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古都說要孝敬公婆,到底為什麼要孝敬公婆
很明顯,寫這個詞的是古代人吧,寫制度的只有男的。古代人男尊女卑,但有一點,明媒正娶,采錢彩禮,大紅花轎娶到家裡,只負責內,不負責外面掙錢,寫制度的男的很明顯是寫給自己媳婦,這一家只有媳婦是外人,制度當然約束她媳婦,受惠自己父母,況且媳婦又多吧。
B. 法律上兒媳婦兒有孝敬公婆的義務嗎
兒媳婦孝敬公婆不是法定義務,是傳統美德與社會的公序良俗的彰顯。兒媳與公婆的親緣關系是建立在婚姻關系基礎上的,如果沒有婚姻關系的基礎則不存在親緣關系,因此法律上沒有對這種關系賦予法定的義務。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1條規定:「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配偶只是「應當協助」,並非贍養人。此條中的「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是指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
《婚姻法》第28條規定:「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根據上述規定,贍養人的范圍只包括老年人的婚生子女、孫子女及外孫子女,而不包括兒媳、女婿。
(2)孝順公婆回報擴展閱讀:
案例:
老人狀告兒子、兒媳的贍養糾紛案,法院依法判決兒子承擔贍養義務,即由被告陽某乙每年給付原告陽某甲、齊某贍養費每人1325元,承擔齊某的醫療費5567元;兒媳與公婆並非法律上的父母子女關系,不具有父母子女間的權利義務。判決兒媳何某不承擔贍養義務。
公婆起訴兒子兒媳,法院:只有兒子有贍養義務,兒媳真沒有……
1月20日,湖南道縣人民法院通報了這樣一起案:
原告陽某甲、齊某共生育了五個子女,子女均已成年,成家另過。因家庭矛盾,長子陽某乙和長媳何某於2008年外出打工一直未歸,對二老沒有盡到自己的贍養義務。
2013年,原告齊某在家中摔傷,二兒子為其花費醫療費27835.4元,長子陽某乙未予照顧,也未支付醫療費。現兩原告年老體弱,無勞動能力也無其他經濟來源,遂向法院起訴,要求兩被告每年承擔贍養費。
法院審理認為,贍養父母是子女應盡的義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現兩原告均已年老體弱,失去勞動能力,其請求被告陽乙給付贍養費的理由正當,法院予以支持。
被告何某與兩原告並非法律上的父母子女關系,不具有父母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其作為兒媳對兩原告沒有法定的贍養義務,兩原告要求被告何某給付贍養費的訴訟請求,法院不予支持。
C. 子女應該怎麼做才是真正的孝敬父母、公婆
我認為孝順是廣義的,當然對父母的孝順也就不外乎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自己要勤內勞發奮、發展好自容己的事業,不要好吃懶做、不要走歪門邪道,這是對父母精神上的最大安慰。對父母言語溫和、行為尊敬、事事都能表現出關心父母的行動。
D. 孝順公婆不求回報,真有這樣的兒媳婦
中國這么大肯定什麼事情都有可能啊,前提公婆拿她也肯定特別好的。
E. 自古就說女人一定要孝敬公婆,到底為什麼要孝敬公婆,比對自己親媽還好
自古就說來女人一定要孝敬公婆,自為什麼要孝敬公婆,比對自己的親媽還好。
要說咱們中國人從古道今就有這個傳統,要孝敬長輩,其實也不是象你說的比自己親媽還好。
我覺得為人都有兩層父母,咱們做小輩的自己的父母從小把咱們養太容易,等到老了走不動時,須要兒女照故的時侯,我們都會孝教父母。
要說公婆也一樣,他們雖然沒養我們,但是他養你老公了,給他娶了老婆,有的還為他們帶孩子,也很辛苦。我們做為兒媳婦兒孝敬他們也是應該侈。
打比方說,你家有哥哥或者弟弟,他們有了老婆你說是孝敬你父母好呢,還是不孝敬你父母好呢。
所以說我們做小輩的,該孝敬老人多時侯還得孝敬老人,你孝敬你的公婆,你老公也會孝敬你父母的,人心都是肉長的只要你付出了,他也/就會得到回報的,道理是一個樣。
F. 如何孝敬公婆生活中的細節
你能在這里提出你的煩惱,就已證明你是個好老婆兼好媳婦了。
首先,你要找出你老公為什麼那樣說你的原因,這個時候就需要你們倆好好溝通了,在溝通的同時,你老公因為不了解內情,也許會冤枉了你,說你這做的不對那做的不對,這個時候你千萬要沉住氣,絕對不能和你老公吵起來哦,告訴自己:你是來溝通的,你是來找答案的,一定不要生氣!相信通過這樣的溝通,應該會增進你們夫妻的感情的,因為你老公會認為你在關心他的父母啊!
其次,你心裡很孝敬你公婆,但現實生活中你有沒有關心他們呢?
其實,老人家有時候確實是會有點羅嗦,避免不了的。很多人都說婆媳
是最難相處的,但我也不完全這么認為,事在人為嘛對不對?除了對待他們老人家要有點耐心之外,還要像對待自己的爸媽一樣,偶爾的體貼..例如買點東西給他們或者陪他們聊聊...這種關心是最好的!畢竟你已經嫁進了這個家,那這個家的一切也就是你的一切了。如果公婆羅嗦,你就多忍讓點,畢竟我們現在跟以前的媳婦不同,在婆婆的眼裡,媳婦就應該要勤勞等等,但到了我們這一代,也沒有什麼家務可做,像簡單的洗衣服、拖地板之類的活根本不在話下。反正對待他們,就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就OK了。
最後我要補充的是:你這么做既可以讓老公省心,也可以讓你老公更疼愛你,因為他一定很慶幸,娶了你這么個好老婆,不用去承受那些別人要承受的痛苦(例如:媳婦整天跟婆婆吵架,兒子夾在中間為難)。就憑這個,你老公會更愛你,而你的家也會溫馨...幸福...多讓人羨慕呢~!!
G. 寫5oo左右字的文章.我如何孝敬家中的公婆的
這個時代,越提倡什麼,就證明越缺乏什麼。當孝心這個原本應該是每個人基本道德的東西被提出時,我們必須反思這個社會怎麼了。
最年輕博士、神童張炘煬不想北漂,逼迫父母給他在北京全款買房;留學生因學費問題在機場刺傷母親;受過高等教育的北京大學研究生,深圳市公務員廖某因「家庭矛盾」毆打年近六旬的老父老母……當孝道不在,道德淪喪的時候,有人竟妄想用「孝子培養工程」「批量生產」孝子,難道孝子能像女媧造人一樣,一口仙氣就能吹出來的?
從十月懷胎到養大成人,無不滲透父母的心血和汗水,這其間有「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的百般呵護和疼愛,有「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千遍叮嚀和牽掛,有「不為己身苦,常懷兒女憂」的萬種柔情和眷顧,這深入骨髓,融入血脈的情和愛比海還深、比天更高。飲水要思源,知恩當圖報。作為沐浴父母無限關愛的兒女該怎樣回報呢?唯有孝,才能無愧於雙親。
父母對子女的愛像路一樣長,子女對父母的愛像筷子一樣長。反思一下,在今天,我們該怎樣孝敬父母?
讓父母過上好生活,這是最基本的孝順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游問孔子什麼是孝,孔子說:子女侍奉父母,固然要飲食奉養,而內心一定要有真誠尊敬的態度,在行為上符合禮節,才能叫孝。如今世俗的孝順,只能說是供養父母的飲食罷了,殊不知犬馬之類的牲畜,都是以飲食來養活的。如果內心不尊敬愛戴,只以飲食供養,那與飼養牲畜有什麼區別呢?世俗的孝又怎麼能叫做孝呢?
夫子在這里是告誡弟子們,通常父母經常憐憫姑息孩子,因此孩子經常以此為常,邀寵放任,開始雖然沒有輕慢之心,慢慢會形成了驕傲的習性,以至於無所忌憚。夫子這樣說,是深入探究了人性偏頗的起因,要防微杜漸而已。
夫子說,孝養父母,不但要養他們的身體,也要養他們的心。心中的尊敬與愛戴,是父母能夠體會到的,也是子女給父母最好的安慰,最能帶給父母快樂和幸福。
【有多少人還在「啃老」】孝順,最基本的就是要先讓父母衣食無憂,然後再有更深層次的孝。而如今的很多成年人,已經具有謀生能力,卻仍未「斷奶」,不但沒有努力工作讓父母過上好日子,反而一直讓父母養著自己……[詳細]
和父母說話是否和氣?有沒有給過父母臉色看?
【好臉色是最難做到的孝道】
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子夏問孔子什麼是孝,孔子回答得很簡單,只說了兩個字——「色難」。就是說給父母一個好臉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難做到的。
有人說,自己讓父母衣食無憂,還安排他們出國旅遊,到最好的醫院體檢,還算孝順吧?孝敬父母,必須對父母和顏悅色,讓父母感到愉悅。就像《禮記·祭義》上說的:「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子女侍奉父母,只有和顏悅色的面色最難能可貴。人的臉色,是由心決定的。子女對於父母,必然有深切篤定的孝心,由此才會有愉悅和婉的面容。凡事都可以勉強,惟有面色不大容易偽裝,因此說最難,能做到這一點的就可以說是真孝順了。至於說父兄有事,做子弟的幫忙代勞,子弟有酒飯,請父兄共享,固然是應當提倡的,但並不困難,不可以以此來判斷孝順與否。給父母一個好臉色都做不到,其他的所謂「孝行」又有多少是發自內心呢?
【我們對父母好嗎?】
多少人年輕時對父母說得最多的話就是:「你們一點都不了解我!」其實換位思考一下,他們什麼時候又真正想著去理解父母了呢?有的人事業不順利,很煩躁,在家裡也總是發脾氣,偶爾還對父母吼上兩句,更有甚者,使用暴力對待雙親……[詳細]
是否嫌棄過父母?
【子不嫌母醜 狗不嫌家貧】
回想父母未生我以前,我本什麼也沒有。落生以後,只是赤條條的光凈身,連一根線也沒帶來。父母也不嫌我窮,也不是因為兒對父母很好,確是歡喜之至,對我這樣真誠,毫無貪圖心,可說完全是真的。不料想兒子長大成人,嫌父母窮,沒給他置下房子地。你想自己一文錢也沒帶來,怎麼也能長大成人,沒受著飢餓呢?
懷抱三年擦屎刮尿,父母也不嫌我臟。父母老了,吐痰流涕,你嫌他臟,對嗎?
小孩若是哭一聲,父母會察顏觀色,說我的孩子餓了,或者是冷了,趕快給他奶吃。抱在懷中暖暖,給他穿上點衣服,不轉眼珠地瞅著,恐怕小孩受屈。兒子大了,害怕同學們看見自己衣衫破舊、滿臉皺紋的母親,把家人說成了「隔壁鄰居」,這對嗎?怨恨父親沒有萬貫家財,沒有給自己更顯赫的身份,你有過這種想法嗎……
【我們做得對嗎?】「我爸爸是警察!抓壞人!」「我爸爸的車車,比你爸爸的車車大!」「我爸爸帥!」「我爸爸比你爸爸帥!」……5歲半的西西最近有些不開心,在幼兒園「比爸爸」的嘴巴仗里輸了的他,回家之後要求媽媽替自己換一個「能開車、能抓壞人」的爸爸……[詳細]
是否經常把父母放在心上?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種德報親】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每日考慮養親悅親,還算不得盡孝,還要愛惜精神,不敢隨便毀傷。不要犯法,還應該種德報親,做出保身修身的孝。你要是行為不好,人們會認為你父母不好。這不是給父母丟臉嗎?
有人說我父母對我不好,我很難孝順。父母對自己好,孝順不難。對自己不好,孝順才是真的呢。必須要父母對自己好才孝順的話,那是在做生意。再說還有比大舜更難的嗎?大舜的父母和兄弟在他上房修理屋頂時放火燒他,在他下井淘井時拿石頭蓋他。可是他無怨無悔,只是責備自己不能感動父母而已。
你是否記得父母的生日?多久給他們打一個電話?你是否個性剛強,不良愛好很多,讓父母憂慮?你是否因貧窮就不養父母?你是否對待愛人、朋友超過對待你的父母?你有沒有向別人講過父母的短處?你是否在每次吃到美味佳餚時都想到父母?甚至你是否為非作歹,令父母日夜憂慮懸心?
如果一言一行,總是考慮著是否給父母丟臉,是否對得起父母,方才叫做是孝順。
H. 怎樣孝敬老人,孝敬公婆
孝敬老人,孝敬公婆,這個真沒有標准答案。
我認為你平時怎樣孝敬回你的父母,就怎樣孝敬公婆答。不需要特別對待。就是以平常心孝敬公婆。
節日有禮物,回家買菜做飯,多做家務,換季時節買新衣服,當然比如生日,中秋節,老人節,春節可以送老人紅包,多陪老人說說話。
我個人認為這樣做媳婦就可以了。
祝你好運!
I. 女人為什麼要孝順公婆
作為晚輩,做到對婆婆尊重客氣即可。如果上升到孝敬公婆,作為女性就要思考幾個問題來問問自己,問問你的老公。 老公對老婆不好,媳婦是否應該孝敬公婆? 老婆對老公不好,女婿是否應該孝敬岳父母? 媳婦要求女婿和岳父母同住,好好伺候老人,給他們洗衣服做飯,事事忍讓絕不頂嘴時,你能做到幾分? 有幾個男人能做到和岳父母同住,給老人洗衣做飯,事事忍讓絕不頂嘴呢? 比如說 男人去岳父母家是不幹活的,女人去公婆家也可以 男人是不同意和岳父母同住的,那女人也可以不同意 給公婆和岳父母的財物一碗水端平 過年兩家輪著來 以上幾個問題,男同胞們心理有了答案了吧 當然還會有人說媳婦孝敬公婆是傳統 那麼 結婚給彩禮的傳統你能遵守嗎 結婚男方家全款買房子的傳統你能遵守嗎 婚後女人不用工作,在家相夫教子,男人獨立養家的壓力你能承擔嗎? 在現代社會這些都不能傳統了所以同理 和公婆同住,媳婦伺候公婆,媳婦包攬家務這些也都不可能傳統了換言之 取而代之的就是 夫妻貸款買房,共同養家,分擔家務,對配偶父母尊敬有禮,因為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夫妻要做到對四個老人的孝敬一視同仁,照顧贍養老人的責任是夫妻平均分攤,可以女兒主要分擔照顧岳父母,兒子主要分擔照顧公婆,畢竟自己的孩子照顧起來老人和孩子都放的開,說話輕了重了也沒事。 還有 有的老人對小家庭從財力和人力上付出的會比對方老人多 那麼 作為配偶一定要感對方父母的情,相應的對對方父母多付出些。 因為除了晚輩對長輩的尊敬禮數外,公婆對媳婦的好,岳父母對女婿的好都是家庭中的人情,這些好就是要還的。 比如 俺覺得 媳婦認為公婆帶孩子是應該的,女婿認為岳父母帶孩子是應該的,這些都是不對的,老人帶孩子是幫了小夫妻,配偶都是應該感恩的。 再如 媳婦照顧生病的公婆,女婿照顧生病的岳父母等等,這些老人也都是應該感恩的。 不懂得感恩的媳婦,女婿和公婆,岳父母等等都是要批判的。
J. 無條件遷就順從公婆就是孝順老公就喜歡,反抗就是不孝順就是差勁的老婆媽寶男真可怕,不懂我的艱辛
說實話,對自己的父母應該孝順,對公婆那就應該是尊重。尊重是相互的,不可能一方面尊重,另外一方面完全的不尊重,這樣的婆媳關系是不能長久的。而且也會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