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孝順父母是做子女的應盡義務,你做的怎麼樣
幾乎誰都懂:孝順父母是做子女的應盡義務。但實際情況絕大多數都是認為孝順父母的機會多的是,今天沒有孝順,還有明天、後天……。最終就是子欲養而親不待!這也是一代代人一直重復的孝順模式
② 子女應該為父母做些什麼 孝順父母的10件事
1,多陪陪他們,2,抽時間聊聊天啊!
3,一定要打個電話問健康啊!
4,不要讓他們擔心錢的問題。
5,現在給他們置辦年貨,讓他們安心過年。
6,逢年過節,及時回家看望老人。
7,回到家裡可以幫老人下廚,或者自己做飯跟老人一起吃。
8,到家的時候可以及時注意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排除隱患。
9,如果有兄弟姐妹,大家一起相約看望老人。
10,解決老人的後顧之憂,讓老人樂得逍遙,活得舒心。
③ 做個孝順的孩子資料大全
百孝善為先.首先要善待老人.我認為,只有精神物質兩方面都讓老人滿足,做兒女的才是真正盡到了孝心。因此,在生活中,子女要盡量順從老人,與老人交心,使老人精神得到撫慰。在物質上也要盡量滿足老人的需求,讓老人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保障.老人們都希望子女找點空閑,找點時間,帶著孩子常回家看看。老年人在子女的孝心需求方面,其精神層面的需求更勝於物質的需求,所謂精神需求就是希望子女多與自己溝通、交流,使自己的生活充滿親情。此外,老年人還需要子女的尊重和善待。在生活中,老年人都希望子女能充分尊重自己的生活選擇。所以說,做子女的要處處尊重老人,甚至是老人的一些缺點,子女也要多寬容和諒解。
④ 贊美兒女孝順的語句
● 要想有福氣,必須孝順,一個懂得孝道的人在陽間一定會有福。
● 如果做兒女的不孝順父母, 就脫離不了苦難的業海, 不能登陸幸福的彼岸。
● 孝順,孝而不順,就是對爸爸媽媽好是「孝」;跟爸爸媽媽頂撞就是「不順」,所以孝順,孝和順是分開的。
● 如果一個人在家做不到孝順父母甚至傷害父母,那麼無論他在外面做多少善事功德都難堵住著這個不孝父母的漏洞,因為積福沒有折福快。
● 對自己身體的傷害就是對父母親的不孝順,因為父母親給你這個身體,你不好好地保護好就是對父母親的不孝順。
● 你的骨頭是爸爸給的,你的肉是媽媽給的。如果你們損害自己的身體爸爸媽媽會很難過,比你們自己還要難過。
● 你躺在床上生病的時候,最難過的不是你而是你的爸爸媽媽。所以說孝順的同時,也要保護好你們自己的身體。
● 孝感天地,能夠為父母長輩祈福就是孝順。
● 母親多偉大,把我們養育了一輩子,我們沒有對她付出什麼,希望大家現在對母親孝順,孝字非常重要。中國人講的是孝順,實際上孝能感恩天地。我希望你們好好地照顧和孝順自己的父母親。
● 請問大家,我們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好好地洗過臉和洗過腳沒有?而我們的父母親從小就幫我們洗臉洗腳。
● 慈悲的心是什麼?年邁的老媽媽坐在輪椅上,有些人推著自己母親在輪椅的時候覺得別人在看他,覺得很難為情,好像推著自己的媽媽丟了自己的面子,你想想看,你孝順地推著自己的媽媽都怕別人笑話你,你這個人哪有慈悲心啊,所以勇氣是在慈悲心中生出來的。
● 老人家不貪什麼,孩子經常孝順孝順,不要去惹老人家生氣,你給她說幾句好話買點東西,看到孩子很孝順,爸爸媽媽就滿足了。
● 如果你們自己不孝順,那你們的孩子就不會孝順,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白話佛法
⑤ 怎麼做才是一個孝順的孩子
大家都聽過三十六孝的故事,可是孝順的人可不只三十六個哦!你和我版也都可以做個孝順的人。自從父權母生下我們,他們便花了很多的心血扶養我們長大,父母對子女的愛比什麼都偉大,所以我們應該回報他們。那我們應怎麼回報呢?就是孝順!那我們要怎麼孝順呢?我們可以幫忙他們做家事、努力做好自己的功課、不頂嘴、不吵鬧、不讓父母生氣,當父母年紀大的時候,我們更要盡心盡力的照顧他們,做很多會讓父母開心的事。我們也要常常反省自己有沒有做到「孝順」這兩個字,尤其是我自己更應該反省自己,我常常發脾氣、愛頂嘴、不愛看書,常常和哥哥姊姊吵架,惹爸爸媽媽生氣,有時還讓媽媽氣哭了,真的很不應該!「孝順」其實很簡單,只要多多體諒父母,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還要常常反省自己,我們都會是孝順的好孩子。
⑥ 做一個孝敬的孩子,可以嗎
如何算是孝敬的孩子 孝敬的孩子從小到大得多乖多懂事 其實長大後父母老去後孩子孝專敬不孝敬父母還得屬看父母在小時候給孩子的熏陶 怎麼給孩子做榜樣的 父母對長輩好的話孩子看在眼裡也會耳熏目染 還有就看基因了 溫順的孩子長大後迕逆的還是比較少 但現在的孩子基本都離開父母身邊的 肯定沒有老一輩那麼孝敬 平時多回家看看父母 多陪伴就是最大的孝敬了
⑦ //、作為子女應該怎樣孝順父母 。
子女孝敬父母,就應深入理解、體會父母在養育自己過程中所耗費的大量精力和血汗,以及他們表現出的最真誠、最偉大、最無私的奉獻精神,從而懷著回報父母養育之恩的敬愛之心,去關心、照顧、侍奉父母,使他們感到舒心、愉悅和滿足。具體的說來就是:
首先關心、照顧父母的生活,盡贍養父母的義務。作子女的,對父母的起居、衣食、勞作都要悉心考慮,周到安排,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使他們能精力充沛地工作或安安穩穩地度過晚年。父母生病,應想法及時診治,精心照料。逢年過節或父母誕辰,要買一些適合他們口味的食品,表達子女的一點孝心。如果父母有困難,子女應當全力幫助,寧肯自己困難些,也決不能讓父母作難.在的老人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贍養。生活條件好了,經濟不愁了,以前看到子女拿點錢帶點東西回來總覺得開心的感覺也不復存在。寧可只是看看孩子有沒有胖了瘦了,心甘情願為他做頓飯,這些都會讓老人們獲得一種經濟上無法獲得的愉悅,來自心理的這種感受會更持久,也更真實。
以前並沒有意識到父母對子女的需要,直到今年我的兒子去讀了寄宿制中學,我的心裡一下子失落了許多,我才明白父母對於我一定也有這樣的失落。我們總是沉浸在「忙、忙、忙」的生活中,卻不知道生命的真正意義在哪裡。我們需要的不是再多的金錢、再多的世人認可,其實僅僅只是家人的那一個會心微笑而已。當把父母擺到和孩子一樣的位子上時,來自父母的會心微笑也會給你帶來愉悅。
⑧ 做子女怎樣才算孝
做子女的,大多知道要孝順老人,但對怎樣才算是孝順卻未必都清楚。其實,孝順不僅是給老人些生活費,讓老人吃穿不愁。現代城市中的老人一般都有退休金,他們最需要的並不是子女的錢,他們最惦記的是子女的幸福,他們最需要的是家庭的親情。
小夫妻恩愛就是孝順
一對小夫妻在南方某座城市的同一個單位工作。結婚頭兩年感情很好,還生了個兒子,按說應該是幸福的三口之家。可隨著妻子的職位不斷升高,兩人開始吵吵鬧鬧,丈夫嫌妻子不顧家,妻子嫌丈夫不支持自己的工作。時間長了,竟發展到要離婚的地步。由於夫妻倆誰也沒心思照顧孩子,把孩子養得黑瘦黑瘦的。他們的兒子從小由奶奶帶大,聽到女兒要離婚的消息,遠在北京的老人萬分焦急,而且常常因為擔心外孫的成長而睡不好覺。於是,老人坐飛機來到女兒家,希望能阻止小夫妻離婚。老人勸了女兒又勸女婿,無奈小夫妻倆都強調自己的理由,誰也聽不進老人的話,最終還是離了婚。離婚後,孩子的爸爸很快又結了婚,老人怕女兒受不了,便又一次來到女兒身邊,一方面幫女兒帶孩子,另一方面也為了安慰女兒,好讓女兒早一點走出離婚的陰影。
這位老人過得如何?可以說,她的晚年生活並不開心,因為她時常為自己的女兒和外孫牽腸掛肚。在此,奉勸那些年輕夫妻,居家過日子要互敬互愛,不要太苛求對方,不要肆意地傷害對方,經營一段美滿的婚姻需要雙方共同的努力,這樣做不僅是為自己,也是為了老人和孩子。
全家和睦就是孝順
陳雷在某市一所大學任教。他是家中的老大,下面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他雖然很忙,但每個月至少兩次攜妻帶子回到縣城的家看望父母。一次回家時,陳雷和妻子給了他母親500元錢。不一會兒,他的小弟也來看望父母。母親要把這500元錢給小弟,小弟拒絕:「這是嫂子孝敬媽的,您再給我,嫂子看到會生氣的。」此話正好被陳雷的妻子聽到。她忙對小弟說:「我為什麼要生氣,我把錢給媽,這錢就屬於媽了,至於她如何花著舒心,那是她的事,我要是干預,媽就不舒心了,這就違背了我們給媽媽錢的初衷。媽給你,你就拿著。我們現在只要老人舒心就對了。」嫂子的這番話,贏得了弟妹們的尊敬。他們兄弟姐妹之間相處得非常融洽。由於陳雷兩口子特別孝敬父母,帶動得弟弟妹妹也孝順。一家人和和睦睦,老人心裡也樂開了花。
有些子女則不是這樣,他們或把老兩口分開供養,或一天到晚盯著父母的錢和房子,或當著老人的面爭論贍養費的多少,或認為父母偏心了哪個兒女,攪得老人心緒不寧,悲從心起。這樣的晚輩即使給了老人贍養費,盡了物質上的贍養義務,卻在精神上折磨老人,這是談不上孝順的。
讓老人享天倫就是孝順
老張的兒子去年分了新房,一家三口搬出去單過。由於路較遠,小兩口就很少回家,只是每月送來一些零用錢。其實老張夫妻二人加起來每月有2000多元的退休金,日子過得並不緊,只是想念孫子,希望孩子們常回家看看。一次,老張給兒子打電話,談了自己的願望。兒子說行,誰知兒媳卻在旁邊說:「不是每月都給錢了嗎?還嫌我們不回去。」雖然聲音很小,還是讓老張聽到了。老張聽到這話,頓時感到心口發悶,渾身哆嗦,血壓升高,想吐,過了很久才緩過來。第二天,老張就像變了一個人,不愛說話,把自己關在房子里不出來。
老年人大多疼愛隔輩人,尤其是親手幫子女帶大了孩子的老人,對孫輩更是疼愛有加,幾天不見,心中便想。可有些子女或因為老人沒幫助帶孩子,或因為在養育孩子的問題上與老人有分歧,或因為生活瑣事與老人產生了矛盾,便狠心地剝奪了老人見孫輩的權利。這樣的子女,實在應該檢討一下自己的行為,要知道,今天你這樣對待老人,明天你的子女也會這樣對待你。
⑨ 作為子女,應該怎樣孝敬父母
父母養我們小,我們養父母老,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孝順老人不在於錢多錢少,而是盡心照料,常回家看看爸媽,陪爸媽聊聊天,買些爸媽喜歡吃的食物,帶著爸媽去旅遊,買爸媽喜歡穿的衣服,教會爸媽上網聊天……
我母親70歲了,我和她在兩個不同的城市居住,每天我們只能在微信上見面,我會教母親如何使用微信聊天,如何轉賬,如何發紅包等等。教會父母學會上網聊天也是一種孝順的方式,不能讓父母落伍,一定讓他們學會這種時髦的交流方式,看著他們快樂,就是我們最大的快樂。
⑩ 子女孝不孝順都是做父母的自己為的,苛待子女父母怎麼養出孝順的子女
我也復是受父母苛待長大制的。如今我終於掙錢了,父母就來讓我給他們買這買那,卻全然忘記了當年我還是學生時連飯都吃不飽,卻不肯多給我一元錢的日子。每年只有期末考試考得非常好,才肯給我買一個麥當勞的吉士漢堡吃。至今,我終於明白了,我不過是當小貓小狗隨便養養的。想當年,除非病得起不了床,才給我葯吃。想買課外書和練習題,一毛錢都沒有的給我,我每天上學只吃一包餅干,還得是最普通的餅干當早午飯,省下飯錢當零花錢買書買題。然後每天中午都去厚臉皮蹭免費的白米飯泡湯吃。每個月120元飯費。然後,每晚回家幾乎餓死的吃飯,一周只有一天吃肉的飯。由於高中三年的飢腸轆轆,我如今的身體和林黛玉有一拼,頓頓需喝中葯,醫生說我的葯不能斷,一斷就發作。工作後,我一年一次性需給父母一萬元整的生活費。是的,我每天只在家洗澡和吃晚飯,一概生活用品我全都需自理。就這樣,父母還向我伸手要錢要物。我甚至不知道我的明天在哪裡,我只是個普通的行政文員,一個月能掙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