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專家詳解「養老金將在2035年耗盡結余」這意味著什麼
「養老金將在2035年耗盡結余」意味著我國養老金體系面臨一定的長期收支壓力,但並不意味著養老金將無法發放。以下是對此觀點的詳細解釋:

養老金體系面臨長期收支壓力:
- 結余耗盡的預測: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指出,養老金將在2035年耗盡結余。這一預測反映了我國養老金體系在長期內可能面臨的收支不平衡問題。
- 人口老齡化的影響: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退休人數不斷增加,而繳納養老保險的年輕勞動力相對減少,這導致養老金的支付壓力逐漸增大。
養老金發放有保障:
- 不等同於發不出養老金:盡管養老金結余可能在2035年耗盡,但這並不意味著養老金將無法發放。結余耗盡只是表明養老金的儲備資金將用盡,而並非養老金制度本身無法運作。
- 應對措施已制定:中央對養老保險高度重視,並已制定了一系列積極的、綜合的、科學的應對措施。這些措施旨在確保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發放,保障退休人員的晚年生活。
制度健康平穩運行的保障:
- 政策調整與優化:為了應對養老金體系的長期收支壓力,政府可能會進行政策調整和優化,如提高養老保險繳費比例、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加強養老金投資運營等。
- 多元化養老保障體系:除了基本養老保險外,政府還可能推動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等補充養老保險制度,以及鼓勵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以構建多元化的養老保障體系。
綜上所述,「養老金將在2035年耗盡結余」意味著我國養老金體系需要面對一定的長期收支壓力,但政府已經制定了一系列應對措施來確保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發放和制度的健康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