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司倒閉退休人員能得到補償金嗎
法律分析:企業破產時,退休人員通常無法獲得經濟補償金。在職員工如果因公司破產而失業,可以根據其工齡和月工資標准獲得一定的經濟補償。然而,退休員工已經結束了自己的工作生涯,因此不符合獲得經濟補償金的條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應按勞動者在單位工作的年限計算,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對於工作六個月以上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足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❷ 退休後公司倒閉了還有退休工資嗎
目前所謂的退休工資就是養老保險,不是向企業領取,而是向國家的社保局領取的。這是必須是你在工作期間由個人和企業每月共同繳納一部分工資給社保局作為養老保險金的。個人部分直接由單位從工資里扣除,然後連同單位的部分一起上繳的。
破產企業離退休職工的離退休費和醫療費由當地社會養老、醫療保險機構負責管理。破產企業參加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基金社會統籌的,其離退休職工的離退休費、醫療費由當地社會養老、醫療保險機構分別從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基金社會統籌中支付。沒有參加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基金社會統籌或者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基金社會統籌不足的,從企業土地使用權出讓所得支付;處置土地使用權所得不足以支付的,不足部分從處置其他破產財產所得中撥付。破產企業中因工緻殘或者患嚴重職業病、全部或者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作為離退休職工安置。距離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職工,經本人申請,可以提前離退休。
什麼是退休金?
退休金指的是一個人因為年齡或其他因素從某一工作退下來。公司或僱主必須給予的一次性較大額酬勞。退休在不同的地方及職業有不同的指定年齡或年資,超過此年歲的職員,被視作想再繼續工作也不合適,所以可以自行選擇要不要繼續工作,此時僱主必須給予一筆大額金錢作為勞工勞苦一生的獎勵,並以此作為不工作後的養老生活費和醫療費來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企業倒閉是不會影響個人拿到退休工資的,退休金是當地社保局發的,補助是民政局給的,跟原來企業關系不大,但是你能否拿到退休金還有一個前提,是你有沒有繳納滿社保,並且要達到退休年齡,當然如果是有嚴重的疾病,可以提前退休,但是有年限要求。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的計算】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❸ 1.請問企業倒閉是否要為員工一次性買斷養老保險
企業倒閉時,通常不需要為員工一次性買斷養老保險。以下是關於此問題的詳細解答:
一、養老保險的繳納方式
養老保險通常是按月繳納的,這是由社會保險制度的基本規定所決定的。企業和員工按照一定比例共同繳納養老保險費用,以確保員工在退休後能夠享受到相應的養老金待遇。
二、企業倒閉時的養老保險處理
未繳滿規定年限的情況:若員工在企業倒閉時未達到退休年齡且養老保險未繳滿規定年限,其養老保險關系將隨個人檔案一同轉移至新的就業單位或戶籍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此時,員工可以繼續在新單位或個人身份下繼續繳納養老保險,直至達到規定年限。
買斷工齡時的約定:在某些情況下,企業與員工在買斷工齡時可能會約定由單位繼續為員工繳納養老保險。這種約定是雙方自願達成的,且需要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企業倒閉時必須為員工一次性買斷養老保險。
特殊情況的處理:對於工傷14級職工、被征地後的失地農民等特殊情況,養老保險的繳納和處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這些特殊情況下的養老保險繳納和處理通常由政府會同相關單位進行具體規定和操作。
三、總結
綜上所述,企業倒閉時並不需要為員工一次性買斷養老保險。養老保險的繳納是按照月進行的,且員工可以通過轉移養老保險關繫到新單位或個人身份下繼續繳納。對於特殊情況下的養老保險處理,需要遵循政府和相關單位的具體規定。因此,員工在面對企業倒閉時,應了解自己的養老保險權益,並咨詢當地社保經辦機構或相關部門以獲取准確的信息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