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代社會是女兒更孝順還是兒子更孝順
當然是女兒了,俗話說女兒是小棉襖,這句話一點沒錯,女兒比較貼心,是如今無論在逢年過節,還是老人生病住院時,或是平日的生活照顧,都是女兒承擔了更多的責任。此現象一方面緣於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另一方面,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使得女性責無旁貸地挑起了為父母養老的大梁。甚至,這一現象隨著女性經濟地位的變化,也從城市向農村蔓延。現在家裡老人生病,都是女兒和女婿照看著,問老人,老人經常會說兒子們都在單位忙工作,有時只能抽空到病床前來看一看。倒是兩個女兒,輪流守在床邊,照顧母親,寸步不離,精心照顧,總沒有女兒體貼,也沒有女兒方便。這話倒也說明現在的女兒更孝順,其實,對於更多的老人來說,金錢、物質都是次要,老人對子女的要求不高,只要兒女多抽點時間陪陪老人,這比什麼都重要。現在社會女兒更孝順的重要原因是女性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家庭地位日益得到提高和鞏固。無論是社會生活還是家庭生活,「半邊天」發揮了重大作用。尤其在城市,越來越多的女性擁有自己的事業,她們有能力去贍養和孝敬老人,這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的主流。而越來越多的老人願意和女兒生活在一起,他們享受女兒貼心關愛,可以讓晚年生活過得更為安逸。這種現象,在經濟發達、女性收入高的城市和家庭當中表現更為明顯。
2. 是女兒孝順還是兒子孝順
都一樣,關鍵看抄教育方式
現有父慈,再談子孝。
我們說父慈子孝,而不是母生子孝,為什麼?
因為,如果只是單純生了一個孩子而不去愛他,孩子是不會對你孝順的,這也是老祖宗的道理。
因為,如果只是為孩子提供物質保障和生活服務,而不是慈愛,說白了,教育不走心,孩子也不會對你孝順,這也是老祖宗的道理。
你的那些親戚對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十有八九是停留在了物質和生活服務上,對孩子走心了嗎?我覺得可能沒有。某種程度上,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什麼樣的個性,有什麼愛好,討厭什麼東西……因為如果他們知道,也就不會發出:孩子長大了怎麼是這樣!這樣的父母養孩子,感動的是自己,跟孩子無關。
再者,把孩子當人,別當寵物。
你要在精神上把孩子當奴隸和半人,靠著經濟實力,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話語權,孩子長大了就會「農奴翻身把歌唱」。因為,潛意識里,你是敵人。
你要在精神上把孩子當成人,尊重他的想法、隱私,在所有人都覺得他不對的時候,你能夠站在他那一邊,而不是跟著所有人批評孩子,以彰顯自己的「地位」。孩子就會當你是朋友,對你講義氣,對你負責。
3. 贊美兒女孝順的語句
● 要想有福氣,必須孝順,一個懂得孝道的人在陽間一定會有福。
● 如果做兒女的不孝順父母, 就脫離不了苦難的業海, 不能登陸幸福的彼岸。
● 孝順,孝而不順,就是對爸爸媽媽好是「孝」;跟爸爸媽媽頂撞就是「不順」,所以孝順,孝和順是分開的。
4. 女兒和兒子都很孝順我這個媽媽,怎麼感謝他們
對於孝順的兒女,不需要感謝。
只要你自己好好的,身體健康,就是給他們最好的禮物。
只有做父母的開心,健康了。兒女才能安心工作,也才有心思過好自己的生活。
5. 為什麼在老人眼裡,女兒普遍要比兒子孝順背後哪幾個原因很現實
受舊思想危害,有一些人覺得,女兒嫁人便是男方家的人啊,女兒結婚後懷孕生子帶孩子,還要兼顧婆婆家,根本就沒有太多的時間顧慮自已的父母,可也正是因為這類忽遠忽近的疏離感,讓老人們對女兒更為思念,以致於,女兒難能可貴回家一趟,老人們就會十分喜悅,與常常回去的兒子對比,老人見到女兒當然是更喜歡,心情也越來越愉快。
老人們靠兒子的佔多數,也正因為如此,老人能把財產交給兒子,因此兒子假如不用心對待自己的父母,老人們就很容易產生起伏。而女兒長大以後一定要遠嫁的,老人們為了緩解女兒的壓力,一般不會規定女兒為娘家人做過多,只需可以幫門把就可以了,當女兒空出空孝順老人時,老人就會很感動,因此相比出來,老人自然就會感覺女兒更孝敬。
6. 重男輕女的家庭,為什麼女兒更孝順
一個網友在網上徵求大家的意見,她說她爸爸突然中風住院了,她媽媽一個人在老家照顧著。她還有個哥哥在城裡工作,但是不願意回去說是耽誤工作,她媽媽就打電話哭著求她回去幫忙。她其實不是不想回去,只是覺得太不公平。當年因為要給她哥娶媳婦,他爹媽就要把她嫁給一個她只見過一次面的人要彩禮,但是她不願意。她爸媽就對她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以後家裡什麼事情都不會再麻煩她,她就嫁了,還好她的丈夫對她很好。可是,現在家裡出了事,還是要找她,她不知道怎麼辦。
文章圖片1
重男輕女家庭里的兒子會變得自私,女兒更加靠得住
但是,據了解,後來這個求助人還是回去照顧她的父親了。因為她覺得父母就算更偏心她的哥哥,可是也把她養大成人了,她有責任贍養自己的父母。
其實,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很多重男輕女家庭里養出來的兒子通常性格都會很自私,他們只想著自己,連含辛茹苦把他養大的偏愛他的父母都不會怎麼顧及。而重男輕女家庭里養出來的女兒,反而會常常想著自己的父母,也會對父母很孝順。在遇見什麼事情的時候,反而是善良心軟的女兒更加靠得住。
文章圖片2
很多偏心兒子,忽視女兒的老人,老了之後都很後悔
很多重男輕女家庭里的老人在老了之後,都對自己年輕時候的偏激思想感到後悔。我在一個節目中就看到過,一個老人把所有的財產都給了他的兩個兒子,結果因為他生病身體味道不好聞,他的兩個兒子竟然都不願意讓他跟著他們一起住,最後是他最不重視什麼財產都沒得到女兒把他接到了自己家中進行照顧。這個老人就在就在節目里哭著說覺得自己對不起女兒,他真後悔當初沒有好好對待女兒。
文章圖片3
很多老人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覺得只有兒子才會給自己養老,女兒嫁到了別人家,心也不會再放在自己身上,所以他們就會重男輕女。他們覺得必須要好好培養自己的兒子,給兒子最好的一切,將來他們老了,兒子自然會對他們好,至於女兒隨便養養,給口飯吃就行了,反正養老也指望不上她。但是,愚昧的他們並不知一個人孝不孝順,根本跟性別沒有絲毫關系。有的兒子會孝順自己的父母,但是有的兒子沒有良心,就不會對父母好。有的女兒雖然嫁了出去,但是她們知道感恩,不會對自己的父母不管。如果家長因為養老問題就偏心兒子,忽視女兒,那他們老的時候很可能會後悔。
7. 兒子和女兒哪個更孝順
兒子和女兒哪個更孝順
其實,老人會覺得女兒比兒子孝順,孝順的原因有這三點:
1、父母的傾訴內容在我們生活中,父母都會跟兒子一起住,如果發生矛盾或者不愉快的事情,父母都喜歡跟自己的女兒傾訴,而在跟女兒傾訴時,父母更多的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而如果和自己的兒子傾訴,因為對象主體發生變化,所以父母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會更加的含蓄。尤其是當兒子結婚後,父母認為兒子更多地承擔起一個家庭生計的重任,自然也不願意和兒子多聊些瑣碎的事情。
2、家庭結構與關系這點在兒子和女兒結婚後會表現的更加明顯,因為家庭結構的原因,很多家庭中都是女方負責料理生活瑣事和人際關系,男方更多的是擔起養家重任。
而且一般女孩結婚後會更加依賴自己的親生父母,而男孩結婚後會跟父母保持和婚前一樣的關系。但有時候因為一些家庭瑣事,很多男孩子結婚後就會和父母漸行漸遠。
這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很多時候距離產生美,父母對女兒的要求也會有所不同,女兒和父母之間沒有生活瑣碎的牽絆,自然也就會有「女兒更懂自己」的想法。
3、思考問題的角度這其實就是男女區別本分的原因,女孩子更加的感性化,她們會根據父母的心情來委婉表達自己想法,但是男孩子更多地是喜歡直來直去,很多時候直來直去的說話方式和說話內容會讓父母接受不了,自然便很容易產生「女兒比兒子孝順」的想法。
其實,就像父母愛孩子一樣,孩子們也都是愛自己父母的。我們所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愛我們。大家的初衷都是好的,只不過有的時候表達和行動會讓我們產生「親近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