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父母偏心不聽話的孩子還說不聽話的孝順

父母偏心不聽話的孩子還說不聽話的孝順

發布時間:2021-01-04 14:52:00

1. 父母又要在別人面前說我不好 跟別人比我怎麼不聽話 怎麼不孝順 但是別人要說到我不好 他們就不高興

其實相信很多的父母都是這樣的,因為父女自己說孩子不夠優秀,那可能是謙虛。
但是外人如果這么說自己的孩子,他們就會不高興,因為在他們的心裡,他們的孩子肯定是很優秀的哈。

2. 如果孩子 沒有聽 父母的話,父母生氣了,父母就要挾說,你要不聽話 我就告訴別人你惹我生氣,

父母說的是氣話,要是結果真的像你說的這樣,那麼,父母的精神一定有問題,有句老話說的是:有狠心的兒女,沒有狠心的爹娘!

3. 父母對不聽話孩子的寄語

寫這信給你,基於三個原因:

你正站在人生節點上:回首,是悄然溜走的童年時光,向前,青春的帷幕徐徐向你開啟。

有些話,我們不跟你說,沒有人會跟你說。

彼此約定:我們好好工作,你好好讀書,誰也不讓誰操心。

一位媽媽寫給叛逆兒子的信

01

關於目標

人可以沒有偉大理想,但不能失去目標。在「一考定終身」的體制下,不管你平時多麼努力、多麼用功、多麼厲害,只要考砸了,就會被淘汰!

你應該明白,作業多、書包重、沒日沒夜去學習,不是大人無情,而是現實殘酷!

02

關於定位

在家裡,獨生子女個個都是小皇帝,但在學校,皇帝太多,沒人會把你當回事!除非你的成績更優秀、你的才藝更出眾、你的表現更出色,老師還當你是塊寶。

社會也一樣,以後,你要成為富人還是窮光蛋,要住平房還是別墅,要別人瞧不起還是尊重,都靠自己負責。

03

關於學習

在學校,學習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學習好卻體質差,這與「讀書讀書、越讀越豬」沒兩樣。

同學間搞聚會,要比就比:20歲比學歷、30歲比能力、40歲比閱歷、50歲比財力、60歲比體力、70歲比病歷、80歲翻黃歷。

人生幾十載,歸根到底就是比身體。孩子,好好鍛煉吧。

04

關於未來

一個人的未來,由知識、能力、態度決定。知識可以通過學習獲得,能力也可以在實踐中增長,而態度卻由習慣養成。你在良好習慣培養上,有時缺乏持之以恆的精神。

現在,端正態度還來得及。未來,我希望你所做的一切,是既利已又利人。

05

關於自己

在學校,老師沒有義務對你好,除非你首先尊重老師,同學沒有義務關心你,除非你首先關心同學。在你的一生中,也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除了我和你爸。

不要以為世界少了自己,地球就轉不了,不要以為個人渺小,就自我放棄和拋棄。

06

關於朋友

交友就像投資。投資當然要考慮回報,如果你找了個朋友,而朋友最後沒有給你回報,只能證明你投資失敗。你要找那些比你強大的人做朋友,尤其記住,在朋友落難時,一定要施以援手。

因為,與自己一起笑過的人易忘記,與自己一起哭過的人最難忘。這就是雪中送炭比錦上添花更有意義。

07

關於戀愛

早晚有一天,你是要談戀愛的,我以過來人身份忠告:花前月下漫步總是美好的,甜言蜜語更是迷人,可別忘了現實中還有風霜雨雪。

愛情那點事,無外乎——你愛她她不愛你,她愛你你不愛她,你和她彼此相愛。第三種情況無疑令人神往,但概率不足 10%。

因此,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誇大失戀的悲。

和漂亮的女人握握手,和深刻的女人談談心,和成功的女人多交流,和普通的女人過日子。就這樣的心理,就好。

08

關於距離

為人父母,誰都渴望與子女的距離短些,但隨著兒女的成長,屬於你們的天空肯定會越來越廣闊,與父母的空間與時間距離也肯定會越來越遠。

做父母的,當然特別在乎自己到底能夠占據兒女多大的天空位置!因為,父母的天空與兒女的天空恰恰相反。隨著一天天老去,而變得愈來愈小。

我凡人百姓,同樣擁有大眾情懷,同樣在乎你是否常在身邊。孩子,父母的兒女情長,你是否讀得懂?

09

關於得失

一個人,不可能永遠得意,也不可能永遠失意。得意時,你要清醒,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比自己厲害的人,要記得自己的渺小;失意時,不退縮,堅持下去:過去是怎樣走過來的,現在就怎樣走過去。

10

關於親人

親人只有一次緣分,這輩子。即使無法與你一路伴行,但在風雨交加的時候,總會想著為你遮風擋雨一程!即使無能與你一路並肩作戰,但在艱難險阻的時候,總會想著與你一同分擔苦痛!

這輩子,無論我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4. 當面對一個不聽話的孩子時,是耐心講道理,還是動則打罵

都不是最好的方法。
首先,如果你打了他,他以後有事情就會隱瞞你,不讓你知道甚至說謊騙你。
再者,你沒事跟他講道理,一個小孩能聽懂多少?他只會嫌你煩,等到以後他真的能夠和你探討問題的時候他倒是懶得理你了。
教育孩子關鍵在於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要言傳身教。光打光罵光講道理都是不夠的。孩子犯錯誤當然要懲罰他,但是不是動輒打罵,打罵多了孩子也會有對付你的辦法。懲罰的力度要掌握在能讓孩子受到教訓但又不能引起他反抗心理的程度上,具體情況就要自己掌握尺度了。最重要的是,孩子做錯了要懲罰,但孩子做好事了一定要獎勵。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犯錯大多都是屢教不改?原因很簡單,做壞了最多被罵,做好了也不會有獎勵。家長們平時疼愛孩子,什麼要求都滿足他們,孩子做錯事,打一頓罵一頓,事情過了後對孩子還是有求必應。這樣孩子當然不會去主動改正錯誤。他們最多隻會想辦法隱瞞過錯來逃過一頓打罵。
所以,教育孩子最主要的方式還是創造一個正確的生活環境,引導孩子能夠自發地選擇正確的道路。首先你要言傳身教,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正確的。然後要促使他自發的去走這條正確的路,而不是強迫他。平時不能無原則的優待孩子,要讓他知道好的生活是要靠自己去創造的。
一般來說,除非是大是大非的問題,那是一定要強迫孩子就範的。其他一些細小的問題完全可以引導孩子自己去決定嘛。
大部分家長喜歡用打罵或是講大道理的方式教育孩子,其實也不難理解。這種方式最爽快,家長也是有自己的工作要做的,哪有心思時時刻刻去研究小孩子在想什麼?看到他做錯事,馬上打他一頓是最爽氣的解決方式。實則不然,你一時是方便了,將來孩子要是逆反起來你更加麻煩。就算孩子真的因為你的打罵而最終乖乖聽話,這種教育方式也很有可能造成孩子人格障礙的隱患。
這樣看來,在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上多花心思是絕對值得的。雖然這做起來很麻煩也需要持之以衡的耐心,但是,只要孩子有了正確的生活習慣,很多問題根本不用你操心他自己就能順利解決了。
總而言之,培養孩子不光需要付出感情和財力,理性的教育理念也是必不可少的。

5. 父母對孩子「不聽話就揍」的教育方式是否合理

孩子最害怕什麼?玩具丟失了?還是好吃的沒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擔心最害怕的都與父母有關,你們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擔心的事,然後以後注意不要再犯,別再傷害了孩子的心。

爸爸媽媽吵架了

曾有一家兒童心理研究機構對3000餘名學齡兒童進行了一次心理狀況調查,其中有一條是「你最怕爸爸媽媽的是什麼」,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媽媽生氣,怕他們吵架」。

有一個答卷寫得很生動:「我最怕爸爸生氣,他生氣的樣子可凶啦!把媽媽都氣哭了,我嚇得像一隻小老鼠,心裡直撲騰,飯也吃不下去……」

爸爸媽媽又發脾氣了

孩子簡直像極了蠟筆小新,又在惡作劇了,當你都催了十遍他還是不動窩的時候,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吼了起來。

對孩子發脾氣,確實會讓孩子害怕。在恐懼中,孩子那些讓父母心煩的行為暫時看不見了。但他會怎麼樣呢?有這樣幾種可能:

乖乖地聽你指揮,你讓干什麼,就干什麼;

他被嚇呆了,愣在那兒不動;

大哭起來,不會再干你不希望他乾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讓他乾的事;

學著你的樣子,也發起火來,把你心愛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對人的情緒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發脾氣,也一定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和情緒。

但是,孩子還弄不清,父母為什麼發脾氣。也就是說,在很多父母發脾氣的時候,孩子雖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為,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發脾氣,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發了火,發完脾氣後,最好向孩子解釋清楚,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做,同時還要通過行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護。

可能的話,發脾氣前最好提出預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發火了,你能趕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別……」。但是決不能因為發脾氣後的內疚,就放鬆對孩子的要求,該堅持的必須堅持。

在客人面前指責孩子

人來客往,親朋好友相聚,談論各自的孩子,常常成為重要話題之一。

很多父母喜歡在眾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別人訴苦,說自己教育這樣一個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顧著吹毛求疵地指責他的短處,這無形中,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沒人賞識他,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幹家務不行,讓家人為他受累,也覺得父母對自己不滿意,和父母逐步疏遠。

從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難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應該有友愛、輕松、寬容、民主和活潑的氣氛。相反,他們最頭痛的是氣氛冷淡、緊張、沉悶、專橫、毫無生氣的家庭。

6. 孩子頂撞父母,不聽話怎麼辦

多大的孩子,是不是到了叛逆期?叛逆期的孩子,會對家長的命令表現出很反感。回盡量和孩子答用商量的口吻說話。
另一方面要思考一下家長的要求是否合理,對於不願意做的不要強迫孩子去做,如果別人強迫你做不願意的事情,你也會表現出不聽話的。
對於不聽話的處理也要分情況:
如果一般問題,可以由著孩子的意願來做,不然過多限制會抑制孩子天性發展。
對於安全、品行方面的問題要給他定規矩,講究原則,讓他知道什麼不該做,做了有什麼後果。管教他不是為他不犯錯誤,而是讓他知道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平時要注意家長的言傳身教,做好表率,孩子的行為很多都是父母那的反映。家長的品行端正,耳濡目染出來的孩子肯定是端正的。

7. 都說父母老了會變幼稚,那對於不聽話的父母,該怎麼辦

父母老了會變幼稚,對於不聽話的父母,作為子女應該拿出對待孩子的耐心對待父母。父母是將自己養大的人,等他們年齡大些,可能會出現一些幼稚的行為,子女要做的就是多溝通,多陪伴老人。

比如電視劇《都挺好》里的蘇大強,典型的固執己見的老人例子。在二兒子家裡生活,但是因為生活習慣不一樣,造成在一起的日子也不舒服,兒女也是盡可能的滿足父母的要求,但是從蘇大強的表現來看,非但不滿意兒子蘇明成的做法,還覺得兒子一直虧待自己。

而且對於拿錢投資和要和保姆結婚的事情,蘇大強都是不聽兒女的勸阻,覺得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確的,最後才知道投資被騙,連保姆也是惦記的房子,這都是父母固執的後果。

8. 你希望你孩子成為一個人才,但是他不聽話;還是喜歡很聽話孝順但不是一個人才

我不知道你說的這個不聽話是什麼意思是不聽家長的話嗎?如果只是不聽家長的話,那可以探討。因為家長很多時候說的也不一定都正確。相比較來說,聽家長的話和成為人才,我還是選擇後者。因為真正成了人才的人不會不孝順父母的。

9. 孩子不孝順不聽話都是孩子的錯嗎

不孝順和抄不聽話是兩個概念襲不能混為一談,不孝順是指子女不孝順父母老人,這個不能單單的去責怪孩子,但是孩子是有一定的責任的。孩子是你的從小在你的教育下長大,所以孝不孝順都是你教育的,當孩子長大了接觸社會了懂得人情世故了那麼還是不孝順就是孩子自己的過錯了,至於不聽話,我小時也不聽話,但是我長大了,知道父母得不容易,我現在很聽話,但是你不能在孩子小的時候使用極端的教育方法,如打罵等等都是不對的,會對孩子的心裡照成很大的影響,用不通的方法說教我人為比較好,先讓他懂得准老愛幼,什麼叫孝順,什麼樣的事實對的什麼是錯的,慢慢的教他,孩子的錯誤大人佔了百分之八十,就是因為大人沒教育好而發生的錯誤,用你的耐心去教育他,記住不能打罵使用極端手段,希望能幫助你

10. 為什麼大人越打孩子,孩子越不聽話。還會更不服氣,小的時候都不是這樣的....

孩子最害怕什麼?玩具丟失了?還是好吃的沒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擔心最害怕的都與父母有關,你們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擔心的事,然後以後注意不要再犯,別再傷害了孩子的心。

爸爸媽媽吵架了

曾有一家兒童心理研究機構對3000餘名學齡兒童進行了一次心理狀況調查,其中有一條是「你最怕爸爸媽媽的是什麼」,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媽媽生氣,怕他們吵架」。

有一個答卷寫得很生動:「我最怕爸爸生氣,他生氣的樣子可凶啦!把媽媽都氣哭了,我嚇得像一隻小老鼠,心裡直撲騰,飯也吃不下去……」

爸爸媽媽又發脾氣了

孩子簡直像極了蠟筆小新,又在惡作劇了,當你都催了十遍他還是不動窩的時候,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吼了起來。

對孩子發脾氣,確實會讓孩子害怕。在恐懼中,孩子那些讓父母心煩的行為暫時看不見了。但他會怎麼樣呢?有這樣幾種可能:

乖乖地聽你指揮,你讓干什麼,就干什麼;

他被嚇呆了,愣在那兒不動;

大哭起來,不會再干你不希望他乾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讓他乾的事;

學著你的樣子,也發起火來,把你心愛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對人的情緒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發脾氣,也一定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和情緒。

但是,孩子還弄不清,父母為什麼發脾氣。也就是說,在很多父母發脾氣的時候,孩子雖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為,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發脾氣,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發了火,發完脾氣後,最好向孩子解釋清楚,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做,同時還要通過行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護。

可能的話,發脾氣前最好提出預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發火了,你能趕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別……」。但是決不能因為發脾氣後的內疚,就放鬆對孩子的要求,該堅持的必須堅持。

在客人面前指責孩子

人來客往,親朋好友相聚,談論各自的孩子,常常成為重要話題之一。

很多父母喜歡在眾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別人訴苦,說自己教育這樣一個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顧著吹毛求疵地指責他的短處,這無形中,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沒人賞識他,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幹家務不行,讓家人為他受累,也覺得父母對自己不滿意,和父母逐步疏遠。

從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難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應該有友愛、輕松、寬容、民主和活潑的氣氛。相反,他們最頭痛的是氣氛冷淡、緊張、沉悶、專橫、毫無生氣的家庭。

閱讀全文

與父母偏心不聽話的孩子還說不聽話的孝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孝敬父母演講稿600字作文 瀏覽:525
媳婦做哪些算不孝順 瀏覽:17
湖北省各人申請企業養老金 瀏覽:563
80歲老人退休金調整 瀏覽:725
什麼是長壽核心 瀏覽:241
老年大學有什麼問題 瀏覽:659
山東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基數 瀏覽:771
九九重陽節手工製作圖片大全 瀏覽:473
子女和父母住一起居住證怎麼辦 瀏覽:804
成都平安養老保險 瀏覽:774
長壽老人每個月有多少錢 瀏覽:226
2017年養老金個人帳號利息 瀏覽:331
中老年人如何生活得有尊嚴 瀏覽:565
農民的養老金用不完怎麼辦 瀏覽:175
孩子孝順的順口溜 瀏覽:514
反復和父母說不要吃什麼 瀏覽:520
老年大學主要職責范圍 瀏覽:791
70歲老頭吃偉哥 瀏覽:393
重陽節作文給爺爺洗腳 瀏覽:807
大棚里的長壽花是怎麼養的 瀏覽: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