在我國回,目前養老金的答保管問題存在著各種漏洞。沒有機構和繳納者本人的客觀監管,是主要原因。沒有人可以知道你繳納的養老金還剩下多少錢,被花到哪裡去了!今年曾經呼聲很高的「養老金入市」無疾而終,當時就有遇到「拿不出錢」這個阻力的原因在內,或者這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這多少就與現在稍許暴露的滋善捐款的保管和運用一樣……
由於當前民工打工和流動現象,而當前各地養老金帳戶並不共通,而目前真正能在一個地區繳滿十年開始享受的人還少,所以各地帳戶中都出現了一大批看似「無主的錢」,這加大了某些人的膽子……
一切問題,都是個監管問題,但這是包括銀行在內所有涉及到錢的籠斷機構的共有問題,目前解決不了!
當十數年後,當支取大軍真正伸手要錢時,養老金要麼宣布破產,要麼大大增加對後代的催繳額度,再要麼就是國家買單,沒有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