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社保繳滿15年如何辦理退休
社保繳滿15年後,需滿足法定退休年齡才可辦理退休。以下是辦理退休的具體流程:
確認退休條件:
養老保險累計繳費需滿15年(含視同繳費年限)。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該年齡根據性別和崗位性質有所不同,且自2025年起,全國將實施彈性退休制度,疊加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具體退休年齡可通過「電子社保卡」小程序「法定退休年齡計算器」查詢。
准備材料:
基礎材料:身份證、戶口本、社保卡原件及復印件等。
特殊材料:如特殊工種退休需提供近10年工資表、崗位變動記錄等。
提交申請:
選擇線上辦理:登錄當地政務服務網或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按提示填寫信息並上傳材料掃描件。
選擇線下辦理:攜帶材料到參保地社保局或政務中心窗口提交申請。
審核公示與待遇核定:
社保局審核材料的真實性,重點核查檔案年齡、工齡、繳費記錄。
特殊工種、病退等情況需在單位或社區公示7天。
待遇核算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等。
領取退休證與養老金發放:
審核通過後,可領取退休證。
養老金次月起按月發放至社保卡關聯銀行賬戶。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具體辦理流程和所需材料可能因地區和政策調整而有所不同,建議咨詢當地社保局或政務服務中心以獲取最新、最准確的信息。
❷ 交滿15社保停交到了退休年齡可以正常辦理退休嗎
交滿15年社保停交到了退休年齡可以正常辦理退休。
1、職工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如果已經繳納社會保險滿15年,可以正常辦理退休手續,領取養老金;
2、如果職工社保繳納年限不足15年,可以選擇補繳或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以滿足領取養老金的條件;
3、職工也可以選擇不補繳,申請終止養老保險關系,並一次性領回個人賬戶中的儲存額;
4、達到退休年齡後,繼續工作的時間不再計入工齡,多繳納的社保費用也不會計入養老保險賬戶。
社保的基本規定:
1、社保的組成:社保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五大類;
2、繳納年限:養老保險通常要求繳納滿15年,才能在退休時領取養老金;
3、停繳影響:中斷社保繳納可能會影響養老金的領取條件和金額;
4、補繳機制:部分地區允許在達到退休年齡前補繳社保,以滿足領取養老金的條件;
5、退休條件:退休條件除了社保繳納年限外,還包括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等。
綜上所述,職工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若已繳納社保滿15年,可正常退休並領養老金;不足15年者可補繳或轉保,或選擇終止關系領回儲存額;超過退休年齡繼續工作,其工齡不再累計,多繳社保不入養老賬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❸ 職工社保交滿15後可以辭職等退休嗎
職工社保交滿15年後可以辭職等退休。
1、社保繳滿15年後,可以停止繳費,但是要等到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才能辦理退休手續,領取養老金;
2、社保繳滿15年後停止繳費的,退休時計發養老金時,只能按社保繳滿15年時上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計算,這樣計算出來的養老金會偏低;
3、如果在單位就業,單位一般會要求必須為職工繳納社保,無法自主中斷繳費;
4、建議盡可能延長繳費年限至退休,可以享受到更高的退休待遇。
社會保險的繳費年限:
1、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是指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實際繳費的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
2、國家規定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為15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足至15年;
3、繳費年限越長,個人賬戶儲存額就越多,計發基礎養老金時採用的繳費指數也會越高,從而領取的養老金待遇也會相應提高;
4、繳費滿15年後,如果繼續延長繳費年限,退休時可以享受到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項待遇;
5、除了繳費年限,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個人賬戶金額多少等因素也會影響養老金的計發水平。
綜上所述,職工社保繳滿15年後,可以選擇停止繳費,等到法定退休年齡再辦理退休手續領取養老金。但停止繳費會影響到退休時養老金的計發水平。如條件允許,建議一直繳費到退休,可以享受到更高的養老保險待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