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人有幾個兒子就是沒人養
作為一個農村土生土長的人,並且我家就存在這種矛盾的,我想我有發言權,我來總結幾點,歡迎補充。
1.老人在年輕撫養子女的時候存在不公平(不是說稍有不共,一碗水端平很難,這里指非常不共),造成子女的心裡不平衡。長大後撫養卻要出一樣的錢,心裡自然不平衡。話說,作為次子家庭里的一員,我家和我就是被不公對待的。(可能是封建觀念長子為大吧,在我小時候爺爺奶奶還很能做事的時候,而我家和大爺家都剛成家,處處要打拚忙不過來,從來沒有幫過我家半分的忙,更別說涉及到物資,甚至錢財的幫助了。)別人家就有這種不想贍養的,不過我家還算良心,該贍養的錢一分不少。
2.兒子贍養本來應該沒問題,但是會受到媳婦的唆使。農村裡,老人一般會與一個兒子住在一起。婆媳矛盾自然是有的,等到婆婆年老了,婆媳還有矛盾的,那贍養就要出大問題了。我大爺家裡的媳婦就非常彪悍,婆媳矛盾不知道有沒有,反正唆使得大伯打爹娘還想著法子少贍養。
3.農村的子養父母,女卻不用的傳統。即使女兒就嫁在自己村(上一代還是挺多的),一般最多也就來看看,隨便買點吃吃用用,很少會有和兒子一起平分(至少分擔)贍養費用的。現在懂這一點法律的農民還是很多的,但是女兒那邊的家裡不願意出。這是傳統,村委根本不好解決,除非鬧上法院,農村裡面的人也一般會去的。不用說了,我家也有這個情況。
4.發生在農村的問題,農村裡面鄰里之間都沒啥秘密的,你家有啥喜事壞事整個村子馬上傳遍的,不像城市裡面住對門的幾年都不知道叫什麼。而農村人素質普遍較低(我自己就是農村人,要說我瞎黑農民也好,把我自己也黑進去了),就會出現一些壞心腸的人看不慣別人日子過得好,挑撥離間,搬弄是非,把本來很好兄弟、父子關系弄壞。一旦關系變壞了,那最終吃虧的就是老人了。我村裡就有很多這一類人。
5.最後,那就上面回答的窮了,要是大家都有錢,一般也會挺要面子,即使有點上述的問題出現,只要不是很嚴重的,贍養老人一點小錢基本還是願意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