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如何辦理退休手續
勞動者退休手續辦理流程:
1、勞動者到達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金繳納至退休當月,由企業勞資工作人員到社會保險中心退休管理科(或養老待遇福利科)申報退休停繳,列印養老保險清單。
2、企業勞資人員呈報所需材料,進行退休審批。
需呈報材料:1、職工檔案;2、職工養老保險手冊;3、二代身份證原件;4、企業職工退休核准表;5、社會保險繳費發票。
3、退休金計算方法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a+b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基本養老金每年七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4、法定退休年齡
法定退休年齡是指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批准,《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和《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國發〔1978〕104號)文件所規定的退休年齡。即: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並且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准予退休。
到60歲退休和未滿60歲退休工資計算方法如下:
1、已滿60周歲:不需繳費即可享受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等養老金待遇。
2、未滿60周歲: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基礎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1%。
退休金的立案標准:
1、年齡標准:男性一般在60歲,女性一般在50歲及以上,具體標准根據當地政策而定;
2、繳納社保時間標准:一般要求繳納社保時間滿15年及以上,具體標准也根據當地政策而定;
3、退休手續:在符合年齡和繳納社保時間標准後,需要向當地社保部門提交退休申請,並提供身份證明、社保卡、勞動合同、工資單等相關材料;
4、退休金計算標准:退休金計算標准一般是根據繳納的社保費用和繳納時間來計算的,具體計算公式和標准根據當地政策而定。
綜上所述,第一次領取退休金之前,需要先進行申請。申請提交後,需要等待社保部門的審核和處理,之後才能領取到第一筆退休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七條
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
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