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家長助教都要做些什麼工作
做好家長助教,就是這么簡單 【案例一】中三班安全活動「交警叔叔」的執教者是洋洋做交警的爸爸。活動中,洋洋爸爸身穿交警服,滔滔不絕地給孩子們講著與自己工作有關的知識。但孩子們由於難以理解枯燥、抽象的專業知識,因而未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之中。 【案例二】當中學體育老師的軒軒爸爸組織了大二班健康活動「勇敢的我」。在一系列准備活動後,面對微笑著的軒軒爸爸,孩子們「放開」了手腳,活動處於失控狀態,軒軒爸爸則急得滿頭大汗。 【案例三】小一班正在開展健康活動「醫生本領大」,做醫生的玲玲媽媽將孩子們分成了6組,打算發給每組一個聽診器讓各組開展聽診游戲。但當玲玲媽媽從自帶的工具箱里取聽診器時,她發現自己只帶了5個聽診器。頓時,玲玲媽媽不知所措。 家長助教,就是家長直接進課堂參與教育活動,協助教師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但從上述三個案例來看,無論是洋洋爸爸、軒軒爸爸還是玲玲媽媽,都未能有效地完成助教任務。那麼,家長怎樣才能做好助教呢? 一、積極主動做助教 家長是幼兒園教師的重要合作夥伴,也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家長要發揮自己的能力優勢為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服務,積極主動地支持幼兒園開展的家長助教活動。比如,欣然接受老師發出的「助教」邀請,或者根據自己的特長、工作特點毛遂自薦。 二、「兩個了解」很重要 1.了解助教班級幼兒的特點和能力。家長要學習有關幼兒教育知識,了解所助教班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能力水平。比如,中班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洋洋爸爸在講解有關交警方面的專業知識時,不妨結合圖畫、視頻以及自身動作等化抽象為具體,從而調動孩子們的積極主動性。 2.了解幼兒園組織活動的特點。陳鶴琴先生說過:「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家長在組織活動時應充分發揮游戲的作用,以緊緊抓住幼兒參與活動的「心」。比如,軒軒爸爸不妨以游戲化的語言導入活動:「我是小頭爸爸,你們是大頭兒子,今天小頭爸爸要帶你們去探險了。」在探險游戲的吸引下,孩子們會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活動之中。 三、「三項准備」要做好 ⒈做好心理上的准備。有的家長對做助教有一定的顧慮:組織活動時說什麼?孩子會聽自己的話嗎?萬一組織得一團糟,那多丟人啊!其實,家長大可不必擔心,只要你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來設計和組織活動,並靈活運用富有吸引力的教學方法,定能緊緊抓住孩子的眼球,讓孩子圍繞著你的「指揮棒」行動。 ⒉做好知識上的准備。家長要事先儲備所助教的教學活動涉及的有關知識,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執教前要設計好活動方案,並考慮方案在執行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想好應對之策。最好提前把活動組織過程講給班級老師聽,徵求老師的建議,熟悉並完善活動。 ⒊做好物質上的准備。家長要打有準備之仗,在做好自身准備的同時做好物質材料的准備,將助教活動中所需的材料事先准備充分,以免需要時找不到而手忙腳亂。為此,家長要了解班級孩子人數,活動中若需分組則要考慮每組所需材料份數,從而避免出現案例三中的情形。 四、多途徑豐富助教經驗 一方面,家長可以藉助班級的家長園地、班級論壇、網路等途徑,了解別人做助教的收獲,特別是其中一些活動組織中應注意的問題,為自己做助教做到心中有數。另一方面,家長要多參加幼兒園開展的各種家園活動,以此了解新的教育觀念,學習幼兒園活動的組織特點以及其他家長「助教」方面的成功方法和經驗。 五、及時反思自己的助教活動 做完助教後,家長要及時反思、總結自己組織的活動情況:哪些環節是成功或失敗的,幼兒為什麼感興趣或不感興趣,下次助教應注意什麼,等等。最好能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寫出來,發表在班級的交流平台上,為自己以後做好助教和別人做助教提供借鑒。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幼兒教育不是家庭或幼兒園哪一單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家長助教活動不僅調動了家長這一重要的教育資源,而且也為孩子們的學習輸入了新的血液。家長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助教作用,幫助老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從而真正做到家園之間的有效互動。
❷ 關於幼兒園家長助教的事跡寫一篇文章,求支招
幼兒園家長助教活動小結月19日我們班迎來了家長助教日。本次家長助教的內容為《綠色的世界》,助教家長是張慧然的媽媽。老師提前一周就與然然媽媽進行了溝通,她非常配合,也很願意參加這次的活動。17日、18日,然然媽媽連續兩天下班後到幼兒園與老師討論教學過程,為了上好這節課,然然媽媽在家也努力練習,敬業的精神讓我們很感動。
19日上午9點半,然然媽媽來到幼兒園,還帶來了許多小禮物。然然媽媽有一點點緊張,我們和她聊了會兒,又讓她和小朋友們互動了一下,她顯得自然多了,也不緊張了。這種好的狀態一直保持都了這節課結束,整堂課非常成功,然然媽媽授課過程非常順利,親和力超強,小朋友們也非常配合。一堂課結束大家還都意猶未盡。
臨走前,然然媽媽很高興地對老師說她很想多多參加這樣的活動,通過活動她了解了老師平時工作的辛苦,以後也會更加配合老師做好家園共育。
第2篇:幼兒園家長助教小結「家長助教」是我們在家園共育方面推出的又一新舉措,它是讓家長根據自己的特點、專長,自願報名,走進幼兒園,和教師一起組織教育活動,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幫助。
我們常說,幼兒園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理解、支持和參與。對前兩點我們很理解,但為什麼幼兒園的教育工作還要家長參與?家長願意參與嗎?怎樣參與?我們心存疑惑。通過不斷的學習與領會二期課改的精神,我們逐漸認識到家長參與的重要性和價值,體會到家長是幼兒教師的重要合作夥伴,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資源,他們也可以成為幼兒園教育的「主角」。同時我們也發現家長們也很樂意參與幼兒園的教學工作,於是我們班請來了爸爸老師,加大爸爸參與教育積極性。
❸ 中班家長助教創意活動有哪些
幼兒園教育要想取得良好效果,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家園協調合作是重中之重。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小編帶來的「中班家長助教活動方案」,歡迎閱讀。
中班家長助教活動方案
活動意圖:
「家長助教」是一種新型的家、園共育方式,它開展的成效如何,完全取決於家長參與的積極性和參與的力度。所以,通過多種途徑不斷地宣傳以形成家長這方面的意識,是做好「家長助教」這項工作的前提。因為,只要讓家長們充分意識到教育好孩子並不只是幼兒園的事,形成了相應的共育觀念,將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
活動目的:
1.通過助教活動,幫助家長提升教育、引導幼兒的經驗和能力。
2.有效利用家長資源,增進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了解,提高孩子的保教質量。
活動准備:
1.提前發放家長助教倡議書,了解助教意義。
2.填寫家長助教登記表。
活動要求:
1.家長自願填寫可以參與助教活動的具體時間。
2.每學期每位幼兒的家長至少來園做助教1次,最多次數不限,每天可以1-2名家長進班。
3.家長助教來園需穿著休閑運動裝,並戴好家長助教袖章。
4.家長了解助教制度和要求,並熟知《家長助教站位參照表》。
5.在助教活動中觀察教師與幼兒互動的態度和方法。
6.家長助教活動結束後家長需填寫反饋表。
活動安排:
8:00--9:20 來園、區域游戲、點心
家長要求:
7:30來園與老師進行晨間接待,與幼兒交談蹲著或者坐著。
點心環節及時給空壺添豆漿並提醒幼兒溫水漱口。
游戲活動關注幼兒游戲活動時音量的控制,提醒幼兒收拾整理。
9:20——10:20 戶外體育
家長要求:
戶外活動前檢查幼兒吸汗巾和衣物的多少,關注活動中要小便的幼兒。
活動回來後關注動作慢的孩子提醒洗手小便喝水。
10:20——10:45集體教學
家長要求:
提前了解活動形式並擺放活動材料。活動結束後站在洗手間門口提醒幼兒小便喝水。
10:45——12:00餐前、午餐、散步
家長要求:
做好消毒工作和值日生一起分發餐具和水果。
關注用餐慢的幼兒,勿輕易給幼兒喂飯。
幫助生活老師收拾餐具並抬床。
12:00——12:30午睡
家長要求:幫忙幼兒脫衣並蓋好被子,收拾整理衣物。
12:30——離園
小編精心推薦
活動策劃書 | 活動方案
❹ 幼兒園家長助教總結怎麼寫
當我得知幼兒園要組織一次家長助教活動時,我非常興奮。我還沒有親眼見過孩子們在幼兒園的生活呢,好想知道孩子們在幼兒園是怎樣度過的。於是我踴躍的報了名,很榮幸幼兒園給了我這次機會,我高興地接受了這個光榮的任務。
回到家我開始猶豫了,雖然作為一名大學老師,講課對我來說可以說是每天的工作,熟悉得很,但畢竟面對的對象不同,總不能把大學講堂上的東西直接搬到幼兒園來吧?我一直揣著這個心事,想著找一個什麼題材對小朋友來說即是感興趣的也是有意義的。思來想去,我確定下來了「找規律」這個教學活動,可以鍛煉孩子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小朋友通過觀察、猜測發現圖形的循環排列規律,並培養孩子們的創新意識、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能力。還能培養孩子們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使孩子們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
有了思路,准備起來就快多了。我准備好了ppt,用孩子們比較熟悉的,小朋友按男孩女孩規律排隊呀,還有有規律串的項鏈和規則條紋的圍巾等等,並為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編了一些小故事穿插在裡面來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由於還有半個小時時間是戶外活動時間,我准備了「丟手絹」這個經典游戲,來鍛煉孩子們的動作靈敏行和注意力。
終於盼到了9月28日,可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又突然降溫特別冷,看來是不能到戶外活動了,正好我那天下午沒課,我就臨時准備了一個幼兒歌舞,打算讓寶貝們在室內活動。約好了3點到4點是我的家長助教時間,我提前十分鍾到了教室,老師和孩子們正准備迎接我的到來。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圍成弧形坐好了,桐桐正好坐在我的對面,看到我笑得可甜了!
正式開始上課了,我用ppt課件給小朋友通過圖片和動畫以及穿插著好玩的故事講述著小朋友們一起排隊、圖形寶寶排排站、串項鏈等有規律的排列,孩子們也積極參與並很守紀律的舉起小手回答問題,興趣很高。反倒是我,忙得滿頭大汗,給我的大學生們上這么多年課也沒這么緊張過呀!慢慢的我覺得之前的種種顧慮是多餘的。孩子們的踴躍表現和積極參與,使得我不由自主地融入到他們的團體之中,被他們的活躍所感染。跟這群天真爛漫的孩子在一起,真的是一件很開心的事。二十分鍾的找規律課,在幼兒園老師和小朋友的配合下順利的完成了。接下來是孩子們盥洗時間,老師帶孩子們上完廁所喝完水,又回到了教室中間。只見老師彈著悠揚的琴聲,孩子們都有秩序的坐好,並隨著音樂做起了好看的動作,很整齊,讓我很震驚!老師還組織孩子們給我起唱了一首歌,說實話我一句也沒聽清楚,但是可以看出孩子們是很認真唱給我聽的,我很感動。
下面的半個小時我教小朋友邊唱邊跳了《拳頭歌》,很明顯對於唱歌跳舞孩子們還是更在行的,很快就學會了,並可以和我一起唱跳了,和孩子們在一起真是開心極了,彷彿自己也回到了童年。
歡樂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和這么多孩子快樂的玩在一起,一張張可愛的笑臉,一個個調皮的眼神,一聲聲稚嫩的話語,都深深的留在了我的心裡。他們都未來的主人,每一個孩子都像一顆寶石,閃耀著不同的光芒,照耀著祖國的未來。
這次助教給我的感受非常多,孩子們一個個古怪精靈,上課的時候,他們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生活學習井然有序,這些都是對老師辛苦付出的一種回報。幼兒園的老師們真得非常辛苦,從早上孩子入園開始,到晚上孩子們離園,老師沒有片刻的休息時間。作為家長,我非常欣慰,也體會到幼教事業的神聖與偉大。感謝老師和孩子們給了我這次機會,讓我和他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
❺ 家長怎麼樣做好幼兒園家長助教活動
家長身上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做為教師只要充分挖掘這些教育資源,利用其為教育版服務,權定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家長助教」是一種新型的家、園共育方式,它開展的成效如何,完全取決於家長參與的積極性和參與的力度。所以,通過多種途徑不斷地宣傳以形成家長這方面的意識,是做好「家長助教」這項工作的前提。因為,只要讓家長們充分意識到教育好孩子並不只是幼兒園的事,形成了相應的共育觀念,他們將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密切家園之間的聯系、為家長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能使家長中好的「家長助教」方面的方法和經驗,對其他家長起到推廣與促動的作用,是開展好「家長助教」的關鍵。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非常注重密切家園之間、家長與家長之間的聯系,努力營造一個家園共同關心幼兒成長的良好氛圍。發現、利用家長的特長,對幼兒進行教育。
家長是幼兒園老師的合作夥伴,家長助教是幼兒園教育的一種補充形式,是構建家園互動平台的有效手段。通過這樣的家長助教活動,拓展了家長工作的范圍,深化了家園合作的內涵,家園雙方在信任和尊重的氛圍中互助互補,進一步增強了幼兒教育的合力。
❻ 如何有效開展家長助教活動
一、放大「助教」 的 優點,提高家長參與的積極性。
我們現在中班的家長大多是和我一樣的80後,基本受過良好的教育。許多家長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有著驕傲的成績,在生活中有著自己獨特的教育方法,做為教師只要充分挖掘這些教育資源,利用其為教育服務,定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家長助教」是一種新型的家、園共育方式,它開展的成效如何,完全取決於家長參與的積極性和參與的力度。所以,在開展這項活動之前,我們通過群發信息、放學前的個別交流等多種途徑,不斷地宣傳以形成家長這方面的意識,讓家長了解「助教」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因為,只要讓家長們充分意識到教育好孩子並不只是幼兒園的事,形成了相應的共育觀念,他們將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
二、注重幼兒的需要,開展切實的家長助教活動。
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教育的時機,提供適當的引導。眾所周知,在幼兒園里滿眼看到的大多是女教師,在我們幼兒園有一位小朋友們都非常喜愛的男教師,每次來上體育課,小朋友們都興奮不已,活動結束時都感覺時間好快呀!所以我們經常會說孩子需要「陽剛教育」。在宣傳「助教」活動時,我特別強調小朋友們更需要爸爸陽光般的正能量,我們班的尤浩茗小朋友爸爸將在揚州汶河小學開展的「蠶的飼養」活動帶到了班級。幽默風趣的尤老師通過讓小朋友觸摸、欣賞絲綢,了解中國幾千年的養蠶文化,通過欣賞PPT,知道蠶的生長過程。小朋友們抑制不住好奇,不停地問這問那,甚至連我們都驚訝原來蠶身上的小黑點是用來呼吸的就像我們的鼻子。在活動結束時,細心的尤老師給每個小朋友准備了一個一次性紙杯、幾片桑葉、兩三條蠶寶寶,讓大家帶回去飼養。這好似我們一節教學活動中的活動延伸,幾乎每天有小朋友向我們反饋自己家蠶寶寶的新發現,甚至有小朋友將他們的發現畫出來、讓爸爸媽媽記錄下來。通過這樣一節生動的家長助教活動,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和探索的慾望。
三、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資源,助教活動形式多樣化。
不同的孩子來自不一樣的家庭,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媽媽們的陪伴相比較而言是時間較多的,更多的媽媽為了照顧自己的寶貝,甚至當起了全職媽媽,在生活中,她們可以說是無所不能。陪著孩子穿梭於各種興趣班,為孩子准備可口的飯菜,媽媽們本身就蘊含著無窮的智慧。在「助教」活動開展之前,通過和小朋友交談有針對性的了解幾位媽媽的「特殊本領」,誠摯地邀請她們參與我們的活動,將自己的特長融合到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中。如本學期我們還邀請了戚卓涵小朋友的媽媽帶領大家製作了好吃的「水果沙拉」。小朋友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拌上沙拉醬,享受美味的勞動成果。通過個別交流,我們還發現郝一帥小朋友的媽媽會編出各種各樣漂亮的發型。她欣然接受了我們的邀請,帶了一整套的美發工具,為愛美的女孩子們設計了漂亮、精緻的發型。有古典的、現代的、可愛的、文靜的。被小朋友們稱為「美發阿姨」。還有我們班的楊紫萱小朋友媽媽是一位護士,她也穿上美麗的護士服給小朋友們上了一節生動的健康課「愛護牙齒」,比起平時我們對小朋友枯燥的說教,家長特殊的職業和現場說教,讓小朋友們更願意去做一個勤刷牙、講衛生的小朋友。在端午節臨近時,知道我們要開展包粽子的活動,幾位媽媽和奶奶更是踴躍報名,准備了粽葉、糯米,分組教小朋友們怎樣包粽子。雖然包出的粽子歪歪扭扭甚至漏米,但小朋友們都很寶貝的帶回家,請家長煮出來品嘗。在端午假期間,我們班的杭延鎬小朋友在揚州時代廣場開展的包粽子比賽中還贏得了大獎。
四、助教活動中注重感恩教育的培養。
在一次教學活動中,當孩子們被老師問到「你們知道保姆這個工作嗎?」居然有小朋友說「我的媽媽就是保姆!」 我們的孩子已經習慣了被捧在手心呵護,家長的付出天長日久顯得理所當然。正好徐睿昊小朋友的媽媽正在懷二胎,他經常會湊到我們的面前告訴我們「媽媽的肚子更大了、小寶寶會動。」我們在徵求了孕婦的同意後精心准備了助教活動「我從哪裡來」。先讓小朋友看動漫的胎兒視頻,再請小朋友們來扮演小記者參訪孕婦,孩子們稚嫩的問題五花八門。「阿姨,你會吐嗎?」「阿姨,你的肚子這么大累不累啊?」「阿姨,小寶寶什麼時候出來?」在孕婦阿姨耐心的解釋下,小朋友們了解到胎兒的成長和出生原來是多麼的神奇。在游戲環節,我們准備了許多的小枕頭和小娃娃,讓每個小朋友都來體驗一次媽媽懷孕的樣子。當一個個小朋友挺著大大的肚子在阿姨和老師的引導下,走路要緩慢、彎腰拿東西要輕輕時,讓他們切身體會到媽媽孕育他們的辛苦。在母親節、父親節、三八婦女節這些最能表達愛的節日里,我們也利用助教活動將感恩教育進行到底,請媽媽們帶著寶貝一起製作親子燈籠,父親節讓小朋友們畫出自己的爸爸,請媽媽們寫下對爸爸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