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古味詞語

重陽節古味詞語

發布時間:2025-07-26 17:09:22

重陽節的經典古詩詞

重陽節的經典古詩詞如下:

1、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2、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九月九憶山東兄弟》

3、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4、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5、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鄭谷《菊》

6、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納蘭性德《採桑子·九日》

7、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8、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重陽節:

重陽節是指農歷九月九日那天,因為在《易經》中,「九」為陽數,「六」為陰,所以,農歷九月九日,「重九」,則為「重陽」,「九九」諧音「久久」,有長久之意,是個直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因此,祭祖和敬老活動常常在重陽節進行。

由王維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萊英少一人。可知道,插萊英、登高是重陽節的風俗。

因此,重陽節又稱為「登高節」「萊英節」此外,因為在重陽有和菊花酒的習慣,所以,也稱「菊花節」,重陽節始出現在三國時代,見曹丕《九日與鍾踩書》中。重陽節的歷史由來,重陽節最早形成於戰國時期,在唐朝正式被定為民間節日。

就在這時,癌魔突然聞到萊英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臉色突變,惡惡發抖,不敢前行。說時遲那時快,恆景手持降妖寶劍,立即奔下山來,經過幾個回合的激烈搏鬥,恆景將溫魔刺死,瘟疫消除。從此,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風俗便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古味詞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臨城縣農村養老保險管理所 瀏覽:82
央企女處級幹部退休年齡 瀏覽:347
敬老院慰問老人詩歌朗誦 瀏覽:53
訪談60歲以上老人 瀏覽:613
大平孝敬爹和媽現場版 瀏覽:790
全國人大領導退休年齡 瀏覽:587
呂不韋為什麼能長壽 瀏覽:29
聾啞人多少歲進養老院 瀏覽:384
60歲裸體女人 瀏覽:472
漢代父母官叫什麼名字 瀏覽:837
父母進廠打工怎麼說 瀏覽:495
很討厭老年人喝酒怎麼辦 瀏覽:999
老年人脊椎列怎麼治療 瀏覽:328
龍游縣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瀏覽:330
燈塔市瀾潮養生會館門票多少錢 瀏覽:306
重陽節爬山高中畫 瀏覽:219
老人補肽多少克 瀏覽:395
預防老年痴呆症ppt 瀏覽:988
養老院加盟好項目 瀏覽:241
為什麼喜歡重陽節 瀏覽: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