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保定每月領取多少養老保險
養老金金額以繳納金額為准。具體計算流程如下:1、河北省保定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年繳費8000元,繳費15年。最後,社會保障金是:基本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88元=(2000*15*110% 170*15)/139=996元,月養老金=88 996=1084元。
二、城市基礎養老金計算方法=(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一年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 我指數化月平均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其中我指數化月平均工資=參保人員退休後,全省上年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我的月平均工資指數。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存儲金額÷退休年齡對應的計發月數。計發個人賬戶養老金時,一年以下按一年計算。三、農村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總額/計算系數;基本養老金=最低標准為88元(但不同地區標准不同) 繳納15年後,基本養老金每多繳一年增加一元;個人賬戶總額;=個人繳費 政府補貼 集體補助 社會和個人資助 上述金額產生的利息。四、參保人每年繳納的具體月收款金額為基數,根據上述方法計算。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採用社會協調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模式和個人支付、集體補貼、政府補貼相結合的融資方式。60歲以上的農村居民不再支付,直接享受中央財政補貼的基本養老金;需要注意的是,只有60歲以上的農村老年人符合條件的子女才能享受政府支付的基本養老金,這不僅是政府組織指導下農民的自願參與,也是享受待遇的必要條件。
㈡ 保定退休工資最低是多少
法律分析:河北保定退休金的新政策是:1、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100元,退職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5元。2、退休退職人員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每滿一年(不足一年按一年計算),月增加基本養老金3.5元。3、退休退職人員每人每月按照本人12月的基本養老金標準的0.5%增加基本養老金。退休金的繳費方式及領取方式是:退休金由單體或企業提供,不需要受益人繳費即可享受。按退休金的支付方式可分為一次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前者指在職工退休後一次支付退休金,企業支付退休金後對職工退休退職無任何給付義務,後者指在職工退休後分期支付退休金,直至死亡為止,如按月或按年支付退休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㈢ 河北保定退休金最低標准
1210元。根據查詢保定市政府官神弊網顯示,保定市退休金月最低工資標准各檔依次為1480元、1420元、1310元舉瞎洞、1210元。退休金一般指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也稱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正枯
㈣ 保定市區滿六十歲一個月領多少養老費
差異很大,要看是居民?還是工人?還是公務員?
與繳費金額、總年限、退休年齡、地區社會平均工資 等因素有關。要細算。
一般,各地(以企業職工為例)的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其他津貼。
(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資金總額 除以 某個數字,這個數字按退休時的年齡決定。
退休年齡 數字(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45 216
50 195
55 170
60 139
65 101
假設:60歲退休,退休時個人賬戶里有6950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 = 69500 / 139 = 500 元。
(2)基礎養老金。為繳費年數 乘以 1% 乘以 當地月工資(退休那一年的社會平均月工資)。
假設:當地月工資為4000元,繳費25年。
基礎養老金 = 25 * 1% * 4000 = 1000 元。
注意:這是假設一直按當地平均工資水平繳費的,繳費高的話,1%這個數字會高,比如2%,繳費低的話,會不足1%,比如0.7%左右。
以上(1)和(2)舉例的情況下,兩項合計是1500元。
注意:一般是1992年才開始個人繳費的。1992年之前的工齡,只要有合同、檔案等證明,全部算做已經繳費,叫做視同繳費年限。
(3)其他少量津貼。
以上全部,構成退休第一個月的養老金。一般每年可能會上調一定比例,比如5%、10%等。
㈤ 河北保定退休金最低標准
該地方的退休金最低標準是747元。
保定退休金的標准因城市、農村而異,一般按職工月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五十至八十繳納,所以最低為747元。
保定退休金的具體數額與個人繳費年限、繳費基數、個人賬戶余額等因素有關,具體數額需要咨詢當地社保局。
㈥ 河北保定退休金最低標准
該地退休金最低標准為747元。
河北保定退休金的標准因城市、農村而異,一般按職工月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五十至八十繳納,最低為747元。
退休金也稱基本養老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