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竹子的外形特點
竹子,學名 Bambusoideae(Bambusaceae),禾本科多年生木質化植物。
竹枝桿挺拔,修長,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我國人民喜愛,有「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歲寒三友之一等美稱。
竹是多年生木質化植物,具地上莖(竹桿)和地下莖(竹鞭)。竹桿常為圓筒形,極少為四角形,由節間和節連接而成,節間常中空,少數實心,節由籜環和桿環構成。每節上分枝。葉有兩種,一為莖生葉,俗稱籜葉;另一為營養葉,披針形,大小隨品種而異。竹花由鱗被、雄蕊和雌蕊組成。果實多為穎果。
Ⅱ 孝順竹(禾本科 箣竹屬)栽培技術是怎麼樣的
Bambusa multiplex(Lour.)Raeuschel.[Bambusa glaucescens(Willd)Sieb.ex Munre.]
[形態特徵]
灌木型叢生竹,稈高~7米,徑1~3厘米,節間圓柱形,綠色,老時變黃色,長20~30厘米;稈籜寬硬,向上漸狹,先端近圓形,籜葉直立,三角形或長三角形,頂端漸尖而邊緣內卷;籜鞘硬而脆,背面草黃色,無毛,腹面平滑而有光澤;籜耳不明顯或不發育;籜舌甚不顯著,全緣或細齒裂,葉片線狀披針形,長 4.5~13厘米,寬 6~12毫米,頂端漸尖,葉表深綠色,葉背粉白色,葉鞘無毛;葉耳不明顯,葉舌截平,6~9月發筍(見彩圖 14 5)。
常見栽培品種有:
鳳尾竹cv.Fernleaf這一栽培品種以其矮而細的竹稈和小型的竹葉有別於其他品種和變種,稈高2~3米,徑不超過10毫米,通常自基部第二節開始分枝,葉10枚以上,長1.7~3厘米,寬3~8毫米,宛若羽狀。尤其適宜盆栽或作為低矮綠籬材料。
小琴絲竹cv.Alphonse竹稈黃色,間有綠色縱條紋。
[分布]
原產我國,分布於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湖南、浙江等地。江蘇、安徽南部引種也能正常生長。
[習性]
性喜溫暖濕潤氣候,但在南方暖地竹種中,孝順竹的耐寒力較強,在一般年份南京地區小氣候好的地段能安全越冬。喜排水良好、濕潤的土壤。
[繁殖與栽培養護]
種植最宜在3月間,選擇生長健壯、大小適中、無病蟲害、稈莖芽眼肥大、須根發達的1~2年生的母竹。挖掘時,要連蔸帶土3~5株成叢挖起。母竹留枝二三盤,余截去,及時種植,否則應放在陰涼避風處澆水保濕,遠距離運輸應妥善包裝,防止損傷根眼及振落宿土。由於孝順竹地下莖節間短縮,向外延伸慢,栽植密度應比散生竹要大,栽前穴底先填細土,施腐熟的廄肥,與表土拌勻,將母竹放下,分層蓋土壓襯,務使鞭根與土壤密接,澆定根水,覆土比母竹原著土略深2~3厘米。也可移蔸栽植,即削去竹稈,只栽竹蔸。
[觀賞與應用]
孝順竹竹稈青綠,葉密集下垂,姿態婆娑秀麗,在長江以南廣泛在庭園中作綠籬,或植於建築物附近及假山邊。
Ⅲ 竹子外貌的描寫
置身萬傾碧波的竹海,只見蒼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彎彎新竹,卻又象內柔情似水的少女;舉目望容去,那成方成陣的竹林,就象一隊隊,一排排跨馬飛戈的兵團,而當漫步兩旁茂竹夾道,竹葉輕輕拂面,又顯得萬般溫柔,寧靜和幽雅。
Ⅳ 關於竹子的名稱和介紹
「歲寒三友」之一、「四君子」之一。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這千古流傳的佳句,把竹子堅韌不屈的精神描繪得淋漓盡致。亭亭玉立的竹子經霜雪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集堅貞、剛毅、挺拔、清幽於一身。
人們把竹子的生物學特徵總結升華成了做人的品格和情操,有句詩說:「未出土時便有節,及凌雲處尚虛心」。
這里包含著深刻的哲理。自古以來人們不僅喜歡竹子的外形,更愛竹子的內涵。中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賦予許多生物以人的靈性,松、竹、梅,被稱為「歲寒三友」。「梅、蘭、竹、菊」喻為「四君子」。
(4)孝順竹的內涵擴展閱讀:
竹子的品格:
1、謙虛謹慎是竹的品格
竹最大的特點就是「腹中空空」。把竹子的縱向剖開,裡面只有橫隔的竹節,其他一無所有。有一句成語叫「虛懷若谷」,虛,就是謙虛;懷,就是胸懷;谷即為山谷;成語的解釋就是謙虛的胸懷就像山谷一樣。
而竹的「腹中空空」正好形象地表明了它的謙虛。腹中無物就必須從外界不斷地汲取營養,不斷充實自己,永不滿足。謙虛是竹的最顯著的精神。
2、高風亮節是竹的靈魂
「竹林七賢」中的嵇康,對世俗權貴的蔑視為統治者所不容,嵇康遭陷害被殺時,毫無畏懼,要來五弦琴,鎮定自若地彈了一首《廣陵散》,然後死於屠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