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三國時期誰孝順

三國時期誰孝順

發布時間:2023-04-03 23:45:42

Ⅰ 三國第一孝子到底是誰

臧霸,十八歲時父親因為正直,不聽從太守的胡作非為而被關押,臧霸冒著生命危險帶人救走了父親,因此流離失所,索性後來黃巾起義隨陶謙立大功,後成為一方諸侯,呂布的盟友,最後跟隨曹操,立下赫赫戰功,最終享受榮華富貴。其次子臧舜是晉朝散騎常侍,長子臧艾,其子臧權,他的孫女是司馬炎時期宮女。

Ⅱ 凡事孝為先,三國時期的孝子有哪樣的故事

中國歷代王朝長久以來奉行的都是以孝治國,兩漢皇帝的謚號絕大多數都有一個孝字比如漢武帝謚號孝武皇帝,漢獻帝謚號孝獻皇帝等等,所以孝子的事跡歷來都為人稱頌;三國時期有名的孝子其實不少比如“袖中懷綠桔,遺母事堪奇”的陸績和“卧冰求鯉”的王詳等等。今天要說到的三國三大孝子都和劉備有點關系:一位謀士,兩大名將,劉備錯失其中兩人。

劉備真正錯過的名將是日後威震北疆,斬烏丸王骨進、破鮮卑軻比能的田豫田國讓。《三國志》記載:“田豫字國讓,漁陽雍奴人也。劉備之奔公孫瓚也,豫時年少,自托於備,備甚奇之。備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歸,備涕泣與別,曰:“恨不與君共成大事也。”公孫瓚和劉備是同窗好友曾一同拜在當時的大儒盧植門下,公孫瓚對劉備前期幫助很大,田豫“自托於備”有點拜在劉備門下之意,豫州和幽州相隔很遠,可想而知如果田豫不是因為孝順要侍奉母親,有很大的可能會跟著劉備,以田豫的能力一定會成為劉備麾下一員不可多得的大將。

Ⅲ 三國演義中有」三孝」嗎

郭嘉,郭奉孝;曹仁,曹子孝;法正,法孝直。是不是這「三孝」?呵呵
那是曹操兵敗華容道之後,在北歸的路上,三次嘲笑周瑜和諸葛亮智謀不足,未在路上埋伏。但是事實卻相反的故事。

Ⅳ 為什麼說孫權比較孝順

為什麼說孫權比較孝順?

孫權性格多謀善斷,謙虛服人,懂事理。為什麼孫策會把大權給了孫權?那時候的孫權年紀輕輕,二十齣頭,資歷不深,難以服眾。

孫權孝順母親有那些呢,曾記得孫權把妹妹許配給劉備,被吳夫人找到房間里罵,說了句:你好大的膽子,你放肆,深知不好的孫權,立馬跪下,立刻認錯,從這可以看出孫權是真的孝順卻不敢與之爭吵。

孫權的孝順體現在他對江東基業的重視,對江東百姓的負責,把對父母的孝順變成對江東的孝順,這才讓江東立足於三國。

Ⅳ 三國盡孝故事

懷橘遺親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陸績成年後,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寫《太玄經注》。
哭竹生筍
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後來他官至司空
卧冰求鯉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閱讀全文

與三國時期誰孝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