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退休後,每月領取社保養老金如何計算
如果你要想知道你以後退休能拿多少的退休金,現在基本是算不出來的,每年版國家的基數都在調權整,還有你繳費的基數也在調整,等等原因,所以目前沒人能告訴你幾年退休後能領多少,只能知道今年最低是多少!計算養老金有個公式很復雜。
2. 退休人員算連續社保么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社保分不同的種類,你這個問題應該是養老保險的那一塊。
養老保險的享受待遇:
累計繳納養老保險15年以上,並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可以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1、按月領取按規定計發的基本養老金,直至死亡。
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2、死亡待遇。(1)喪葬費(2)一次性撫恤費(3)符合供養條件的直系親屬生活困難補助費,按月發放,直至供養直系親屬死亡。
注意:養老保險應盡量連續繳納,根據有關文件規定,凡企業或被保險人間斷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或按有關規定不繳費的人員除外),被保險人符合國家規定的養老條件,計算基本養老金時,其基礎性養老金的計算基數,按累計間斷的繳費時間逐年前推至相應年度上一年的本市職工平均工資計算(累計間斷的繳費時間,按每滿12個月為一個間斷繳費年度計算,不滿12個月不計算)
舉例來說吧:
如果你2020年退休,正常你的基礎養老金是2019年的社會平均工資×20%,但是如果你在退休之前養老保險中斷了30個月,就是中斷了2.5年,按2年算,你的基礎養老金就是2017年社會平均工資×20%
關於整個社保的詳細情況,你還是去社保部門詳細咨詢一下,都弄清楚。
3. 社保怎麼算的怎麼知道退休以後每月多少錢
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人退休,養老金的多少不是按年度分段分檔進行計算,而是根據職工的全部繳費年限精確到月份計算。(包括視同繳費年限)每年的繳費基數、退休時年齡、個人賬戶數目、當地歷年的全省或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等因素都有關。計算養老金的公式需要這些數據,這些數據可以在社保網上查詢到。
按照現在的社保規定,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人,退休後的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組成。每一部分都根據數據計算。比如,參保人的繳費年限、繳費指數、個人賬戶存款、退休年齡、當地上年度社平工資等。沒有這些數據,無法准確計算。
4. 社保退休金計算怎麼算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l%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l/Al+a2/A2+……+an/An)÷N
公式中,al、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繳費工資額;
Al、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
N為企業和職工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本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其實個人賬戶就是你個人上班的時候每個月扣的部分的本金及利息之和,如果是靈活就業人員或者是個體工商戶的話,那麼就是個人繳費的40%。
計發月數為:50退休的話是195,55退休是170,60退休是139。
(4)退休後社保算哪擴展閱讀
主要分類
按退休金籌措方式
在實務中,企業制訂的退休金的籌措方式可分為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和未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
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
企業提取退休基金,交給獨立的信託機構,如銀行或保險公司,由其保管運用,在職工退休時,由信託機構從退休基金中支付退休金。企業除非已完全履行退休金給付義務,否則不得將退休基金收回。
未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
企業未提取退休基金交付信託機構保管運用,或者企業雖提取了退休基金,但自行保管運用,而未交付給信託機構保管使用,在職工退休時,企業自行籌措資金支付退休金。這種辦法與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相比,職工的退休金缺乏保障。
約定提存金辦法是企業按照退休辦法的規定,每年提取一定數額的退休基金,交給信託機構保管運用,在職工退休時,將屬於該職工的退休基金支付給已退休職工。
通常每年提取定額的基金,是按職工工資的一定比例(如工資的5%)提取的,職工退休時所能領取的退休金取決於提存的金額及其所孳生的利息,企業並不保證退休金給付的數額。
企業在每期提取的退休金數額,即為當期應確認的退休金成本。約定提存金金辦法的會計處理較為簡單,只須在提取時借記退休金成本,貸記現金,此外別無其他分錄。
5. 退休後社保工資怎麼算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交社保最依賴的便是以後退休還能有個生活保證,但對於交社保15年後,退休能領到多少錢,你知道嗎?而且關於社保的這些問題如果不清楚,真的就白繳了……
6. 請問退休後社保工資如何計算
計算退休費的公式比較復雜,參數也比較多,主要的參數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包括視回同繳費答年限,繳費歷年社會平均工資,以及退休上一年的社平工資,指數化繳費工資,以及人口壽命等因素,各地的計算辦法也是不一樣的,因此,無法告訴你一個准確的答案,現在計算退休費,都是計算機軟體計算,手工計算太繁瑣,也不準確,
7. 退休後社保工資怎樣算
一般來說都必須交滿15年,15年後繼續交到退休的話工資會更高,很多人為了讓退休工專資高一屬些,在最後一年採用當地最高繳費基數來繳納養老保險費,最高繳費基數是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3倍。至於退休工資的計算是不可能給你准確答復的,必須根據你的繳費情況(繳費基數、個人帳戶金額等)來算,因為每年社會平均工資都在變動,所以退休工資只有等繳費結束後才能計算出來。不知這個答復你是否滿意?
8. 退休後社保工資如何計算器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退休人員:
1、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2、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3、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分別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按照政府文件規定,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支付項目好幾項,其中第一項是
基本養老金=〔職務(技術等級)工資國家規定比例計算的津貼〕×國家規定的計發比例。
其中職務(技術等級)工資,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職務補貼,綜合補貼,出勤補貼等,出勤補貼不算,其他的都可以算在內。
國家規定的綜合補貼的的具體規定都由各省市自治區自行規定的,各地不一樣。
國家規定的計發比例,基本養老金計發比例為0.4%。
退休金與退休年齡有關。因為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等等,並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基本公式:基本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本息和÷120+調整系數,各地實際計發公式會有差別,以當地政策為准。
9. 退休後的社會保險是怎麼計算的
基本養老金:也稱退休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1)統籌養老金:從統籌基金中支付的養老金。
統籌養老金=(退休時省平月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1%×個人累計繳費年限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算出來的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相關名詞解釋:
1、個人累計繳費年限:包括個人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
(1)實際繳費年限: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包括中斷繳費前後的繳費年限和不同統籌地區的繳費年限
(2)視同繳費年限:是指參保職工實際繳費年限之前的按國家有關規定計算的連續工作年限。(其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2、省平工資(全省職工平均工資):是指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
職工平均工資=報告期實際支付的全部職工工資總額÷報告期全部職工平均人數
3、本人繳費工資指數:本人月繳費工資與全省職工平均工資的比
繳費工資指數=本人繳費工資÷省平工資
4、個人賬戶金額:
(1)個人繳納的全部基本養老保險費
(2)2006年1月1日前,企業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中,按參保職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的一定比例劃入的部分
(3)上述兩部分的增值。
5、我國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73歲
6、計發月數:根據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測算出來的一個系數。
10. 退休人員要算社保嗎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補繳社保;一般是針對一些歷史專遺留問題;進行參保(補繳)屬;在男60以下。女:50歲以下,社保滿15年。可不必補繳;社保是算累計的。在累計滿15年。年齡達退休要求,就不需要進行補繳;
以個人名義參保的,如果漏繳不能夠進行補繳,只有由單位原因造成的漏繳才能夠進行補繳,並且補繳五險。如果單位沒有做申報(沒有給開戶)的只能補繳養老。繳納一段時間後,中斷想補繳地可以找代理公司補繳。
繳費單位(不含個體、自由職業者)漏繳職工養老保險費的,應帶以下材料到各社保經辦機構辦理基本養老保險費個案補繳:
1、職工檔案和養老保險手冊;
2、《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申請表》;
3、勞動合同、工資發放明細表員工補繳當月個稅證明等;
4、其他相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