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重陽節要干什麼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中國傳統節日。和清明節一樣受到很多人的重視,那麼重陽節干什麼呢?
1、登高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2、吃重陽糕
重陽糕亦稱"花糕"。為了美觀中吃,人們把重陽糕製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灑上一些木犀花,這樣製成的重陽糕,香甜可口,人人愛吃。
3、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鼓勵啊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花,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4、飲菊花酒
菊花含有養生成分。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做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重陽節可以去登高、吃重陽糕、賞菊、飲菊花酒,有的地方重陽節還去祭祀祖先。
❷ 重陽節要干什麼事情
1、重陽節,也叫做登高節。由此可見登高遠眺活動是重陽節必須進行的活動,也就是說在這-天裡面你登高山眺望遠景了,那才算是過了重陽節。這點住在城市裡面的人們應該利用這個時機好好外出登山,-來鍛煉身體,以景養情,二來過一個真正意義的重陽節。
2、重陽節,中國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季秋豐收祭祀演變而來。「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更多關於重陽節要干什麼事情,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8a0c941616101371.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❸ 重陽節要干什麼
1.曬秋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廣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復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檯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
2.登高
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歷史悠久。登高風俗其由來大致有四:其一是源於古人的山嶽崇拜;其二是源於「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其三是源於登高「辭青」;其四是源於附會上一個荒謬傳說「桓景登山避災」。
3.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隨著歷史的發展演變,不少地方家族觀念和祭祖觀念正日漸淡薄。古時重陽祭祖的傳統習俗在嶺南一帶仍盛行,人們會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
4.放紙鳶
放紙鳶是南方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鳶為主要特徵的。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紙鳶亦現在的風箏。 在民間傳統,重陽節除了登高,放紙鳶也是一個特色。
5.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賞菊習俗源於菊文化。[13] 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❹ 重陽節一般都要干什麼
九九重陽,今又重陽,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時間是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因為在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在9月9日的時候,兩個九相重,所以就稱作重陽。而古時候古人認為九月九重陽是一個非常吉利的日子,所以在那一天的時候就舉行了一些活動,慢慢的就形成了重陽節。
江西省在重陽節的時候舉辦曬秋活動,把大量的新鮮瓜果蔬菜曬干貯藏,在重陽節這天又被稱為曬秋節。
這些就是中國重陽節這天一些風俗活動比較典型,比較出名的地區,這裡面有你的家鄉嗎?你們那裡在重陽節的時候又做些什麼呢?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
❺ 重陽節的主要活動是干什麼
北方也就是登高,插花
南方多數吃桂花糕
❻ 重陽節要干什麼
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鼓勵啊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花,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
重陽節的傳說
重陽節與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也被附會上一個神話傳說作為登高習俗「起源」。該傳說見於梁朝吳均的神話志怪小說《續齊諧記》。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
景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受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神話故事的影響,一些地方的人們認為重陽是個凶的日子,於是為了鎮壓凶氣、戰勝凶氣,重陽節的的主要儀式活動就是登高,其它的都屬於附加活動。
❼ 重陽節人們通常會做什麼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農歷九月九日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7)小愛重陽節要干什麼事擴展閱讀
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坐標。
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火神的休眠意味著漫漫長冬的到來,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
古人紀元通用干支,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正月建寅,第九個月為戌月,戌為火庫,戌月火入庫。戌在位西北方處《洛書》乾卦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