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退休金為什麼全國各地的標准不一樣
其實退休金在中國是沒有一個標准化的規格的,它因你的退休的省市不同、退休時的歲專數不同,屬繳納退休金的時間不同,繳納的數額也不同,到最後你得到的退休金也不同。現在我國的基礎退休金的數額是等於(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的指數化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余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按國家的規定,50歲退休是195個月,55歲退休是170個月,60歲退休是139個月。
綜合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退休金的數額與很多因素相掛鉤,最後綜合作用出一個合理的數字,完全可以讓你在當地安心的享受晚年,數據還是特別有科學性和合理性的。
㈡ 山東省每個城市的退休養老金都一樣的嗎
不太一樣,各地比省的方案略有差異,發展好的城市與省的調整方案一致,稍差點的地區略有降低。
㈢ 退休工資每個地方發放是一樣的嗎
差距幾十倍。
與繳費金額、總年限、退休年齡、地區社會平均工資 等因素有關。要細算。
一般,各地(以企業職工為例)的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其他津貼。
(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資金總額 除以 某個數字,這個數字按退休時的年齡決定。
退休年齡 數字(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45 216
50 195
55 170
60 139
65 101
假設:60歲退休,退休時個人賬戶里有6950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69500 / 139= 500 元。
(2)基礎養老金。為繳費年數 乘以 1% 乘以 退休那一年的當地社會平均月工資。
假設:當地月工資為4000元,繳費25年。
基礎養老金 = 25 * 1% * 4000 = 1000 元。
注意1:這是假設一直按當地平均工資水平繳費的,繳費高的話,1%這個數字會高,比如2%,繳費低的話,會不足1%,比如0.7%左右。
注意2:一般是1992年才開始個人繳費的。1992年之前的工齡,只要有合同、檔案等證明,全部算做已經繳費,叫做視同繳費年限。
以上(1)和(2)舉例的情況下,兩項合計是1500元。
(3)其他津貼。高工、勞模、獨生子女、地方補充、高齡津貼、過渡津貼、繳費年限津貼等。
以上全部,構成退休第一個月的養老金。一般每年可能會上調一定比例,比如2%、5%、10%等。
㈣ 2019年同一省份的不同城市yaokaojin養老金是不是一樣了
同一省份的不同城市,計算養老金待遇公式都是一樣的,採用的社平工回資也都是用全省的社平工資。答
所以,假設不同地市的兩人,假設繳費年限一樣、繳費平均水平(繳費指數)一樣,那麼他們的養老金待遇也肯定一樣。
五六年前的養老金計發辦法則是採用各地市的社平工資來計算養老金,後來全國各省市都陸續改為採用全省社工工資。
希望採納。
㈤ 社保繳費是一個檔次的,但是在不同城市,退休後的工資待遇是一樣的嗎
不一定是一樣的。
因為核定退休金時,即使兩個人所有條件都一模一樣,另外還要依據當地上一年的社會平均工資乘以一定系數來確定。所以說,兩地工資水平不同的話,計算出來的退休金也不一樣。
㈥ 各省的養老保險基數一樣么
1、養老保險是省級統籌,各省之間的社平工資是不一樣的,其繳費基數雖不是以此為根據計算,但繳費基數的上下限與此直接相關
另外,職工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以其上一年度月均收入結合當地上下限確定的,即使同一企業內因為工資收入高低繳費基數也有差別的
2、關於養老保險享受地是有專門規定的。
<<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
第六條跨省流動就業的參保人員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按下列規定確定其待遇領取地: (一)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三)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四)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㈦ 相同條件下,不同城市領的退休金相同嗎
1、該項是不一樣的:社保的退休待遇,由當事人的個人賬戶及統籌賬戶組成;2、在當事人雙方的個人賬戶完全一致的前提下,因當事人雙方的戶口性質不同,其統籌賬戶的基數是不一樣的,因此退休待遇也是不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規定: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㈧ 養老保險編碼每個城市都一樣嗎
社會保障號碼個人身份證,一般是18位數,社保號碼和基本養老保險編號是一樣的。 《社會保險法》規定:「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社會保障號碼是公民參加社會保險、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唯一標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一規劃,由各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面向社會發行,用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各項業務領域的集成電路(IC)卡。 面向城鎮從業人員、失業人員和離退休人員發放的稱為社會保障(個人)卡,面向用人單位發放的稱為社會保障(用人單位)卡。人社部表示將用5年左右時間,使社會保障卡普遍具有金融功能。 社會保障卡作用十分廣泛。持卡人不僅可以憑卡就醫進行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實時結算,還可以辦理養老保險事務;辦理求職登記和失業登記手續,申領失業保險金,申請參加就業培訓;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和申領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在中國上辦理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等。 社會保障卡採用全國統一標准,社會保障號碼按照《社會保險法》的有關規定,採用公民身份號碼
㈨ 同一個省份,不同城市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和年限一樣,退休工資一樣嗎
計算退休金方式是一樣。不同的是二地平均生活指數如果有差異,那指數高的城市退休金就稍大一點
㈩ 兩個城市的退休金有什麼區別
那要看你說的兩個城市,是不是一個統籌范圍,如果是一個統籌范圍,是沒有什麼內區別的,不在一個統籌范圍,容區別很大,比如,遼寧省,大連,沈陽,都是一個統籌地區,計算退休費的方法,待遇都是一致的,如果區別,也只是地區補貼有所補貼,但是差別不大,如果一個是遼寧沈陽,一個是四川成都。統籌地區不同,政策不同,社會平均工資不同,即使兩個人繳費年限一樣。退休時間一樣。繳費基數一樣,退休費也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