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竇娥的故事
楚州貧儒竇天章因無錢進京趕考,無奈之下將幼女竇娥賣給蔡婆家為童養媳。竇娥婚後丈夫去世,婆媳相依為命。蔡婆外出討債時遇到流氓張驢兒父子,被其脅迫。張驢兒企圖霸佔竇娥,見她不從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挾竇娥,不料誤斃其父。
張驢兒誣告竇娥殺人,官府嚴刑逼訊婆媳二人,竇娥為救蔡婆自認殺人,被判斬刑。竇娥在臨刑之時指天為誓,死後發誓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後來果然都應驗。三年後竇天章任廉訪使至楚州,見竇娥鬼魂出現,於是重審此案,為竇娥申冤。
竇娥是關漢卿的雜劇《竇娥冤》的主人公,是封建社會被壓迫的婦女的典型。她的性格善良而剛強,有強烈的反抗精神。
最初,竇娥只是一個發誓信守孝順、貞節等封建倫理綱常的婦女,但殘酷的現實把她推向深淵。先是流氓惡棍張驢兒對她進行逼婚,後遭官府的酷刑,在同邪惡勢力的斗爭中,她的反抗性格急劇發展,由安分守己、逆來順受到毫不猶豫地進行堅決的斗爭。
在法場上,她對天地鬼神發出了驚心動魄的控訴,實際是對黑暗社會現實的否定,突出地表現了她不可征服的反抗精神。
竇娥是元朝關漢卿的作品《竇娥冤》中的一個人物。《竇娥冤》寫一個孤苦無依的婦女竇娥,遭受無辜陷害,反被受賄的貪官判處死刑。竇娥的冤情無處伸張,憤怒得指天罵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還臨死發出誓願:她的鮮血要濺在刑場的白綾上,六月天飄起漫天大雪,當地亢旱三年。
2. 有關家庭中發生的親情的故事真事作文450字
一個人不能缺少家人,那就是不能缺少人與家人的親情,親情是多麼偉大的呀!
親情可以使人無私的奉獻一切;親情能使人溫暖;世界千千萬萬的感人故事裡都尋在著親情,其中,在最近的一個真人真事里的親情故事切使我難以忘懷。
一個貧窮的家庭,父親拋棄了他們母子兩。母親含著艱辛的把兒子養大成人,兒子也不辜負母親對他的愛,努力學習,終於考上了著名的北京大學。雖然日子不怎麼富有,但是卻開心的過著。不幸,母親患上了重病,面臨著生命的危險,於是,兒子把她送去廣州的一所醫院里診治,在診治中也話了不少的錢,那都是熱心腸的人捐助的。可是,母親的病情卻沒有好轉,她想;在死之前能回到故鄉看一看,然兒,她的故鄉便是四川,廣州與四川的距離相當遙遠。可是,兒子為了能完成母親的心願,在身無分文的情況下,在嚴寒的冬天裡,他騎著三輪車從四川騎到廣州,在途中,他許多天已沒有吃東西,加上天氣寒冷,手帶著一雙手套,他當時心裡只想著去載母親回故鄉,根本沒有顧著自己,好不容易,兒子終於花了二十多天的時間騎到母親的身邊。當兒子來到母親身邊時,兒子裝出一副開心的笑容面對母親,因為,他不希望母親知道他的處境,不希望母親為他擔心。可是,作為母親的她,又怎麼會不知道呢?母親關心的叫兒子快把手套拆下,她是不會做上車的,但是,兒子堅決不把手套拆開,因為,他手裡已經收傷了,長時間騎著自行車,手破損了,積血已把手套粘住了,要拆開手套並不容易。此時的那一刻,母親已流下了串珠似的眼淚,一滴滴流下。
從上面的一個事例,使我深深感受親情的存在。
雖然父親離開了他們母子,但他們母子相依為命,對方都能為對方犧牲,這才顯示出他們母子之間珍貴的親情。
3. 孝的真人真事 文章
孝為世間做人本,淫為墮落地獄根。 在於世間做人,有人的原則,修行是超脫世間卻不離世間,對於世間的因果,不孝是最可怕的,但願這個故事可以讓大家更好的孝順父母,勤加精進,早成正覺!
我的外公是個苦命人,自己的一生是忙碌的,直到外婆下嫁給他,二人辛苦一生,用自己的勤勞蓋起了一棟大房子,還有幾畝田,外婆有四個孩子,兩個兒子,兩個女兒,我有兩個舅舅,一個姨媽,姨媽和媽媽是早就嫁出去的了,按照我們當地的風俗,嫁出去的女兒是不能分父母的家產的,於是,外公外婆一生積攢的財產就是我兩個舅舅的!
我兩個舅舅本來兄弟關系是很好的,可是應驗了一句話,「親兄弟明算帳」自從我兩個舅舅討了媳婦後家裡不在那麼平靜,兩個舅媽都是要強的女人,特別會「持家有道,容不得一點吃虧的地方」,家裡的明爭暗鬥已經屢見不鮮,外婆和外婆經常和我說心裡話,覺得對於兩個女人的事感覺到很難過。 特別是在三年前分家後,我的小舅舅得到房子,大舅舅得到了土地,事情開始明顯了!
兩個舅舅以養家錢不好掙為由每個月只給外公和外婆80塊的生活費用,水電不用出錢,糧食是自己種的,外婆和外公身體不是很好,要吃葯,一個月才那麼點生活費如何過日子??? 好在外公是個老廚子,還有人請去做菜,每個月還有幾百元的收入,否則早就喝西北風了。 大舅媽認為外公外婆偏心,向著小舅舅一家,在背後不知道罵了多少,大舅是個怕老婆的人,也跟著不理外公外婆,見了面招呼也不打一個,最誇張的是已經三年了,大舅媽始終不來見外公外婆一次,即使是生病了也不管!
因果是不昧的,老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 因果就是這么玄妙,大舅舅有兩個孩子,一男一女,可是,家裡卻不得安寧,兄妹兩人有點水火不容,經常打架,而且還為搶吃的玩的爭的厲害,大舅還欠了很多債,老實說,是怎麼來的可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日子就這樣過著,他的兒子很「了得」 有一次「大舅打他,他就大叫,殺人啦殺人啦」 讓很多鄰居破門而入,大舅頓時臉上無光,(說實話,他兒子已經14歲了,我感覺有點像討債的 )
小舅嘛也好不到那裡,小舅有一個女兒,一直想要一個兒子,可懷了兩次,顯示是男孩,卻都流產了,為此,小舅媽不知道有多難過,幾年來,走了很多寺廟,什麼都拜,只為了求一個兒子,但卻不能如願。
我學佛,兩個舅舅都知道,大舅舅經常讓我去給他念經求佛給他轉運,我和他說「我念多少要你去求才行啊,你不去求佛(父母)去求一塊石膏干什麼?」 他說不懂,我給他說因果,他說只要能盡快讓他發財就好。 小舅舅找我給他求子,我告訴他求子你要去求觀世音菩薩(外婆),我又不是,怎麼給你嘛? 我把當時正在看的佛教電視劇《觀音老母》給舅舅看,末了,舅舅似乎知道了點什麼,跟我要了一本《地藏菩薩本願經》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學習讀誦。
孝是世間第一善,行此行者,當得世間一切善神恭敬亦得佛菩薩贊嘆,為人可以沒有錢,沒有身份地位,沒有一切一切,但是絕對不能沒有孝!
佛教里地藏菩薩是表大孝,我們大家學孝,地藏菩薩是最開心的,我寫的這個小故事裡面的因果可能不「可怕」,但是最好不要有不孝的行為,大家一起學習孝順吧!
4. 求現代的關於孝順的故事,100字左右就行,要6個
歷屆中國感動人物山西女孩孟佩傑被評為2011年感動中國人物,她孝順母親的事跡不僅感動中國,也感動天下人的心。當養父走後,在她八歲的時候養母又生病癱瘓在床,伺候照料養母的重任就壓在她稚嫩的身上。而她的養母由於對生活失去信心准備自殺結束自己生命的時候,小佩傑發現了,哭喚著把媽媽從死亡的陰影中拉回,使媽媽放棄自殺念頭鼓起重新生活的勇氣與女兒相依為命。八歲的小佩傑既要給媽媽做飯洗衣端屎倒尿,又要跑步到學校上課學習,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直到考進大學山西省臨汾師院。孟佩傑上大學再把癱瘓在床的媽媽領到山西省臨汾師院附近租屋伺候照料,四千多個日日夜夜伺候照料癱瘓在床養母,感動的媽媽淚如雨下,媽媽親口說出「雖然我是養母,但是她比親生的女兒都好!」,孟佩傑12年如一日照顧養母的故事感動了中國,感動了世界,感動了天下父母,也感動了天地人。
5. 令人感動的的關於兒童的事跡
感動人物:申春玲 年齡:12 事跡:供4個大學生哥哥 內容:1994年6月,失去丈夫的春玲的母親帶著申春玲姐弟從山東范澤龍周集來到加祥縣後申庄。春玲的繼父申樹平是一個木匠,為人忠老實。繼父上有70多歲的二老,下有四個正在讀書的兒子。其中大兒子申建國在西安交大讀書,其它三個兒子在縣里讀高中。 盡管家庭...負擔很重,但繼父有一門高超的木工手藝,再加上一家人勤儉節約, 生活過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對於春玲母子三人的到來,繼父全家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或許因為家中沒有女孩的緣故,爺爺、奶奶、繼父都對小春玲疼愛有加, 哥哥們更是親熱地叫她小玲鐺。小春玲到繼父家時,早已經過了上學的年齡,可是由於父親去世,她只能失學在家。繼父知道後二話不說,拿錢給她上了學。家裡本來就有四個孩子上學,再加上小春玲,繼父的肩上又增添了一份負擔。 好在繼父勤快,農閑時間常跟鎮上的建築隊外出施工賺些外快,總算能對付家裡的支出。 小春玲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上學機會,第一學期就考了個全年級第三名。 除了學習,她還包下了部分家務活,一有空閑,就幫幾個哥哥洗臟衣服, 幫繼父抬木頭、拉鋸,繼父逢人就誇:我這輩子有福氣,天上掉下個好女兒! 然而,快樂的時光轉眼即逝,一場橫禍從天而降。 1995外初夏,繼父在一次施工隊中從三樓摔了下來,癱瘓在床。一根大梁倒下了,整個家庭的經濟來源斷絕了,而且為給繼父治病背上了沉重的債務。 看著癱在床上的病父,二哥申建軍率先提出輟學,父親堅決不同意,因為他和老三馬上就要高考了,他的成績在全校名列前茅。老三、老四也要求輟學,好挑起家庭的重擔。 正在哥哥們相爭不讓、繼父左右為難之時, 小春玲卻提出由自己輟學,幫媽媽支撐起這個家。 繼父流淚了,爺爺、奶奶也不停地抹淚。繼父沉痛說:玲兒,爹對不住你, 你的幾個哥哥讀了這么多年書,現在放棄可惜了,只能委屈你了--- 三個哥哥也緊緊握住小妹的手,並在父親床前共同許下諾言: 不論以後誰考上大學小妹的這份恩情要加倍償還。 可剛剛走出磨難的春玲母親卻承不住再一次的災難打擊。 她從醫生口中得知,丈夫很可能終身癱瘓在床, 她對這個家徹底失去了信心,更懼怕自已挑起這副沉重的擔子,決定帶著小兒離家出走。 任春玲如何哀求,如何勸止,母親還是在繼父受傷三個月後離開了危難的家。 母親走了,家裡的支柱又斷了一根,爺爺、奶奶成天抹淚, 繼父唉聲嘆氣,哥哥們心中更是怕恐不安。家裡又陷入一片淚雨紛飛中。村裡的人們也好心地勸慰春玲: 「這里沒有你任何親人了,你也回范澤你姥姥家吧,要不,你會受一輩子苦的!」 小春玲堅定地搖搖頭:「不,我不能走,俺娘走了俺不能再丟下這個家。」小春玲把哥哥們叫到繼父的床前,一字一句地保證道: 「爹,娘走了,是娘沒良心;我不會走,我要留下來陪你們共渡難關, 從今天起,我就是你的親生女兒。」這一年,申春玲年僅12歲。 【只要哥哥們有出息了,就是小妹有出息了】 小春玲說到做到,她包攬了家裡所有的農活和家務,和真正的家庭婦女一樣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為整個家庭精打細算地過日了。小春玲知道,這個家要想好起來,首先得讓繼父好起來,所以,在繁忙的農活之餘,她一刻也沒有停止為繼父治病。 1996年盛夏,由於天氣炎熱,繼父的病情加重, 小春玲決定帶他去濟寧市住院治療。安頓好家裡的事,她拉著板車上路了。80多公里的路程她足足走了兩天一夜,走到目的地時,她的腳磨破了,肩也腫得老高。 在醫院為了節省住宿費,春玲住在醫院的自行車棚里, 看車的老大爺以為她是討飯的乞丐,幾次往外攆她。 小春玲只好實話實說,老人深受感動, 不僅把她睡覺用的板車放在最里邊還專門為她找了一頂蚊帳。 在春玲的精心照顧下,繼父的病情得到了穩定,她又拉著繼父走回了家鄉。 剛回到家就趕上了麥收。哥哥們都在上學,爺爺奶奶只能幫著做做飯或捆麥子, 7畝多地的麥子只能*春玲一個人。為了搶收,好連續幾天都睡在地里, 累得實在支撐不住了,就趴在麥跺上睡一會兒,醒來以後接著再割。 由於心急,再加上過度勞累,小春玲的嘴上起了水泡,手腳也磨出了血。 她真有些支撐不住了,可剩下的兩畝麥子怎麼辦?這些都是全家人的口糧啊!她急得禁不住在麥地里失聲痛哭起來,哭聲引來了鄉親們, 大夥對她同情不已,七手八腳幫她割完了麥子。這次艱難的麥收,換來了全家的糧食,二哥在高考中也取得了巨大的豐收, 他以優異的成績被上海同濟大學錄取。手捧著二哥的錄取通知書,小春玲似乎忘記了自已的勞累,高興地跳著、喊著。 望著又黑又瘦的小妹,落榜的三哥申建文不由地流下了傷心的淚水,自責地說: 我對不起小妹,她為我們受了這么多苦,可我卻----說著痛哭起來。 小春玲慌了,拉住三哥的手,勸道 :「哥,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你別灰心!」 小妹的話讓申建文更是慚愧不已,他表示不復讀了,留在家裡幫妹妹。 春玲執意不肯,她哭著問三哥:我受苦受累不就是讓你們好好上學嗎 ? 哥哥們有出息了,就是我有出息了,你怎麼就想不通呢! 三哥終於聽從了妹妹了勸說,也決定復讀,二哥去上海讀書的日子越來越近。3000元的學雜費壓得全家人喘不過氣來。 無奈之際,小春玲想到了賣血。第一次去血站,因年齡太小,醫生不給抽;第二次去,她虛報了年齡才被允許抽200CC血。當她拿到400元"營養費"時,臉上的愁容仍沒有散去。她知道,這 400元錢對於3000元的學費只不是杯水車薪。 於是,她第三天又一次來到血站。這一次,醫生說什麼都不給抽了。 情急之下,小春玲向醫生下跪講述了賣血的原因。 醫生沉默良久,才嘆了口氣說: 好吧,就這一次,以後可別再來了;你還小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這位好心的醫生象徵性地給她抽了少量的血,並從自已的口袋裡掏出錢,湊了700元錢給了小春玲。小春玲感動得直掉淚。 回到家,春玲如數把錢交給了繼父,繼父忙問她從哪來這么多錢。 小春玲撒謊說是借的。細心的二哥卻從她那蒼白得沒有一絲血色的臉上明白了一切。 他抓住小妹的手看了又看,又從她兜里掏了兩張賣血的收據,全家人都驚呆了! 可是,這些錢還遠遠不夠學費的一半,繼父決定賣掉一塊老宅地基, 爺爺奶奶也決定把他們准備打壽棺的三棵大楊樹賣掉。繼父不同意,兩位老人執意說:「小玲子為了咱這個家拼了命了,我們還要那棺材幹啥。」 在全家人的努力下,二哥、三哥的學費總算湊齊了。為了讓二哥申建軍體體面面地去上大學,小春玲連續幾個晚上沒休息, 給哥哥縫制了新棉被和新布鞋。監行前,春玲去車站送二哥,她說: 「二哥,咱家雖窮,但有志氣,你一定好好學習,別擔心家裡, 你在外面也別苦了自已,需要錢盡管來信給家裡說,俺給你操辦。」 申建軍再也忍不住了,他把小妹緊緊地摟在懷里,感動得淚流滿面---- 【你們可以忘了我,但不能忘了你們的妹妹】 哥哥們上學走了,小春玲開始盤算著怎麼賺錢給繼父治病,為哥哥們繳來年的學費。 起初,她也想著跟村裡的女孩子們外出打工,可家裡的三個老人沒人照顧,她只能在家想辦法。冥思苦想後,她決定種棉花到富。 種棉花與種其它農作物不一樣,管理起來不僅費事,而且噴灑農葯也很危險, 可小春玲卻在心裡盤算著一年下來種棉花大約可收入八九千元,就毫不猶豫地開始忙乎起來。她雄心勃勃地種起了棉花,可不久,魯西南地區的棉花全部遭受到棉鈴蟲的襲擊。這可急壞了小春玲,身材沒有棉花高的她趕緊背著20多公斤重的葯桶在棉田裡噴灑農葯。 她聽人說,中午最熱的時候,除蟲最有效。她就挑中午陽光最強的時候打葯,炙熱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