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重陽節」里有飲酒的習俗,所飲的酒是
古代「重陽節」里有飲酒的習俗,所飲的酒是菊花酒。
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葯酒,味道微微有一點苦,飲後可使人明目醒腦,而且具有祛災祈福的吉祥寓意。
菊花酒漢代已見。其後仍有贈菊祝壽和採菊釀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陽日贈菊給鍾繇(祝他長壽),梁簡文帝《採菊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是採菊釀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1)古代重陽節飲酒是哪一種酒擴展閱讀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溥傑先生曾為菊花白酒賦詩:「媲蓮花白,蹬鄰竹葉青。菊英誇壽世,葯估慶延齡。醇肇新風味,方傳舊禁廷。長征攜作伴,躍進莫須停。」為蓮花白酒題詩為:「釀美醇凝露,香幽遠益精。」早在屈原筆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
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五曾在重陽贈菊給鍾蹈,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濕沾羅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2. 古代重陽節雄黃酒的意思
端午節是雄黃酒重陽是菊花酒
3. 古代「重陽節」有飲酒的習俗,所飲的酒是
菊花酒
較早有關重陽節的傳說,見於梁朝吳均的《續齊諧記》: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
重陽風俗:插茱萸,登高、飲酒、吃重陽糕、賞菊。
重陽節今年已經被定為老人節。
4. 在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飲酒,插茱萸辟邪
重陽節的由來1.關於重陽節的由來,一種說法是九月初九是日與月都逢九,乃是兩九相重,所以稱為「重九」,同時兩個九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所以稱為重陽。
有一天,費長房告訴桓景今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再次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親人。」並告訴他應對辦法,那天你只要領著鄉親們登上高山,讓大家頭上插滿茱萸,一起喝菊花酒,就能挫敗瘟魔,消除災殃。」於是桓景回鄉以後,遍告鄉親。
到了九月九日那天,瘟魔來到了山前,因為菊花酒的酒氣剌鼻、茱萸的異香剌心,所以瘟魔難以靠近。最後桓景揮劍激戰,斬瘟魔於山下。當天晚上,人們就安全的返回家園,從此以後,重陽節這一天就有了登高、飲酒、插茱萸的習俗。
5. 古代「重陽節」里有飲酒的習俗,所飲的酒是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內賞景、登高遠眺、容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這是網路提供的,菊花酒
6. 為什麼重陽節要喝菊花酒
因為在古代,菊花酒被看作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菊花含有養生成分,晉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陽山中人家飲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壽的記載。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葯酒,味道微微有一點苦,飲後可使人明目醒腦,而且具有祛災祈福的吉祥寓意。
(6)古代重陽節飲酒是哪一種酒擴展閱讀:
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農歷九月九日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每到九九重陽這一日,各地都有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交流感情、鍛煉身體的活動。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的中國傳統節日。其民俗活動甚多,文化內涵豐富。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擺宴敬老、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7. 重陽節喝的什麼酒 古代重陽節飲酒風俗揭秘
重陽節喝的什麼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而菊花酒,版在古代被看作是重權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因為九九與「久久」諧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說法。而且重陽節飲菊花酒是我國古代一個重要的節儀。自古無論宮中還是民間,都有重陽飲菊花酒一俗。菊花酒,一般是用菊花釀制而成,但古代一些文人墨客,卻喜歡摘新鮮菊花泡酒飲,他們稱這樣的飲為「露飲」和「落英飲」。
關於菊花酒製作方法
方法一
配方:菊花(500克)、杜仲(500克);防風、附子、黃蓍、乾薑、桂心、當歸、石斛,各200克;紫英石、肉蓯蓉,各250克;萆薢、獨活、鍾乳粉,各400克;茯苓150克。
制用法:以酒七斗,浸五日。
方法二
配方:菊花、生地黃、地骨皮各2500克,糯米35千克,酒麴適量。
製法:前3味加水50千克煮至減半,備用;糯米浸泡,瀝干,蒸飯,待溫,同酒麴(先壓細),葯汁同拌令勻,入瓮密封,候熟澄清備用。
用法:口服。每次溫服10毫升,日服3次。
8. 古代「重陽節」里有飲酒的習俗,所飲的酒是
古代「重陽節」里有飲酒的習俗,所飲的酒是菊花酒。
較早有關重陽節的傳內說,見於梁朝吳均的容《續齊諧記》: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
重陽風俗:插茱萸,登高、飲酒、吃重陽糕、賞菊。
重陽節今年已經被定為老人節。
9. 重陽節喝什麼酒 重陽節為什麼要喝酒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重陽節有習俗就是喝酒,那麼重陽節喝什麼酒?重陽節為什麼要喝酒呢?
重陽節喝什麼酒重陽節為什麼要喝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由菊花與糯米、酒麴釀制而成的酒,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菊花酒有枸杞菊花酒,花糕菊花酒,還有白菊花酒。
重陽節喝菊花酒習俗起源:
我國釀制菊花酒,早在漢魏時期就已盛行。據《西京雜記》載稱「菊花舒時,並采莖葉,雜黍為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傳說喝了這種「菊花酒」可延年益壽。
據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沂己載,漢高祖時,宮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後來飲菊花酒逐漸成了民間的一種風俗習慣,尤其是在重陽時節,更要飲菊花酒。據南朝梁關均撰《續齊諧記》記載,「九月九日……,飲菊酒,禍可消」。這是舊俗重九為重陽節,需飲菊花酒的開始。
《荊楚歲時記》載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耳,飲菊花酒,令長壽。」到了明清時代,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種草葯,其效更佳。製作方法為: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釀酒或加地黃、當歸、枸杞諸葯。
菊花,是我國名花,也是長壽名花。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10. 古代「重陽節」里有飲酒的習俗,所飲的酒是
錫伯族 錫伯族的村屯四周築有圍牆。住房自成院落,庭院種植花木蔬菜。大門多內朝南開。住室的窗戶和容箱櫃等傢具都雕圖案,最常見的是牡丹和蓮花。錫伯族婦女擅長剪紙,紙糊的窗戶都用剪紙裝飾得十分美觀。,在飲食方面,以面、米為主食,愛食奶茶、酥油、奶油等乳製品。 忌食狗肉。秋天習慣用圓白菜、韭菜、胡蘿卜、芹菜和辣椒腌制鹹菜,叫花花菜,作為冬春兩季的食物。還喜歡在農閑時打獵、捕魚,並用魚腌制臘魚肉。 在服飾上,婦女喜歡穿旗袍,男子穿對襟短衫,褲腳在腳踝扎緊,現在中青年男子愛穿制服、西服,婦女愛穿連衣裙。 錫伯族注重禮節。在家庭生活中,長幼有序,晚輩對尊長行「打千」禮。 錫伯族的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如春節、清明、端午等。錫伯族遷至伊犁後,將農歷四月十八從東北出發西遷時同父母兄弟分別的那一天,作為每年的紀念日,全「牛錄」(旗)老少到野外開展娛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