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南省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條例實施細則(2018修正)
第一條根據《海南省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本細則。第二條凡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城鎮用人單位從業的人員,不分其戶籍和人事檔案關系的性質及所在地,應當按照《條例》的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但已在其他省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並能提供相關參保證明的人員除外。
具有本省行政區域內戶籍,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按照《條例》的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凡本省行政區域內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參加過本省基本養老保險的從業人員,不分本省、外省戶籍,可以按照《條例》的規定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第三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設立的外國組織代表機構和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組織代表機構及其所僱用的內地戶籍從業人員,應當按照《條例》的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城鎮用人單位從業的台灣居民、香港和澳門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應當按照《條例》的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城鎮用人單位依法招用的外國人,應當按照《條例》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但已與中國簽訂社會保險雙邊或者多邊協議國家國籍的人員在本省城鎮用人單位就業的,按照協議規定辦理。第四條用人單位從業人員參保名單應當在本單位公示,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報的本單位繳費基數總額及個人繳費基數應當分別由法定代表人及從業人員簽名確認。第五條用人單位及其從業人員的月繳費工資及繳費額,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條例》的規定核定。用人單位從業人員的月繳費工資額按照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實際工資總額確定。
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實際工資總額低於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照60%核定;超過300%的,按照300%核定;確需提高的,由用人單位報省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批准。第六條基本養老保險登記和繳費按照以下規定執行:
(一)駐海口地區的下列用人單位在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基本養老保險登記、核定繳費數額後,向海口市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1.在省級以上民政等部門登記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
2.在省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的企業;
3.省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成立的其他單位。
(二)前項用人單位駐市、縣、自治縣(含洋浦經濟開發區,下同)的分支機構及其他用人單位在所在市、縣、自治縣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基本養老保險登記、核定繳費數額後,向當地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所在市、縣、自治縣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基本養老保險登記、核定繳費數額後,向當地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第七條參保人員在本省重復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本人協商確定保留其中一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個人賬戶,其他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應當予以清理,退還個人賬戶儲存額。
參保人員重復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多領取的部分從個人賬戶儲存額中予以抵減,抵減後個人賬戶儲存余額退還本人。個人賬戶儲存額不足抵減的,責令其限期退還。第八條按照《條例》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及其從業人員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實行統一賬戶,分賬管理。第九條《條例》第十七條所指的「同期社會平均基本養老金」以破產、關閉、解散、撤銷或者因其他原因終止的上年度所在市、縣、自治縣企業退休人員平均基本養老金為基數,按照每年增長5%確定。第十條1992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期間,從業人員本人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及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利率計算的利息,一次性記入本人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第十一條原實行基本養老保險行業統籌的用人單位,其從業人員個人賬戶建立的時間,以原實行基本養老保險行業統籌時個人賬戶建立的時間為准。1998年1月1日以前已參加行業統籌養老保險但未建立個人賬戶的,自1998年1月1日起建立。
原實行基本養老保險行業統籌的用人單位納入地方管理前,單位和從業人員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費率合計不足從業人員月工資總額11%的,按照合計實際繳費比例為其從業人員建立個人賬戶。
2. 海南退休人員今年工資漲多少
海南退休人員今年2018年繼續上漲退休工資,但受經濟增速放緩、老齡化加速等因素影響,漲幅或略低於2017年,約為5%左右,具體細則要等全國人大會議以後才會出台上漲方案。
3. 2018年退休人員驗證工作何時開始
2018年退休人員驗證工作集中認證時間為4月1日至6月30日,7月1日以後為補辦認證時間,認證地點為各鄉鎮(社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所(站)、壽西湖農場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中心。
認證方式:
1、集中認證
對企業離退休及遺屬人員進行面部生物識別,在本縣定居的認證對象,可就地就近參加認證。
2、異地認證
(1)國內居住人員。自行從壽縣人民政府網「通知公告」欄下載本通知的異地認證表(附表1),如實填寫本人基本信息,再到現居住地的社保經辦機構辦理協助認證手續後,郵寄至縣社保局。
(2)國外居住人員。認證對象在國外居住的,應由我國駐該國大使館或領事館出具生存證明材料,郵寄至縣社保局。
(3)異地居住人員也可通過互聯網或用手機下載「老來網」APP,完成注冊後按提示自主認證。
3、特殊情況認證
對在本縣居住,但因身體原因(如行動不便、精神病、聾啞、面部毀容等)無法利用生物識別系統認證的人員,可由各認證點沿用傳統方式進行認證,填寫《壽縣企業離退休(遺屬)人員領取待遇資格特殊情況認證表》(附表2),認證結果報縣社保局。
4、現場攝像
對按月享受基本生活費的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予以現場攝像,並登記基本信息,填寫《壽縣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領取待遇資格認證花名冊》。
對企業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除了依靠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機構和社區服務人員之外,還可以通過開展退休人員的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務來解決他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娛樂等方面遇到的問題。
街道、社區應在企業退休人員中建立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務組織,根據退休人員居住情況分片劃定若干小組,由退休人員推選本小組中責任心強、熱心社會公益事業、身體條件較好的退休人員擔任組長。
納入社區管理的企業退休人員一般以30-50人為一個小組為宜。廣大企業退休人員通過開展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務,可以更好地發揮余熱,繁榮社區文化,促進社區建設,不斷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