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保障 > 老人的退休金兒女可以瓜分嗎

老人的退休金兒女可以瓜分嗎

發布時間:2025-05-25 00:27:48

Ⅰ 曾是一級演員,片酬積蓄被兒女瓜分,如今年過七旬,過得怎樣了

說起張洪傑,你可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你一定看過他的電視劇。張宏傑是一位集編劇、導演、演員於一身的優秀演員,作品眾多。在每一出戲中,張宏傑都貢獻了一流的演技,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張宏傑被稱為「中國第一任村長」,因為他演的大多是鄉村劇,他演過很多村長。

因為他的孩子們在吸血,所以已經70多歲的張宏傑仍然堅持拍攝,帶著他生病的妻子,在多個劇組人員之間輾轉。張宏傑75歲了。到了這個年紀,他應該有孩子,有孫子,要照顧自己。但不得不繼續為你的孩子和孫子表演真的很令人心碎。

養老金統籌將啟動,養老待遇提升,有必要自己准備養老金嗎

按照既定時間表,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將於明年初正式實施。這標志著我國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建立24周年,終於走出了地域劃分,進入了國家統一時代。
實現國家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統籌規劃,是我國「十四五」期間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提出「推進全國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規劃」。近日,國務院對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作出專項部署。
《國家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總體改革方案》文件精神即將出台。此前,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金偉剛也公開表示,我國將從2022年1月起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國家總體規劃(以下簡稱「國家保障計劃」)。
多位專家表示,國家統籌養老保險是構建公平、可持續的養老保險體系的必由之路。國家統籌實施後,養老保險基金可以在全國范圍內互助互助,基金的配套能力將大大增強。對於參保人來說,養老金更有保障,可攜帶性大大提高,地區之間的養老金水平差距也將縮小。

Ⅲ 源潭一老人去世後,家人發現一櫃子零錢,這筆錢該如何分割

有一位老人去世之後,家人竟然在老人卧室裡面發現了一櫃子零錢。這些零錢有一股霉味兒,家人們在一起用塑料袋進行分裝,這筆錢子女可以平等分割。畢竟錢財並不多,肯定會被妥善處理。這位老人是一位老奶奶,在生前生活上很節儉,無論是家裡誰給錢都會把這些錢存起來。大部分老人都是大面值的錢,可是這位老人全部都是小面值的,讓人有一些心疼,那麼讓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吧!

總之,在退休之後,每個老人都應該到處旅遊,吃一些美味的食物,看一看沒有看過的風景,而不是把錢一直不停的留著。

Ⅳ 父母該不該把自己的收入告訴孩子

該不該把自己的收入告訴孩子?我的答案是:可以告訴孩子。但同時要看到這個問題的背後:如何讓孩子正確地對待金錢?要拿捏好度,避免因噎廢食和過猶不及。太過富養,孩子容易驕奢;太過窮養,又會影響孩子的格局,我的建議如下:

1、讓孩子知道父母的工資來之不易。可以帶著孩子到你工作的地方,看看你是如何辛苦地賺每一塊錢的。孩子親身體驗到父母賺錢養家的辛苦和不易,就自然而然地珍惜每一塊錢。記得我小時候,父親為了省幾塊錢,拉著板車走了十幾里路去外鄉拉煤,這個場景我親身經歷,直到現在都印象深刻,基本不會亂花錢。

2、讓孩子參與家庭的財務管理,培養責任感。比如我們家裡的錢,包括每個月用於衣、食、住、行的費用,給老人的養老費,給朋友的結婚生子費用,給親戚的孩子們買生日禮物的費用,捐給山區孩子的善款等等都會讓孩子知道。孩子在了解家庭財務支出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懂得了關愛親人,懂得了禮尚往來,懂得了力所能及地做公益,回饋 社會 。

3、每月給孩子一定的零花錢,由他自由支配,培養孩子理財的能力。這方面,父母要注意引導,引導他正確地分配錢的去處,比如一個月給100元錢,用於儲蓄、用於買玩具零食、用於社交等等各多少錢。需要注意的是,沒有體驗,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成長,要允許孩子在花錢上犯錯誤。比如我的一個朋友,讓孩子自己拿錢買東西,別人花5塊錢買到的東西,她花了20元。但朋友沒有批評她,20元能買到快樂是非常好的事。只是在孩子知道了別人的價格後感到難過後,她才告訴孩子,買東西可以「貨比三家」。

4、引導、培養孩子對待金錢的正確態度。錢是一個工具,它能買來很多東西,滿足我們的需求和慾望。但也有很多東西是它買不到的,比如 健康 、親情、愛情等等。讓孩子能以自然、客觀、流動的態度看待金錢,既不會輕視錢財為糞土,也不會時時處處為錢所役。這方面,家長的言行就是最好的教科書。

作者:

吳志偉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中國文化心理學系系主任

張曉平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 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武漢大學應用心理學心理咨詢專業研究生、韋志中心理學網校中國文化心理學系學員

父母的經濟收入是否告訴孩子,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各執已見,爭論不休,至今為止,尚無一邊倒的結論和認可。

我先講兩段故事:

一個是我父母親。二老在世時都有退休工資,退休後的工資都是自己保管、自行支配。我們兄弟姐妹六個雖然條件各異,有好有差,經濟上有時也捉襟見肘,甚至等米下鍋,但從來不過問父母的收入和積蓄,也不打聽資金使用方法、方向。二老均有高度的隱私權、擁有權和自主權,活的很自由、很開心。

父親先走,剩下母親一個人,我們兄弟姐妹仍然堅守尊重老人自主權力,誰也不打聽,誰也不打主意。相反,母親生了一場病後,我們兒女主動湊錢給老人護理費,這樣一直堅持到母親去世。

母親的老年享受到兒女孝心很開心,逢人都顯擺,感覺腰板硬朗,心情很安然,生活很規律、很欣慰。沒有因為自己手中有錢而惴惴不安,沒有為自己的養老錢被兒女瓜分,老無所依而擔心受怕。始終享受著我的資金我作主、任何人都無權干涉、經濟絕對獨立的權利。

這樣的狀況一直維持到母親壽終正寢,帶著自主、自信、自尊的微笑離開了我們。

一個是我自己。我和老伴都退休了,退休金由老伴保管,怎麼支配互相商量。女兒出嫁十多年,無論她經濟上難與不難,從來不打聽我們有無積蓄,從來不管我們經濟使用、開支情況。

女兒既聰明又孝順,因為她知道:

一是要尊重我們的自主權,確保我們安心度過晚年。

二是明白我和老伴從苦日子裡走過來的,不會亂花錢,所以,怎樣花錢從不過問和干涉。

三是她是獨生子女,既便現在不告訴他收入情況,只是代她積累和保管而已,早晚都會一分不留的全部交給她。

四是她真要急需用錢時,只要開口,我們會傾力相助的。

反過來,女兒、女婿一再叮囑我們,該吃吃,該喝喝,該穿穿,該游游,該玩玩,不要心疼錢,不要考慮她們,她們會努力,會讓我們放心。

逢新年有禮,逢我和老伴生日她們有禮。平時,稀里糊塗的接快遞哥電話,稀里糊塗的把快遞拿回家,總是突然「襲擊」,我們想要的、沒有想到的會意外的回到家,讓人真正體會到了「女兒是父母小棉襖」的無限溫馨。

其實,假設她像有些孩子,一門心思打聽父母收入,或者是動歪腦筋啃老,就我這脾氣和個性,肯定會嚴肅拒絕和堅決制止的。

我的道理很簡單:

把孩子養到而立之年,孩子必須要有而立之志,而立之為和而立之能。自己不努力,始終盯著父母的口袋,一是太無能,二是太自私,三是太不孝順。這是做父母最不願意看到的。

父母能幫自然會幫,他們見親生兒女受苦受窮,會比兒女本人還著急,還操心,孩子不出聲,老人也會義無反顧的慷慨解囊。

而兒女迫不及待的打著要知情權的理由,窺探老人的收入是極不道德的,如果後面還有釜底抽薪的想法和做法,更是不孝不敬,不仁不義。

說穿了這是一個道德品質問題。

按常理:

老人老了得靠孩子們養老,這是代代相傳的生存鏈,是天經地義。

老人老了能自給自足,不給孩子找添麻煩,是在為孩子減輕負擔,孩子應該深感慶幸才是。

老人老了還能騰出手來幫孩子一把,是孩子的福氣,應該具備感恩之心。

老人老了,挖空心思掏空老人腰包,全心全意為自己。老而被剝,老無所孝,老無所依,真讓人心寒齒冷。

最後說一句難聽的實話:

老人的收入是老人的養老保證金,告訴給你,只當耳邊風;不告訴你,不打聽、不指望、不生氣。即便資金有盈餘,只當老人幫孩子代管,不要過問,不要巧取,不要豪奪。

這筆定期存款無論多少,早晚會交到兒女手中的。

老人家中有糧、袋中有錢,安度晚年,心中不慌, 健康 長壽是做晚輩最大的盡心和盡孝。

父母該不該把自己的收入告訴孩子?很多家長一般不會告訴。他們認為,如果自己的收入過高,告訴孩子,會讓孩子從小不思進取,認為家裡有的是錢。有的認為不告訴孩子,是覺得自己的收入太低,怕孩子與別人家的父母的收入作比較,而影響自己的形象。

其實我覺得應該告訴孩子,原因有真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讓孩子知道父母掙錢很辛苦。比如說,我曾經問過我的兒子:「媽媽掙錢容易嗎?」

我兒子說:「不容易。」

「為什麼你覺得媽媽掙錢不容易?」

「因為你的嗓音沙啞了,都還要堅持給同學們上課,好辛苦哦。」

由於我兒子知道我們掙錢也不容易,所以說他一般還是比較節儉的。

第二,告訴孩子,要學會節儉。不管家裡有錢沒錢,節儉都是一種美德。不能手裡有多少錢就用多少錢,要學會有計劃的開支,要學會儲蓄。如果我們不存錢,到時我們需要錢的時候到哪個地方去弄呢?

第三,讓孩子對家裡的開支有一點點印象。比如說有一個周末,我叫兒子自己去買菜。我問兒子,你覺得應該要多少錢能把今天的菜買回來?兒子說20元。那好,我就給了他20元錢。結果他就只買了半邊鹵鴨子和一點點肉。(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我問兒子,今天有水果嗎?今天有蔬菜嗎?你今天買的這點菜夠我們吃兩餐嗎?兒子使勁的搖頭。

通過這件事,兒子知道我們一家一天的開支遠遠不了20元錢。

第四,告訴孩子不要盲目攀比。尤其是我們是工薪階層,收入本身有限。別人家有的,我們家沒有,不要看見別人家有什麼,就一定要自己就應該有什麼。所以從小兒子一般都不會亂要東西,什麼零食玩具都是我們主動買給他的。

所以說,告訴孩子父母的收入,並給他傳授正確的消費觀對孩子還是非常有用。

我是睿心媽媽,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有豐富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專注於分享 育兒 心得與經驗,希望你能喜歡我的分享。

父母完全沒有必要把自己的收入告訴孩子,做為子女更不應該時刻想著父母手中的錢財,甚至忘圖據為己有供自己享受。父母把子女扶養成人己經完成了把孩子養大的任務,剩下的就是靠自己的努力去創造財富,才能做有利於 社會 發展的人才,才能為國家做出貢獻!

人沒有壓力輕飄飄,在生活上年輕人有點壓力有利於自己的成長和創業。一味著指忘父母的幫助來改變自己的生活朝好的方向轉變,只能是助長不勞而獲的懶惰思想,最終惰落為腐敗份子也不是沒有可能。

現在 社會 上出現年輕人不出去工作,坐吃父母祖產的不在少數,追其原因主要是父母溺愛的結果,他們從小過著穿名牌,吃洋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勞而獲寄生蟲式的生活,小活不肯做,大活又做不來總是認為自己是當大老闆的料,只是手中沒有資本金而已。

在這些人當中有些是忘圖鼓動父母賣掉房產做為自己的啟動資金來完成自己當老闆的夢想。其實這種子女就是來坑爹的,用不了半年就會賠個毛干爪凈。商場如戰場這種人我見多了,以前我工作的物業單位是出租寫字樓的,裡面都是紅橋市場老闆,他們來的時候凌雲壯志半年下來,欠下房租就跑路了的不在少數。

講了這么多無非是一個目的,家長把孩子養大成人,就完成了任務。自己的收入完全沒有必要也不應該告訴子女,捂好自己的錢帶子不要讓自己的養老金被子女敗掉,到時候自己有個大情小事,都拿不出錢來圓場!

父母應該把自己的收入告知孩子,畢竟孩子是家庭成員之一,有知情權是孩子應得的權利。但是讓孩子清楚父母的收入後,怎樣合理的教育和引導就必須要慎重了,否則,孩子真的會不把父母辛苦掙的錢當回事,隨意亂花,甚至花父母錢也不知道感恩呢。下面我談談怎樣合理地告知並進行教育和引導孩子。

第一,工薪階層父母在發工資後告知孩子。 一般來說,工薪階層家庭都會有自己家庭理財計劃,發工資後家長可以把孩子叫到身邊,專門就當月拿到手的工資進行理財計劃安排與孩子進行交流。當孩子清楚父母收入都用於哪些理財與開支項目後,對怎樣過日子會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如果家長不與孩子談收入以及家庭理財與開支等事宜,又無給孩子零花錢的習慣,孩子從小就對會掙錢與理財沒有概念,自然對合理花錢消費也沒有概念。建議家長在孩子上小學一年級後再告知孩子相對合理,因為孩子對數有了概念,課本知識中也學到錢的相關知識。

第二,做生意的父母就收入告知孩子的方式。 相對來講,做生意的父母由於收入不可能像工薪階層的父母那樣,有一個相對的確數,就得根據自己的經營情況與孩子一起來做分析了。當父母和孩子談收入話題時,恰好是對孩子進行財商的培養呢。比如讓孩子知道何為公司經營中的流動資金、負債、用於家庭可支配的資金、家庭固定理財資金等。如果父母不告訴孩子,很容易讓孩子產生一種錯覺,誤以為父母每天都在生意中都會有不少收入,自己可以隨意去花,反正花的也不多。因此,父母必須要讓孩子清楚公司經營部分的資金和家庭理財開支是兩塊內容。

第三,不管是工薪階層還是做生意的父母,都要就收入給孩子明確一個態度。 這個態度就是父母掙的錢除給孩子的零花錢外,其餘所有的錢都不屬於孩子。否則,孩子就會誤以為父母的錢就是自己的錢,很容易不知道珍惜,胡亂消費。事實上,在中國家庭的傳統觀念中,恰就是父母辛苦操勞一輩子,將來都要把錢與物留給兒女。很多不明事理的父母就是用這種觀念害了孩子,讓孩子成為啃老族。因此,現代父母應該更新觀念,讓孩子知道將來成人後,必須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打拚,而不是靠繼承去享受。即便父母有讓孩子繼承的意願,也得先培養孩子自食其立和持家理財的能力,根據孩子的表現,適當給予經濟支持,而不應該孩子一要就全數給。

總之,告訴孩子自己的收入,並不是一件小事,需要父母慎重考慮,合理告知,並適當進行教育和引導,讓孩子知道父母掙錢不容易,花錢應節約。

我爸媽從來不告訴我,我一直以為家裡很窮,上了大學買衣服都只買淘寶幾十塊錢的,後來有一天我媽來看我,看我穿的一身地攤貨看不下去了,於是拉著我去商場買了一身衣服,說咱們家沒那麼窮………

答:視孩子品格而言。
1、優秀孩子,只關心父母的 健康 ,不問父母收入,更不要父母絲毫。
2、孩子經常叮嚀我們:「爸爸媽媽盡管吃好、用好、生活精緻、身心 健康 ,孩子們永遠是父母的堅強後盾,有孩子在,請爸媽做月光族。」
3、對於啃老族,父母必須留一手。
4、 歷史 的經驗值得注意,周邊有許多老人因全盤托出,最終後悔莫及。

我覺得應該因家庭而議。我們老倆口都有退休金,我們又種了二十五畝地,我從零三年退休到現在,老伴從一二年退休到現在,兒子兩口子從來沒問過我們每月工資多少,都是我拿著錢工資卡自己分配,兒媳經常給我倆買各種穿戴,我們的穿戴基本都她包,兒子只管往家買吃的,變著花樣買各種好吃的,有時我說買多了吃不了,他說你捨不得吃。我說你知道我們開多少工資嗎!他說我也不會用你們的錢,不需要知道,只是你們喜歡啥就買啥,你留那麼多錢幹嘛。因為我身體不好把密碼寫在紙上,告訴他放在哪裡,他說媽你想太多了,你身體沒大礙的,只要你開開心心的玩,快快樂樂的什麼事也沒有。聽了這樣的話你心裡能不甜嗎!這不是用錢換來的幸福,而是媳孝孫賢的快樂!

大寶的同學來我們家玩,每次回去都會問大寶索要一個玩具,前兩次大寶都爽快的給了他同學玩具,後來,他同學的妹妹也過來,因為第一次大寶給了他同學和妹妹一人一個玩具,他妹妹第二次來,她走的時候又開始問大寶要玩具。

而這次她妹妹想要的是大寶最喜歡的超級飛俠的套裝玩具,大寶把他擺在了書架最顯眼的地方,當他同學妹妹提出要這個玩具時,大寶態度很明確的說:「不行,這個是我媽媽給我買的,你讓你媽媽買吧。」可是他妹妹卻一直不肯走,她爺爺就在外面一直等著,最後還是哭著回去的。

記得有次大寶在小賣部買吃的,這個同學很想買然後跟大寶說:「我爸爸說我家沒錢。」然後大寶買了吃的就分了一半給他。

然後回來大寶就問我:「某某同學說他爸說的他家沒錢,我家有錢嗎?」

我認真的看著大寶說:「你讀書,買書,買吃的,買玩具的錢咱家有,你不要太擔心家裡沒錢了,不過我們買東西也是要有計劃,並且節約一點。還記得以前爸爸媽媽帶你去爸爸公司參加年會嗎?那就是爸爸工作賺錢的地方。」

大寶點點頭,說記得記得。

我接著和大寶說:「你有想要的東西,要和媽媽說,只要是合理的,在我們家經濟承受范圍內,我們可以有計劃的買,但是媽媽絕不允許你伸手去問別人要吃的,要玩具,這樣子是很沒禮貌的,要是讓媽媽知道了會有懲罰的,想要的東西我們要自己努力買,而不是只想伸手去問別人要。」

我認為父母是可以把家裡的收入情況告訴孩子的,但是要注意說的方式,而不是只告訴孩子一句,我家裡沒錢。

這樣子對於比較小的孩子就容易陷入錢的匱乏中,每天都活在沒錢的擔心中,可能很多孩子會像大寶的同學一樣,既然家裡沒錢,就會想辦法去問別人要,這些習慣都是很不好的。

尤其是當孩子主動問家裡有沒有錢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和孩子說,用他聽的懂語言去說,他才能理解。

即使家裡沒什麼錢,也可以告訴孩子真實的情況,並且要和孩子說,沒錢只是暫時的,以後努力學習可以自己賺錢的,不要讓孩子每天都擔心著家裡沒錢,而不能好好學習。

還有那些本來家境還可以,騙孩子說沒錢的,可能父母想讓孩子節約,但是如果方式不對,孩子也容易陷入錢匱乏中去,所以最重要的和孩子說的方式,並且告訴孩子要養成節約,並有計劃用錢的好習慣。

說不好,小時候家裡做生意,有時候有虧損,家裡的事我也都關心都知道,小小年紀就很憂愁,我爸媽都沒我愁的狠,挺累。而我弟就不一樣了,再怎麼跟他說掙錢不容易,他也不拿錢當回事,不知道心疼。

Ⅳ 老公有沒有義務為我爸媽養老這是聽過的最好答案

【香知蜜讀1060】  2018/11/09  星期五  薦書蜜友:書童珊珊

文:   擺渡人浮在天上的貓

1.

網上看到有人抱怨。

他老家拆遷分了400多萬,他用這錢在杭州投資了三套房子,現在一套自住,一套父母住,另一套出租。

他上班加房租,每年收入20萬。但因為家裡要養兩個小孩,老婆暫時沒有工作。

最近,岳父母忽然提出,十分思念遠嫁的女兒,想讓他把正在出租的房子騰出來,方便他們過來長住。

博主老婆也覺得,自從自己出嫁之後,一直沒能對父母盡孝,所以非常支持父母來杭州。

博主覺得很不公平:「這三套房子都是我的婚前財產,憑什麼要給她父母住?」

除此之外,博主想的還很長遠:

「如果岳父母來長住,意味著每年至少要少6萬的租金收入,而且,岳父母的退休金總和只有一個月2000元,他們身體一旦不好,我該怎麼辦?」

看完這個帖子,我真的好心疼博主老婆:

且不說把父母接到身邊長住——這樣的願望太奢侈了。

她目前需要考慮的是,假如有一天,她的父母身體出現問題,老公又拒絕贍養,她是否有能力對父母盡到基本的責任?

如果一個女人嫁給三套房的男人,撫養兩個孩子,都沒有能力給父母盡孝,那麼其他嫁出去的女兒,還有什麼指望呢?

女人落到這種下場,真不如不嫁人不生娃,自己工作賺錢,好歹能照顧自己的爸媽,不需要看別人的臉色。

2.

女婿有沒有義務養老?

從法律上來看,標准答案當然是:沒有。

同樣的,兒媳也沒有義務對公婆養老。

而現實卻是,生兒子的父母,往往不擔心自己的養老問題,因為兒子有收入,在家裡有發言權。

生女兒的家庭,一旦女兒為了照顧孩子,不去工作,在養老問題上就失了底氣。

像剛才帖子里博主的老婆。如果她不在家看孩子,而是選擇出去工作,未必就拿不出錢來孝敬爸媽。

可照看孩子是她的責任,孝敬父母是她的義務,這兩樣東西,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她只能顧及一個。

「我抱起孩子,就騰不出手來抱一抱爸媽。」這是很多家庭主婦的窘境。

只要我們一天不承認女性的家庭勞動,這樣的情況就一天不會改變。

如果我是那個女人,我會立馬同意老公的意見:「女婿沒有義務養老。」然後乖乖出去找工作賺錢。

3.

朋友前段時間吐槽,自己的岳父母太奇葩了。

朋友月收入稅後七千,養了兩個小孩,有房貸車貸,日子過得很緊張。

好在他父母退休,倆人有五千塊的退休金,每個月會拿出一千幫他還貸。

去年,他的岳父母也退休,老兩口退休金加起來,也是一個月五千。

令朋友憤憤不平的是,岳父母退休之後,竟然不拿出錢來幫助他們,而是買好幾百塊的衣服,還到處旅遊。

所以他跟老婆說:「勸勸你爸媽,錢要省著點花,萬一將來生病了,我們可沒錢給他們看病。」

其實,朋友的意思並不是擔心岳父母將來沒錢看病。人家自然能出去旅遊,自然是准備好了看病的儲備金,出去玩一玩,只是為了少生病。

他只是覺得不爽:「我爸媽為了我們,連短褲都要縫縫補補,岳父母憑什麼到處玩?」

我沒好意思告訴他——你過得不好,完全是你自己的責任,因為你在完全沒有考慮養老的情況下,要了兩個孩子。

我不是說月薪七千的人,不配要兩個孩子。

而是說,他不得不承認,他在要兩個孩子的時候,根本沒有把兩邊父母的養老問題,放在考慮范圍之內。

而且他也沒有想到,將來自己老了,如果兩個孩子都以為,自己有權瓜分父母的退休金,他的退休金夠不夠分呢?

4.

世界上有兩種家庭,一種是講情的,一種是講法的。

遇到一個講情的家庭,相互扶持,共同成長,一起贍養雙方的老人。這當然很好。

遇到一個講法的家庭,權利義務劃分清楚,各歸各家,各養各媽。這其實也不壞。

怕就怕遇到這兩種家庭之外的第三種,一會兒講情,一會兒講法。

講情的時候,他慷慨激昂:

女人應當放棄工作,相夫教子,照顧公婆。

老人應當拿出退休金,扶持兒女。

講法的時候,他義憤填膺:

我的財產是婚前財產,跟老婆沒關系。

我是女婿,沒義務贍養岳父母。

這樣的家庭,勢必過成一鍋亂燉,爭吵不斷。

好的婚姻,一定要談錢。最好從一開始,就談好將來贍養父母的責任劃分。

如果一個男人認為,沒有收入的家庭主婦,沒有資格拿錢贍養自己的爸媽。

那麼你要做的,就是少要一個孩子,甚至不要孩子,或者乾脆不要嫁給他,趕緊出去工作,千萬別做沒有收入的家庭主婦。

真的,女婿沒有義務養老。

這就像你沒有義務為了誰,犧牲自己的事業,奉獻自己的一生。

莫言說:「這輩子,我只對兩個人負責,生我的人和我生的人。」

能不能對得起生你的人,和你生的人,全看你自己。

Ⅵ 養老靠兒女好還是靠自己存錢好

人生在世,能靠的只有自己,其他的人都是有無可變性的。

贍養老人,毫無疑內問這是作為孩容子的責任,但看看周圍的例子,就會知道這是多麼的可行。

附近有一位老人,今年已經70多歲了,還每天在地里干農活,孩子們也不在乎。而不是忽視老人,更糟糕的是,老人的妻子在去世前,為老人攢了一筆錢,讓她不用擔心。但最後,被孩子瓜分了,老人什麼也沒有得到。

似乎有一個女兒,但家庭並不富裕,更不用說離家很遠,沒有辦法照顧老人,生活真的是有很多問題,需要早點做好計劃。

(6)老人的退休金兒女可以瓜分嗎擴展閱讀:

國家提倡晚婚晚育。很多情況下,父母已經到了需要照顧的年齡,但只能養活自己,沒有積蓄。有很多人剛剛成家立業。這是需要支付賬單的時候。孩子們承受著這么大的壓力,家庭很難被照顧好。

很多人都是獨生子女,兩個年輕人,四個需要照顧的老人,還有孩子,這真的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即使他們真的孝順,但精神是心甘情願而力量卻不是,困難不會把孩子逼到絕境的頂端。總之,如果想過一個無憂無慮的晚年,仍然要早計劃。

閱讀全文

與老人的退休金兒女可以瓜分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詩歌小報簡單 瀏覽:824
下崗職工養老保險新政策是怎樣的 瀏覽:630
養老金146000元42年工齡能開多少 瀏覽:298
預發養老金是怎麼算的 瀏覽:439
為老年人義診活動信息 瀏覽:266
長壽竹配什麼植物做盆景 瀏覽:573
孝順父母難 瀏覽:181
春節到敬老院 瀏覽:289
福年長壽毛筆字隸書怎麼寫 瀏覽:28
長壽北到都江堰坐火車怎麼走 瀏覽:217
50歲月經過多吃什麼葯 瀏覽:903
3歲兒童呼吸頻率70 瀏覽:650
計生員有退休金嗎 瀏覽:532
國外溫泉養老基地哪個地方好 瀏覽:806
淮北地區哪個城市適合養老 瀏覽:952
父母體檢應該做哪些 瀏覽:207
河北健康養老怎麼樣 瀏覽:17
黑龍江省2020年退休工資計算方法 瀏覽:394
餘杭鎮敬老院電話 瀏覽:228
為什麼老人家也有脾氣 瀏覽: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