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了

重陽節了

發布時間:2023-04-03 07:37:32

重陽節是哪一天幾月幾日

今年重陽節的具體時間為年10月4日星期二。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是傳統節日,很早很早以前是為了祭祀秋季豐收。數字九在《易經》中屬於陽數,所以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九九歸真,古人認為這個節日是吉祥的日子。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戰國時期。屈原的《遠游》詩中,就有「集重陽入帝官兮」之句。戰國時代,重陽已受到人們重視,但只是在帝宮中進行的活動。

重陽節的習俗農歷九月,金秋送爽,丹桂飄香,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蠢鎮則盎然,旅物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熱鬧非凡。

到了漢代,過重陽節的習俗漸漸流行。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呂後的謀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賈氏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為妻。賈氏便把重陽的活動帶到了民間。

賈氏對人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從此重陽的風俗帶棚便在民間傳開了。

重陽節被正式定為節日,則始於唐代。此後的宋元明清,每逢九月初九,宮廷、民間都會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唐代的許多大詩人如王勃、孟浩然、李白、王維、杜甫等,都留下過關於重陽節的詩篇。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早晨,用片糕搭兒女的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之本意。重陽糕的製作古人比較講究,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有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意。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小紅紙旗,點蠟燭燈。

意欲用「點燈」、「吃糕」來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點都稱之為重陽糕。

② 重陽節是什麼時候

重陽節是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

重陽節是屬於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被稱作為重九節,主要習俗就是喝菊花酒、踏秋、登高、賞菊、插茱萸等。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做搭顫。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



重陽節的習俗:

1、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2、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這大概是用「點燈」、純敗「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3、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戴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戴,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戴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

4、賞菊花

在重陽節期間,各種各樣的菊花,正是盛開的時候,枝枝所以觀賞菊花也成為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賞菊花的節日習俗,傳說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歸隱田園後,以隱居、賦詩、飲酒、愛菊聞名,後人就效仿他,也希望自己的風光和陶淵明接近,於是就有了重陽賞菊花的習俗。

5、飲菊花酒

重陽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菊花酒,就是用菊花作為原料釀制而成的美酒。在《西京雜記》中有記載說:每年菊花盛開的時候,採集菊花的莖葉,雜以黍米釀成,至來年九月九始熟。

③ 重陽節是什麼節日都做什麼

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據現存史料及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季秋有豐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在重陽節人們要干什麼



在重陽節人們要干什麼

登高遠眺

重陽節,也叫做登高節。由此可見登高遠眺活動是重陽節必須進行的活動,也就是說在這一天裡面你登高山眺望遠景了,那才算是過了重陽節。這點住在城市裡面的人們應該利用這個時機好好外出登山,一來鍛煉身體,以景養情,二來過一個真正意義的重陽節。

佩茱萸

茱萸微毒,有除蟲作用。重陽節佩茱萸和端午節佩菖蒲的作用相似,都是在於除蟲防蛀。重陽節後被稱為:十月小陽春,小陽春的意思是說重陽節後天氣有一陣回暖;重陽節前降雨多、天氣潮秋熱也尚未退盡,衣物容易霉變,配茱萸可以防蟲。

賞菊

農歷九月是菊花盛放的季節,所以,農歷九月又稱菊月。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菊花寓意著長壽,與重陽節的尊老內涵不謀而合,而且重陽節歷來有賞菊的習俗,每年的重陽節各大省會城市均有大小菊花展,三國魏晉時期,重陽節還有聚會、飲酒、賞菊賦詩的習俗。

④ 重陽節是指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

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4)重陽節了擴展閱讀

【浙江】紹興府重陽節互相拜訪。桐廬縣九月九日備豬羊以祖,稱為秋祭。同時也在重陽節綁粽子,互相饋贈,稱為重陽粽。

【江西】婺源縣九月九日,篁嶺舉辦曬秋節。婺源篁嶺古村還保留較好的「曬秋」生產生活現象,秋季有大量新鮮蔬菜瓜果需要曬干貯藏,形成了蔚為壯觀的景象。

【安徽】銅陵縣以九日重陽為龍燭會,以迎山神。削竹馬為戲,據說可以驅逐瘟疫。近年合肥熱電組織開展重陽節慰問主題活動。

【雲南】近年雲南昆明舉辦「我們的節日·重陽節」主題活動。

【湖北】武昌縣於重陽日釀酒,據說此所釀之酒最為清洌,且久藏不壞。應城縣重陽節是還願的日期,甚家皆於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⑤ 重陽節是什麼節日

重陽節是什麼節日

重陽節是什麼節日,重陽節是自古流傳來的一個傳統節日,我們在這一天一般都會開展許多風俗活動,在近年來,我國又將重陽節定為了老人節,下面我就來帶大家看看重陽節是什麼節日。

重陽節是什麼節日1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遍插茱萸,以表達對親人的思念。同時,重陽節也是尊老節、愛老節,晚輩向老一輩表達敬愛、關懷之情,也是我國的老人節。

首先,重陽節是夕陽紅的象徵。重陽時節,秋高氣爽,五穀飄香,是收獲的季節,是成熟的季節。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象徵年節成熟,象徵夕陽紅。清代大詩人袁枚(1716—1797)在一首自勵養生詩中寫道:放棹西湖發浩歌,詩情畫意兩如何。莫愁秋老山容淡,山到秋深紅更多。

其次,「九九」與「久久」同音,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九九重陽是雙九重疊、日月並陽,人們認為這個日子很特殊,是一個特別值得慶賀的日子,應該特別對待。用它來象徵年高德劭、年德並應的老年人最為貼切恰當。菊花是秋天的寵兒,是重陽節的寵兒,相傳菊花也是長壽的象徵。宋代給它起了一個別致的雅號「延壽客」。

重陽時節,百花日漸凋零,而菊花卻獨立寒秋,神韻高雅,嫵媚動人。用秋菊象徵老人,從形象到氣質都很恰當。老年人成熟、恬淡、寬容,為人民建功立業,有過貢獻,德高望重,猶如九九重陽,秋菊點翠——因此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也是順理成章。

重陽節是什麼節日2

重陽節發展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

重陽節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戰國時期。戰國時代,重陽已受到人們重視,但只是在帝宮中進行的活動。

漢代

過重陽節的習俗漸漸流行。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呂後的謀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賈氏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為妻。賈氏便把重陽的活動帶到了民間。賈氏對人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從此重陽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了。

三國時代

「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

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

唐朝

重陽節被定為正式節日。從此以後,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宋代

重陽節更為熱鬧,《東京夢華錄》中曾記載了當時北宋重陽的盛況。《武林舊事》也記載有南宋宮廷「於八日作重九排當」,以待翌日隆重遊樂一番。明代,皇宮中宦官宮妃從初一時就開始吃花糕。九日重陽,皇帝還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覽勝。

明代

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慶祝,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

20世紀80年代

中國一些地方把夏歷九月初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中國在19 89年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節」、「敬老節」。

2012年12月28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重陽節是什麼節日3

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中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死去的先人。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是中國普遍採用的儀式,祭祖的.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節日。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西漢時候人們就開始在此時設宴求壽。19 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這可以說是重陽節在新時代中國的新表現形式,將重陽節的意義,從先人轉向了今人,從歷史轉到了當下。

對於重陽節的意義,將中華敬老傳統加以深化和外延,發見的正是作為中華傳統根本之一的孝道。你的父母或長輩也許還沒成為老人、不需要敬老,但孝道卻仍然需要。

⑥ 重陽節是哪一天

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為重陽節,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歷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所以重陽節又叫重九節。

九九重陽又與「久久」同音,因此重陽節又意味著長長久久,代表著人們的美好願望,重陽節又恰好在秋天,金秋佳節有著深遠的寓意。人們對重陽節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也有不少贊美重陽節的篇章。

重陽節的傳說故事

重陽節的核心是尊敬長輩、設宴祈福、登高賞菊。重陽節最早是在戰國時期形成的,到了漢代被正式定為一個傳統節日。相傳東漢有一個叫桓景的人,他住的地方被瘟魔纏繞,父母也因此而死。

於是桓景就到東南山拜師學藝,想要打敗瘟魔。桓景學成之後,他的師傅給了他一包茱萸葉子和一瓶菊花酒。桓景回到故鄉,把茱萸葉子分給百姓,讓他們到高處去,這樣瘟魔就不敢靠近他們了,又喝了菊花酒,之後就去找瘟魔決斗,最終成功的將瘟魔殺死。從那之後,重陽節就產生了,並且還有插茱萸、喝菊花酒、登高的習俗。

重陽節風俗有哪些?

1、賞菊

重陽節在我國有悠久歷史文化積淀,因為重陽節的時候是菊花開放的最佳時間,也是賞菊的好時候,從古代起我國就有賞菊花的習俗,因此重陽節又被稱為菊花節,而賞菊習俗也斗戚是從此刻流傳於世。

2、登返槐高

重陽節的時候不僅是菊花開放的好時候,而且此時秋高氣爽,最是適合登高遠望。 自古代起,民空世陵間就有重陽節登高的傳統,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篇也很多,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就是其中一篇名作。

3、插茱萸

茱萸味濃,有驅蟲的作用,古人認為在重陽節的時候插茱萸能夠祛除疾病、庇護身體。 很多人會在重陽節這天登高、采來茱萸,將茱萸插在門前,或者經過簡單的加工,做作成香囊,佩戴在身上。

4、喝菊花酒

 菊花的食用價值很高,不少人還會將菊花釀進酒里,做成香甜可口的菊花酒,重陽節的時候用自製的菊花酒來招待客人,也是別具一番風味。人們會在這一天跟家人、朋友一起賞菊花、喝菊花酒。

5、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叫花糕、菊糕、五色糕,外形上沒有固定的形態,可以根據心意隨意變換,寬泛來說,各地吃的松軟糕類都可以稱之為重陽糕。有的地方還會在重陽糕上插一用紙做的紅旗,並點上蠟燭,意寓著紅紅火火,熱鬧喜慶之意。

⑦ 重陽節是幾月幾號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

重陽節就要到了,但是許多朋友還不知道重陽節是幾月幾號以及關於重陽節的一些知識等,那麼快和我一起來了解下吧!以下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重陽節是幾月幾號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重陽節是幾月幾號

重陽節是每年的農歷時間九月初九,有著祭祖登高的習俗。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

重陽節自古以來就有登高望遠、賞菊吟秋的習俗。倡導全社會樹立敬老、孝老、愛老的風氣,作為傳統節日重陽節,它凝聚了中華民族千秋萬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濃濃情思。

重陽節的美好寓意主要是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兩方面。古時候人們認為九九重陽是非常吉祥的日子,民間在重陽節期間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插茱萸、拜神祭祖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的含義,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重陽節的來歷

相傳重陽節的來歷是九月九日黃帝去世之日。在《汲郡家竹書》中說:「黃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徹者,削木為黃帝之像,扒談帥諸侯朝奉之。故司空張茂先撰《博物志》亦雲:黃帝仙去,其臣思戀閣極,或刻木立像而朝之,或取其衣冠而葬之,或立廟而四時祀之。」從而可見黃帝逝世後,以左徹為代表的群臣對他十分懷念、尊崇,多有祭祀之舉。從漢宣帝開始,就把九月九作為民間祭祖之日。祭祀黃帝分為公祭和民祭兩種。公祭是清明節舉行,而民祭則在重陽節舉行。

一年便有春秋兩次祭祀。這也是重陽節祭祀先祖習俗的重要源頭,也被認為是重陽節的來歷緣由。

重陽節的詩句

1. 記得眉山文翰老。曾道。四時佳節是重陽。——陳與義《定風波·九日登臨有故常》

2. 從來菊花節,早已醉東籬。——劉慎虛《九日送人》

3. 重九共游娛,秋光景氣殊。 他日頭似雪,還對插茱萸。——權德輿《酬九日》

4. 白頭太守真愚甚,滿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5. 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晏殊《少年游·重陽過後》

6. 青山遠近帶皇州,霽景重陽上北樓。——王昌齡《九日登高》

7. 茱萸插鬢花宜壽,翡翠橫釵舞作愁。——王昌齡《九日登高》

8. 逢高欲飲重陽酒,山菊今朝未有花。——張籍《重陽日至峽道》

9.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龍山飲》

10. 無酒泛金菊,登高但憶秋。——王貞白《九日長安作》

11. 重陽雖已過,籬菊有殘花。——白居易《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12.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13.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14. 偶遇閏秋重九日, 東籬獨酌一陶然。——白居易《閏九月九日獨飲》

15.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卓文君《怨郎詩》

16. 酣歌欲盡登高興,強把黃花插滿頭。——殷堯藩《九日》

17. 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白居易《閏九月九日獨飲》

18. 節物驚心兩鬢華,東籬空繞未開花。——高適《重陽》

19.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20. 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李白《九日登山》

21. 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孟浩然《尋菊花潭主人不遇》

22. 九日登臨有故常。隨晴隨雨一傳觴。——陳與義《定風波·九日登臨有故常》

23. 九日天氣清,登高無秋雲。——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

24. 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25. 又是重陽近也,幾處處,砧杵聲催。——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重陽節的祝福語句子

1. 九九芳納派辰重陽鶴添壽,願秋風捎去我的思念和祝福,祝你越活越精神,越活越春茄碰年輕!

2. 秋菊燦爛開笑顏,賞菊吟詩重陽節。登高遙望山高遠,思念切切在心間。茱萸遍插疾病離,祝願親人體康健。簡訊送去我心願,祝福常伴在身邊。重陽節到了,願你健康如意!

3. 賞賞秋菊,心情愉悅,其樂融融;插下茱萸,寓意吉祥,寄滿牽掛;登高望遠,家人安康,遙寄思念;把酒臨風,頻送祝福,重陽快樂!

4. 登一座高山心底寬,采一束菊花望遠方。灑一瓶玉液寄哀思,插一枝茱萸祁平安。人一生嶄短如雲煙,干一番事業鑄輝煌。重陽節,願你平安吉祥,只爭朝夕!

5. 重陽節到心內酸,兄弟親朋不見面。登高望遠親人盼,遍插茱萸保平安。菊花飄香香味遠,送我祝福到身邊。不求金銀多無限,不求官運多亨通,只願親人多見面,幸福生活有源泉。重陽節到了,祝你健康平安!

6. 九九重陽節,心中思念濃,茱萸作信封,作信紙,捎去心中思,簡訊表寸心,願君體健安,仕途步步高,好運常相伴,永做幸福人。祝重陽快樂!

7. 我採集一縷丹桂的芬芳,把它凝聚成一團五彩斑斕的祥雲,它載著我的祝福飄向你,在重陽節為你送去吉祥與健康;祝重陽節快樂!

8. 縷縷清風彌漫著芳香,片片落葉飄落著祝福,重陽齊聚的溫馨在招手,節日假期的在噴薄。我願化作清風陽光白雲,給你載來如意健康財富。重陽節快樂!

9. 登高望遠逢凶化吉,菊花飄香幸福來報道,身插茱萸願你永快樂,遇難成祥生活比蜜甜,重陽糕,菊花酒,打包送給你,祝你九九重陽節過得愉快。

10. 秋菊朵朵迎風綻,悠悠清香沁心脾;賞菊品茶樂逍遙,出門郊遊樂陶陶;遍插茱萸寄思念,登高遠眺送祝福;祝願親朋身安康,事事如意享幸福!

11. 有老才有小,重陽莫忘多敬老;有空多回家,父母心裡樂開花;嘮叨別厭煩,說的全是好經驗;時光容易逝,親情歲月忽已晚;孝敬不嫌早,一片孝心全家好!

12. 佳節又重陽,金秋十月爽,日月兩重歸,相映地久長。在這個神清氣爽的好日子,祝全國老人們節日快樂,健康長壽!

13. 用快樂聚首,用真心開酒,用祝福斟酒,用舒心祝酒,用愜意飲酒;祝你九九重陽節,吃掉幸福,飲盡甜蜜,大醉快樂!

14. 送你一杯重陽酒,願你幸福久久長,送你一棵重陽菊,願你事業節節高,送你一句重陽日的問候,願你重陽節快樂。

15. 秋高氣爽,彩雲追月,桂花飄香,歲歲重陽,今又重陽,登高賞菊,不似春光,勝似春光!重陽節快樂!

16. 且是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蒼龍日暮尚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重陽將至,祝你節日快樂,身體康健。

17.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8. 又是一年九月九,舍棄一毛祝福你,晴空萬里好時節,賞菊乃是最美景,發條簡訊祝福你,願你早早回家,萬事事事順利,重陽快快樂樂!

19. 別樣重陽夜,皓月當空掛,黑夜一點明,燈火闌珊處,願與君共醉!親愛的朋友,我已經准備了茶,重陽糕,茱萸香,這樣的重陽夜就等你與我共賞共嘗!

20. 艷陽高照,秋菊飄香。茱萸高掛,重陽來到。登高望遠,祝福滿滿。思念親朋,祈願多多。祝你重陽佳節身體健康,事事順心,幸福常繞!

21. 重陽重陽萬事不難,在這個和平幸福的年代裡,祝你們全家節日快樂!身體健康!

22.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墜。

23. 面對九九重陽風起葉落,保持良好的心態,培養樂觀豁達之心也是保健養生的重要內容。

24. 今日重陽想到你,想要相見不容易,真摯祝福送給你,願你順心又如意。簡單的祝福,真實的關心。重陽節快樂。

⑧ 重陽節是什麼時候

重陽節的時間

重陽節的時間是2022年10月4日,星期二,壬寅年 虎年 九月初九。

重陽節人們要做什麼

在我國的古代民間人們到了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農歷九月九日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還有著躲避災難的寓意。

重陽節的朋友圈句子

1.九月初九是重陽,一見傾心結姻緣,相持相伴到白頭,老來登高憶滿頭。信息祝福呈吉祥,問候關懷暖心窩,願你重陽心歡喜,健康歡樂到永久。

2.秋涼,菊黃,茱萸葉長,又到重陽;雲歸,雨飛,千山萬水,思念相隨;葉落,蕭索,關山漠漠,情意如昨;鴻雁,翩躚,劃過眼簾,留在心間;登高,遠眺,敞開懷抱,驅走煩惱;祝福,幸福,收納百福,一生有福;朋友,長久,遙送問候,願你無憂!

3.九九重陽已來到,秋菊綻放添吉祥;茱萸高懸掛門樓,福佑全家保安康;徒步登高心情好,舉目遠眺精神爽;祝你重陽走鴻運,萬事如意事事順!

⑨ 重陽節是什麼意思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