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過度孝順的男人叫什麼
過度孝順的男人叫愚孝,什麼都順從父母的意思。
旁觀者清。當聽到他們的這些事情後,其他朋友都說,這算什麼事呢,都說清楚不就完了。好在是孝順,不孝順的那才叫麻煩呢。你們這種孝順叫過度孝順。不要以為把所有的好吃的都擺在父母的跟前他們都能接納下。父母們都說,我們老人,吃不了多少了。
那像上述那位姐姐一樣,不分科學與否,一股腦地將好東西都放在一起給父母喝,且不說有些危險,光是那五味陳雜也是老人接受不了的,何況還存在消化問題。你們這種孝順叫過度孝順。不要以為把所有的好吃的都擺在父母的跟前他們都能接納下。
其實講到孝順,不是你感到快樂就認為父母也快樂了。而是,只有他們快樂了才是真正快樂了。孝順孝順,只有順了才是孝。人老了,像個孩子。他們更是希望被認可,被理解,被寵愛。也許不需吃得太好,但是一定要給他們一個笑臉。
2. 對女人來說,應不應該嫁給一個太孝順的男人
不要嫁給一個太孝順的男人,因為這樣的男人只會聽他父母的話,不會照顧你,對你也不會特別的關心關愛。
3. 我和男朋友分手的原因,他太「孝順」了,我錯了嗎
導讀:傑倫的歌里唱著要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而在現實生活中,對媽媽言聽計從的男人是萬萬不能碰的。這是為什麼呢?
03
剛談戀愛時,因為不和男方父母打太多交道,很多事情都隱於霧中,尚不可知。
從前覺得他每天都會和媽媽通電話,事無巨細地告知生活狀況是因為重視父母,是孝順聽話,可後來才發現他是真的很沒有主見。從買襯衫挑顏色到工作調度,他什麼都要詢問父母的意見。
朋友身為女朋友給他參考意見,他點點頭說「嗯」,然後又打開微信說問問媽媽怎麼看。
朋友質問說:「你多大的人了,怎麼一點主見都沒有,什麼都要問你媽?」
男生反問:「我媽生我養我,我聽她的有錯了?」
今年他倆同居以後,朋友才發現男生真的一點家務都不會做,也不會伸手幫忙。
她說他懶,男生說以前在家都是媽媽做的,而且媽媽說了以後要娶個體己的媳婦能照顧自己的,話里反倒怪罪朋友不夠體貼了。
而且他不愉快就會想要媽媽安慰,其他人根本抵不上。
最讓朋友傷心的是五一節的時候本來和男生說好要回自己家看奶奶的,朋友是由她奶奶帶大的,很是情深。
可臨到臨了,男生媽媽一個電話讓他五一回家陪她看牙醫,男生果就選擇回家侍奉他的母上大人了。
朋友因為這事鬧了情緒,結果男生的媽媽覺得朋友很不識大體,一點氣度都沒有,而男生也是堅定的站在他母上大人那一邊,開始對朋友進行單邊制裁。
「我其實以前也覺得他有一點媽寶吧,但覺得不至於會影響我們談戀愛。慢慢覺得是個人都會受不了!」
04
確實,性格優柔寡斷,缺乏主見……媽寶男身上有很多點都會讓人覺得難以接受。
但最讓人覺得可怕的,是他對父母的言聽計從。爸媽說什麼就是什麼,其他人的良心建議也沒法改變他媽一句「不行」。
在他的眼裡,你是不是他相伴一生的人就取決於他母親的一句話。而這樣的男人,註定不會成為你所期盼的良人。
換個說法而言,媽寶男是沒有什麼擔當的。無論是生活還是感情,他們都學不會獨善其身,也不願意去承擔應有的責任。
並且在他們的心裡大都堅定不移地認為一些矛盾之所以會產生完全是是因為女友達不到父母的期望,還要害得自己左右為難。
在《巨嬰國》里有這樣的描述:有一種人,他們雖已成年,但骨子裡還是什麼都不懂的嬰兒。
「媽寶男」是無法站在自己的角色去理解、評價這個世界的,他們只是一昧地認為父母的觀點一定是正確的,凡事聽他們的總沒錯。所以父母的意志就是他們的意志。
這些人,雖然生理上已經成熟,但就心理而言卻宛若孩童。
他們最會做的事就是對父母言聽計從。不管怎麼樣,媽媽的話就是權威,不容置疑更不能反抗。
哪怕全世界都覺得這不對,但母親的選擇總是為了我好。我又怎麼能對不起母親的期盼呢?
而這樣的孩子雖說是個「孝子」,卻註定無法成為一個稱職的好丈夫。
05
演員朱雨辰的母親在參加《我家那小子》時羅列出了自己選兒媳的種種標准,一定要是要和她一樣的「賢妻良母」。
而她每天的日常就是盡心盡力地照顧兒子,凌晨四點起來為兒子煲湯,家裡一概家務全包。並且不余遺力地灌輸著這樣的思想——連這些都做不到,怎麼能算一個好媳婦?
而從小耳濡目染的朱雨辰的姐姐看到母親如此對待弟弟,所以恐婚至今未嫁。
不僅如此,朱母還為朱雨辰安排見很多她中意的覺得應該是兒子良配的「好兒媳」,朱母感嘆自己喜歡的兒子都不接受。而朱雨辰自己找的女朋友她又不是很滿意,因為她們都做不到像自己那般貼心。
所以一來一去,都四十歲的朱雨辰現在還是個單身漢。
節目播出後,廣大網友分分吐槽。朱雨辰都四十歲的人了,又不是小孩子。他母親的做法真是讓人汗顏,攤上這樣的媽,哪個女人還敢嫁啊?
在為朱雨辰母親愛兒子的方式大為咋舌時,我們不難發現,作為媽寶男的朱雨辰本事也是存在問題的。
雖說母親疼兒子是天性使然,但都這么大的人了對於母親打著愛的名義進行各種干涉,他自己從沒有「拒絕」過。
可能他心裡也會想,我都這么大的人了,她幹嘛什麼都要「操心」?而同時又坦然地接受著這份「操心」。
06
現在的年輕人找對象,看的東西很多。
大家心照不宣地認為,婚姻不是過家家的兒戲。每個你疏忽了的點都可能都會讓你在往後的婚姻中不時陣痛。
很多人問,到底怎麼才能擁有一段和和美美的婚姻?在我看來,除了需要兩個人用心經營外,旁人的「不插手」也是不可少的。
婚姻是它兩個不同的人捆在一起,要把稜角不同的他們打磨地同樣光滑細膩,這本身就是不容易了。
更別說要在這盞天平上再擺上一個super重量級的「媽」,那不失衡才怪。
如果只知道對母親言聽計從,這樣的男人能否擔得起你的未來真的很難說,就算是在一起了,怕也是一輩子只能過被「干涉」的生活了。會有一雙手,無時不刻不在介入你的生活,為你的男人捆上母愛之線,把他變成一個傀儡,堂而皇之的操控。
當然,我從未覺得會反駁母親就是成長,但是如果一個男人從骨子裡覺得「言聽計從」沒有什麼問題,也從未想過改變的話,那可以說是弱水三千,這瓢是萬萬不可取的了。
若你真的嫁給了一個媽寶男,你收獲的可能是一個只聽媽媽話的「大寶寶」和覺得你破壞了母子親情的寶媽,而你大概會成為受氣包似的局外人。
而女人和一個男人結婚圖的不過是須臾的此生能有一個能同你互相遷就,需要,共同成長的人。一個會讓你覺得往後餘生哪怕道阻且長,但只要是他一切都好的人。一個會你放在心上,有擔當,會用自己的雙手撐掙出一個屬於你們的家的人。
他會坦誠待你,給你想要的幸福。
而這樣的人,絕不會是還心靈還需嗷嗷待哺的聽話「寶寶」。
4. 男人太孝順怎麼辦。。
耐心看看這兩個故事,也許對你會有所幫助:
孝感動天
舜歷來與堯並稱,是傳說中的聖王。相傳舜的遭遇很不幸,父親瞽叟是個盲人,母親很早去世。瞽叟續娶,繼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頑、母囂、象傲」的家庭環境里,父親繼母弟弟幾個人串通一氣,必欲置舜於死地而後快;然而舜對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順,與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沒有絲毫懈怠。舜因為能對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堅守孝道,故在青年時代即為人稱揚。堯征詢繼任人選,大家就推薦了舜。堯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在各方面都表現出卓越的才乾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性格謙和,為人厚道,道德高尚,只要是他勞作的地方,便興起禮讓的風尚;他到了哪裡人們都願意追隨,相傳他耕作的地方,山裡的大象都來替他耕地,天上的禽鳥替他撒種。因而荒涼的歷山中他居住耕作的地方一年就變成了村落,二年變成了郡縣,,三年變成了人丁興旺的都市。堯得知這些情況很高興,賜予舜許多禮物。
舜得到了這些賞賜,瞽叟和象很眼熱,他們又想殺掉舜,霸佔這些財物。瞽叟讓舜修補倉房的屋頂,卻在下面縱火焚燒倉房。舜靠兩只斗笠作翼,從房上跳下倖免於難。後來瞽叟又讓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卻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將舜活埋在裡面。幸虧舜事先有所警覺,在井筒旁邊挖了一條通道,從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時間。瞽叟和象以為陰謀得逞,自鳴得意,後來舜回到家,父弟老大不高興,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順父母,友於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誠懇謹慎。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舜與堯一樣,同是先秦時期儒墨兩家推崇的古昔聖王。儒家的學說重視孝道,舜的傳說也是以孝著稱,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為儒家倫理學說的典範。孟子極力推崇舜的孝行,倡導人們努力向舜看齊,做舜那樣的孝子。」他甚至設想舜為天子,而瞽叟殺人被捕,舜雖不會利用權力破壞刑律而將其赦免,但一定到監獄里偷偷地把父親背出來,一起逃到海濱,過無憂無慮的日子,為了共享天倫之樂而忘掉天子的地位。《二十四孝》中贊詩:隊隊春耕象,紛紛耘草禽。 嗣堯登寶位,孝感動天心。
單衣順母
孔子的學生閔子騫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回並稱,他為人所稱道主要是他的孝,孔子稱贊說:「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閔子騫年少時生母早喪,父親續娶,閔子騫為後母虐待,兩個弟弟也對他嗤之以鼻。冬天後母用不能擋寒的蘆花絮棉衣給他穿,用棉絮給自己親生的兩個兒子做棉衣。一天,父親出門,中途馬匹受傷,閔氏兄弟輪流拉車,閔損拉車時因寒冷打顫,將韁繩掉落地上,其父不知情,批評他嬌氣懶惰,用馬鞭打他 ,打破棉衣蘆花飛出,又查清後母之子都穿棉絮衣服,慚愧憤怒之極就想把後妻休了。子騫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閔父十分感動才饒恕了後妻。從此以後,繼母對待子騫如同己子,全家和睦。後人把這一故事稱為「單衣順親」和「鞭打蘆花」。《二十四孝》有詩贊曰: 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 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孔子也高度評價他,贊揚說:「閔損(子騫是他的字)平時不亂說,講出話來就非常正確。」如果你喜歡曲藝的話,可以去聽聽已故老藝術家關學增的北京琴書《鞭打蘆花》,歷史典故經過藝術加工後更有感染力。
這兩位都是我國歷史上以道德聞名於世的先賢,都受到過父母的虐待、兄弟的排斥,可是他們待以廣大的寬容之心,並沒有憑借血氣之勇破壞再組合家庭的和睦,都是以自己的忍讓恭謹來維系骨肉親情,不失孝悌之義。從而能夠名垂千古。我們偉大的華夏民族歷來推崇道德高尚的人,雖然秦漢唐宋都是鼓吹忠君的封建王朝,可是歷朝歷代都是自譽「以仁孝治天下的」。民間也流傳著「百善孝為先」的諺語,希望你以寬容忍讓為懷,克盡子道,關愛兄弟。在鄰里朋友間博得一份美名,日後必然有益。我們去看《西遊記》中孫悟空剛剛出世四海訪道時遇到靈台方寸山的樵夫,得知他終日斫柴養母後,也高度稱贊他「是個行孝的君子,向後必有好處」,可見神仙也敬佩贊賞人類社會中的具有高尚精神的凡人。更何況父母是你的監護人,兄弟姐妹是你後半生世上的至親骨肉。想到這種關系,你的怨氣是否減輕了一點呢?
當然忍讓也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父母兄弟的逼迫虐待窮凶極惡,你還是要請求法律幫助的。
教給你一招,不妨把上述兩則故事以你自己私人日記的形式表現出來,故意使你的父母兄弟看到,我想鐵石心腸的人也會觸動靈魂的。
愚直之言,言語唐突,若有冒犯,望乞海涵。但是誠意全君孝節,拳拳之心,希望兄弟能夠明鑒。
5. 勸你,太孝順的男人還是別嫁了!
01
《弟子規》中「百行孝為先」的教條,讓我們根深蒂固,「孝順」被視作人類的優良的品質。大多數姑娘會把「孝順」,作為她們擇偶標准之一。
一些涉世未深的姑娘,她們看到「孝順男」對他父母謙恭有禮的樣子時,會認定,這個善良感恩的男人,以後也會如此待你父母,視為至親,將來也必定對妻子寵愛有加的。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02
同事小璐就是嫁給了一位妥妥的「孝順男」。
據同事小璐說,當初選擇她老公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孝順,覺得孝順的男人一定不會差到哪裡去。可是,後來她才發現,當初的想法,錯得有多離譜。在這里,我們暫且稱小璐老公為B君吧!
B君是家中獨子,兩人結婚後,很順理成章地與B君父母住在一起。
婆婆傳統思想嚴重,總是以自己的觀點干擾著小璐的生活方式,而最讓小璐無法忍受的是,婆婆從不允許兒子做任何的家務活,也容不下兒子對媳婦寵愛。
「這些家務活不該由男人做,讓小璐干吧!」
「媳婦不能這么慣著,會寵壞的。」
「你不能讓我兒子去干,這些都是女人活。」
......
夠變態了沒?
相信無論是哪家媳婦,都受不了這樣的婆婆。而面對這些婆媳之間的矛盾,B君從來都是一面倒,倒向婆婆。
「多體諒我媽,為了供我上大學,平時省吃省用的,不容易。」
「老人家嘛,我們身為後輩,就得尊敬她們,不與她們計較。」
「她是我媽,你嫁給我,也應該像我一樣孝順她、遷就她。」
「她是我媽,這些都是小事情,忍一忍就過去了,何必較勁。」
......
對於婆婆的各種刁難與苟刻,B君從不為小璐說一句持平的話,也從不敢對婆婆說一個』不『字。還明裡暗裡的護著婆婆,從不維護小璐的權益,這樣的婚姻狀態讓小璐生感疲倦。
03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例假來了。
那天,領導要檢查工作,小璐忙得焦頭爛額,剛好又來了例假,工作的忙碌再加上身體的不舒服,使得小璐頭暈轉向,全身軟呼呼的。回到家,像癱瘓似的,一頭倒在沙發上,一動不動的。
B君走到小璐跟前,一臉溫柔地問:「怎麼啦!」
小璐可憐巴巴地說:「今天累癱了,剛好例假又來了,很不舒服,幫忙倒杯溫水給我吧!」
B君把溫水遞給小璐時,剛好被婆婆看到。
婆婆板著臉發話:「一回來就倒在沙發上,這像話嗎?什麼事都不幹,還讓我兒子給你倒水,有這樣做媳婦的嗎?」
來例假的女人心情特煩躁,一聽婆婆這么說,立刻發飆:「我對你忍無可忍了,你是變態?還是失心瘋呢?總是不允許兒子對妻子好,要是這樣,當初就不該讓你兒子結婚,一輩子單著,陪著你過就可以了!」
婆婆沒想到媳婦竟敢這樣的沖撞自己,讓她預料不及,一時語塞。
這時,平時沉默寡言的B君,竟然開腔訓斥道:「你還懂尊卑之分嗎?你怎麼可以這樣對長輩說話,她是你婆婆,你懂規矩嗎?」
這時,小璐的眼淚瞬間涮涮直下,平時婆婆怎樣欺負自己,B君從來不幫忙說一句公道話,而現在,自己只是把事實說出來,他就護著婆婆說話,在他心中無可替代的人是婆婆。
小璐終於明白, 他這種不是孝順,而是愚孝。
一氣之下的小璐,搬回了娘家並發出狠話:要麼搬,要麼離!
B君的愚孝最終弄得兩邊都不可開交的僵局。
04
孝順與愚孝是完全不同的。
「孝順」的男人,擁有獨立的人格,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父母過得舒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出現分歧時,會聽取父母的意見和想法,但絕不是完全聽從,無論是不是會讓父母不悅,最終還是會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決定。
「太孝順」的男人等同於「愚孝」,他們認為父母的話都是對的,盡管心裡知道父母有不對的地方,也不敢言明指出。當妻子與父母鬧矛盾時,他們只會一味地要求妻子與自己一樣孝順,認為這樣才是子女該盡的孝道,殊不知,他們的過份孝順,已經演變成了「愚孝」。
這種偏執的「愚孝」,嚴重影響著婚姻的幸福指數。
05
正常的親子關系,應該是彼此獨立,平等尊重。而不是一方過於干擾,一方唯命順從,這種是扭曲式的孝道,殺死了不少婚姻家庭。
在擇偶方面,我們應該選擇精神和思想獨立的男人,他們會在父母與伴侶發生沖突時,堅定的捍衛她們的權益,不偏執!
姑娘們,請別讓「愚孝」的男人走進你的婚姻,嫁給這樣的男人,等同於把自己推進永無天日的深坑裡!
何必苦了你媽媽的女兒呢?
-END-
圖片來源於網路,涉及版權請聯系刪除。
6. 男朋友過於孝順怎麼辦
還沒有結婚就要慎重了。還有你自問是不是做到一個做晚輩應該有的行為。如果是你的錯,那他可能是氣話,如果你只是一點點的不注意而犯的錯,他就發很大的火。那你就要小心了。
不要急於結婚。多和他母親溝通,如果能和好母親友好相處那就很好。如果一點都不能那你就要考慮了。
一個人孝順是很好的。但一個人的孝順到了不講道理的地步,而且自己又認為不是錯。那就要非常糟了。
7. 如何對付太孝順的老公
"小宇宙"的丈夫是家裡的長子,下面有個年齡差距不大的弟弟。他上孝父母,下顧弟弟,努力地盡著自己的本分和責任,即便在結婚以後,也是如此。比如為了照顧懷孕的妻子,他常常會買一些水果回來,但從來都是一式兩份--因為他的弟媳婦也懷孕了;比如妻子要去醫院產檢,但同一時間弟媳婦也要去,他就選擇陪弟媳婦去,而讓妻子獨自去醫院;比如當聽說弟弟經濟上有些緊張,他就去向同事借錢回來給弟弟用(後來說是母親要求他這樣做)。
如此種種事情,讓身為妻子的"小宇宙"憋了一肚子氣,她理智上很清楚一大家子同住,瑣碎的事情確實會很多,可是讓她感到更加不平衡的是,丈夫的弟弟卻從來不這樣對待她。也就是說,她的丈夫對弟弟的妻子很好,可是弟弟卻不對她報以同樣的回報。她常常為了這樣的事和丈夫鬧矛盾,以至於都有了離婚的念頭。
由於節目長度和形式的限制,我當時無法對"小宇宙"說得太詳細。嫁了"愚孝"老公,除了哭泣、生氣、吵鬧,還可以有更具效果的應對方式。
首先你要明白丈夫為什麼要"愚孝"。那往往是因為他有一個過於強勢的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他的母親就給了他很多不恰當的情感枷鎖,使得他在成年以後依然要用種種方式向母親"效忠"--通常都是他身體成年了,但心理和情感上依然只是個小男孩--某種程度上來說,他不見得很享受自己的做法,他只是沒有辦法掌控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一切(當然,他要麼無法說清楚自己的內心感覺,要麼他沒有勇氣承認這個事實)。
所以,表面上看"愚孝"的老公是問題,但真正的問題根源是他的母親拉他拉得太緊,而他又沒有能力掙脫那繩索。
其次,影響丈夫一個新觀念:結婚後,要將妻子放在第一位。基督教國家的男人不會為這個問題作難:老媽和老婆同時落水,你要先救誰。因為他們通常都會毫無壓力地選擇先救老婆,因為在他們的文化里,結婚後將妻子放在第一位是理所當然的事,有很多理由可以讓他們這樣做。而在我們中國的文化里,如果竟然有人提出這樣的觀點,基於前面對"孝順"的歷史原因的分析,老人們肯定會震驚地覺得真是世風日下。
但事實上,也只有丈夫將妻子放在第一位(而不是父母和孩子),他才能真正做到孝順。一個情感和心理上不被滿足的妻子無法保持情緒平靜,她自然也就無法和顏悅色地對待公婆,即便有些女人能做到和顏悅色,但對自己內心感覺的壓抑久了會導致生病,而生病則使家庭經濟陷入困頓,孩子無人照看,婚姻幸福家庭穩定就更加談不上了。
想想看,男人盡心盡力地要做個孝子,可是他的妻子非但無法做個孝順
8. 過於孝順的男人,真的不能要嗎
我認抄為:真正成熟的男襲人一定會孝順,但不會過於孝順。凡是要掌握分寸,做得恰如其分就好,太過孝順,那就是做過了,做過了就不會帶來好的結果。
為什麼這樣說呢?我親身經歷的,我老公就過於孝順。
一個過於孝順的老公,他能擔任好好兒子的角色,但是他短期之內絕對無法轉換角色,當好一個好老公和孩子的好父親。一個男人結婚後也許會經過時間的洗禮,慢慢地轉換角色,同時擔任好 兒子、丈夫、父親這3個角色。但是,一個過於孝順的男人,他一定要花很長時間才能認清自己丈夫的身份,孩子父親的身份。多長時間呢?不知道,10年,20年,30年~~我也不知道有多少個女性能等待這么長時間就為了等老公對自己對孩子好一些。
另外,一個過於孝順的老公必然把他父母寵溺得有點點無法無天,嫁給這樣的老公就得承受他有點無法無天的父母,我們是中國式家庭,中國式婚姻。估計沒人可以做到婚後和老公家人沒有一點點聯系~~~
我就嫁了一個過於孝順的老公,我的日子挺煎熬的,我越過越沒有信心了~~只能是我讓著他和他父母的呢~~
9. 為什麼過於孝順的男友千萬不能嫁
我從來不覺得一個「孝順」的兒子就會是一個好老公,雖然舊的觀念總是給我們洗腦,說什麼如果連爸媽都不愛的男人怎麼會愛你。事實上,那些敢於在父母和妻子之間選擇支持妻子的男人,他們的婚姻生活會更幸福,而一味收到父母左右的男人,婚姻以失敗告終的卻非常多。因為所謂的「孝順兒子」,說穿了,不過是一個沒有心理斷奶的懦弱男人,不敢抵抗父母的強勢壓力的聽話兒子罷了,沒什麼稀罕的。
一個真正的好男人,大多不會把「孝順」這一點體現得多麼突出。好男人有他的事業,不能有太多的時間陪著父母,但是父母如果需要幫助,他一定是第一個出現的人;好男人有他的堅持,懂得拒絕父母的一些無理取鬧,但是如果是父母合理的需求,他一定在父母開口之前就替他們准備好。這樣一個不能時常陪著父母,又不能做到「聽話」的男人,自然不是人們口中的孝順兒子。
因為他懦弱,所以他的依賴心很強,一輩子你都要替他規劃生活,並且習慣依賴的男人就會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習慣一點信任一個人,就不輕易改變,父母說的他就覺得都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