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順父母全文於丹

孝順父母全文於丹

發布時間:2023-08-07 02:57:43

A. 於丹教授教育孩子的話

1、在談到孩子上假期班這個問題上於丹教授說:很多事情不在於你做了什麼,而在於你怎麼做這件事,上各種班的孩子不一定不快樂,也不一定閑在家裡的孩子就更快樂,怎麼能保障孩子的快樂,比學多學少的更重要,挑班要有原則,要尊重孩子的意願。

2、在談到孩子成長過程中什麼最重要這個問題上時於丹教授說:人生什麼最重要?有兩個內容:一是他的尊嚴,二是他的自由。一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應該讓他意識到,他是獨立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你讓他覺得他有責任心,他有尊嚴,他有自由,這一點對孩子特別重要,他就能去選擇很多很快樂的事情。

3、在談到什麼是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愛時於丹教授說: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的,只有一種愛是以成功的分離作為它的目標,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對孩子最大的愛就是越早成功地分離,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越好。成功的分離是一種更節制,更內斂,更深沉的愛。分離的起點就是尊重。

4、在談到對孩子的尊重這個問題時於丹教授說: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對於一個孩子的尊重,就是對於他的尊嚴和自由有一種確認性,非常重要。而這一點主要是來自於家庭教育。

5、在談到對孩子人格和品質、心智和態度教育時於丹教授說:學校不能完成一個孩子這種完全的人格和品質的教育,學校不能夠完全去完成一個孩子心智和態度的開發。

6、在談到家庭教育這個問題時於丹教授說:家庭教育,不僅是我們的孩子在學習怎麼做獨生子女,還包括我們大人,怎麼學習做獨生子女的父母。學習做他們的長輩,學習不把他們慣壞了。跟著孩子一起成長,父母保持成長性,是很重要的事情。

7、在談到快樂的最高境界這個問題時於丹教授說:人的快樂分為依賴性快樂和創造性快樂。最高境界的快樂,就是無中生有創造的快樂,這種快樂,是貧困、疾病、挫折,乃至於死亡,都不能剝奪的一種樂觀。

8、在談到孩子群體生活中的好處時於丹教授說:孩子要有群體的活動,孩子在群體中的成長,他能得到的東西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得多。第一,他會自己動手創造快樂,第二,他會自覺認同規則,在群體游戲中建立規則意識,第三,他會在游戲中增進人的交往,而不是對物的依賴。

9、在談到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之間的關系這個問題時於丹教授說:孔子曾說道,人的成長,他的教育分三段,第一段叫「入則孝,出則悌。」就是進門要孝敬爹媽,出門要友善兄弟。這就是家庭教育,倫理教育。第二段叫「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就是言語謹慎,泛愛大眾,心中親近仁義道德,這是社會教育,這是一種行為上的教育。第三段說「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前兩樣都做好了,還有餘力,就念點書。現在是做反了,什麼餘力都沒有,就只有讀書了。反過來再受社會教育的修修補補,而我們失去的是家庭教育,也就是倫理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三步走是很有道理的。在家學習親情倫理之中基本的規矩,在社會上學個人際交往,最後在學問上再去提升你的理論。

10、在談到家庭教育的內容和責任這個問題時於丹教授說:什麼時候都不要認為家庭教育的內容和責任,是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可以完全分擔的,家庭的氣氛還是最重要的。

11、在談到中國人如何做一個世界公民這個問題時於丹教授說:今天這個世界,語言是國際的,但語法是民族的,用中國人的方式去做一個世界公民,是最容易走通的。

12、在談到家庭教育的核心這個問題時於丹教授說:成功是一個結果,成長是一個過程。成功是一個社會化的外在評價,成長是一種生命內在的自我評價。因此,尊重孩子的前提,是尊重自己,尊重自己,也是尊重一種生命選擇的狀態,而不是一個成功目標。父母和孩子之間,有一份對生命成長的尊敬。能夠把一個小小的個體,他的那種尊嚴、自由,他作為一個人的那種光芒,讓他調動起來,讓他自信,讓他快樂,這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13、在談到學齡前兒童國際評價標准這個問題時於丹教授說:學齡前兒童的國際評價標准,只有兩個方面,一個是關於情感表達的,一個是關於他的藝術和運動能力的。情感表達這個體系裡面,又包括兩個方面的指標,就是正面情感表達和負面情感表達,正面情感就是他對一個人的愛、喜歡、融合,而負面情感更重要,一個人的負面情緒不宣洩出來,久而久之他覺得負面情緒就應該是壓抑的,而久而久之壓抑,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要不就是爆發的失控了,要麼就憋成抑鬱了。第二個體系就是孩子在藝術和運動方面有非常好的能力,這比他識多少字什麼的要重要得多,運動的能力和藝術的能力保持了我們身體和心靈的健康。如果我們的孩子從小在情感表達方面是順暢的,能夠對於運動和藝術表達出來他們的熱愛,而且他有一種自由的、快樂的心,我們的家長不妨跟著孩子從頭再成長一次,成長比成功重要。

14、在談到孩子逆反這個問題時於丹教授說:最重要的是不讓逆反成立。你可以卸力,不讓這個逆反發生,就是太極中的最高境界「引進落空」。什麼是逆反,就是堅決不許的東西,他就一定要去試試,他就想試試這事有什麼結果,對孩子,成年人的包容就是你可以表現的一切雲淡風輕,除非是一些道德品質的問題。孩子出現逆反心理的時候,先想一想他要求的是什麼,他的道理是什麼。

15、在談到孩子學習不上進這個問題時於丹教授說:當我們並不了解孩子的問題出在哪兒時,其實最好的一種幫助,就是陪伴他。孩子學習不好的時候,家長的陪伴,從細節裡面找方法比從宏觀上找原則要好用的多。

家長面對孩子的時候,家長是強勢的,孩子是弱勢的,在看似弱小的孩子的內心,他有一個強勢的尊嚴,他有他強勢的小宇宙,讓他自尊而快樂地成長,這才是他成功人生的開始,希望每一位同行,每一位家長,能跟孩子一起成長,一同快樂,一同迎接成功。

於丹的女兒六歲,今年該上小學了。以前,覺得於丹是個善於學習、思考的現代人,大學教授,文化學者,看過於丹的《論語》心得,《莊子》心得,和我們距離很遠。現在,通過她述說女兒的點點滴滴以及自己的感悟,覺得她是位很用心的母親,喜歡她,更贊同和有感悟的是她說的這些話:

B. 於丹講座視頻愛心,孝心,責任心讀後感

今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於丹主講的中小學生 《感恩教育》。它令我內受益匪淺,容使我完美了的自己的品質,
提升了自己的修養,完美的自己的人生!
節目中主要講了四個方面:一、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二、
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三、如何讓我們的孩子自立、自強和自信?
四、如何培養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 於丹教授的講話極富感染力,
所說的話出口成章,令人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她精練的語言和
高度的概括能力,使人嘆為觀止。
於丹教授的字字句句引起了我無限的思考:孝,是一句溫馨的
話語,揉搓父母疲憊的心;是一把親切的嘮叨,分擔父母的痛楚;
是一首暖暖的小曲,解釋父母的情懷。讓我們做一個會孝的人吧!
愛心,是患難中的傾囊相助,是錯誤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痛苦
時抹去淚水的一縷春風。讓我們做一個會愛的人吧!自尊、自立、
自強、抗挫是完美人生的四大必備,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讓
我們在面對人生的荊棘時,揚起自尊、自立、自強、抗挫的風帆,
更加從容得徜徉也人生的海洋里!
感恩,是一個亘古不變的話題,總能引起人們的遐想,今天
我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讓我們做一個感恩的人吧!

C. 於丹《論語》感悟之孝敬之道 觀後感

《論語》的樸素和溫暖,就在於裡面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遠不失腳下樸素的起點。 孝敬之道就是這樣樸素的起點。 我們今天已經遠離了產生孝道的宗法社會。在現代社會中,父子的關系已經不存在跟群臣關系的對應,那麼,是不是可以說,「孝」已經過時了? 是不是在今天這樣一種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會里,「孝」就不是做人的很笨了呢? 一本《論語》捧在手裡,我們說它是樸素的,是溫暖的,那麼它的樸素和溫暖體現在什麼地方呢? 《論語》的樸素和溫暖,就在於裡面不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遠不失腳下樸素的起點。 也就是說,《論語》告訴我們修身養心的道理,並且還會給出一條腳下的路,讓我們抵達自己的理想。 孔子和他的學生有很多的問答。有一天,顏回、子路跟老師在一起聊天。老師說:「你們每個人都說說自己的志向吧。」 子路說:「我的志向就是,衣服、車馬這些好東西,與朋友一起享用,用壞了也沒有什麼抱怨。這就是我的願望。」 顏回說:「我的願望呢,就是一個人不經常誇耀自己,也不經常宣揚自己的功勞,能夠做到謙遜也就可以了。」 這個時候,學生們發現老師還沒有說話。子路對老師說:「希望聽聽老師您的志向。」 孔子呢,就淡淡地說出對自己人格理想的描述,很簡單,就三句話:「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孔子的志向就是希望做到讓老人得到安頓,讓朋友對自己信任,讓年輕人對自己懷念。 我們想一想,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不可能擺脫跟三種人的關系,那就是我們的長輩--- 生我養我的父母,我們的平輩--- 一生相伴的朋友,我們的晚輩--- 自己的兒女。 孔子先不去談我們怎樣建設家國社稷,怎樣建立多少功勛,而是說讓我的老人都可以安頓了,讓我的朋友對我可以信任、託付,讓孩子們覺得我是個值得追慕、緬懷的,如果我的存在能夠讓這三種人心中有這樣的種種寄託,也就夠了。 這里滿面,擺在第一位的是「老者之安」。 我們都在說,中華民族一種美德叫孝敬,但是,我們理解什麼是真正的孝嗎? 一個「安」字容易做到嗎?讓老人外在得其安身,內在得其安心,可能每個兒女都有自己的做法,但是真正能夠做好卻很不容易。 中國民間有個說法,叫做「百善孝為先」。一切善行都是從孝開始做起,因為這是人生中最深刻的親情,人人不可迴避。 在孝順這件事上,民間還有這樣一個說法,叫做「論心不論跡」。我們知道,不一定每一個孝子都有充足的錢財和高貴的地位,能夠按照他的夢想把愛摺合成一種物質條件給他們的父母。有時候一個深刻的心願,但是做起來卻只是一件朴樸素素的小事,小到微乎其微。 對老人的這種安頓,也許我們有種種標准,比如買多大的房子,買什麼樣的車,帶老人到什麼地方旅遊,讓他穿什麼樣的衣裳,有什麼樣的飲食,但是這些能讓老人真正安心嗎? 很多學生曾經問過孔子,什麼叫做「孝」。「自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游去問老師,什麼叫做孝啊 ?老師說,現在的所謂孝,就是說能養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但是這真的就是孝了嗎? 孔子接著反問,你看狗馬這個動物都能得到飼養,如果你只是做到讓父母衣食無憂了,但你對他們沒有發自內心的尊敬,那跟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這里孔子又是一個反問句:「曾是以為孝乎?」你竟然認為這是「孝」嗎? 子夏問老師什麼叫孝。孔子又說了一種現象,他說:做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你看看今天的所謂孝,就是有一些要做的事情,孩子們都會去搶著去干;在一個物質條件不很豐富的條件下,盡量讓長輩做到有吃有喝。但是,這樣竟然可以算「孝」嗎? 孔子的反問是令人深思的。中國人常常將「孝」和「敬」連用,孝敬孝敬,孝為行,敬為心,關鍵是我們心中對父母有那份深深的敬嗎? 今天是生活節奏加快的時代,兒女們總是太忙太忙了。 面對父母,今天的兒女應該要問問自己:如何要讓老人因為有自己這個孩子而得到安頓,我們怎樣做到真正的孝? 今天我們總在說,孝敬是一種美德。但是,它不是一種本能。我們反過來說一個命題,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有人說過那是美德嗎?沒有,因為那是近乎本能。 這個世界上,生物之愛都存在這樣一種現象,這個現象很美好,但也近乎殘酷:所有的愛都是下行的,也就是父母對兒女的愛。對父母來說,兒女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所以父母怎麼盡心都不為過。 我們看到很多故事,比如孩子得病了,這父母守在手術室外面,說把我的肝臟移植給他吧,把我的腎臟移植給他吧。我想,如果說能移植心臟,那肯能十個媽媽裡面有九個願意。 但是,我們去找找兒女為父母做過什麼事情,肯能遠遠不如父母對兒女做的多。 怎麼理解我們做到的孝,讓我們從孔子的這兩個反問句開始:我能養活父母了,是孝嗎?我凡事搶著做讓父母有衣有食,是孝嗎?那我們先來看看,父母對孩子這一生又意味著什麼? 有這樣一個故事(小男孩與大樹的故事) ... 這個故事,其實說的就是我們的父母和我們的一生。 老樹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都是在樹下玩大的孩子。我們每個人都體會過這樣的一種成長,在父母身邊長大,走向社會。但為什麼人到最後才會歸來呢?這就是平時常說的「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真到自己當了父母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有多麼的不容易。 可是,真等到我們樹根邊的時候,心裡就已經有太多的遺憾了,有很多能做的事情我們已經錯過去了。然而,父母跟我們很少計較。 這個故事聽起來好像很殘酷,但兒女的一生,不就是從父母身上獲得了那麼多的東西嗎?父母付出的是他們生命中最寶貴的愛。 為什麼孝敬是一種要大力提倡的公共美德,而不是每一個個人的生命本能呢?同樣是血緣,為什麼下行的愛這么自覺,如此濃烈,而上行的愛有時候卻顯得牽強呢?

D. 孔子曾經對他的學生們說過,孝敬父母什麼最難

有位老太太去兒子間找報紙,正碰上兒子回來。兒子剛談崩了一樁業務,心情不太好,見母親在自己床上摸索,生硬的說:「媽,你沒事在自己間好好獃著,別到處亂串。」母親解釋說:「我在找個報紙,順便在你們床上坐一會。」兒子臉色很臭出門前扔下一句:「吃飽沒事干。」夜晚12點,老母親便從七樓跳下了。 於丹教授在一次講座中說,兒女有條件很容易做到給父母車、,但是最難做到的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孔子曾經對他的學生們說過,孝敬父母什麼最難,是「色難」,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最難。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視和不耐煩,這種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為這會讓父母很不安心。 有人認為,子、請保姆、吃大餐、去旅遊就是孝順父母。其實,物質上給父母的享用,這是低層面的「孝」;而高層面的「孝」,應該表現為對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 「色難」難在何處?難在很難有一顆恭敬的心,難在沒有一個謙和的態度。於是「色悅」成了衡量一個人孝心的道德標尺。就是說,經常對父母微笑,經常敬重地對待他們,關心他們的精神生活。每天真誠地看著母親的眼睛,跟母親交談幾分鍾---不嫌棄,不抱怨,想對母親發脾氣時克制一下,始終和顏悅色對待父母,她們就會生活得開開心心的。 隨時都給父母好臉色,這是舉手之勞的事情,體現一個人的素養,可現實中不管什麼情況下都能做到給父母一個好臉色,又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天給父母一個「好臉色」,關鍵是心懷感恩之情,多想想長輩們的付出和哺育之恩。 真心愛父母,應該和顏悅色,從內心深處發出微笑,讓他們感到快樂、幸福。你怎樣對父母,子女也將怎樣對你!

閱讀全文

與孝順父母全文於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名人名言 瀏覽:665
陌生老人稱呼什麼 瀏覽:295
親戚給父母掃墓怎麼答謝 瀏覽:458
老河口駕駛員體檢在哪裡 瀏覽:285
重陽節郊遊通訊稿 瀏覽:563
現代人長壽的是 瀏覽:80
富順哪裡有養生 瀏覽:608
浦北為什麼有長壽之鄉 瀏覽:729
父母都在工地受傷了該怎麼辦 瀏覽:537
農村養老費多少 瀏覽:897
新聞中心走進老年大學拍攝 瀏覽:525
累計繳納社保多少年可以辦理退休 瀏覽:115
癌症體檢怎麼做最有效 瀏覽:575
今年徵兵體檢在哪裡河北 瀏覽:391
老年人肺臟主要變化 瀏覽:31
老人不聽話怎麼辦視頻 瀏覽:123
長壽是指 瀏覽:165
2017至2020山東養老金上調多少 瀏覽:753
社保繳15年未到退休年齡怎麼辦 瀏覽:837
養老院常用物品清潔消毒制度 瀏覽: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