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園重陽節活動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兒園重陽節活動教案(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一、活動目標:
1、幼兒能積極的參與活動,初步學習兒歌。
2、通過兒歌,懂得要關心老人,要對老人有禮貌。
3、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
二、活動准備:
1、課前幫助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重陽節的知識。
2、爺爺奶奶笑哈哈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圖片上有誰呀?(爺爺奶奶)他們怎麼啦?(他們笑了)
師:他們為什麼笑呢?(請小朋友說一說)
師:原來他們要過節了,所以笑得那麼開心。
師:你們知道爺爺奶奶要過什麼節了嗎?(九九重陽節)
(二)、欣賞兒歌《九月九》
師:你們喜歡爺爺奶奶嗎?(請小朋友說一說)
師:老師也喜歡爺爺奶奶的,所以老師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你們想聽嗎?
1、老師完整地朗誦兒歌一遍。
師:小朋友,你聽到兒歌里說了些什麼呀?(請小朋友說一說)
2、再次讓幼兒欣賞一遍。
3、引導幼兒學習兒歌。(幫助幼兒矯正個別發音)
4、教育幼兒要做一個聽話的乖寶寶,要有禮貌。
四、活動總結:
教師針對幼兒今天的表現,及時的給予評價,鼓勵和表揚那些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同時,教師也要留意那些能力相對較弱的幼兒的情緒,通過表揚和鼓勵,增強其自信心。
五、活動延伸:
教師讓幼兒回家以後把今天所學到的童謠唱給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聽。
附兒歌:《九月九》
九月九,重陽到,
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哈哈笑,
我請他們吃甜糕,
媽媽/爸爸誇我好寶寶。
幼兒發展目標與主要內容:
1、初步知道重陽節的基本習俗,願意和爺爺奶奶一起歡度節日。
2、自發尊老愛老的情感,增進親子關系。
3、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准備:
橘子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1、介紹重陽節
(1)老師引出重陽節主題
師: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它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爺爺奶奶的節日。今天,我們小朋友都把自己的爺爺奶奶請到我們幼兒園里老過節了,開心嗎?
(2)邀請爺爺奶奶來介紹重陽節
師: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嗎?
我們的爺爺奶奶本領都很大的,我們請他們來告訴我們,好嗎?
師生共同邀請部分爺爺奶奶來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
2、幼兒為爺爺奶奶捶捶背。
師:今天是爺爺奶奶們的節日,我們一起來為他們捶捶背吧,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好嗎?
3、喂爺爺奶奶吃橘子。
師:老師知道爺爺奶奶很愛我們的小朋友,經常喂你們吃飯,剝橘子給你們吃,今天老師也准備了橘子,你們想怎麼做呢?
4、為爺爺奶奶穿鞋子
游戲規則:請爺爺奶奶把鞋子從起點脫下,拿到終點擺好,爺爺奶奶返回起點的椅子坐下,幼兒在起點准備,等老師喊開始時,幼兒從起點跑到終點,拿到屬於自己的爺爺奶奶的鞋子,穿過障礙物。快速回到起點,為爺爺奶奶穿上,的小朋友獲勝。
5、結束活動。
師:今天呢,小朋友都知道了是爺爺奶奶的節日,也用很多方式表達了對爺爺奶奶的愛,那麼現在我們用愛的抱抱來再次感謝爺爺奶奶吧。
活動目標:
1、知道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體驗他們對自己的愛,激發尊敬他們的情感
2、在與爺爺、奶奶一起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感受相互關愛的溫暖和快樂
活動准備:
1、 皺紋紙搓成的小紙球
2、 彩色橡皮泥
3、 音樂「愛我你就親親我」「過新年」
活動過程:
1、 介紹重陽節:
老師:我們中國有很多特有的節日,其中重陽節就是我們祖國專門為老人設定的節日。重陽節那天很多老人會去爬山登高,今天我們在幼兒園幫爺爺奶奶慶祝節日,祝願他們身體健康。
2、 討論表達愛的方式
老師: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疼愛自己的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他們是怎麼照顧我們的?(幼兒回答問題)我們小朋友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觀看視頻)
3、 幼兒給老人獻吻與老人擁抱(老師:剛剛小朋友回答的都很棒所以老師也給了你們獎勵。老師剛剛是怎樣獎勵大家的?你們得到老師的擁抱或親吻開心嗎?爺爺奶奶照顧我們那麼辛苦現在我們也來抱抱他們親親他們讓我們可愛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也開心一下。)
4、 音樂律動——親親您、抱抱您(老師:孩子圍在老人周圍在老師的帶領
下做律動)
5、 親子游戲:包餃子
四、結束活動:作品展示合影留念
通過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幼兒豐富以下經驗:
1、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2、爺爺、奶奶非常關心小朋友,我們也應該尊敬爺爺、奶奶。
3、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重陽節有許多美妙的傳說、故事和詩詞。
5、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6、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活動准備:
1、大繩一根,小繩若干;花手絹;橘子若干。
2、音樂《感恩的心》、《小蘋果》、《嘚啵嘚啵得》、《好娃娃》。
3、現場作畫紙。
4、家長園地:請家長配合,提前鼓勵幼兒在家裡幫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關愛老人的情感;
三、各年級主題活動
小班:
游戲《拉個圓圈走走》(小一班和小二班)、給爺爺奶奶捶捶背(小三班、芽芽班和小五班)
中班 :
游戲《蹲蹲樂》(中一班和中二班)、《丟手絹》(中三班和苗苗班)
大班 :
花樣跳繩(大一班和大二班)、現場作畫(大三班、果果班和大五班)
集體活動:
舞蹈表演
四、具體活動程序總指揮:
孫東鳳 祁豐鴿
(一)活動主持: 祁巧利 宮萌萌安全管理:
全體班主任音樂播放: 王艷玲節目督導:李璐璐攝 像:潘曉會
(二)活動對象:幼兒、祖父母、老師
(三)活動時間:201年10月21日
(四)活動地點:合峪鎮敬老院
(五)活動流程:
1、請爺爺奶奶入坐。
2、老師:爺爺奶奶真辛苦,今天是爺爺奶奶的節日,我們一起來給爺爺奶奶過節好嗎 ?
3、為爺爺奶奶慶祝節日,全體幼兒齊祝爺爺奶奶節日快樂;4、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唱歌《好娃娃》。
5、花樣跳繩表演。
6、舞蹈表演。
7、做游戲。
8、現場作畫。
9、寶寶給爺爺奶奶捶背(幼兒剝桔子給爺爺奶奶吃)。
10、送上自己的禮物給爺爺奶奶。
11、集體合影留念。
(六)、伴隨《感恩的心》結束。
教學反思:
設計思考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結合重陽節開展關於"尊老、敬老"為目的主題活動是非常必要的。重陽節帶給 我們不是登高、賞菊、吃重陽糕,而是一種信息:老年人更需要愛、需要健康、快樂。他們需要的也許並不是你的錢物,不是禮物,而是你一聲深情的問候…….創建一個愛老敬老養老助老的氛圍,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為了更好地從小培養他們尊老愛老的優良習慣,幼兒園在重陽節,組織孩子們與自己的爺爺、奶奶們一起聯歡,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等老人的關心和愛護。
小網路:據現存史料及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季秋有豐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重陽節相關手工:
九九重陽節 濃濃敬老情
人物DIY 奶奶(外婆)手工貼畫
有關重陽節的兒童畫圖片
重陽節爺爺奶奶簡筆畫圖片
【活動目標】
1、知道重陽節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
2、學習如何幫助老人。
3、激發尊敬老人的情感。
【活動准備】
1、VCD光碟《常回家看看》。
2、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斷。
3、課前和幼兒園的爺爺奶奶取得聯系,到重陽節這一天把他們請來。
4、幼兒人手一份自製禮物。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看VCD光碟《常回家看看》。
1、剛才你看到的是什麼?(引起孩子們的情感共鳴)
2、片中表現的是什麼內容?(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團圓的情景)
3、引出老人節:我們小朋友有自己的節日,老人也有自己的節日,介紹農歷九月九日就是老人節。
4、你們知道老人節是怎麼來的嗎?
二、介紹重陽節的來歷。
1、老人節也稱重陽節,相傳在我國古代有個叫恆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據說這樣可以避邪。因此,重陽節登高就逐漸形成一種風俗。打那以後,在九九重陽這一天有不少詩人做詩來紀念。
2、教師講述:在這一天,許多地方的人們都有登高、爬山、賞菊、吃重陽糕的習俗,其中登高和吃糕都含有「步步高」的祝願,為表示對老人的敬意,我國將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3、觀看專題錄像片《百歲老人》(老人們歡樂度晚年的情景)
教師講述: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我們國家非常重視和關心老人,各地都為老人修建了敬老院,我們小朋友要尊敬長輩,知道在長輩生病時要表示關心,老人過生日,送一些禮物給他們。
4、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周圍的老人是怎樣過重陽節的。(扭秧歌、跑旱舸、打腰鼓等等)
5、在重陽節,你是如何做的?(給老人送禮物等)
6、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樣尊敬老人的?
三、敬老愛老活動。
1、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是姥姥、姥爺、奶奶、爺爺的節日,在過節的時候,我們在家裡可以給老人買許多東西,和他們一塊過節。我們這里的爺爺奶奶們天天為我們做菜做飯很辛苦,我們一起來孝敬一下他們吧。
2、給老人送禮物,並對老人說句祝福的話。
3、請小朋友一起跟爺爺奶奶們合影留念,活動在《常回家看看》樂曲聲中結束。
四、延伸活動。
1、取得家長配合,讓家長和幼兒一塊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買禮物,表達孝心。
2、在家中為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地點:
教室
活動准備:
場地准備、麵粉、芝麻、各種形狀印模、食品保鮮袋、各色絲帶、
活動目標:
1、 雙手合並練習「搓圓」知道手的力度。
2、 激發關心長輩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向幼兒介紹重陽節:你們知道農歷9月9日是什麼節日?
二、引導幼兒說出爺爺奶奶平時對他們的關愛並說說自己將如何愛爺爺奶奶。
三、幼兒討論:你想製作什麼小禮物送給爺爺奶奶?
四、幼兒操作製作餅干、教師觀看指導幼兒用印模製作餅干。
五、包裝禮物袋。
六、幼兒將自己製作的小禮物贈送給爺爺奶奶,並送上一句祝福的話。
活動反饋:
十月,我們迎來了九九重陽節。在節日的氛圍中我們用歌聲、用自己動手製作的小點心傳達著我們對長輩們的感恩之心。
在前期,我們告訴了幼兒再過幾天就是爺爺奶奶們的節日了,你們准備用什麼方式傳達你們的情感?並請幼兒悄悄的回家跟父母商量,不要告訴爺爺奶奶。我們要給他們一個驚喜。於是,孩子們將這次的活動視為了一次特殊的任務。認認真真的回家商量著。從爸爸媽媽給我們的信息中得知,有的孩子還特別關心爺爺奶奶,詢問著他們喜歡吃什麼,喜歡些什麼東西等。家長們積極的回復給我們提供了無窮的力量。兩天後,我們進行了討論,幼兒說出了很多爺爺奶奶喜歡的東西。現在的孩子能關心身邊的長輩,能從自我的意識中體會到關心他人的樂趣。
談話活動後,我們進行了製作小點心的活動。當一切材料擺在幼兒面前後孩子們驚奇的說:「還有芝麻呀!今天做的湯圓和以前做的不一樣。」通過老師的示範後孩子們懂得了搓的力度和方法很重要,決定著點心的外觀。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的開口笑做完了,送到廚房炸好後孩子們看到自己親手做的點心開心極了。每個人都說要回家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吃。
第二天,我們又進行了交流,孩子們積極的說著自己帶點心回家後家長們的反應。通過自己的努力孩子們感受到了給別人帶來快樂自己也會非常的快樂。從而對自己家的成員有了更深的情感。
通過這次的活動,我們也深感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園的互動,我們的教育就是要不斷的與家庭產生互動,產生共鳴,才能讓家長信服教育,配合教育。今後還應將此類活動的准備工作做的更充分,教師的前期准備也應更充足。
㈡ 幼兒園小班《重陽節》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准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重陽節》教案(精選9篇),歡迎大家閱讀。
一、設計思考:
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叫老人節,是一個屬於敬老愛老的日子。而平時孩子們享受著老人們無限的關愛與呵護,覺得是理所應當,稍有不滿還大發脾氣。因此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孩子們體驗與老人間濃濃的親情,並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情感。這也是意在讓幼兒感受中華傳統美德。能把享受長輩的愛的感情進行遷移,讓孩子們去愛自己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幫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進感情的世界,體驗幸福生活的喜悅。同時也讓老人們為自己孩子的成長與進步感到欣慰與驕傲。本次活動採用小朋友,獻愛心的方式,為生活在幼兒園周圍的老人們送上一片心意。
活動時間:
20xx年9月9日
活動地點:
敬老院
預先准備:
請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入座
參加對象:
博苑幼兒園全體幼兒及老師
活動目標: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了解相關的重陽節知識
2、激發幼兒對爺爺奶奶的崇敬,表達對爺爺奶奶的關愛
3、培養孩子從小敬老愛老的美德
4、通過社區活動,鍛煉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和口語表達。
活動准備:
1、打出橫幅,打出博苑幼兒園敬老院感恩活動
2、事先聯系好敬老院並告知我們有此活動。
3、各班小朋友准備一些零食或是不穿的衣物等送給敬老院的小朋友們和爺爺奶奶們
4:園內准備好重陽糕
5、小朋友親手製作壽星卡,愛心卡片送給爺爺奶奶傳遞愛心
6、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在敬老院跳操用我們的活力感染他們
7、學習歌曲《感恩的心》
8、學習童謠《給爺爺奶奶捶捶背、敲敲腿》
二、活動過程
1:主持人上台致詞
2: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跳活力早操3:發放小朋友自己帶來的零食
三、互動環節
1:爺爺奶奶辛苦了,小朋友們表達自己的尊敬之情,與爺爺奶奶們互動表演童謠《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2:我喂爺爺奶奶吃塊重陽糕
通過活動,幫助幼兒豐富以下經驗:
①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②爺爺、奶奶非常關心我們,我們也應該尊敬爺爺、奶奶。
③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小朋友們獻上自己的份兒禮物愛心賀卡
四、結束
1、全體唱《感恩的心》結束活動
2、拍集體照
3、回園
【附】重陽節優美詩詞欣賞:
1、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2、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3、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讓幼兒了解重陽節,學會尊敬和關愛老人。
2、感受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快樂。
3、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做旗子、多媒體電影《重陽節》
經驗准備:穿鞋子的經驗;歌曲《爸爸媽媽好》
活動過程:
觀看重陽節來歷的電影
1.師:孩子們,重陽節又被叫什麼節日呀?(老人節)哦,老人節就是爺爺奶奶的節日呀,馬上就要到重陽節了,今天我們很開心,能和爺爺奶奶一起過節日
師:誰來說一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平時是怎樣關心和照顧我們的。
小結:爺爺奶奶會為我們……,為我們……,還會為我們……
2.祝福歌《爺爺、奶奶好》
小朋友們真聰明,都找到了爺爺奶奶的鞋子,現在爺爺奶奶累了,想聽我們唱唱歌,我們給爺爺奶奶來唱一首《爺爺奶奶好》,讓他們聽一聽,好不好?
3.游戲《我為爺爺奶奶穿鞋子》
玩法:從許多鞋中找出爺爺奶奶的鞋子,為自己的爺爺、奶奶穿上鞋子。
師:作好了小旗子,我們來和爺爺奶奶玩一個小偵探的游戲。森林裡,天黑了,現在請小朋友們要睡覺了,把眼睛閉起來,請爺爺奶奶們脫下自己的一隻鞋子,放在中間。爺爺奶奶的鞋子也來到了森林裡,聽一聽,他們在跳舞呢。
師:天亮了,呀,爺爺奶奶的一隻找不到家了!孩子們睜大你們的小眼睛,看一看,爺爺奶奶的鞋子,在哪裡呢?快過來找一找。
師:找到了,請小朋友們幫助爺爺奶奶穿上鞋子。
4.做旗子
師:爺爺奶奶為我們做了這么多的事情,我們今天為爺爺奶奶做一面重陽節的旗子,插在重陽糕上,祝福爺爺奶奶身體健康,快樂每一天。
教學反思:
農歷九月初九中國老人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我國傳統的敬老節日。由於現在獨生子女「四合一」結構家庭教育不當造成幼兒「小皇帝」意識,不知尊敬熱愛長輩的現象不少。開展此次活動。培養幼兒尊敬熱愛長輩,促進他們健康全人格和社會性發展。
幼兒發展目標與主要內容:
1、初步知道重陽節的基本習俗,願意和爺爺奶奶一起歡度節日。
2、激發幼兒尊老愛老的情感,增進親子關系。
3、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准備:
大鼓、花球、布置節日氣氛的教室、橘子、重陽糕、幼兒作品
活動過程:
一.介紹重陽節
(1)老師引出重陽節主題師: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它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爺爺奶奶的節日。今天,我們小朋友都把自己的爺爺奶奶請到我們幼兒園里老過節了,開心嗎?
(2)邀請爺爺奶奶來介紹重陽節師: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嗎?
我們的爺爺奶奶本領都很大的,我們請他們來告訴我們,好嗎?
師生共同邀請部分爺爺奶奶來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
註:假如不夠詳細,老師可補充介紹。
二.幼兒表演環節師:小朋友們上幼兒園很長時間了,也學會了很多很多的本領,今天是爺爺奶奶們的節日,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些節目給他們看,好嗎?
*歌曲:"我上幼兒園"
*律動:"我的小手"
*歌表演:"小豬吃的飽飽"
*兒歌:"拍皮球"
*歌表演:"兩只老虎"
三.互動環節
(1)擊鼓傳花游戲規則:老師背對擊鼓,當鼓聲停止時,花球落在哪個小朋友手裡,哪個小朋友就和他的爺爺奶奶表演一個節目。游戲反復進行。
(2)小腳踩大腳游戲規則:小朋友的腳踩在爺爺奶奶的腳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看哪一隊先走到終點,先到終點的那一隊為勝。游戲可反復進行。
(3)剝橘子師:以前在家裡,都是爺爺奶奶剝橘子給我們吃,現在我們長大了,會做很多事情了,今天,我們也來剝個橘子給爺爺奶奶吃,看一看,哪個小朋友最會剝橘子,剝的最快。
(4)品嘗重陽糕和爺爺奶奶一起品嘗重陽糕,交流一下品種、味道等,並嘗試回家和爺爺奶奶一起製作重陽糕。
(5)贈送禮物給爺爺奶奶將自己畫的,粘貼的,剪的等作品送給自己的爺爺奶奶,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本領,認識到我們在長大。
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重陽節,又稱敬老節,顧名思義是尊敬老人,孝敬長輩的傳統節日。通過活動培養孩子尊敬長輩的情感。引導幼兒加深對老人的尊敬與熱愛,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如何去關心,愛護老人;其次感知體驗重陽節的各種習俗,從多個角度了解中國傳統民俗節日習俗;再是增強家園間的溝通交流,活動在老人和孩子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敬老、愛老的美德也深深的印在了孩子們的心裡。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
2、使寶寶從小有關心爺爺奶奶的意識,為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歡爺爺奶奶,願意表達愛爺爺奶奶的情感。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5、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准備:
一、說說重陽節
1、了解重陽節的來歷。
師:寶寶們,知道農歷的九月初九是誰的節日嗎?
小結: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也叫"老人節",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節日。
2、知道重陽節的風俗。
二、發表感言師提問:
九月九日是爺爺奶奶的節日,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些什麼事?
我想對爺爺奶奶說句貼心話。
三、學習兒歌《九月九》
九月九,重陽到,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哈哈笑,我請他們吃甜糕,媽媽/爸爸誇我好寶寶。
四、爺爺奶奶我們愛你為爺爺奶奶做一件小事情
如:寶寶長大了,自己走不要爺爺奶奶抱。為爺爺奶奶捶捶背等。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中,我們注重孩子的體驗與感悟,在活動中孩子不僅能了解一些節日的習俗,體驗節日的氛圍。更重要的是弘揚了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整個活動的過程感受著濃濃的祖孫親情。應該說達到了較好的引導與教育作用。
設計思路:
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也稱敬老節),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源遠流長。特別是我們班的孩子由於父母工作比較忙,很多都是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帶的。但是平時孩子們對於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更多的是索取,要什麼給什麼,而沒有體會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自己是多麼的愛護多麼的好,更是談不上什麼尊老敬老的意識。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培養孩子們感恩祖輩的情懷,讓孩子們想想祖輩對自己的好、對自己的愛,同時也想想自己能為祖輩做些什麼,於是,我結合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重陽節,設計了一系列的重陽節活動,其中就包括這個活動「送給爺爺奶奶的賀卡」。通過這個活動,也讓孩子們為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一個禮物,從而讓孩子們在感受祖輩的關愛的同時也自己動手為祖輩做一些什麼。
活動目標:
1、願意自己動手摺折貼貼,製作賀卡。
2、知道重陽節是祖輩的節日,初步體驗尊敬、熱愛自己的祖輩的情感。
活動准備:
製作賀卡的卡紙、各色手工紙、固體膠等。
活動過程:
一、說說自己的爺爺奶奶。激發為爺爺奶奶做賀卡的情感。
1、請幾名幼兒上來拿著照片介紹自己的爺爺奶奶。
2、想一想爺爺奶奶都為我做過些什麼事。激發幼兒對爺爺奶奶的情感。
3、說說我能為爺爺奶奶做些什麼?
4、你們知道這個星期六是什麼節日嗎?是重陽節,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節日。
5、那我們你們都說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為我們做了那麼多的事情,那你們在重陽節想送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什麼禮物呢?
6、老師出示賀卡,引發幼兒興趣,同時示範賀卡的製作方法。
二、製作賀卡。
1、提供製作賀卡的材料,鼓勵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材料貼在賀卡紙上製作送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賀卡。
2、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說一句祝賀的話,老師幫著寫上。
三、總結
師:知道明天就是什麼節了?把賀卡送給爺爺奶奶的時候要說什麼?「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節日快樂。」
活動反思:
在重陽節的活動中,孩子們熱情高漲地介紹著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並且說了很多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為自己做的事情,同時也體驗到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自己深深地愛。
雖然孩子們在製作賀卡是由於手部小肌肉的動作能力還不是很強,精細動作不是很好,但是每個孩子都努力的在完成自己的作品。在下午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接孩子時,平時迫不及待要回家的孩子,今天的第一件事,都是把自己製作的賀卡送給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多孩子還說要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捶捶背、拿拖鞋、幫他們洗碗等等。可見孩子們也深深地愛著自己的祖輩,只要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就會把自己的愛完完全全的表達出來。「孩子的心靈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能獲得行為的收獲;播上行為的種子,就能獲得習慣的收獲;播上習慣的種子,就能獲得品德的收獲;播上品德的種子,就能獲得命運的收獲。」
目標:
1、會欣賞兒歌,初步學習兒歌。學習詞:
2、通過兒歌,懂得要關心老人,要對老人有禮貌。
准備:
1、課前幫助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重陽節的知識。
2、爺爺奶奶笑哈哈的圖片。
過程:
一、導入:(出示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圖上有誰呀?(爺爺奶奶)他們怎麼啦?(他們笑了)
師:他們為什麼笑呢?(請小朋友說一說)
師:原來他們要過節了,所以笑得那麼開心。
二、欣賞兒歌《九月九》
師:你們喜歡爺爺奶奶嗎?(請小朋友說一說)
師:老師也喜歡爺爺奶奶的,所以呀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你們想聽嗎?
1、老師完整地朗誦兒歌一遍。
師:小朋友,你聽到兒歌里說了些什麼呀?(請小朋友說一說)
2、再次讓幼兒欣賞一遍。
3、幼兒學習兒歌。(幫助幼兒矯正個別音)
4、教育幼兒要做一個聽話的乖寶寶,要有禮貌。
附兒歌:《九月九》
九月九,重陽到,
爺爺奶奶哈哈笑,
我請他們吃甜糕,
媽媽誇我好寶寶。
活動目標:
1、知道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體驗他們對自己的愛,激發尊敬他們的情感
2、在與爺爺、奶奶一起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感受相互關愛的溫暖和快樂
活動准備:
1、皺紋紙搓成的小紙球
2、彩色橡皮泥
3、音樂「愛我你就親親我」「過新年」
活動過程:
1、介紹重陽節:
老師:我們中國有很多特有的節日,其中重陽節就是我們祖國專門為老人設定的節日。重陽節那天很多老人會去爬山登高,今天我們在幼兒園幫爺爺奶奶慶祝節日,祝願他們身體健康。
2、討論表達愛的方式
老師: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疼愛自己的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他們是怎麼照顧我們的?(幼兒回答問題)我們小朋友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觀看視頻)
3、幼兒給老人獻吻與老人擁抱(老師:剛剛小朋友回答的都很棒所以老師
也給了你們獎勵。老師剛剛是怎樣獎勵大家的?你們得到老師的擁抱或親吻開心嗎?爺爺奶奶照顧我們那麼辛苦現在我們也來抱抱他們親親他們讓我們可愛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也開心一下。)
4、音樂律動——親親您、抱抱您(老師:孩子圍在老人周圍在老師的帶領
下做律動)
5、親子游戲:包餃子
結束活動:
作品展示合影留念
活動目標:
1、能用連貫的語言說出兒歌內容
2、通過學習兒歌,懂得關心身邊的老人,對老人有禮貌。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課前幫助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重陽節的知識。
2、物質准備:爺爺奶奶笑哈哈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爺爺奶奶的圖片,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提問:
1、圖片上都有誰?他們是什麼樣的表情?
2、他們為什麼笑呢?(根據幼兒的回答,引導幼兒知道要過節了,爺爺奶奶也非常高興,所以笑的很開心)
二、欣賞兒歌 《 九月九》
1、老師有感情並伴有簡單動作的方式朗誦兒歌。
提問:
①小朋友,你聽到兒歌里說了些什麼呀?
②九月九是什麼節日呢?
2、教師再次有感情帶表演的朗誦兒歌,暗示幼兒一起跟隨教師學說兒歌內容。
三、幼兒學習兒歌
四、請幼兒說說平時可以用什麼方式來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激發幼兒用多種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比如:親親抱抱、幫爺爺奶奶拿拐杖、攙扶爺爺奶奶等)
五、情景扮演游戲
1、請個別幼兒扮演爺爺奶奶,其他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的關心和幫助(教師可引導幼兒隨意表演)
2、通過表演游戲,引導幼兒懂得關心身邊的老人,對老人要有禮貌。
附兒歌:
《 九月九》
九月九,重陽到,
爺爺奶奶哈哈笑,
我請他們吃甜糕,
媽媽誇我好寶寶。
一、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重陽節的基本習俗,願意和爺爺奶奶一起歡度節日。
2、激發幼兒尊老愛老的情感,增進親子關系。
二、活動准備:
1、人員准備:
小(1)班金維老師主持活動,小(2)班顧艷老師主持活動;
傅老師和高老師負責拍攝活動影像;
保育員小陸和小張負責協助老師組織活動,維護活動秩序。
2、材料准備:
大鼓、花球、布置節日氣氛的教室、桔子(每人一個)、重陽糕、幼兒手工作品等。准備一段溫馨的背景音樂。
三、活動過程:
(一)介紹重陽節
1、老師引出重陽節主題: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它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爺爺奶奶的節日,今天,我們小朋友都把自己的爺爺奶奶請到了我們班上,開心嗎?
2、邀請爺爺奶奶來介紹重陽節。
老師:小朋友想不想知道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呀?我們的爺爺奶奶本領都很大的,我們請他們介紹一下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老師可根據家長的講述進行補充)
(二)幼兒表演環節
師:小朋友們來幼兒園很長時間了,也學會了很多的本領,今天是爺爺奶奶們的節日,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些節目給他們看,好嗎?
歌表演:《我上幼兒園》、《閃爍的小星》、《我是一顆棉花糖》
兒歌:幼兒園也是我的家
(三)互動環節
1、擊鼓傳花
游戲規則:老師背對大家擊鼓,當鼓聲停止時,花球落在哪個小朋友手裡,那個小朋友就和他的爺爺或者奶奶一起表演一個節目,游戲繼續下去。
2、剝桔子。
師:以前在家裡都是爺爺奶奶剝桔子給我們小朋友吃,現在我們長大了,會做很多事情了,今天,我們也來剝個桔子給爺爺奶奶吃,看一看哪個小朋友最會剝桔子,剝得最快。剝好了再親手喂給爺爺奶奶吃,好嗎?
3、品嘗重陽糕
和爺爺奶奶一起品嘗重陽糕,交流味道、品種等,可嘗試回家和爺爺奶奶一起做重陽糕。
4、贈送禮物給爺爺奶奶。
師:為了和爺爺奶奶一起過個快樂的重陽節,我們小朋友親手製作了節日賀卡送給你,祝爺爺奶奶節日快樂!現在我們把自己做的賀卡親手送給自己的爺爺奶奶,別忘了對爺爺奶奶說:「節日快樂,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
㈢ 幼兒園小班活動教案《重陽節》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活動教案《重陽節》,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目標:
1、知道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體驗他們對自己的愛,激發尊敬他們的情感
2、在與爺爺、奶奶一起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感受相互關愛的溫暖和快樂
活動准備:
1、 皺紋紙搓成的小紙球
2、 彩色橡皮泥
3、 音樂「愛我你就親親我」「過新年」
活動過程:
1、 介紹重陽節:
老師:我們中國有很多特有的節日,其中重陽節就是我們祖國專門為老人設定的節日。重陽節那天很多老人會去爬山登高,今天我們在幼兒園幫爺爺奶奶慶祝節日,祝願他們身體健康。
2、 討論表達愛的方式
老師: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疼愛自己的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他們是怎麼照顧我們的?(幼兒回答問題)我們小朋友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觀看視頻)
3、 幼兒給老人獻吻與老人擁抱(老師:剛剛小朋友回答的都很棒所以老師
也給了你們獎勵。老師剛剛是怎樣獎勵大家的?你們得到老師的擁抱或親吻開心嗎?爺爺奶奶照顧我們那麼辛苦現在我們也來抱抱他們親親他們讓我們可愛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也開心一下。)
4、 音樂律動——親親您、抱抱您(老師:孩子圍在老人周圍在老師的帶領
下做律動)
5、 親子游戲:包餃子
四、結束活動:作品展示合影留念
活動目標:
1、知道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體驗他們對自己的愛,激發尊敬他們的情感
2、在與爺爺、奶奶一起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感受相互關愛的溫暖和快樂
3、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准備:
1、皺紋紙搓成的小紙球
2、彩色橡皮泥
3、音樂"愛我你就親親我""過新年"
活動過程:
1、介紹重陽節:老師:我們中國有很多特有的節日,其中重陽節就是我們祖國專門為老人設定的節日。重陽節那天很多老人會去爬山登高,今天我們在幼兒園幫爺爺奶奶慶祝節日,祝願他們身體健康。
2、討論表達愛的方式老師: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疼愛自己的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他們是怎麼照顧我們的?(幼兒回答問題)我們小朋友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觀看視頻)
3、幼兒給老人獻吻與老人擁抱(老師:剛剛小朋友回答的都很棒所以老師也給了你們獎勵。老師剛剛是怎樣獎勵大家的?你們得到老師的擁抱或親吻開心嗎?爺爺奶奶照顧我們那麼辛苦現在我們也來抱抱他們親親他們讓我們可愛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也開心一下。)
4、音樂律動--親親您、抱抱您(老師:孩子圍在老人周圍在老師的帶領下做律動)
5、親子游戲:包餃子四、結束活動:作品展示合影留念
教學反思: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結合重陽節開展關於"尊老、敬老"為目的主題活動是非常必要的。平時許多年輕父母整日忙於工作,把照顧和教育孩子的重要大事全權託付給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老人們冒著寒風酷暑接送孩子;戴著老花鏡為孩子抄作業;背的.是孩子喜歡吃的食品、帶的是孩子穿的衣服……"他們無怨無悔的奉獻著。而孩子們享受著老人們無限的關愛與呵護卻一直熟視無睹,覺得是理所應當,稍有不滿還大發脾氣。因此我們特地選擇了這個具有教育意義的時刻"9月9日重陽節"開展慶祝活動,讓孩子們體驗與老人間濃濃的親情,並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對長輩們的情感。能把享受"長輩的愛"的感情進行遷移,讓孩子們去愛自己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幫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進感情的世界,體驗幸福生活的喜悅。同時也讓老人們為自己孩子的成長與進步感到欣慰與驕傲。
㈣ 小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准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動目標 】
1、讓孩子們嘗試活動身體。
2、體驗滾動帶來的快樂。
3、體驗模仿游戲的快樂。
4、增強幼兒與同伴合作的游戲的意識,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
大球、小球、輪子、篩子等一切能滾動的物體,綵綢,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
(一)激發幼兒興趣,導入話題
1、幼兒和老師伴隨音樂《我會轉》一起進入活動室。
2、熱身運動《健康歌》。
(二)感受球的滾動
1、出示大球,與大球媽媽抱抱、親親。
2、大球媽媽與幼兒做「親親」游戲,幼兒感受球的滾動。
3、幼兒活動身體感受滾動。
4、玩各種球,感受滾動的快樂。
(1)小朋友自由玩球,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滾球法。
(2)教師個別指導與幼兒互動
5、集中分享交流。
讓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與球寶寶滾動的。
(三)感受其他物體的滾動
1、提問幼兒還有什麼物體是滾動的,引出大輪子。
2、幼兒與大輪子爸爸和輪子寶寶一起滾動游戲。
3、集中交流運動的感受(開心、快樂)。
(四)拓展思維,發揮幼兒的想像力
1、出示綵綢,引導幼兒怎樣才能讓綵綢與幼兒一起滾動。
2、啟發幼兒不同的滾動法。
(五)放鬆活動,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從這個活動中,我認識到幼兒園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以孩子為主體,同時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變換教學手段和方法,從而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准確地掌握知識。帶領幼兒游戲時,要顧及到絕大多數的孩子,將個別示範與分組游戲、集體游戲相結合,可以根據幼兒的課堂情況不斷地變換游戲形式,從而提高每個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一、主題說明
家像一個寧靜的港灣,常常是每個人一生中魂牽夢縈的地方。濃濃的親情,會使幼兒感到安全,得到溫暖。刻意渲染這種本已存在的氛圍,為的是強化親情呵護在幼兒成長中的積極影響。家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們的集合,孩子從出生起就和佳人親親密密地生活在一起,孩子渴望媽媽溫暖的懷抱,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戲。幼兒在家裡常常有著特殊的地位,是被寵愛、被保護的對象。然而,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也應學會感激、學會報答、學會關心、學會愛。讓每一個幼兒從小成為和諧家庭中的一員,也是讓他們學習做人的一個良好起點。
也許爸爸媽媽之間偶爾會有爭執,也許會有些不開心的事情,但我們始終是親親熱熱的一家人。
二、主題目標
1、能夠被幼兒園里新奇、舒適、安全的環境以及有趣的活動所吸引,在教室的引導下能都參與到各種活動中去。
2、能夠初步感受到幼兒園里的工作人員尤其是班級教師對自己的體貼、關愛,初步喜歡幼兒園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人,逐步減少分離焦慮。
3、能夠基本熟悉可以滿足自己玩耍、餐飲、睡眠、盥洗、如廁等生活需要的新環境,對新的生活環境產生安全感,初步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4、基本能夠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三、主題環境創設
1、依門框布置一棵沒有樹葉的親情樹。進行完「親情樹」活動後,幼兒用製作的親情樹葉來裝飾這棵親情樹。
2、收集花燈布置在活動室內,以烘托元宵節的氣氛。
3、把爸爸的半身自畫像布置成「我的爸爸」專欄。完成美工活動「爸爸的領帶」
以後,幼兒給爸爸戴上自己裝飾的領帶。
4、引導幼兒各自從廢舊雜志上剪下房子、房間用品、傢具等圖片。粘在大的畫紙上,再添加封面裝訂成「我喜歡的家」畫冊,將這些畫冊放入活動區內,供幼兒翻閱、交流。
四、家園共育
1、加強與個別家長的溝通與交流,了解孩子在假期的生活情況,幫助孩子穩定情緒,適應集體生活。
2、建議家長帶孩子參觀當地的燈展,也可與孩子共同製作簡單的花燈。吸引孩子參與元宵、吃元宵的活動。
3、飯後、臨睡前是最適應與孩子談心的一段時間,有利於建立相互信賴的親子關系,促進親子間的情感,發現、處理孩子的問題。
4、建議家長帶孩子走親訪友或接待親朋好友時,把孩子作為家中平等的.一員向他人介紹。這樣做是一種民主的做法,可以使孩子從小就樹立起一種尊嚴,並大方、友好地面對客人。如:這是我們的兒子王小華,五歲了,他愛好繪畫,愛講故事,是個棒小夥子。
5、與孩子共同完成一些學習任務。如與孩子一起完成家庭物品統計調查表,接受孩子的采訪,說說自己喜歡吃的食物等,讓孩子更多地了解自己的爸爸、媽媽。
6、爸爸當著孩子的面把手印印在紙上,並沿輪廓剪下,讓孩子帶到幼兒園去。
7、與孩子一起畫爸爸的半身像,為活動「爸爸的領導」作準備。
8、與孩子一起從雜志上搜集反映家庭生活的圖片,翻閱自己家庭的照片,向孩子說明為什麼家庭成員之間要彼此相愛、互相關心,以及孩子對家庭來說有多重要。鼓勵孩子提出問題,或者說出自己的想法,強化孩子對家庭的歸屬感。
9、家長與孩子共同進行家務勞動。為了吸引幼兒參觀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長可採用一些有趣的名稱。如把擦玻璃說成是「擦亮家的眼睛」。當孩子樂於參與時,家長要給予充分的肯定、鼓勵;當啊偶爾出現失誤時,家長不要過多指責,應鼓勵孩子收拾。這樣,孩子逐漸會變得聰明能幹。
五、活動內容
1、集體活動
《我的家人》《開心媽媽》《大力士爸爸》《我家的房間》《今天我是小主人》《神奇的刷子》《給媽媽過生日》《親親熱熱在一起》《敲門》《親情樹》《愛意搖籃曲》《不再麻煩好媽媽》
2、區域活動
結構區:各類積塑
動手區:提供一些水果的模型讓幼兒蘸上顏料印畫。泥朔水果娃娃。
提供正方形的紙,供幼兒折紙「房子」
益智區:
1、提供畫有5以內點子的紙盤,各種水果小圖片,幼兒按點子的數量在盤內放入相應數量的水果。
2、提供一些迷宮圖,讓幼兒走迷宮,如娃娃找家。
表演區:提供爸爸、媽媽、寶寶的角色圖象,幼兒根據兒歌「敲門」、歌曲「親親熱熱在一起」進行表演。
閱覽區:
1、提供有關親子游戲的圖書,指導幼兒閱讀,幼兒回家後可與爸爸媽媽開展此類游戲。
3、運動活動
彩虹傘(聽信號跑跳);小貓愛勞動(走的動作的協調性);玩大型玩具(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找
找小動物(跑步動作的協調性);頂牛(喜歡來幼兒園的心境)
4、生活活動
①了解孩子在假期中的生活情況,幫助孩子穩定情緒、適應集體生活。
②幫助幼兒鞏固對杯子、毛巾和小床等標記的認識。
③引導幼兒進一步熟悉盥洗的順序,養成主動、按時飲水和如廁的習慣。
④對新入園的幼兒,教師要給與更多的關注,使他們盡快適應集體生活,並讓他們知道幼兒園的名稱及所在的班級。
⑤創設安靜的午睡環境,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5、游戲活動
老師猜猜我是誰;小標志找家;玩具回家;請你猜猜我是誰;兔子和狼;打電話
一、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正確說出各種動物所發出的聲音,並用簡短的句式進行表述。
2、要求幼兒用清楚、大聲的聲音說話,培養他們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話的習慣。
3、引導幼兒傾聽別人的發言,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二、活動准備
火車頭胸飾2個、玩具動物列車一輛
三、活動過程
1、設置游戲情境。將「動物列車」玩具藏在身後,請幼兒聽一聽「是誰發出的聲音」、「它是怎樣叫的」。逐一按響動物列車上的按鈕,發出各種動物的叫聲,請幼兒邊聽邊回答。彩集體和個別回答相結合的方式,重復練習,幫助幼兒熟練運用「小羊咩咩咩!小牛哞哞哞!小貓喵喵喵!」的句式。
2、交代游戲規則。先用語言導入:
小動物們都乘上了火車,小朋友們,你們也想上我們的動物列車嗎?接著向幼兒講解游戲規則:
(1)、一人先扮演火車頭,邊開邊說:「嗨!嗨!動物列車就要開,誰來坐?」大家齊聲答:「我來坐。」
(2)火車頭扮演者可選一人,則被中者必須以這樣的方式說:「我是小羊,小羊小羊咩咩叫,坐上火車快快跑,」回答正確者方能乘動物列車。
(3)「火車」繼續向前開,每一位要上車的小動物不能重復別人的話,而要換一個動物形象,如說:「我是小牛,小牛小牛哞哞叫,坐上火車快快跑。」如回答與前一幼兒相同,則不能登上動物列車。
3、教師先扮演火車頭,在身前掛上車頭的胸飾,游戲開始時說:「嗨!嗨!動物列車就要開,誰來坐?」大家齊聲回答:「我來坐。」教師請一幼兒起立後,幼兒說:「我是小羊,小羊小羊咩咩叫,坐上火車快快跑。」隨後走到前面來,用雙手拉著教師的衣服,嘴裡發出「嗚—」的聲音,在教室里開一圈後,游戲繼續進行。
4、1—2名幼兒掛上火車頭的胸飾,扮演司機,手握方向盤,帶領幼兒開展「動物列車」的游戲活動。
活動目標
1.能說出生活中配合使用的兩樣東西,初步關注、發現事物間的關系。
2.懂得好朋友要友好、合作。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像力。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准備
1.茶壺和水杯實物。
2.掛圖,故事磁帶。
3.一段輕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兩個好朋友。
――教師出示茶壺和水杯實物。茶壺和水杯說他們是一對好朋友,他們說得對嗎?為什麼?
――教師當場使用茶壺倒水,並以角色的口吻對話,表現親密的朋友關系。如,水杯說:「茶壺兄弟,來客人了,你得忙一陣子了。」茶壺說:「水杯兄弟,請站好了,我來了!」
――雨傘和雨鞋說他們也是一對好朋友,對嗎?為什麼?
二、誰和誰是好朋友。
――教師出示掛圖,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在故事裡,誰和誰是好朋友?誰和誰不是好朋友?為什麼?
――你們還知道誰和誰是好朋友?請幼兒模仿故事中的「對」或「不對」來評判。(如小朋友和幼兒園是好朋友等)
――教師再次講述故事一遍,並把幼兒說的「好朋友」自然地融合進去,使幼兒體驗到參與的快樂。
三、尋找好朋友。
――請幼兒說說:在我們班裡,誰是你的好朋友?
――在音樂聲中,幼兒邊念「金鉤鉤,銀鉤鉤,兩個好朋友」,邊找到好朋友拉拉鉤。
活動建議
1.幼兒常常把周圍事物擬人化,他們喜歡把相關的兩件物品看成是一對好朋友。通過這一活動,幼兒可以發現事物之間的關系,並盡快熟悉小夥伴。
2.應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把幼兒園看成是自己的好朋友,以幫助幼兒與幼兒園建立新的依戀關系。
3.因仿編難度不大,可啟發幼兒大膽表述,並幫助他們記錄。對集體活動中沒有機會表述的幼兒,可在日常生活中與其交談,並把講述結果記錄下來。
附:一對好朋友
茶壺對水杯說:「我們是一對好朋友。」
水杯說:「對!」
桌子對椅子說:「我們是一對好朋友。」
椅子說:「對!」
鑰匙對鎖說:「我們是一對好朋友。」
鎖說:「對!」
雨傘對雨鞋說:「我們是一對好朋友。」
雨鞋說:「對!」
鳥籠對小鳥說:「我們是一對好朋友。」
小鳥說:「不對!不對!」
小鳥說:「我的朋友是藍天、白雲、大森林和綠草地。」
小鳥還說:「愛鳥的孩子也是我的好朋友。」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目標:
●能運用圖配文的線索圖幫助幼兒理解、記憶詩歌的內容,並學認「搖籃、飄、翻、吹、唱」的漢字。
●通過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對詩歌內容的理解,進行創編活動。
●能積極參加活動,大膽表述自己的認識。
准備:
●搖籃一個。
●圖畫紙若干,水彩筆。
●配樂曲一首。
過程:
●出示搖籃,引出課題。
——教師出示「搖籃」問:「這是什麼?是干什麼用的?」
——介紹詩歌的名字「搖籃」並集體認讀。
●教師有表情地朗誦一遍。
——詩歌的名字是什麼?
——詩歌里什麼是搖籃?(幼兒回答後教師逐一將字卡出示)
——藍天是搖籃,搖著誰?怎麼搖的?寶寶怎麼了?(逐一出示「星、白雲、飄」,重點幫助幼兒認讀「飄」
並請幼兒用動作來表現)
——大海、花園、媽媽的手臂是搖籃,搖著誰?怎麼搖的?寶寶怎麼了?(逐行出示相關字卡,重點幫助幼兒認讀「翻、吹、唱」漢字,並用動作表現,加以理解)
●根據圖配文的線索圖,幼兒集體學念詩歌。
●教師再次朗誦。(配樂)
——請幼兒說說與以往詩朗誦的不同及自己的感受。(幫助幼兒感受配樂詩優美的意境)
●幼兒進行配樂詩朗誦。
●拓展幼兒思維,進行創編。
——「除了詩歌里說的藍天、大海、花園、媽媽的手臂是搖籃,搖著星、魚、花、小寶寶,還有什麼可以是搖籃?搖著誰呢?」
●幼兒繪畫,創編。
活動建議:
1、創編活動中,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可從只更換被包含物(寶寶),包含物不變,過度到包含物與被包含物都更換進行創編。
2、繪畫創編時,可以小組為單位,集體創編。體驗集體合作的快樂。
活動反思:
《搖籃》的教學活動中,通過創設意境,引出詩歌搖籃,在分角色表演中,讓幼兒多說多玩,鞏固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的優美。在活動中,創設意境沒有達到要求,下次活動時要注意。
活動目標:
1.萌發對自然現象的探索興趣。
2.提高觀察能力和講述能力。
3.了解夏季的基本特徵以及人們的活動。
活動重點:
了解夏天的基本特徵。
活動難點:
掌握夏天裡人、動物、植物的變化以及各種活動。
活動准備:
掛圖兩幅,西瓜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室外活動,感受夏天。
指導語:「小朋友夏天到了,我們站在院子里,你身上有什麼感覺?」(引導幼兒感受夏天天氣的特點:很熱)
二、展開
1.室外觀察尋找夏天植物的特徵。
指導語:「小朋友都感覺非常熱,我們去看看夏天裡的小花、小草、大樹是什麼樣的吧!」
(1)請幼兒觀察各種植物,說說自己的發現。(如:大樹的樹葉比較多,有些葉子被太陽曬幹了,小草、小花也被曬幹了等)
(2)請幼兒摸摸自己的頭上、身上有什麼東西冒出來。(引導幼兒知道夏天活動後,人們會出汗)
2.室內觀察圖片,了解動物乘涼的方法。
指導語:「夏天這么熱,你們知道小動物是怎樣乘涼的嗎?我們一起回教室看看吧!」
(1)天氣這么熱,松鼠是怎樣乘涼的?大象怎樣讓自己涼快呢?袋鼠有什麼涼快的好辦法?
(2)根據幼兒興趣,介紹其他動物的乘涼方法。
3.尋找夏天的物品。
指導語:「夏天到了,老師該使用哪些物品呢?請你們幫我找找吧!」(幼兒用書)
三、結束
指導語:「小朋友夏天最喜歡吃什麼水果?」請幼兒一起說說西瓜等水果,活動自然結束。
教材分析:
小班的小朋友對外面得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教師應當引導幼兒認識周邊的粗淺的能接觸到得粗淺的自然知識,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並培養孩子熱愛大自然,引導孩子用自己的感知覺感受大自然的興趣。
活動目的:
1.學會安靜自己仔細傾聽,並能辨別各種聲音。
2.在聽辨活動中感受耳朵的特殊本領。
活動准備:
1.自然界得聲音(風聲﹑雨聲),動物的叫聲等。
2.不透明的瓶子三個,分別裝硬幣,石頭,紙屑。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今天老師遇到了一個難題,請小朋友們幫幫忙,好嗎?老師這里有五個罐子寶寶,每個罐子寶寶肚子里都有東西,且能發出聲音,小朋友,你們能幫老師聽一聽,罐子寶寶肚子里裝的是什麼嗎?」
2.教師:「現在請每位小朋友自己試著搖一搖瓶子,用你們的小耳朵聽一聽,到底瓶子里裝的是什麼東西,不要打開蓋子,把你知道的答案輕輕地與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大家聽一聽,看看自己猜對了嗎?」
二、孩子們分組操作
(一)在每個操作組的罐子里都裝有一種物品,請小朋友搖一搖罐子,用小耳朵聽一聽,猜一猜罐子里裝的是什麼?並與其他小朋友討論自己猜到的結果。
(二)老師小結
1.教師:你聽出來裡面發出什麼聲音,裡面裝的是什麼?.
2.請個別小朋友邊搖邊說,並請他打開瓶蓋,看看瓶子裡面的東西,看看自己剛才猜得對不對?然後請小朋友把蓋子蓋好,再請全部小朋友聽一聽這種物品發出的聲音是怎樣的?
3. 將所有罐子混在一起,教師晃動,幼兒猜,表揚猜準的幼兒:「你的耳朵真能幹!」
(三)聽辨自然界的聲音和小動物的聲音。
1.教師:小朋友的耳朵真靈,把罐子里的東西都聽出來了,現在我們來聽一聽,這是什麼聲音?
2.教師播放聲音:風聲等自然界的聲音和小鳥等動物的聲音。
3.教師:「有好多動物寶寶想和我們小朋友一起做游戲呢,那麼請小朋友們一起閉上眼睛,豎起小耳朵仔細聽,是什麼寶寶在邀請我們一起做游戲呢?」
4. 鼓勵幼兒聽辨各種聲音
(四)跟隨動物的聲音一起做游戲
播放動物的聲音,幼兒跟隨音樂一起跳舞
小班:音樂里的春天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用節奏動作來表現歌曲的情緒。通過肢體各種動作,讓幼兒體驗到音樂優美的旋律。
活動准備:
1 、春天的背景掛圖一張、磁帶;2 、太陽、小花、柳樹、蝴蝶、小白兔貼紙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1 、談話或引出歌曲
「春姑娘悄悄地來到我們身邊,你們仔細聽一聽,春姑娘帶了什麼啊!」放(放《春天》的音樂)
2、復習歌曲《春天》
師跟著鋼琴,有節奏地邊唱歌邊根據歌詞有序地出示貼紙圖片
3 、師提問,啟發引導動兒嘗試用節奏動作為歌曲伴奏
( 1 )小朋友的肢體動作也能打節奏,小朋友快找一找,有哪些?
( 2 )啟發幼兒提出一些辦法,如用拍手、拍腿、跺腳等動作來打節奏。
( 3 )拍擊什麼樣的節奏最好呢?
「今天,我請了一位小客人,看看她是怎樣把春姑娘請出來的。」
( 4 )讓幼兒與客人一起表演
( 5 )啟發幼兒大膽想像嘗試各種節奏型
如:花兒都開了除了用手掌托在下巴外,還可以用手臂來表現。「彎彎腰」 XO XO |X-| 拍手與拍腿結合外,還可以「彎」(叉左腰),「彎」(叉右邊腰),「腰」(鞠躬)
( 6 )將幼兒一對一的進行完整演唱、演奏歌曲《春天》
中班:蝴蝶和花
活動目標:
1、在說說、玩玩的活動中,體驗蝴蝶找朋友快樂情感。
2、鞏固對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認識,感知蝴蝶與花朵顏色的對應關系
活動准備:
奶罐製作的紅、黃、藍顏色的花若干朵,自製會飛的蝴蝶(紅、黃、藍)玩具每人一隻。
活動過程
1、出示有關燕子北歸的圖片,讓幼兒欣賞並描述圖片內容,請幼兒說說想到了什麼。
2、老師提示幼兒假想燕子北歸的途中會看到哪些春天的特徵,請幼兒嘗試創編故事。
3、自由分成幾組,請幼兒在圖畫紙上用油畫棒以畫彩虹的方法塗滿五顏六色(注意畫面上方用黑色的水粉塗一部分,以刮畫燕子),然後再用水彩把紙面蓋滿,待干後在上面用無油的圓珠筆或牙簽在上面勾劃燕子、大地上的花草樹木、小動物等。即讓幼兒以刮畫的形式對創編的故事內容進行自由創意表達。
4、請幼兒把自己創作的畫掛於展覽區,和其他夥伴共同分享。
大班:春天小使者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風箏的種類及結構。
2、培養幼兒放風箏的興趣,增強幼兒的活動能力。
活動准備:
各種類型的風箏各一個。
活動過程
1、讓幼兒猜謎語:風箏。引出活動主題。
2、教師啟發提問:
①小朋友放過風箏沒有?你的風箏是什麼樣的?
②除了自己的風箏外,你見過的風箏有哪些?(老鷹、燕子、蜻蜒、金魚、五星等)
3、出示各類風箏讓幼兒欣賞。如鳥形風箏:仙鶴;蟲形風箏:蝴蝶;水族風箏:金魚;人物風箏:孫悟空 ;器物風箏:宮燈;變形幾何圖形風箏:五角星等。
①教師邊出示各類風箏邊讓幼兒觀察它們的色彩、結構,以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②讓幼兒了解風箏的製作材料(紙、竹等)和製作方法(扎、糊、繪畫),並自製一個風箏。
4、游戲「放風箏」,讓幼兒體驗放風箏的樂趣,鍛煉跑的能力。
玩法:幼兒成四路縱隊在場地上站好,在50米跑道上進行放風箏接力賽。教師發出信號後,四隊排頭手拉風箏線 往前跑,跑回時將風箏線交到第二個幼兒手中,第二個幼兒拿準風箏線後接著跑,如此接力,直到每隊的幼兒 都參與一遍,以先跑完的一隊為勝。游戲反復進行。
小班重陽節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
2、使寶寶從小有關心爺爺奶奶的意識,為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歡爺爺奶奶,願意表達愛爺爺奶奶的情感。
活動准備:
糖果、重陽糕等
活動過程:
1、介紹重陽節:
老師和寶寶一起唱歌曲《我的好奶奶》,老師:「爺爺奶奶真辛苦,今天是他們的節日,我們一起來給他們過節,好嗎?
2、老師媽媽親親寶寶
寶寶真乖,老師媽媽親親你(老師隨意親寶寶),老師媽媽親寶寶開心嗎?
3、爺爺奶奶媽媽親寶寶
寶寶的爺爺奶奶親過寶寶嗎?親在什麼地方呀?(寶寶隨意說),
4、寶寶親爺爺奶奶
爺爺奶奶親寶寶開心嗎?那我們寶寶也來爺爺奶奶。(播放親親我錄音)。鼓勵每位寶寶去親親自己的爺爺奶奶。
6、吃重陽糕
鼓勵寶寶先把重陽糕給爺爺奶奶,隨後和他們一起品嘗
7、唱「生日快樂」歌曲。
引導寶寶和老師一起邊唱邊做動作。
8、放「親親我」音樂
請爺爺奶奶和寶寶一起聽著音樂親親、抱抱。
9、愛爺爺奶奶:
為爺爺奶奶做一件小事情,如:寶寶長大了,自己走不要爺爺奶奶抱 。為爺爺奶奶捶捶背等。
結束語:
為爺爺奶奶做一件小事情,如:寶寶長大了,自己走不要爺爺奶奶抱 。為爺爺奶奶捶捶背等。
㈤ 幼兒園小班《重陽節》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小班《重陽節》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動目標:
1、知道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體驗他們對自己的愛,激發尊敬他們的情感
2、在與爺爺、奶奶一起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感受相互關愛的溫暖和快樂
活動准備:
1、 皺紋紙搓成的小紙球
2、 彩色橡皮泥
3、 音樂「愛我你就親親我」「過新年」
活動過程:
1、 介紹重陽節:
老師:我們中國有很多特有的節日,其中重陽節就是我們祖國專門為老人設定的節日。重陽節那天很多老人會去爬山登高,今天我們在幼兒園幫爺爺奶奶慶祝節日,祝願他們身體健康。
2、 討論表達愛的方式
老師: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疼愛自己的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他們是怎麼照顧我們的?(幼兒回答問題)我們小朋友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觀看視頻)
3、 幼兒給老人獻吻與老人擁抱(老師:剛剛小朋友回答的都很棒所以老師
也給了你們獎勵。老師剛剛是怎樣獎勵大家的?你們得到老師的擁抱或親吻開心嗎?爺爺奶奶照顧我們那麼辛苦現在我們也來抱抱他們親親他們讓我們可愛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也開心一下。)
4、 音樂律動——親親您、抱抱您(老師:孩子圍在老人周圍在老師的帶領
下做律動)
5、 親子游戲:包餃子
四、結束活動:作品展示合影留念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兒歌,並初步學習兒歌。
2、通過兒歌,懂得要關心老人,要對老人有禮貌
3、能夠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徵,表演出來。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准備:
1、課前幫助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重陽節的知識。
2、爺爺奶奶笑哈哈的圖片。
活動過程:
開始本分一、播放圖片導入活動1、出示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2、觀看圖上有誰呀?(爺爺奶奶)他們怎麼啦?(他們笑了)。
3、他們為什麼笑呢?(請小朋友說一說)
4、原來他們要過節了,所以笑得那麼開心。
基本部分二、欣賞兒歌《九月九》
1、老師完整地朗誦兒歌一遍。
2、再次讓幼兒欣賞一遍。
3、幼兒學習兒歌。(幫助幼兒矯正個別音)
結束部分三、請幼兒說說平時可以用什麼方式來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
1、請個別幼兒扮演爺爺奶奶,其餘幼兒上來表演自己的方式。
2、教育幼兒要做一個聽話的乖寶寶,要有禮貌。
附兒歌:
九月九九月九,重陽到,爺爺奶奶哈哈笑,我請他們吃甜糕,媽媽誇我好寶寶。
教學反思: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當今社會的孩子們,普遍都是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寵愛中長大的。他們對尊老、敬老的意識越來越薄弱。有很多孩子不會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愛。所以,設計這樣一節關於愛爺爺奶奶的活動非常重要。
一、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重陽節的基本習俗,懂得尊敬長輩,關心老人。
2、品嘗重陽糕,體會香、甜、糯的特色。
3、學習團、壓的技能,樂意參加手工活動。
二、教學重難點:
1、活動重點:初步了解重陽節的基本習俗,懂得尊敬長輩,關心老人。
2、活動難點:學習團、壓的技能。
三、教學准備:
1、重陽糕切成小塊放在小盤子里。
2、歡快、喜慶的民間音樂。
3、橡皮泥若干。
4、活動前幼兒把手洗干凈。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重陽糕)
1、師:小朋友,你知道這是什麼嗎?看看它是什麼樣子的?上面有些什麼?
2、介紹為什麼要吃重陽糕?
師:今天是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重陽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每年的這一天我們都要做重陽糕,吃重陽糕。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就是爺爺奶奶的節日。我們每個小朋友都要對年紀大的爺爺、奶奶有禮貌。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3、讓幼兒說說在家是怎樣關心爺爺奶奶的?
4、引導幼兒對爺爺奶奶說一句祝賀的話。
(二)品嘗重陽糕,感受重陽糕香、甜、糯的特色。
1、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嘗一嘗重陽糕。
2、播放音樂,幼兒品嘗重陽糕。
3、提醒幼兒注意:嘗的時候,要慢慢地嚼,品一品是什麼味道?嘗完後把牙簽放在盤子里。
4、師:小朋友,剛才我們吃了重陽糕,你知道重陽糕是用什麼做的嗎?重陽糕是什麼味道的?
小結:重陽糕是香香的、甜甜的、糯糯的。
(三)製作重陽糕。
1、重陽糕真好吃,小朋友想自己做嗎?
2、老師示範做重陽糕。
3、幼兒用橡皮泥製作重陽糕。
(四)結束。
小朋友們,你們都會做重陽糕了,回家請爸爸媽媽幫忙,做一個真的重陽糕送給爺爺、奶奶,好嗎?
五、教學延伸:
通過家校通讓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製作重陽糕,送給爺爺奶奶,培養幼兒尊敬長輩、老人的良好品德。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讓幼兒了解重陽節,學會尊敬和關愛老人。
2.感受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快樂。
3.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做旗子、多媒體電影《重陽節》
經驗准備:穿鞋子的經驗;歌曲《爸爸媽媽好》
活動過程:
一、觀看重陽節來歷的電影
1.師:孩子們,重陽節又被叫什麼節日呀?(老人節)哦,老人節就是爺爺奶奶的節日呀,馬上就要到重陽節了,今天我們很開心,能和爺爺奶奶一起過節日
師:誰來說一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平時是怎樣關心和照顧我們的。
小結:爺爺奶奶會為我們……,為我們……,還會為我們……。
2.祝福歌《爺爺、奶奶好》
小朋友們真聰明,都找到了爺爺奶奶的鞋子,現在爺爺奶奶累了,想聽我們唱唱歌,我們給爺爺奶奶來唱一首《爺爺奶奶好》,讓他們聽一聽,好不好?
3.游戲《我為爺爺奶奶穿鞋子》
玩法:從許多鞋中找出爺爺奶奶的鞋子,為自己的爺爺、奶奶穿上鞋子。
師:作好了小旗子,我們來和爺爺奶奶玩一個小偵探的游戲。森林裡,天黑了,現在請小朋友們要睡覺了,把眼睛閉起來,請爺爺奶奶們脫下自己的一隻鞋子,放在中間。爺爺奶奶的鞋子也來到了森林裡,聽一聽,他們在跳舞呢。
師:天亮了,呀,爺爺奶奶的一隻找不到家了!孩子們睜大你們的小眼睛,看一看,爺爺奶奶的鞋子,在哪裡呢?快過來找一找。
師:找到了,請小朋友們幫助爺爺奶奶穿上鞋子。
4.做旗子
師:爺爺奶奶為我們做了這么多的事情,我們今天為爺爺奶奶做一面重陽節的旗子,插在重陽糕上,祝福爺爺奶奶身體健康,快樂每一天。
教學反思:
農歷九月初九中國老人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我國傳統的敬老節日。由於現在獨生子女「四合一」結構家庭教育不當造成幼兒「小皇帝」意識,不知尊敬熱愛長輩的現象不少。開展此次活動。培養幼兒尊敬熱愛長輩,促進他們健康全人格和社會性發展。
㈥ 幼兒園重陽節小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重陽節小班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設計思路:
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也稱敬老節),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源遠流長。特別是我們班的孩子由於父母工作比較忙,很多都是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帶的。但是平時孩子們對於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更多的是索取,要什麼給什麼,而沒有體會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自己是多麼的愛護多麼的好,更是談不上什麼尊老敬老的意識。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培養孩子們感恩祖輩的情懷,讓孩子們想想祖輩對自己的好、對自己的愛,同時也想想自己能為祖輩做些什麼,於是,我結合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重陽節,設計了一系列的重陽節活動,其中就包括這個活動「送給爺爺奶奶的賀卡」。通過這個活動,也讓孩子們為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一個禮物,從而讓孩子們在感受祖輩的關愛的同時也自己動手為祖輩做一些什麼。
活動目標:
1、願意自己動手摺折貼貼,製作賀卡。
2、知道重陽節是祖輩的節日,初步體驗尊敬、熱愛自己的祖輩的情感。
活動准備:製作賀卡的卡紙、各色手工紙、固體膠等。
活動過程:
一、說說自己的爺爺奶奶。激發為爺爺奶奶做賀卡的情感。
1、請幾名幼兒上來拿著照片介紹自己的爺爺奶奶。
2、想一想爺爺奶奶都為我做過些什麼事。激發幼兒對爺爺奶奶的情感。
3、說說我能為爺爺奶奶做些什麼?
4、你們知道這個星期六是什麼節日嗎?是重陽節,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節日。
5、那我們你們都說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為我們做了那麼多的事情,那你們在重陽節想送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什麼禮物呢?
6、老師出示賀卡,引發幼兒興趣,同時示範賀卡的製作方法。
二、製作賀卡。
1、提供製作賀卡的材料,鼓勵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材料貼在賀卡紙上製作送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賀卡。
2、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說一句祝賀的話,老師幫著寫上。
三、總結
師:知道明天就是什麼節了?把賀卡送給爺爺奶奶的時候要說什麼?「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節日快樂。」
活動反思:
在重陽節的活動中,孩子們熱情高漲地介紹著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並且說了很多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為自己做的事情,同時也體驗到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自己深深地愛。
雖然孩子們在製作賀卡是由於手部小肌肉的動作能力還不是很強,精細動作不是很好,但是每個孩子都努力的在完成自己的作品。在下午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接孩子時,平時迫不及待要回家的孩子,今天的第一件事,都是把自己製作的賀卡送給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多孩子還說要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捶捶背、拿拖鞋、幫他們洗碗等等。可見孩子們也深深地愛著自己的祖輩,只要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就會把自己的愛完完全全的表達出來。「孩子的心靈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能獲得行為的收獲;播上行為的種子,就能獲得習慣的收獲;播上習慣的種子,就能獲得品德的收獲;播上品德的種子,就能獲得命運的收獲。」
一、活動目標:
1、幼兒能積極的參與活動,初步學習兒歌。
2、通過兒歌,懂得要關心老人,要對老人有禮貌。
3、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
二、活動准備:
1、課前幫助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重陽節的知識。
2、爺爺奶奶笑哈哈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圖片上有誰呀?(爺爺奶奶)他們怎麼啦?(他們笑了)
師:他們為什麼笑呢?(請小朋友說一說)
師:原來他們要過節了,所以笑得那麼開心。
師:你們知道爺爺奶奶要過什麼節了嗎?(九九重陽節)
(二)、欣賞兒歌《九月九》
師:你們喜歡爺爺奶奶嗎?(請小朋友說一說)
師:老師也喜歡爺爺奶奶的,所以老師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你們想聽嗎?
1、老師完整地朗誦兒歌一遍。
師:小朋友,你聽到兒歌里說了些什麼呀?(請小朋友說一說)
2、再次讓幼兒欣賞一遍。
3、引導幼兒學習兒歌。(幫助幼兒矯正個別發音)
4、教育幼兒要做一個聽話的乖寶寶,要有禮貌。
四、活動總結:
教師針對幼兒今天的表現,及時的給予評價,鼓勵和表揚那些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同時,教師也要留意那些能力相對較弱的幼兒的情緒,通過表揚和鼓勵,增強其自信心。
五、活動延伸:
教師讓幼兒回家以後把今天所學到的童謠唱給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聽。
附兒歌:《九月九》
九月九,重陽到,
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哈哈笑,
我請他們吃甜糕,
媽媽/爸爸誇我好寶寶。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
2、使寶寶從小有關心爺爺奶奶的意識,為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歡爺爺奶奶,願意表達愛爺爺奶奶的情感。
活動准備:
糖果、重陽糕等
活動過程:
1、介紹重陽節:
老師和寶寶一起唱歌曲《我的好奶奶》,老師:「爺爺奶奶真辛苦,今天是他們的節日,我們一起來給他們過節,好嗎?
2、老師媽媽親親寶寶
寶寶真乖,老師媽媽親親你(老師隨意親寶寶),老師媽媽親寶寶開心嗎?
3、爺爺奶奶媽媽親寶寶
寶寶的爺爺奶奶親過寶寶嗎?親在什麼地方呀?(寶寶隨意說)
4、寶寶親爺爺奶奶
爺爺奶奶親寶寶開心嗎?那我們寶寶也來爺爺奶奶。(播放親親我錄音)。鼓勵每位寶寶去親親自己的爺爺奶奶。
6、吃重陽糕
鼓勵寶寶先把重陽糕給爺爺奶奶,隨後和他們一起品嘗
7、唱「生日快樂」歌曲。
引導寶寶和老師一起邊唱邊做動作。
8、放「親親我」音樂
請爺爺奶奶和寶寶一起聽著音樂親親、抱抱。
9、愛爺爺奶奶:
為爺爺奶奶做一件小事情,如:寶寶長大了,自己走不要爺爺奶奶抱。為爺爺奶奶捶捶背等。
結束語:
為爺爺奶奶做一件小事情,如:寶寶長大了,自己走不要爺爺奶奶抱。為爺爺奶奶捶捶背等。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讓幼兒了解重陽節,學會尊敬和關愛老人。
2、感受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做旗子、多媒體電影《重陽節》
經驗准備:穿鞋子的經驗;歌曲《爸爸媽媽好》
活動過程:
一、觀看重陽節來歷的電影
1.師:孩子們,重陽節又被叫什麼節日呀?(老人節)哦,老人節就是爺爺奶奶的節日呀,馬上就要到重陽節了,今天我們很開心,能和爺爺奶奶一起過節日
師:誰來說一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平時是怎樣關心和照顧我們的。
小結:爺爺奶奶會為我們……,為我們……,還會為我們……。
2.祝福歌《爺爺、奶奶好》
小朋友們真聰明,都找到了爺爺奶奶的鞋子,現在爺爺奶奶累了,想聽我們唱唱歌,我們給爺爺奶奶來唱一首《爺爺奶奶好》,讓他們聽一聽,好不好?
3.游戲《我為爺爺奶奶穿鞋子》
玩法:從許多鞋中找出爺爺奶奶的鞋子,為自己的爺爺、奶奶穿上鞋子。
師:作好了小旗子,我們來和爺爺奶奶玩一個小偵探的游戲。森林裡,天黑了,現在請小朋友們要睡覺了,把眼睛閉起來,請爺爺奶奶們脫下自己的一隻鞋子,放在中間。爺爺奶奶的鞋子也來到了森林裡,聽一聽,他們在跳舞呢。
師:天亮了,呀,爺爺奶奶的一隻找不到家了!孩子們睜大你們的小眼睛,看一看,爺爺奶奶的鞋子,在哪裡呢?快過來找一找。
師:找到了,請小朋友們幫助爺爺奶奶穿上鞋子。
4.做旗子
師:爺爺奶奶為我們做了這么多的事情,我們今天為爺爺奶奶做一面重陽節的旗子,插在重陽糕上,祝福爺爺奶奶身體健康,快樂每一天。
教學反思: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結合重陽節開展關於"尊老、敬老"為目的主題活動是非常必要的。
平時許多年輕父母整日忙於工作,把照顧和教育孩子的重要大事全權託付給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老人們冒著寒風酷暑接送孩子;戴著老花鏡為孩子抄作業;背的是孩子喜歡吃的食品、帶的是孩子穿的衣服……"他們無怨無悔的奉獻著。
而孩子們享受著老人們無限的關愛與呵護卻一直熟視無睹,覺得是理所應當,稍有不滿還大發脾氣。
因此我們特地選擇了這個具有教育意義的時刻"9月9日重陽節"開展慶祝活動,讓孩子們體驗與老人間濃濃的親情,並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對長輩們的情感。
能把享受"長輩的愛"的感情進行遷移,讓孩子們去愛自己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幫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進感情的世界,體驗幸福生活的喜悅。同時也讓老人們為自己孩子的成長與進步感到欣慰與驕傲。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兒歌,並初步學習兒歌。
2、通過兒歌,懂得要關心老人,要對老人有禮貌
3、能夠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徵,表演出來。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准備:
1、課前幫助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重陽節的知識。
2、爺爺奶奶笑哈哈的圖片。
活動過程:
開始本分一、播放圖片導入活動1、出示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2、觀看圖上有誰呀?(爺爺奶奶)他們怎麼啦?(他們笑了)。
3、他們為什麼笑呢?(請小朋友說一說)
4、原來他們要過節了,所以笑得那麼開心。
基本部分二、欣賞兒歌《九月九》
1、老師完整地朗誦兒歌一遍。
2、再次讓幼兒欣賞一遍。
3、幼兒學習兒歌。(幫助幼兒矯正個別音)
結束部分三、請幼兒說說平時可以用什麼方式來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
1、請個別幼兒扮演爺爺奶奶,其餘幼兒上來表演自己的方式。
2、教育幼兒要做一個聽話的乖寶寶,要有禮貌。
附兒歌:
九月九九月九,重陽到,爺爺奶奶哈哈笑,我請他們吃甜糕,媽媽誇我好寶寶。
教學反思: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當今社會的孩子們,普遍都是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寵愛中長大的。他們對尊老、敬老的意識越來越薄弱。有很多孩子不會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愛。所以,設計這樣一節關於愛爺爺奶奶的活動非常重要。
活動目標: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了解相關的重陽節知識
2.激發幼兒對爺爺奶奶的崇敬,表達對爺爺奶奶的關愛
3.培養孩子從小敬老愛老的美德
4.通過社區活動,鍛煉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和口語表達。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6.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准備:
1.大班聯系好敬老院並准備一些零食。
2.製作壽星卡
3.幼兒調查表
4.重陽糕120塊
活動時間:20XX年10月21日上午9:30
活動內容:
一、中小班邀請爺爺奶奶來園做客
1.了不起的爺爺奶奶。
(1)中班可以聽聽爺爺奶奶說說自己年輕時的故事。(事先聯系好)(2)小班請爺爺奶奶說說平時是怎麼關心愛護你的。
2.給爺爺奶奶表演節目。
3.爺爺奶奶辛苦了。(我給爺爺奶奶捶背敲腿)
4.我喂爺爺奶奶吃塊糕通過活動,幫助幼兒豐富以下經驗:
①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②爺爺、奶奶非常關心我們,我們也應該尊敬爺爺、奶奶。
③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大班雛鷹愛心"行動"慰問敬老院爺爺奶奶討論:
1、活動准備(1)做調查問卷(2)你的.爺爺奶奶年輕時是做什麼工作?有些什麼本領?
(3)現在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有些什麼不方便?
(4)小結:爺爺奶奶本領大我們能做些什麼事讓爺爺奶奶高興?為什麼?
2、實踐活動:
(1)大膽地與周圍的老人打招呼,並會主動邀請老人。
(2)我為爺爺奶奶做件開心的事:敲背、捶腿、給老人唱首歌、向老人送禮物等。
3、活動後:
(1)鼓勵孩子說說自己是怎樣為爺爺奶奶服務的?
(2)交流:對今天的活動的感受?
(3)通過調查交流:以後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些什麼?
我身邊的爺爺奶奶調查表
1、最喜歡吃的東西
2、他的愛好是
3、最想見的人
4、還有什麼不順心的事
5、最想讓我為你做的一件事
6、爺爺奶奶生日和屬相備註:可以用畫畫、文字的方式來記錄。
教學反思:
我國是文明古國,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重陽節是中國人憑吊先人、敬老尊賢的傳統節日。因此,很好地利用重陽節這個契機,開展「重陽節」的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了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培養他們從小尊老、敬老的美德是十分必要的。
一、設計思路: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很好的體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尊老敬老的優秀傳統美德,也是幼兒園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的契機,中班的孩子很喜歡聽故事,因此我利用老奶奶給孩子做帽子的故事,讓孩子們了解老人對孩子的喜愛,激發他們尊老敬老的情感。這次活動中我還選用了三幅老師的範例,是希望通過一些具體圖像引發幼兒對已有經驗的重現,而不是成為劃一的圖像標准給孩子,引導幼兒善於採用線條和圖形的變化進行裝飾。
二、活動內容:
小花帽
三、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採用變化線條、圖形間隔的方法進行裝飾。
2、激發幼兒關心老人,願意幫助老人做事的情感。
四、活動准備:
範例三張、雙面膠、剪好的帽子、水彩筆、蠟筆等。
五、活動過程:
(一)欣賞與討論敬老院有一個好心的老奶奶,想為幼兒園的小朋友每人送一頂小花帽。
1、老奶奶花了半天時間做好了第一頂小花帽,這時正好有一隻小鳥飛過老奶奶的窗口,小鳥銜著帽子飛到幼兒園,告訴小朋友們,老奶奶正在為他們做帽子,小朋友們都非常高興,跑出來看小花帽。(出示紫色帽子)問:這頂帽子上有什麼花樣?上邊和下邊是用什麼線條變成的花紋?有些什麼顏色?可是只有一頂帽子怎麼分呢?於是,小朋友開始等奶奶再為大家做帽子。
2、第二天,老奶奶花了一天的時間做了一頂更漂亮的帽子,小鳥又把這頂帽子送到了幼兒園,當小朋友們一聽小鳥的叫聲,就馬上跑了出來,他們想看看,今天的帽子和昨天的帽子有什麼不一樣?(出示第二頂帽子):你們一起看看,昨天的帽子和今天的帽子有什麼不一樣。
3、老奶奶知道小朋友們非常喜歡她做的帽子,就做得更認真了,這一次,她花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做了一頂比以前更漂亮的餓帽子。小鳥又飛快地把帽子送到了幼兒園。這一天,小朋友們早早地等在了幼兒園的門口,當小鳥飛來的時候,小朋友們都歡呼起來,一個小朋友說:"我從來都沒有看見過這么漂亮的帽子。"(出示第三頂帽子)問:這頂帽子什麼地方更漂亮?除了顏色在排隊,還有什麼地方在排隊?是怎麼排的?
4、第四天,小鳥沒有把帽子送來,小朋友們問小鳥:"老奶奶做的帽子呢?"小鳥說:"今天老奶奶沒有做帽子,因為老奶奶生病了。"問:小朋友,你們想想,老奶奶怎麼會生病的呢?(引出老奶奶做帽子太累了,所以生病了。)可是老奶奶躺在床上很難過,因為她送給小朋友的帽子還沒有做好,這可怎麼辦?小朋友,你們有什麼辦法來幫幫老奶奶。
(二)嘗試與操作今天我們大家一起都來自己動手,做一頂帽子。
重點指導:
1、引導幼兒大膽創造,介紹不一樣的作品。
2、鼓勵幼兒能改變顏色與線條,表現多種排列方法。
(三)製作與交流畫好的小朋友用雙面膠粘上帽檐,把做好的帽子戴在頭上,下次去看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
故事《一朵雲帽子》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理解故事《一朵雲帽子》,學習故事中的對話。
2、通過觀看圖書和表演活動,理解小鳥把雲帽子給太陽公公戴的原因。
3、體驗與朋友交流和關心他人的歡樂。
活動准備:
1、大帽子一頂,雲帽子和小鳥圖片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展示儀。
活動過程:
一、出示一頂帽子,引出主題。
1、教師:夏天,火辣辣的陽光照在頭頂上,好熱好熱,怎麼辦?
2、教師(出示一頂帽子):天熱了,我們戴一頂帽子就可以遮擋陽光,使自己涼快一些,今天,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一朵雲帽子》。看看雲帽子給誰戴好呢?
教學根本目的:
1、讓孩子明白重陽節是民間傳統節假日之一,有其奇特的教學與習俗習慣。
2、明白「重陽節」的來源。
3、讓孩子明白「敬老愛老」是祖國的光榮傳統,要敬愛長輩。
教學預備:
1、VCD碟片「常回家瞅瞅」
2、剪輯中央電台夕陽紅欄目里,百歲長輩美好生活的絕妙片斷。
3、計算機教學課件《9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4、課前與幼兒園退休幼兒教師劉子平長輩(孤寡長輩)獲得聯系,到重陽節這一日將她請來。
5、孩子一人一份自製禮品
教學過程:
一、請孩子看VCD碟片「常回家瞅瞅」
交流:
1、剛剛你看見的是啥?(激起小孩們的感情共鳴)
2、片中表現的是啥內容?
(小孩與大人一塊兒探望長輩,回家團聚的場景)
3、導出長輩節:我們孩子有自個兒的節假日,長輩亦有自個兒的節??日,推薦(農歷9月九日)即是長輩節。
4、你們明白長輩節是怎樣來的嗎?
二、推薦重陽節的來歷:
1、長輩節也稱重陽節,相傳在古時候有一個叫恆景的名士,9月九日那一天,全家一塊兒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那時聽說這樣可避邪。所以,重陽節登高之後就漸漸構成一種習俗。打那之後,在九九重陽這一日有很多詩人都做詩來紀念。
2、播放
教學課件:古詩《9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他鄉為異客,每到過節就更加地想家;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萸少1人。」讓孩子感受詩中重陽節插的習俗與詩人背井離鄉的兄弟牽掛之情。
活動目標: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了解相關的重陽節知識。
2.激發幼兒對老人的崇敬,表達對老人的關愛
3.培養孩子從小尊老敬老愛老的美德。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5.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准備:
1、幼兒通過搜集資料了解重陽節的相關知識
2、選出十名幼兒列隊歡迎入園老人
3、在本班老師的指導下製作小禮品
4、老人自備開口上衣和鞋子一雙
5、糖果若干幼兒園重陽節
活動過程:
1、幼兒列隊歡迎入園的爺爺奶奶(爺爺奶奶來園時列隊幼兒邊念兒謠邊打節拍)"重陽到,重陽到,爺爺奶奶節日好,我們非常感謝您,向你們節日問個好。"
2、老人進入活動室後由教師提前安排好的幼兒為爺爺奶奶搬椅子請老人入座。
3、幼兒為老人表演節目
4、請老人與幼兒一起看段視頻(1)請老人談談自己的感受;(2)請幼兒說說聽了爺爺奶奶的話我們小朋友今後該怎麼做?
5、任選十名幼兒幼兒剝糖給老人吃並送上親吻
6、互動游戲:每位爺爺奶奶身邊放一個置物袋,請幼兒幫爺爺奶奶穿衣穿鞋。
7、幼兒給老人送上小禮品(音樂-愛的奉獻)結束活動:
全體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表演《感恩的心》
教學反思:
能把享受"長輩的愛"的感情進行遷移,讓孩子們去愛自己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幫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進感情的世界,體驗幸福生活的喜悅。同時也讓老人們為自己孩子的成長與進步感到欣慰與驕傲。
㈦ 幼兒園重陽節教案(小班、中班、大班)
【篇一】幼兒園重陽節教案:小班
活動意圖:又是一個登高望遠、品糕賞菊的日子,小班的孩子迎來了尊老敬老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將這個節日和培養幼兒良好的尊敬老人的情感結合起來,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開展了敬老節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
2、使寶寶從小有關心爺爺奶奶的意識,為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歡爺爺奶奶,願意表達愛爺爺奶奶的情感。
活動准備:
彩色紙條
活動過程:
一、說說重陽節
1、了解重陽節的來歷。
師:寶寶們,知道農歷的九月初九是誰的節日嗎?
小結: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也叫老人節,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節日。
2、知道重陽節的風俗。
二、發表感言
師提問:九月九日是爺爺奶奶的節日,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些什麼事?我為什麼要幫爺爺奶奶做事?我想對爺爺奶奶說句貼心話。
三、製作項鏈
幼兒親自動手製作項鏈,送給爺爺奶奶。
四、學習兒歌《九月九》
九月九,重陽到,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哈哈笑,我請他們吃甜糕,媽媽/爸爸誇我好寶寶。
五、爺爺奶奶我們愛你
為爺爺奶奶做一件小事情,如:寶寶長大了,自己走不要爺爺奶奶抱。為爺爺奶奶捶捶背等。
【篇二】幼兒園重陽節教案:中班
活動目標: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了解相關的重陽節知識。
2、激發幼兒對老人的崇敬,表達對老人的關愛
3、培養孩子從小尊老敬老愛老的美德。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5、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准備:
1、幼兒通過搜集資料了解重陽節的相關知識
2、選出十名幼兒列隊歡迎入園老人
3、在本班老師的指導下製作小禮品
4、老人自備開口上衣和鞋子一雙5、糖果若干幼兒園重陽節
活動過程:
1、幼兒列隊歡迎入園的爺爺奶奶(爺爺奶奶來園時列隊幼兒邊念兒謠邊打節拍)重陽到,重陽到,爺爺奶奶節日好,我們非常感謝您,向你們節日問個好。
2、老人進入活動室後由教師提前安排好的幼兒為爺爺奶奶搬椅子請老人入座。
4、請老人與幼兒一起看段視頻
(1)請老人談談自己的感受;
(2)請幼兒說說聽了爺爺奶奶的話我們小朋友今後該怎麼做?
5、任選十名幼兒幼兒剝糖給老人吃並送上親吻
6、互動游戲:每位爺爺奶奶身邊放一個置物袋,請幼兒幫爺爺奶奶穿衣穿鞋。
7、幼兒給老人送上小禮品(音樂-愛的奉獻)
結束活動:
全體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表演《感恩的心》
【篇三】幼兒園重陽節教案:大班
活動目的:1、知道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
2、幫助老人。
3、尊敬老人。
活動准備:
1、VCD光碟《常回家看看》。
2、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斷。
3、重陽節這天請來幼兒的爺爺奶奶。
4、人手一份自製禮物。
活動過程:
(一)觀看VCD光碟《常回家看看》
1、你看到的是什麼?
2、什麼內容?
3、介紹農歷九月九日就是老人節。
4、老人節是怎麼來的?
(二)介紹重陽節的來歷
1、老人節也稱重陽節,相傳在我國古代有個叫恆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據說這樣可以避邪。因此,重陽節登高就逐漸形成一種風俗。打那以後,在九九重陽這一天有不少詩人做詩來紀念。
2、在這一天,許多地方的人們都有登高、爬山、賞菊、吃重陽糕的習俗,其中登高和吃糕都含有步步高的祝願,為表示對老人的敬意,我國將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3、觀看專題錄像片《百歲老人》(老人們歡樂度晚年的情景)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我們非常重視和關心老人,各地都為老人修建了敬老院,我們小朋友要尊敬長輩,知道在長輩生病時要表示關心,老人過生日,送一些禮物給他們。
4、幼兒說出自己周圍的老人是怎樣過重陽節的。(扭秧歌、跑旱舸、打腰鼓等等)
5、重陽節,你是如何做的?(給老人送禮物等)
6、你是怎樣尊敬老人的?
(三)敬老愛老活動
1、重陽節是姥姥、姥爺、奶奶、爺爺的節日,在過節的時候,我們在家裡可以給老人買許多東西,和他們一塊過節。我們這里的爺爺奶奶們天天為我們做菜做飯很辛苦,我們一起來孝敬一下他們吧。
2、給老人送禮物,並對老人說句祝福的話。
3、跟爺爺奶奶們合影留念,活動在《常回家看看》樂曲聲中結束。
(四)延伸活動
在家中為姥姥、姥爺、奶奶、爺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