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正部級幹部退休金有多少
正省部級級:每人平均一年的福利、津貼等 (不包括退休金、級別待遇開支)一百一十二萬三千多元;
副省部級:每人平均一年的福利、津貼等 (不包括退休金、級別待遇開支)九十三萬七千二百多元。在住房方面。根據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發布的規定,正部級退休住房面積為220平米。
在公車方面。根據國家事務機關管理局印發的,《中央國家機關公務用車編制和配備標準的規定》部長級退休幹部配備排氣量3.0升及以下、價格45萬元以內的轎車。
在辦公方面。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准》,正部級退休的幹部,辦公室「上限」是54平米。
在差旅方面。根據財政部發布的《中央和國家差旅費管理辦法》規定,部級職務人員出差,乘飛機時可坐頭等艙,乘火車時可乘坐軟席、動車商務座。住宿時,部級幹部住普通套間。
在醫療方面。正部級憑醫療證去看病,不用排隊掛號,住院也可以享受單間病房。就醫產生的醫療費用直接由衛生部門與醫院結算。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⑵ 2024退休金一覽表
一、2024年新人退休金標准
1. 行政管理人員退休金標准:
- 省部級及以上:1100元
- 廳局級:700元
- 縣處級:460元
- 鄉科級:350元
- 科員及辦事員:260元
2. 專業技術人員退休金標准:
- 教授及相當職務:700元
- 副教授及相當職務:460元
- 講師及相當職務:350元
- 助教及以下職務:260元
3. 工人退休金標准:
- 高級技師和技師:350元
- 高級工及以下普通工:260元
二、退休的條件
1. 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的。
2. 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性年滿55周歲,女性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的。
3. 男性年滿50周歲,女性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⑶ 正廳級退休工資每月多少
一、正廳級幹部退休工資在7000元至9000元之間。具體如下:
1、基本工資工人按照工人資格定10年工齡2000元,15年工齡2300元,20年工齡2500元,25年工齡2800元,30年工齡3000元,40年工齡3500。隨國民經濟增長;2、工齡工資含工齡每年30元,隨著工齡增長。工齡工資的實行這不僅是對老工人的照顧問題,更重要的是鼓勵終身從是工人,有利於工人隊伍的建設和工人隊伍的穩定。
二、廳級幹部和副廳級幹部都是屬於國家公務員。按照規定男性年滿60歲,女性年滿55歲就可以退休。退二線年齡:
(1)正省級在65周歲
(2)副省正廳副廳級在60周歲。
(3)正處任職市級單位副局級在57周歲。
(4)一般正處級和員工在55周歲。
(5)一般省部級以下男性在56周歲,女性在51周歲。
三、正廳級主要職務:
1、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直屬部委行署室和事業單位的下屬司局室正職(如外交部新聞司司長、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長)。
2、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副部級機關(黨組)副職。
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直屬機關和事業單位的正職(如河北省交通廳廳長,重慶市財政局局長)。
4、副省級城市黨委(副書記,常委)、人大、政府、政協的副職領導人(如寧波市副市長)。
5、各地市(設區)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正職(如蘇州市市長)。
6、國有副部級企業的副職和正廳級企業正職領導、
7、省署高校黨政正職。
8、部隊正師職幹部(如1軍後勤部部長、34師政委)。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八十七條 公務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或者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應當退休。
第八十八條 公務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本人自願提出申請,經任免機關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滿三十年的;
(二)距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滿二十年的;
(三)符合國家規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除公務員法規定外,對確因工作需要、具有高級職稱或者特殊技能的正廳級幹部,經過組織批准,可以延遲退休,但一般不得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五年。同時,各省市自治區規定:廳級幹部提前三年退居二線。
⑷ 17年工齡在省社保退休能領多少養老金
17年工齡在省社保退休能領1300元左右的養老金。
17年工齡按照正常情況下繳納社保費,退休後可以領取1300元左右養老金,首先是基礎工資按照目前社會平均工資計算850元,帳戶工資,17按照正常繳納社保費,總數15萬,帳戶余額6萬帳戶工資430元,帳戶工資430元加上基礎工資850元,共計1280養老金。
省直社保其實是指國家所屬駐本省的用人單位以及本省的省屬用人單位、等及其職工的社會保險業務。 是以省級行政區作為統籌區域,也就是說社保基數是由全省的工資水平作為數據統計出來的。省直社保一般指從事省直單位的機關職工或退休人員的一種社會保險。例如山東山省直社保的繳納人員就包括省屬駐濟機關及事業單位職工和退休人員、中央、省屬駐濟企業及其職工和退休人員,還有中央、省屬駐濟自收自支和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及其職工和退休人員。省直社會保障卡是由參保人所在的單位經辦人員提交制卡申請。參保單位經辦人員需向省社會保險事業局提供參保人的個人信息和照片,社會保障卡製作完成後,通知單位經辦人員領取社會保障卡。持卡人參加醫療保險並按時、足額繳納醫療保險費的前提下,可持卡在省本級的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葯店刷卡進行就醫購葯並享受相應醫療待遇。
省社保和市社保的區別:
1、繳費基數不同,省級社保的繳費基數是以全省上年職工平均月薪為基數折算計算,市級社保是以當地市;
2、省級社保的錢最終流向省級管理的基金,省級社保的錢最終流向市級社保;
3、所以省級社保適用范圍更廣,全省通用,市級社保只能在當市可用;
4、省級社保的參保范圍、參保對象、費率政策、繳費標准、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辦法、待遇支付標准、經辦流程和信息系統方方面面都是省內統一,市級社保只在市內統一;
5、社保統籌范圍的不同。省級社保值得是以全省為統籌范圍,而市級社保則指的是以全市為統籌范圍。所謂的統籌范圍,指的是在此范圍內,將社保費用合並到同一個范圍內,進行統一調用。
省社保和市社保退休工資區別:
1、業務分工不同;
2、繳費基數不同;
3、社保統籌范圍的不同。
綜上所述,省社保還是市社保都要按時繳納,而且要繳足15年,這樣才可以在退休之後領取退休金的,中途也允許有斷繳的情況,但一定要記得抽空補交。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⑸ 副廳級退休工資大約多少
副廳級領導的退休工資在6000元以上。因為的地區不同,退休工資也不一樣,但是基本的都是6000元左右退休退休工資=基礎退休工資+個人賬戶退休工資個人賬戶退休工資=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退休工資怎麼算?
基礎退休工資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公務員沒有全國統一的工資體系,各省地市都會有不同標准。大體感覺上是當地居民收入一定比例的樣子(網上無腦噴比較多,就不說具體數了)。除了工資,醫療福利比較好,對退休生活的幸福感加持也很大。堅持實干實績,在選准用好培強幹部上項目化攻堅。著力在全市樹立實干實績的導向,揚起幹事創業的大旗,使換屆後的新班子盡快展現新作為新氣象。考准考實幹部實績。在增加考察深度和加強分析研判上下功夫,用好巡視巡察、審計、信訪等成果,著力甄別幹部動機是要職級待遇、還是幹事平台,對政治素質不合格的一票否決。
綜上問題所述,了解副廳級退休工資是有用的,可以激發自己的苦幹精神,建議堅持實干,以自己的實力爭取獲得高職位,拿高的工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九十三條公務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本人自願提出申請,經任免機關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滿三十年的;
(二)距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滿二十年的;
(三)符合國家規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第九十四條公務員退休後,享受國家規定的養老金和其他待遇,國家為其生活和健康提供必要的服務和幫助,鼓勵發揮個人專長,參與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