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古味詞語

重陽節古味詞語

發布時間:2025-07-26 17:09:22

重陽節的經典古詩詞

重陽節的經典古詩詞如下:

1、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2、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九月九憶山東兄弟》

3、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4、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5、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鄭谷《菊》

6、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納蘭性德《採桑子·九日》

7、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8、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重陽節:

重陽節是指農歷九月九日那天,因為在《易經》中,「九」為陽數,「六」為陰,所以,農歷九月九日,「重九」,則為「重陽」,「九九」諧音「久久」,有長久之意,是個直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因此,祭祖和敬老活動常常在重陽節進行。

由王維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萊英少一人。可知道,插萊英、登高是重陽節的風俗。

因此,重陽節又稱為「登高節」「萊英節」此外,因為在重陽有和菊花酒的習慣,所以,也稱「菊花節」,重陽節始出現在三國時代,見曹丕《九日與鍾踩書》中。重陽節的歷史由來,重陽節最早形成於戰國時期,在唐朝正式被定為民間節日。

就在這時,癌魔突然聞到萊英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臉色突變,惡惡發抖,不敢前行。說時遲那時快,恆景手持降妖寶劍,立即奔下山來,經過幾個回合的激烈搏鬥,恆景將溫魔刺死,瘟疫消除。從此,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風俗便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古味詞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大學老師的標准 瀏覽:742
一個孝順的兒子和他的父親英語怎麼說 瀏覽:738
孝順的都不是 瀏覽:486
退休返聘人員是否需要交社保 瀏覽:190
50歲男生 瀏覽:376
今天我學會了孝敬 瀏覽:142
老年人腳麻腿軟是什麼原因 瀏覽:51
老人為什麼會長紫色斑 瀏覽:241
老年人血栓治療 瀏覽:415
廣州老年大學2019年春季招生 瀏覽:840
50歲了生孩子怎麼還出奶啊 瀏覽:551
南沙養老院招聘信息 瀏覽:253
東營美年大體檢怎麼樣 瀏覽:408
2017年安徽退休養老金調整 瀏覽:27
慈鉻體檢中心國內有多少家 瀏覽:260
東莞老年大學設計單位 瀏覽:647
徐州結婚女方要給男方父母買什麼 瀏覽:569
老年大學二胡班科班 瀏覽:481
你認為哪個地方適合養老 瀏覽:162
重陽節在秋季的什麼秋 瀏覽: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