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孝道文化的手抄報內容。
題目:
難報三春暉
第一框:愛灑心間:
父母不僅賦予我們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們成長,教我們做人,這種恩情要永遠銘記在我們的心中。父母為家庭做出了貢獻,為我們付出了很多,他們應當得到愛的回報,理應受到我們的孝敬。
我國有孝的傳統,孝敬父母的人歷來被人們稱道、尊敬,不肖子孫常常被人們譴責。我們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優良傳統
第二框:孝親敬長是我們的天職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重要的是尊敬和愛戴父母。這是子女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是子女對父母應盡的道德義務、法律義務。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上揚輔助父母的義務,不僅要受到輿論的譴責,還要受到法律的懲罰。
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要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要正確區分孝敬在不同場合的具體要求,便按照這些要求去做。
第三框:古代孝子:(這個可以上網搜)
第四框:關於孝敬的名言:(這個可以上網搜)
圖畫可以花一些給父母洗腳之類的畫
② 關於最美孝心少年的手抄報怎麼畫
小編導語:看著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我的眼淚一直流個不停,那些孝心少年是那樣的堅強,我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做個有孝心、孝順父母的好孩子。
作為小學生,我們可以向孝心少年學習的就是孝順父母,放學回家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還可以拿起手中的筆,製作關於最美孝心少年手抄報,用文字的方式向所有人傳遞孝道、孝心,讓所有人都成為有孝心的人。
小編整理了關於最美孝心少年手抄報資料和內容,同學們可以參考這些手抄報,製作屬於自己的關於孝心少年手抄報。
在中國的漢字當中,孝這個字,老在上子在下,這一個結構就能體會出「孝」字的內涵。就在觀看中央電視台《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上。松北校區的全體同學體會到了那種感動。獲獎的孝心少年們用自己的行為詮釋著「孝」這個字。我校學生觀看後感觸頗多,用製作手抄報的形式表達著感動和今後如何做一個懂感恩、有孝心的好學生。松北校區大隊部將優秀作品進行展出。同時,結合我校11月份的德育主題「感恩」,我校繼續開展感恩教育。
十名最美孝心少年,都用行動表達著對父母執著的愛。他們用笑容面對困難他們的願望,大多是:渴望學習,感恩社會。看著,感動著,我們要感恩現在所擁有的幸福生活,感動孝心少年的堅強毅力,做一個有孝心、懂感恩的人!
③ 手抄報,孝行天下
④ 孝德感恩手抄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華孝德文化源遠流長。以下是我帶來孝德感恩手抄報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屠女守墳
南齊朝時候,有一個姓屠的女子,因為父親雙眼失明,加上母親罹有痼疾,因此經常受到村民的欺負,於是她便帶著父母親遷移他處。她白天到山裡砍柴,晚上在燈下紡織,拿賺來的錢供養殘廢的父母。後來父母都死了,還虧她親自掘土造墳,才把父母給安葬了。有一天她忽然聽見天空中有聲音說:「這幾年來,你的孝行令我們山神感到非常佩服,從今天起,你可以替人家醫病,我們會在暗中幫助你,從那時候起,你必可因此大富起來。」
起初,她不以為意,直到後來有一個鄰人中了毒,她試著幫他醫治,才發現她真的能幫人醫病,從此她就替人醫病,經她手裡的,沒有一個醫不好的。於是她的生活便慢慢的富裕起來,甚至後來村子裡也有人來向她求婚,但都被她拒絕了。因為她感念可憐的雙親一輩子吃苦,卻無法與她共享富貴,於是發誓要終身守著父母的墳墓,絕不嫁人。
各位,故事中的村人,初則欺負人家貧窮,繼而見人發達,又貪圖人家的財產,真是無恥,令人感嘆。反過來再看看屠女,能不畏艱難,獨立奉養父母,生養死葬,才德兼備,真不愧是女中豪傑,令人敬佩,難怪連山神都願意為其效命呢!(《古八德全書》)
賢孝門的故事
魏縣歷史上以「德孝之鄉」享譽中原大地。在魏縣提起賢孝門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明代,魏縣城西十里有個仕望村,仕望村有戶人家主人叫王合合。王合合早年喪妻,只有一個兒子名叫王懷仁。王懷仁年長18歲,娶妻張仕望村張氏。張氏雖不識字,但通情達理,精明能幹,里里外外都是把好手。小兩口相親相愛,對王合合非常孝順。過了幾年,張氏生了一雙兒女。一家人和和美美,小日子過得雖苦亦甜。
然而,好景不長。這年冬天,全家人都感染上傷寒病,因缺醫少葯,嬌兒和丈夫相繼去世,只留下年過花甲的公公王合合和年輕守寡的媳婦張氏,還有一個嗷嗷待育的.小孫女。一些好心的鄰居和親戚紛紛上門勸她改嫁,趁年輕再找個好人家過時光,但都被她以「伺候年邁公爹」為名,婉言謝絕了。從此,她與公公相依為命,慘淡度日。
王合合經不住晚年喪子的打擊,病倒了。兒媳婦守在病床前寸步不離,精心伺候,感動得王合合老淚橫流。一次,公公要大便,說什麼也不接媳婦遞過來的便盆,用手指著,堅持上廁所。媳婦見公公受罪,心裡不忍,便一不做二不休,背起公公解手。不料回屋時,被外人發現了。於是「兒媳婦背公公上廁所」的閑言碎語便流傳開來。然而媳婦聽說後,不但不介意,反而對公公伺候的更上心了。
公公聽說後,氣的病情加重了,一連幾天不吃不喝,眼看就不行了。焦急的媳婦無可奈何。這一天,小孫女將手伸進嘴裡,哇一聲哭起來。媳婦抱起孩子餵奶,公公見小孫女吃的香,不由自主地用舌頭舔了幾下乾裂的嘴唇,將頭扭向一邊。細心的媳婦見狀,趕緊放下孩子,轉過身去,將奶水擠在小碗里喂公公,公公還是不動嘴。在媳婦的百般勸說下,終於開口喝了一下。之後他漸漸地能吃一些東西了,病情也好起來。
這年鬧飢荒,媳婦只好背起孩子,拉上棍子,拖著三寸小腳去要飯。她回來後揀好的食物給公公吃。公公年老,牙口不好,對討來的又涼又硬的干糧咬不動,兒媳婦便嚼爛去喂。她對公公可以說是百依百順,老人有時心煩氣燥,吵上幾句嘴,她總是立在一旁一聲不響,默默承受。
又一年夏天,老天爺連降大雨數天,王合合家僅有的兩間破土房倒塌了一間,公公無處棲身。萬般無奈,兒媳婦硬逼著公公搬到一塊住。這一來,事鬧大了,街坊鄰居風言風語,說什麼的都有:「老公公和兒媳婦在一坑頭住,叫什麼事!真是敗壞門庭,羞沒先人。」她聽了毫不在意,依然如故。窮人家,夏天好過,冬天就難熬了。到了冬天,家裡燒不起炕,媳婦就給公公暖被窩,等公公睡下之後,媳婦就抱著孩子在炕角過夜。
就這樣,張氏含辛茹苦,頂著風言風語孝順公公十幾年。後來,公公病故,女兒長大嫁人了。而張氏卻因長年操勞,未老先衰,頭發花白,背也駝了。鄉親這才消除了對張氏的成見,真正體察了她的良苦用心。他們見年老家貧的張氏幹活越來越吃力,時光越來越難過,就紛紛接濟她財物,幫她做活,使她度過一個又一個難關。
張氏的「孝行」感天動地,傳遍了四鄰八鄉,人們提起她無不豎起大拇指,盛贊她是「古今少有的好媳婦」,並以此教化子女。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信陽進士董威任魏縣縣令,他崇尚禮義,為官清正。當他聽到張氏「堅志勵節,貧苦守孝」的事跡,深為她的高風亮節所感動。他上任不久,就親臨寒舍看望張氏,嘉獎其孝行。為了改變她的生活困境,他當眾拿出官銀50兩撫恤,用以建房置用。兩年後,張氏亡故。董縣令聞訊,親自到王家弔唁,並從多年積蓄中拿了10兩紋銀助辦喪事。喪事完畢,董縣令上報朝庭,為張氏立賢孝牌坊,曰「節操范俗坊」;又建一所「賢孝祠」,以示旌表。張氏因賢孝受到褒揚,村人引以為榮,遂改村名為「賢孝門」,至今無改。
⑤ 孝心敬老的手抄報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
因為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尊敬老人;我們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幫爺爺、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敬愛的毛澤東主席是尊老敬老的楷模。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湖南韶山。在短暫逗留的日子裡,他特地請家鄉的老人吃飯。在他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敬酒時,那位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這件事一時傳為佳話。全心全意地照顧鰥寡孤獨的老人,用毛主席說:「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句話來衡量和要求自己多為老人做好事做善事。
我國已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讓他們度過幸福、美滿、安詳、健康的晚年,共享人類社會發展的成果,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規律,就是尊重歷史。父母生養了子女,子女必須孝敬父母,這是兒女們應該盡到的責任。老年人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智慧和經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築成了社會的生命線,老年人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需要人們去關愛。
老人,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勤勞動了一輩子,為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並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所以,尊敬老人既是對老人的關心與照顧,又是繼承前輩們"財富"的需要。「老年人是一座活著的圖書館」、「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更美好……」
所以我自豪地告訴大家,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裡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隻溫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的一句親切慰問。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與孝心,拋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觀念,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為老年人安度晚年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再把插圖畫上(可以畫得簡單一些)
⑥ 以孝老愛親為主題的手抄報內容
古人雲:「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本文中,我為大家整理了孝老愛親的手抄報內容,感興趣的同學快來看看吧!
1、生前厚養實為孝道;歸後薄葬真乃賢兒。——《格言集錦》
2、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3、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拉法格
4、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李毓秀《弟子規》
5、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四言》
6、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7、要用希望孩子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父母。——蘇格拉底
8、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培根
9、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10、天下最苦惱的事莫過於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作者:《遊子吟》)
2、家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作者:愛默生)
3、要用希望孩子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父母。(作者:蘇格拉底)
4、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作者:《三國志·魏書》)
5、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作者:《家語·弟子行》)
6、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作者:李毓秀)
7、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作者:《動報親恩篇》)
8、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作者:《增廣賢文》)
9、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作者:《孝經》)
10、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作者:《勸報親恩篇》)
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叫黃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內)人。年紀剛剛九歲,就已經懂得孝順長輩的道理。每當炎炎夏日到來的時候,就給父母的帳子扇扇子,讓枕頭和席子更清涼爽快,使蚊蟲避開;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體讓父母的被子變得溫暖,好讓父母睡起來暖和。因此,黃香的事跡流傳到了京城,號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黃香侍奉父母的故事反映出一個孩子細致、純真的孝心,是一個孩子從內心深處自然萌發、激發出來的孝,又是出於天性的、並盡自己的能力所能做到的孝行,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讓我們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
以上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手抄報內容,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⑦ 孝心手抄報內容
孝心是對雙親長輩孝敬的心意,是中國孝道文化的核心,是祖先崇拜的文化內涵。古人雲,百善孝為先。一個人如果連生養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麼他的為人就可想而知了。
確定了「孝敬日」,把每周日、學生父母的生日、三八婦女節、母親節、重陽節和國際老人節作為全校學生的孝敬日,要求每位學生用勞動向父母、長輩獻一份孝心,表一份愛意。學校還通過開展知心家庭學校、製作「家庭生日卡」、「給父母過生日」和親子樂園等活動,溝通家長和子女的親情,使孩子和家長變得更加親密無間。在知心家庭學校之中,我們引導家長和孩子開展同寫知心家信、同讀好書好報、同誦中華美文、同做環保益事、同做孝敬標兵、同練強健體魄活動。製作「家庭生日卡」活動,通過問、寫、記、做、想、搞、評七步曲展開。「問一問」就是每人了解自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的生日、歲數、屬相;「寫一寫」就是把了解到的情況寫在紙上;「記一記」就是把生日時間記在心裡;「做一做」就是人人動手製作「家庭生日卡」,上面寫上全家人的情況,周圍畫上精美的圖案;「想一想」就是動腦筋,想一想怎樣給長輩過個好生日的金點子;「搞一搞」,就是通過搞生日祝福活動把金點子變成現實;「評一評」就是家長和老師根據學生活動的情況和反映一起評評「十佳小孝星」。
⑧ 行孝道獲獎手抄報
孝之一字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的,人們往往來評價這個人都會從孝不孝順這一方面開始評價,對於孩子,讓他們進行孝道教育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以下是我整理的行孝道獲獎手抄報,歡迎閱讀!
中華孝道經典名言
1、父母生之,子弗敢殺;父母置之,子弗敢廢,父母全之,子弗敢闕。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徑,能全肢體,以守宗廟,可謂孝矣。
2、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盡心上》
3、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4、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5、君子之所謂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以道。
6、深恩未報慚為子,淺薄不消羞作人。
7、孝之於親也,生則有義以輔之,死則哀以蒞焉,祭祀則蒞之以敬,如此而成於孝子也。
8、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9、永言孝思,思孝惟則。
10、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禮之貴。
11、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聽了老人言幸福萬萬年!現在對孩子缺少的是:德行教育—孝道教育、尊師教育、敬長教育、經典教育、因果教育、善惡教育、惜福教育、感恩教育、責任教育、環保教育、反色情教育、愛國教育、和平教育。
12、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鮑蒙特和弗萊徹
13、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離婁上》
14、母羊要是聽不見她自己小羊的啼聲,她決不會回答一頭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亞
15、青山悲吟聲聲淚,聲聲呼嚴父;碧水苦訴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16、成為母親之後,女性美像一朵盛開的鮮花煥發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蘇霍姆林斯基
17、慈母的心靈早在懷孕的時候就同嬰兒交織在一起了。
18、有難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子夏
19、孝子之於親也,愛之以心,事之以財。——《戰國策》
20、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諫;士之孝也,以德從命;庶人之孝也,以力惡食。任善不敢臣三德。
21、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22、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爾基
23、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
24、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25、家庭的基礎無疑是父母對其新生兒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羅素
百孝經
天地重孝孝當先 一個孝字全家安
孝順能生孝順子 孝順子弟必明賢
孝是人道第一步 孝子謝世即為仙
自古忠臣多孝子 君選賢臣舉孝廉
盡心竭力孝父母 孝道不獨講吃穿
孝道貴在心中孝 孝親親責莫回言
惜乎人間不識孝 回心復孝天理還
諸事不順因不孝 怎知孝能感動天
孝道貴順無他妙 孝順不分女和男
福祿皆由孝字得 天將孝子另眼觀
人人都可孝父母 孝敬父母如敬天
孝子口裡有孝語 孝婦面上帶孝顏
公婆上邊能盡孝 又落孝來又落賢
女得淑名先學孝 三從四德孝在前
孝在鄉黨人欽敬 孝在家中大小歡
孝子逢人就勸孝 孝化風俗人品端
生前孝子聲價貴 死後孝子萬古傳
處世惟有孝力大 孝能感動地合天
孝經孝文把孝勸 孝父孝母孝祖先
父母生子原為孝 能孝就是好兒男
為人能把父母孝 下輩孝子照樣還
堂上父母不知孝 不孝受窮莫怨天
孝子面帶太和象 入孝出悌自然安
親在應孝不知孝 親死如孝後悔難
孝在心孝不在貌 孝貴實行不在言
孝子齊家全家樂 孝子治國萬民安
五穀豐登皆因孝 一孝即是太平年
能孝不在貧和富 善體親心是孝男
兄弟和睦即為孝 忍讓二字把孝全
孝從難處見真孝 孝容滿面承親顏
父母雙全正宜孝 孝思鰥寡親影單
趕緊孝來光陰快 親由我孝壽由天
生前為孝方為孝 死後盡孝徒枉然
孝順傳家孝是寶 孝順溫和孝味甘
羔羊跪乳尚知孝 烏鴉反哺孝親顏
為人若是不知孝 不如禽獸實可憐
百行萬善孝為首 當知孝字是根源
念佛行善也是孝 孝仗佛力超九天
大哉孝乎大哉孝 孝矣無窮孝無邊
此篇句句不離孝 離孝人倫顛倒顛
念得十遍千個孝 念得百遍萬孝全
千遍萬遍常常念 消災免難百孝篇
⑨ 爭做孝心好少年手抄報內容
2015年度「最美孝心少年來」為來自源甘肅的李依桐、李易軒姐弟、來自山東的王薺悅、來自河南的王帥康、來自湖北的劉倩、來自湖南的楊沛錦、來自西藏的次旦拉姆、來自浙江的徐煜岑、來自四川的蒲曉燕、來自陝西的馮莫林、來自廣西的藍曉萍、藍芸萍姐妹。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使孝文化成為了傳統道德的核心。孝是炎黃民族延綿不絕的傳統,是構建現代文明和諧社會的基石。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
本年度「特別關注孝心少年」為來自四川的蔡菊英、來自山東的陳亭汐、來自湖北的陳孝天、來自遼寧的叢欣、來自廣西的段雪梅、來自湖北的胡恆升、來自山東的姜凱文、來自江西的李麗娜、來自山東的李勤舟、來自廣東的廖韻橈、來自河北的劉浩、來自河北的呂宏宇、來自河南的裴嘉偉、來自新疆的薩熱姆·艾麥提、來自山東的上官熙沐、來自浙江的邵曉涵、來自湖南的譚晶凡、來自甘肅的文改霞、來自陝西的吳俊以及來自貴州的鄭靜。
⑩ 關於孝手抄報內容
難報三春暉
第一框:愛灑心間
父母不僅賦予我們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們版成長,教我們做人,這種恩情權要永遠銘記在我們的心中。父母為家庭做出了貢獻,為我們付出了很多,他們應當得到愛的回報,理應受到我們的孝敬。
我國有孝的傳統,孝敬父母的人歷來被人們稱道、尊敬,不肖子孫常常被人們譴責。我們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優良傳統
第二框:孝親敬長是我們的天職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重要的是尊敬和愛戴父母。這是子女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是子女對父母應盡的道德義務、法律義務。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上揚輔助父母的義務,不僅要受到輿論的譴責,還要受到法律的懲罰。
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要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要正確區分孝敬在不同場合的具體要求,便按照這些要求去做。
第三框:古代孝子:(這個可以上網搜)
第四框:關於孝敬的名言:(這個可以上網搜)
圖畫可以花一些給父母洗腳之類的畫或者關於中傳統文化的孝的故事
嘿嘿嘿~笑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