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重陽糕怎麼做簡單
很多人針對重陽節糕的做法是一知半解,可是針對重陽節糕的做法又僅僅一知半解。實際上針對重陽糕而言得話,這類點心是在九九重陽節的情況下用來時令的,這類點心的廣為流傳早已有好多年的歷史時間,許多大人小孩都喜歡吃那樣的食材,甜滋滋,吃起來香氣會一直在嘴中存留。今日要和大夥說的便是重陽節糕的做法。
很多人不清楚怎樣去做重陽糕,不是明白在其中的一些技術性的方式 ,這種方式 是需要大夥兒去學習的。假如你要親自動手製做重陽糕得話,就可以看一下下邊的一些材料哦。
食物
粘米粉二份,玉米麵粉一份,紅豆200克,冬瓜200克,白砂糖200克,植物油少量。
方式
1.把二份粘米粉和一份玉米麵粉混和,加白砂糖(以自身的口感適度調整),加少量水,約50ml,用筷子攪拌均勻。
2.用骰子將混和好的濕粉篩一下預留。
3.紅豆清洗,加少量水和白砂糖用壓力鍋煮開,再輕按成紅豆泥預留。
4.冬瓜清洗再切一小塊上鍋煮熟,輕按成南瓜泥,加白砂糖和適當的濕粉翻拌預留。
5.取一個長方形的容器,在底端擦抹一層植物油。再將濕粉鋪平在底端,扣平。上鍋蒸五分鍾。
6.在蒸熟的粉下鋪上一層紅豆泥,再上鍋蒸5分鍾。
7.紅豆泥上再鋪平一層濕粉,再蒸5分鍾。
8.在蒸熟的紅豆泥上再抹上早已翻拌的冬瓜和濕粉,再蒸5分鍾。
9.取下煮熟的糕,切割成棱形塊。在上邊裝點一些紅綠絲或是玫瑰等。
上邊便是向大夥兒詳細介紹了有關重陽節糕的做法,堅信大夥兒看了以後對這一重陽節糕的做法了解了許多。假如給你興趣愛好得話能夠動手能力了試一下啊。製做重陽糕的原材料是非常簡單的,在一般的銷售市場就可以選購的到,事不宜遲了,立刻動手能力吧。
『貳』 重陽糕該怎麼做
食材:糯米粉復80克、粘米粉130克、糖制40克、水110克。
輔料:紅豆60克、糖30克、紅棗5克、桂圓3克、葡萄乾8克。
步驟:
1.准備好所用食材。
『叄』 重陽節吃重陽糕有什麼來歷
重陽糕亦稱「花糕」,傳統重陽節食品。常見於江浙滬地區,全國各地區不怎麼流行。農歷回九月初九是重陽答節,也叫敬老節,民間要蒸重陽糕孝敬老人。蒸重陽糕方法與蒸年糕相同,不過蒸糕要小一點,糕要薄一點。為了美觀中吃,人們把重陽糕製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陽糕又叫桂花糕),這樣製成的重陽糕,香甜可口,人人愛吃。
以米粉、豆粉等為原料,發酵,更點綴以棗、栗、杏仁等果饢、加糖蒸制而成。起於唐代以前,至宋工,汴京(今河南開封)、臨安(今浙江杭州)及各地十分盛行,在為普遍的習俗。糕的製作,品種各目繁多,其上並插彩旗,極受兒童的喜愛。此後一直盛行不衰,直至近代。
『肆』 簡單的做重陽糕怎麼做
原料配方
糯米粉1000克 粳米粉500克 赤豆250克 白糖1000克 紅綠果脯100克 紅糖50克 豆油25克
製作方版法 1.先將權紅綠果脯切成絲,待用。
2.將赤豆、白糖(250克)、豆油製成干豆沙,備用。
3.將糯米粉、粳米粉摻和,取150克拌入紅糖,加水50克左右,拌成糊狀粉漿。
4.將其餘的粉拌上白糖(750克),加水250克後,拌和拌透。取糕屜,鋪上清潔濕布,放入1/2糕粉刮平,將豆沙均勻的撒在上面,再把剩下的1/2的糕粉鋪在豆沙上面刮平,隨即用旺火沸水蒸。待汽透出麵粉時,把糊狀粉漿均勻地鋪在上面,灑上紅、綠果脯絲,再繼續蒸至糕熟,即可離火。將糕取出,用刀切成菱形糕狀,另用彩紙製成小旗,插在糕面上即成。
『伍』 怎麼做重陽糕
九月初九是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有登高、吃重陽糕、賞菊等習俗,不過重陽節習俗在不同省份地區都會存在著差異。對於一枚吃貨又愛做美食的我來說,美食沒有地域之分,只要想吃就上網搜一搜怎麼做。趁這個重陽節就做重陽糕送給老爸老媽,祝他們健康長壽。 針對老人家的身體和口味,這種重陽糕是改良過的,不同於傳統的重陽糕,沒有用太多的油,用的也只是玉米油。這個糕吃起來不黏牙,軟糯又清爽。糕上面擺放了葡萄乾、紅棗、蔓越莓和黑芝麻,夾層是玫瑰餡,你也可以根據老人家的口味,擺放其他的果乾和餡料。
用料
水磨糯米粉 65g
粘米粉 85g
糖粉 25g
玉米油 11g
水 76g
玫瑰餡 70g
葡萄乾 適量
大紅棗 1個
黑芝麻 適量
蔓越莓 適量
做法步驟
1、糯米粉、粘米粉和糖粉倒入盆里,混合均勻
2、倒入水和油
3、用雙手搓成粗粒狀,蓋上保鮮膜,靜置20分鍾
4、用篩網過篩一次,我用的是豆漿機配送的篩網,不要用太細那種篩網,否則太難過篩。用湯匙或者手指壓粗粉,我覺得用手指壓的速度最快
5、6寸圓形陽極活底模具底部鋪一張油紙,內壁抹一層油,這樣會很容易脫模。將一半的粉倒入,不要壓實,用湯匙輕輕地抹平表面
6、放入水已經燒開的鍋里,大火蒸5分鍾
7、鋪上玫瑰餡
8、將剩餘的粉倒入,再抹平,切記不要壓實。在上面擺放各種乾果。
9、表面噴水,待鍋里的水燒開後,再大火蒸25分鍾左右,不同模具蒸的時間會有所不同
10、有玫瑰的香甜味
『陸』 重陽糕製作步驟
[桂花重陽糕]
【所需材料】:粘米粉200g、糯米粉200g、水180g、細糖100g、紅豆沙、桂花適量、紅棗、葡萄乾適量
【烹飪過程】:
步驟1
把我們做重陽糕的材料都准備出來,我們會用到糯米粉200g、粘米粉200g、水180g、細糖100g、桂花適量、紅豆沙500g、葡萄乾、紅棗適量,准備好之後就可以開始做啦!
步驟2
拿一個盆,盆里放入粘米粉和糯米粉再加上適量的白砂糖,把麵粉和白糖混合均勻後,把水慢慢的少量的加入到麵粉裡面,用刮刀把麵粉攪拌到半干半濕的狀態,用手捏一下能把麵粉捏成團但是比較容易散開的狀態就可以了,放到一邊靜置一會讓麵粉把水分吸收一下。
步驟3
麵粉靜置好了之後用手把麵粉中的小疙瘩都搓開搓散。
步驟4
搓好之後咱們把麵粉過一下篩,過篩的時候要用粗一點的網,因為麵粉裡面有麵疙瘩所以篩的時候會比較困難,但是大家一定要有耐心哦!大家還可以用勺子或者刮刀把麵粉往下壓一下,麵粉過篩之後是那種比較鬆散的狀態,大家不要去按壓,一旦按壓麵粉就又會結塊了,就白過篩了。
步驟5
我們取一個蒸籠,把紗布用水打濕,把紗布鋪在蒸籠裡面,大家沒有蒸籠可以用其他的模具,在內壁塗上一層油防粘,然後把篩好的粉鋪在蒸籠上一層,然後用刮板把麵粉刮平。
步驟6
把蒸籠放入到蒸烤箱里或者蒸鍋上蒸上個15分鍾左右定型。
步驟7
把麵粉蒸好之後拿出來,把豆沙餡鋪在麵粉上面鋪上薄薄的一層,再把麵粉篩上一層在豆沙餡上面,用刮刀輕輕地刮平,再次放入到蒸烤箱或者蒸籠裡面,再蒸上個15分鍾左右。
步驟8
然後還可以多弄幾層,每次的麵粉和豆沙餡都不要過厚,每放一兩層都要蒸一下,在最後一層的表面撒上適量的紅棗和葡萄乾再放上適量的桂花,還可以放一點自己喜歡的乾果,我放了一顆核桃。
步驟9
最後一層麵粉弄完之後把蒸籠放入到蒸烤箱或者蒸籠裡面,蒸上個30-40分鍾。
步驟10
時間到了之後把重陽糕從蒸鍋中拿出來,趁熱吃更好吃,非常的香,很軟很糯,大家也可以切成塊,如果要切成塊就需要冷卻之後脫模之後再切,熱的時候切很黏很難成型。
『柒』 重陽節為什麼要吃重陽糕,重陽節吃重陽糕的寓意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發糕」或「菊糕」,是用發面做成的糕點,輔料有棗子、杏仁、松子、栗子,屬於甜品,也有加肉做成鹹味的。製作較為簡易。講究些的做成寶塔狀、九層,上面再做兩只小羊,以合「重九」、「重陽(羊)」之俗。有的在重陽糕上插上小彩旗,並點上蠟燭燈,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而小彩旗則隱喻為茱萸。
唐武則天曾在重陽時,令宮女廣采百花,和米搗碎,蒸制「花糕」(如菊花糕、桂花糕等),用以賜賞眾臣,以籠絡人心。明清時,重陽糕的製法更趨精細,種類也繁多,並且有了成人和兒童食品之分。據載:「京師重陽花糕極勝。有油糖果爐作者,有發面壘果蒸成者,有江米黃米搗成者。小兒輩又以酸棗搗糕、火炙脆棗、糖拌果乾、線穿山楂,繞街賣之。」
吃重陽糕的寓意,最早是由登高引申而來,重陽節又叫「登高節」。傳說登高可以避禍。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吃重陽糕源於「登高」的「高」,「糕」字與「高」同音,象徵「人往高處走」、「步步高升」、「百事俱高」的祝福之意。
除此之外,重陽糕的寓意,還有祛邪避災,明人謝肇制在《五雜俎》中記述:「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可迎福接吉,消災避邪」;另一個寓意是敬老之舉,江南流行一句話:「重陽不吃糕,老來與人告」。
『捌』 重陽節為什麼要吃重陽糕
據史料來記載,重陽糕又自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玖』 重陽節怎麼過,重陽糕是怎樣做的。
重陽節吃重陽糕。
糯米粉1000克 粳米粉500克 赤豆250克 白糖1000克 紅綠果脯100克 紅糖50克 豆油25克
製作方法 1.先將紅綠果脯切成絲,待用。
2.將赤豆、白糖(250克)、豆油製成干豆沙,備用。
3.將糯米粉、粳米粉摻和,取150克拌入紅糖,加水50克左右,拌成糊狀粉漿。
4.將其餘的粉拌上白糖(750克),加水250克後,拌和拌透。取糕屜,鋪上清潔濕布,放入1/2糕粉刮平,將豆沙均勻的撒在上面,再把剩下的1/2的糕粉鋪在豆沙上面刮平,隨即用旺火沸水蒸。待汽透出麵粉時,把糊狀粉漿均勻地鋪在上面,灑上紅、綠果脯絲,再繼續蒸至糕熟,即可離火。將糕取出,用刀切成菱形糕狀,另用彩紙製成小旗,插在糕面上即成。
『拾』 重陽節吃重陽糕有什麼含意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發糕」或「菊糕」,是用發面做成的糕內點,輔料容有棗子、杏仁、松子、栗子,屬於甜品,也有加肉做成鹹味的。製作較為簡易。講究些的做成寶塔狀、九層,上面再做兩只小羊,以合「重九」、「重陽(羊)」之俗。有的在重陽糕上插上小彩旗,並點上蠟燭燈,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而小彩旗則隱喻為茱萸。吃重陽糕的寓意,最早是由登高引申而來,重陽節又叫「登高節」。傳說登高可以避禍。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吃重陽糕源於「登高」的「高」,「糕」字與「高」同音,象徵「人往高處走」、「步步高升」、「百事俱高」的祝福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