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重陽節來歷和節日風俗
重陽節來歷:起源到戰國時期;節日風俗: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插茱萸等。
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所以被稱為「重陽」。這一天正值仲秋季節,天高氣爽,非常適合登高遠眺,舒暢胸懷。因此,許多文人雅士會選擇在這一天登高、飲酒、賦詩,留下了許多詩篇。
重陽時節,處於夏冬季節轉換之間,天氣逐漸由熱向冷,由暖轉寒,人們極容易感染時疫;而且在陰陽觀念的影響下,九九重陽則象徵著陽數的極盛,而凡事盛極必衰,產生禍端。因此,人們覺得重陽是一個危險的時節。
那時人們通過登高野遊,以脫離原來地域的方式,躲避可能出現的災禍。這里有則傳說,體現了古人登高避禍的寓意。
歷史演變
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歷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蘊含著祗敬感德、禮樂文明深邃文化內涵。重陽節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古時南北各地風俗各異,先秦時期,各地習俗尚未融合流傳,重陽節習俗活動鮮見於文字記載。
現存有關重陽節俗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豐收祭饗天帝、祭祖的活動。據考證,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有在季秋拜神祭祖禮俗活動。
⑵ 重陽節的寓意是什麼意思 重陽節的由來
重陽節的寓意是尊老、愛老、敬老,其由來與《易經》中的陰陽數和桓景除瘟疫的故事有關。
重陽節的寓意:
重陽節的由來:
此外,重陽節在古代還有賞菊的習俗,因此也被稱為菊花節。菊花象徵長壽,菊花酒在古代被視為重陽飲酒祈福的吉祥酒。這些習俗和象徵意義共同構成了重陽節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