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實驗小學的師生重陽節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們。老師帶來了157朵鮮花,至少拿出多少
實驗小學的師生重陽節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們。老師帶來了157朵鮮花,至少拿出多少朵剩下的就能平均分給八個人?
157÷8=19……5
答:至少拿出5朵剩下的就能平均分給八個人.
❷ 重陽節學校組織活動去敬老院慰問老人,都應該有哪些活動內容求新穎、可行!!!
這是典型的雞兔同籠問題。
首先,把這16組全看成4人的,及4×16=64(人);應為是假設得最多的,所以用64減去總人數及64-58=6(人);這六人是多算的,應該是三人組和四人組的人數差的,所以6÷(4-3)=6(組)。現在,三人的有兩組,則16-6=10(組)四人的。
綜合算式:(4×16-58)÷(4-3)
=(64-58)÷1
=6÷1
=6(組)
16-6=10(組) 答:。。。。。。。
此外,還有可以把這16組全看作3人的,則,綜合算是為:(58-3×16)÷ (4-3)
❸ 重陽節對小學生的教育意義
導讀
尊老敬老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的優良品質,家長要做好榜樣,正確引導,幫助孩子養成尊老敬老、懂得感恩的好品德。重陽節這天,帶著孩子一起為老人做些事情吧!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因 「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所以古人認為,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每逢佳節倍思親
重陽節是農歷的九月初九,又稱重九節、曬秋節,也是中國的老人節。
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九在數字中為最大數,人們便賦予其生命長久、健康長壽之意。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直到公元718年,十七歲的少年王維在農歷九月初九,獨自一人登高望鄉,不禁想起了千里之外的親人。寫出了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首詩,感動天下。
從那時起,九月初九重陽日,被大唐王朝正式確立為法定節日,各類風俗活動,才開始變得多元而豐富,沿襲至今。
重陽節習俗
登高: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望遠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的故事。
賞菊:菊花,長壽之花,重陽節正是菊花盛開的季節。據傳賞菊起源於晉朝田園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仿,遂有重陽賞菊之風俗。
佩茱萸:重陽節插茱萸的習俗,在唐朝就已經很普遍。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另外,重陽節還有飲菊花酒、吃重陽糕、曬秋等習俗。
重陽節也是「敬老節」
2013年起實施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這也是重陽節文化價值的現代體現。
重陽敬老,敬的就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
在生活工作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希望重陽節不僅是傳承這一文化符號,更希望大家無論多忙都盡可能抽出時間多看看父母、陪伴長輩。
孝順父母不是局限在滿足父母的物質需要,更重要的是要關注他們的情感需要,多一點陪伴,多為他們做些事情。
人生最最遺憾的事情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待,人生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我已長大您未老。
我們都曾是孩子,但是撫育我們長大的人卻老了。
看著他們日益衰老的容顏和爬滿皺紋的臉,只能默默祈禱時間過得慢一些!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重陽節是敬老節,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趁父母尚在,常回家看看,別讓他們在生命最後的時光苦苦等待。
家長言傳身教,引導孩子敬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父母自己做到對老人謙遜有禮,尊敬有加,心懷感恩,言傳身教自然會影響到孩子。
感恩、敬老可體現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如:幫老人端茶送飯、給老人洗腳、閑暇時陪老人聊天等等。
父母以身作則,孩子也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自然知道怎麼對待老人。
我們除了自己好好陪伴父母,也要趁機採用合適的方式讓孩子們知道重陽節的意義,教導他們學會敬老、愛老,孝順感恩。
尊老敬老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是禮儀之邦,教育孩子尊敬長輩、懂禮貌,是家長們應盡的職責。
所以在重陽節這一天,不妨告訴孩子尊老敬老這個美德。
尊老敬老,孩子可以做什麼
平時都是老人圍著孩子團團轉,其實老人也需要孩子的關心和照顧,只是我們習慣了老人的付出,忽略了老人的需要。
作為孩子,我們不要讓老人的付出成為習慣,要讓他們感受到子孫給予他們的愛與溫暖。
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
01利用節日引導孩子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給老人准備一個小禮物,親手為老人做一張賀卡,給老人捏捏肩,講講故事,扶老人上下樓,做老人的「小拐仗」,這樣孩子就會形成敬老、尊老的意識。
02多給孩子講一些孝敬老人的故事
中國古代有很多孝敬老人的典故,家長平時可以把這些好故事講給孩子聽,讓孩子知道古代人也是孝敬老人的,明白孝敬老人是優秀的品質。
03引導孩子用語言、行動表達感謝
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用行動表達感謝。
如讓孩子向爺爺奶奶鞠躬,給老人寫感謝信等,這些看來微不足道的小行動,會讓孩子感受頗深。
因為,只有自身親自去做才會印象深刻,才會懂得付出,懂得感恩。
04如果孩子不孝敬老人,要及時批評
有些孩子可能覺得老人啰嗦、邋遢,會嫌棄他們。當孩子對待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是外面的老人表現出嫌棄時,一定要及時批評,並且要在孩子第一次表現出不禮貌行為時及時制止。
尊老敬老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的優良品質,家長要做好榜樣,正確引導,幫助孩子養成尊老敬老、懂得感恩的好品德。
05孩子可以具體為老人做的事情
吃飯時,幫長輩拿碗筷;飯後,幫家人收拾碗筷、擦桌子;睡前向長輩們道「晚安」;早晨問候長輩;為爺爺奶奶捶捶背,捶捶腿;吃飯時長輩優先,美食請長輩先品嘗;外出時,遇到長輩要問好;乘車時,積極為長輩讓座等等。
天地循環往復,而愛會長存世間。重陽節,也是教育孩子學會敬老、愛老的最好機會!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雖然只有一天,但是為人父母的我們,卻可以給孩子上一堂有價值、有意義的課。
❹ 為什麼學校經常在3月5日、重陽節等時間展開活動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不知不覺中,他們的頭發開始變得花白,堅強直挺的背影在歲月中淡去,腳步也變得逐漸緩慢和蹣跚起來。他們需要的也許並不是物質回報,而是晚輩們深情的問候??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真誠體驗與長輩間濃濃的親情。並且通過父母的身上也會折射出這種社會現象,每個人都會有老的那一天,都需要社會的關懷,所以在這等節日之時都會展開一些活動的。
一、活動目標
通過本次「敬老愛老」活動讓學生了解重陽節的來歷、習俗;
2.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組織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促進個性的發展。
3.在重陽節活動中培養學生敬重老人、關心老人的良好品質,懂得「孝敬長輩,尊老敬老」是每個人應該遵守的道德規范,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二、活動時間
xx年xx月xx日
三、活動對象
攸縣小博士全體師生
四、活動內容
活動一:溫暖重陽,愛心捐贈。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老人更需要得到社會的關愛。為了培養全體師生「尊老敬老」的優良品質,並把愛傳播出去,讓愛傳承。我校特組織這次「溫暖重陽,愛心捐贈」活動。全校師生在上級領導之下,主動為年邁老人捐款獻愛心,送溫暖。為老人晚年的安逸生活貢獻出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
活動二:「別樣的親情」愛心公益活動。
本次活動,學校組織校車車隊,全校師生在9月25日以「敬老愛老」小分隊的形式,組織前往各家各戶看望老人們,給老人送上愛心物資,陪老人們說說話、聊聊天,聽聽老人們的故事,並給老人們打掃衛生、表演節目。展現小博士學子的公益精神以及尊老愛老的優良品質。
篇二:學校重陽節活動方案
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形成良好的敬老、愛老、養老、助老的社會風尚,借重陽節,慰問曾經為學校的教育事業做出貢獻的退休教師,開展「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的重陽節主題活動。
一、 活動主題:
重陽節,濃濃敬老情——重陽節主題聯誼會
二、 活動時間:
xx年xx月xx日
三、 參加人員:
學校班子、工會成員、退休教師和部分學生
四、 活動地點:
校會議室
五、 活動安排:
1.主持人開場白
2.校長賀詞。
3.請退休教師代表講話。
4、學生表演節目(從各班抽調有藝術特長的學生表演五、六個節目)。
5.結對猜迷語有獎活動(一老一少結成一對猜謎語,猜對的退休老師發給獎品,學生由班上另外發獎品)。
6.分發重陽節禮品。
篇三:學校重陽節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百善孝為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炎黃子孫,自然應當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為進一步營造敬老、親老、愛老、助老的社會風尚,引導少年兒童學會感恩,樹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觀念,增強少年兒童的社會責任感,我校特在重陽節之際,針對我校全體學生,開展以「愛在重陽,雛鷹行動」為主題的重陽節感恩活動。
二、活動時間:
重陽節前後兩天,重陽節當日。
三、活動對象:
全校少先隊員。
四、活動過程:
活動以學校、少先隊中隊為單位,結合活動主題,以主題班會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為主要形式,在各中小隊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愛在重陽,雛鷹行動」主題系列活動,通過活動展現齊小少先隊員孝老愛親的良好精神風貌。
1、認真做好宣傳工作:校利用周一的國旗下講話,大力向廣大少先隊員宣傳重陽節敬老活動的重要目的和意義;少先隊大隊部下發活動倡議書。
2、開展「愛在重陽,雛鷹行動」主題班隊活動,並能與雛鷹爭章(孝敬章)相結合,各中隊圍繞主題,自主設計活動方案。
3、利用小賢人廣播,通過學生自主探究,搜集重陽節典故,在廣播台交流重陽節傳統習俗及敬老的感人故事。
4、在廣大少先隊員中開展「四個一活動,讓夕陽更燦爛」活動。即:為老人做一件好事、聽老人講過去的故事、為老人製作一張「感恩卡」、為老人寫一句「孝親承諾語」。
五、活動說明:
1、重陽節前3天內,3-6年級各中隊至少擇優上交1張學生製作的「感恩卡」參加評選,優秀作品將在學校櫥窗展出。
2、重陽節前2天內,各中隊將活動小結表及「孝親承諾語」上交大隊部。
❺ 在學校組織志願者在老人節辦些什麼活動有創意啊
去敬老院福利院看望老人,慰問學校教職工的老人。節目表演,合唱,一起玩游戲。我們去敬老院做過了。他們很愛唱歌,下棋啊,身體好的還跳舞呢,和他們溝通就好了~
❻ 學校讓我們做一下重陽節活動方案,去敬老院的,自己已經想到了3個,還需要3個,希望有些新奇的方案
給老人表演節目,
和他們一起做飯,給他們送點食物水果
幫老人理發,打掃衛生,等等
就是配他們聊聊天也好
❼ 實驗小學的師生重陽節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們。老師帶來了157朵鮮花,至少拿出多少
我看來的話,這道題是沒有辦法得到答案的,因為這道題的話只有一些題干意思,只知道老師帶了157朵鮮花,並不知道老人院的老人一共有多少啊,每一個老人又需要發多少朵鮮花都是沒有說明的,所以說不能知道至少要拿出多少鮮花給老人院的老人。
❽ 重陽節的手工作品小學
1、首先把所有要用到的材料准備好,剪刀、橡皮擦、鉛筆、水筆,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