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哪個國家最孝順

哪個國家最孝順

發布時間:2020-12-26 19:04:44

㈠ 美國的孝順是什麼

主要還是文化和來價值觀的源不同吧,中國人看重圓滿,家族的完整性,以及生命的延續,強調子女對父母的責任,反觀美國,怎麼說呢,因為自由和民主是美國的立國之本,美國人也就更強調個體和獨立吧,美國人可能認為活好自己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對父母的孝順也是處於血脈和親情吧,不會過於從道德倫理的角度強調責任的問題。
很多關於東西文化差異的文章里都會談到這點,樓主可以自己找來看看。

㈡ 中國哪個地方的人最孝順

西北普遍孝敬一些,一般都是跟老人住在一起,老人,兒子兒媳,孫子,老人享受天倫之回樂,我答在內地經常看到有住在一起的兒子兒媳麻將館里拉不出來,老人忙碌家務,西北沒有這樣的,而內地有不住在一起的,老人死的腐爛發臭了,兒女還不知道的都有許多,西北就沒有這樣的事

㈢ 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哪個國家的

據吉尼斯世界記錄記載,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法國婦女讓-路易絲-卡門回,她死於1997年,當時她保持的記錄答為122歲零164天.

2002年6月18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將「最長壽的人」證書授予116歲的杜品華,這位經歷了三個世紀的四川樂山老人正式成為了世界上最老的人。
杜品華1886年4月22日出生於四川樂山,年輕時生活十分清苦,110歲前不沾肉食,近年來偶爾吃一點葷菜。杜品華常年喜歡吃水果和蔬菜,終生不沾煙酒。老人生有一女,現已80多歲。目前她和養子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兒子、兒媳、孫女對她都非常孝順,一家三代其樂融融。

㈣ 亞洲哪個國家對老人最孝順

沒有定數,每個家庭情況不一樣

㈤ 亞洲哪個國家對老人最孝順

當我們流連韓劇舞台,欲罷不能、欲說還休時,其中深深打動我們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濃濃的家庭氛圍,那種對長輩的尊重、對晚輩的教導,時時處處閃現在韓國人的家庭生活中,讓我們禁不住對韓國人的孝道文化感受頗深。韓國作為我國的近鄰,是受孔孟儒家孝道學說影響最深的亞洲國家。在韓國,90%的國民認為,行孝是家和萬事興的基礎,也是做人的美德。只有在家庭中盡孝,在工作上才能敬業,對國家才能盡忠。「孝道」作為儒學文化的基石,在韓國社會精神文化生活中佔有主導地位,浸透在社會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個角落。在韓國,不盡孝就被人瞧不起,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初聽此話,我多少有些半信半疑,但經過在韓國的一段親身體驗,的確感受到了「孝道」在韓國的歷史沉澱。 過年祭祖彰顯孝道 年俗是韓國人祭祖盡孝的最直接體現。每年春節期間,韓國也會出現「春節潮」。家中外出的人不管離家多遠,都要在正月初一之前趕回供奉祖先的長兄(或長子、長孫)家,參加祭祖的「茶禮儀式」。「茶禮」通常在正月初一的清晨舉行,儀式也頗為復雜。通常有「初獻」、「亞獻」、「終獻」三個祭祀形式,然後再由主祭者勸祖先和諸神進酒進食。待祖先諸神「酒足飯飽」後,祭祀祖先的供品才由全家享用,然後相互拜年。與中國人大為不同的是,韓國人拜年禮可是相當講究,不僅十分講排場,而且長幼有序,等級非常嚴格:長者盤膝而坐,晚輩在長者面前下跪叩頭。對成年晚輩,長者也會低頭彎腰答禮,以示敬意,對未成年晚輩雖免禮,但要給壓歲錢。平輩之間則是相互跪拜。除了給在世的老人拜年磕頭外,韓國家庭還要祭祀死去的親人,以盡其孝。我見到許多韓國家庭在祭祖後,都要帶上酒、菜,開車去郊外給先人上墳,盡管大雪皚皚,寒風刺骨,但盡孝卻一點也不受影響。 贍養父母長子承擔 韓國人之所以重視孝道,除歷史的積淀原因以外,從小就進行孝道的教育熏陶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在韓國,不僅中小學的教育重視孝道文化,每到寒暑假,社區里也會舉辦「忠孝教育」講座,向孩子們宣傳「忠、孝、禮」等傳統倫理道德。所以,韓國人從小就認為孝敬老人、贍養父母是一種天經地義的神聖義務,一種必備的美德。在贍養父母方面,韓國自古就有由長子負責贍養的規矩,約定俗成,流傳至今。如果長子先於老人去世,則老人由次子贍養,以此類推。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仍有60%的韓國人認為父母應由長子負責贍養,而中國只有28%的人認可。 過去,長子在贍養父母時,父母都和長子一家住在一起,所以四世同堂的家庭在韓國隨處可見。如今時過境遷,隨著社會現代化進程的加快,這種幾代共居的大家庭正日益減少,父母的贍養費也多不再由長子負責,而是實行子女均攤,但長子仍起著「召集和組織」的作用。對於韓國人的孝道,筆者從本社區鄰居的言行上,就有所領會。鄰居中有一戶姓「梁」的人家,共有兄妹四人,長子是社區中公認的大孝子,他是個企業家,目前他與父母雖不同住,但在贍養問題上,可一點也不含糊。每年春節、中秋等重大節日,他都要招呼弟妹給父母請安、送禮,平時則常到父母家幫助干一些家務。春秋天氣好的時候,還要帶父母出去郊遊。有一年,梁先生在中國考察,正趕上春節。雖然公務繁忙,又遠距千里,他仍然買了機票在正月初一趕回漢城,召集全家給父母拜年。梁先生認為:「花些錢是小事,但盡孝是大事。我作為長子就要給弟妹們做個好榜樣。」他還透露說:「他公司中有一位姓金的同事,也是家中的長子,娶了媳婦忘了父母,鄰居背後指責他是『不孝之子』。這個人原本挺能乾的,公司總部准備提拔他為課長,後來公司里聽聞他對父母盡孝不夠,怕此事傳到社會上影響公司的聲譽,乾脆把他辭退了。」韓國人認為,一個國家公務員如果不孝敬父母,不管你的能力有多大,業績有多顯著,也很難得到提拔重用。因此,人們都把給父母行孝與為國家盡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並形成了輿論的壓力。 男人舊習 婆媳不和 眾所周知,韓國男人通常不下廚,有一種「君子遠離庖廚」的舊習,而這種舊習又常常受到公婆的默認,並因此導致許多兒媳婦與公婆的不和。韓國婦女一般結婚後都辭職回家,當上地道的「家庭主婦」。例如,每逢春節、中秋節,家庭主婦都得幾天幾夜圍著鍋台轉,累得腰酸背痛,而丈夫卻一點忙也幫不上。此時,如果兒媳稍有怨言,婆媳就會碰出不和的火花。但近年來,這種情況有所改變,許多年輕女性結婚後仍繼續工作,丈夫下廚已不再是丟面子的事情了。 「孝道」產品 企業賺錢 由於韓國舉國上下重視「孝道」,在經濟生活中也出現了花樣繁多的「孝道」產品,這也是韓國孝道的一大特色。每逢重大節日,韓國廠商都爭先推出孝敬老人和父母的產品。其中最受歡迎也最暢銷的是無公害的保健食品。西瓜經特殊處理,上面隱約出現一個「喜」字;一套精美的點心盒上印著一個「孝」字等等。為表彰企業為國家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韓國還設立了「孝子」企業獎。 總之,「東方的儒教文明」,在韓國可以說無處不在。有一份民意調查,問:「東方的儒教文明能成為現代社會普遍認同的指導理念嗎?」被調查的韓國人贊成的比例高達90%。由此也就不會奇怪現代韓國人為何仍如此恪守「孝道」,為何如此堅守及時行孝的倫理觀念了。

㈥ 歐美國家有沒有孝道我們一定要孝順么

相對來說,比如美國人,他們比較注重公德就是對陌生人非常友善,但是私德很一般,大部分美國老年人都是在敬老院裡面待著的。而中國人相反,中國人對陌生人有一些冷漠,但是對家人對朋友還是很好的,那麼是不是說,美國人就不孝順呢,那下面簡單的聊一聊。

這個也不能說他們沒有孝道,相對來說,美國人的思維方式就是養育孩子長大成人,然後基本就不管了,很少會看到有美國婆婆幫兒媳婦帶孩子的。幾乎就是相當於兩個獨立的家庭了。在一些節假日的時候會互相往來一下。但是大家住在一起的很少。他們認為彼此的生活就應該是這樣的,所以也不存在什麼孝不孝順的。只能說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

所以說,其他國家是怎麼樣的我們也管不著人家也不認為自己過的不好。我們管好自己就行了。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一個公民應該盡到的義務。

㈦ 世界上最孝順的國家是那國

我知道最不孝順的是日本

㈧ 世界上哪個國家最善良,除了中國

北歐的國家都不錯,人家一戰二戰都沒參加,是有智慧的國家。

㈨ 到底世界上哪個國家是對中國人最友善的

我同意"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的說法,在當今世界上誰對中國人最友善呢?
首先專,我先說屬一下俄羅斯。不錯,在中國的外交上很少有像俄羅斯那樣「鐵」的國家了。聯合軍演,能源共享,這些無非會鞏固兩國政府之間的友誼。
但是,我們必須要清楚的認識到,政府的行為往往不能夠代表民眾的選擇。在俄羅斯,認為中國人友善的並不佔大多數。相反倒有不少人認為一直作為俄羅斯的「世仇」的美國最為友善。
我個人認為,原因是:中國人的形象在大多數俄羅斯人的眼中都是奸詐無比,無承信可言。我認為這其中有中國共產黨的因素在,但更多還是由於早先中俄貿易中,中國人往往欺詐俄國人的緣故。
相反,美國是一個民主,富強,崇尚自由承信的國家。這自然會招來許多俄羅斯人的友善的目光。
我認為,對中國最友善的國家,大部分都是中國政府與之有恩的國家。
在亞洲一帶,我認為巴基斯坦對中國最為友善,在我認識的一個網友中,他曾多次稱贊過中國人對巴基斯坦人民的好處,他認為中國人才是最友善的。

閱讀全文

與哪個國家最孝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養老每月領多少錢 瀏覽:482
長壽至萬州動車時刻表 瀏覽:79
民營企業女性退休年齡 瀏覽:965
酒泉市駕駛證體檢在哪裡辦理 瀏覽:124
老人夜起大便三四次是怎麼回事 瀏覽:792
太原市當兵在哪個醫院體檢 瀏覽:287
父母去世家裡的房屋和土地怎麼辦 瀏覽:668
早安問候老人家 瀏覽:972
退休沒有單位怎麼辦理退休年齡 瀏覽:419
重慶到長壽的路有多少公里 瀏覽:505
藕怎麼做養生 瀏覽:74
上海退休工資調整方案 瀏覽:709
孝敬長輩刷碗 瀏覽:381
讀孝敬父母有感600字 瀏覽:347
幼兒園孝敬父母長輩禮儀教案 瀏覽:619
昌平沙河敬老院 瀏覽:116
73歲老人脊椎骨薄怎麼辦 瀏覽:661
銅陵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660
征地養老保險該交嗎 瀏覽:460
在京社保12年到達退休年齡 瀏覽: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